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朱士泉 周君奇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阅读主体通过对阅读对象——纸介、电子等文本的接触,从而感受体悟或发现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完成一次带有一定指归性的阅读任务——或愉悦赏析或丰富积淀或夯实底蕴或谋求功利。但是,当内涵深沉缤纷多姿的文本内容衍化为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同一种结论的时候,当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被抽象为几条枯燥干瘪琐碎沉闷的概念的时候,当质疑问难在只唯书只唯上唯“家”面前而怯懦畏惧不敢再有任何丝毫浪漫想象的时候,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失败和读书人的莫大悲哀了。于是,呼唤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股异常强劲的带雨的春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这样表述:“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不能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所带来的差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到了《易》,道学家看到了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了排满,流言家看到了宫闱秘事”(鲁迅语),只有在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才能使之丰腴厚实,有智慧,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一、多维度多层次激活——个性化阅读的准备 在阅读教学中,常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读不懂,面对文本,不知所云;二是读不出,即有所启悟却茶壶里煮饺子—倒(道)不出。读不懂,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文化储备和资源支持;读不出,大多是出于个体心理障碍。激活一潭死水,投下石子就会泛起圈圈涟漪,激活学生的审美感受,同样也需要“石子”。 除排心理障碍。读过的作品,即使有个人的独特见解,生怕说出来会贻笑大方,总要求得个十拿九稳,于是就不敢交流,这是虚荣心在作祟。久而久之,导致心理痼疾,越怕说越不敢说,越不敢说就越怕说,个体的、独到的甚至哲理性的顿悟在一而再再而三的遮遮掩掩中消弭殆尽了。阅读教学必须让阅读主体明白:个体文化差异、社会时代背景的差异,毫无疑问会影响到对作品原初寻绎理解上的差异,有差异才是正常的,每个人的见解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思故我在,专家教科书的结论并非惟一。 倡导教学民主。民主化教学是心灵之间的平等对话。老师和学生之间应消解尊卑长幼之间的“师道尊严”,在课堂阅读层面上,双方的地位应该没有高下之分,教师能理解的,学生并非不能理解,学生不明白的,教师不一定就能明白,教师的优势在于首先占据了教学资源和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化程度。“我——你”之思和“我——它”之思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观。“我——你”为平等对话关系,“我——它”为顺从奴役专断。平等对话的心灵之约,原创思维火花自成燎燃之势;奴役横蛮的绝对接受,个性压抑在劫难逃。 提供交流平台。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教师常担心阅读教学讲不到位,追求面面俱到,结果,完美的结构肢解得零乱破碎,丰赡的美感弄得枯燥乏味,学生再也没有阅读的兴趣了,这不仅白白浪费了时间,对阅读教学非但起不到帮助,反而还导致了厌听厌学情绪。试问,从小学到高中,所学课文几百篇,学生步入社会后,哪还记得哪一篇哪一段老师是如何讲解的呢?如果说还有印象的话,这个印象也只是朦胧的记得某篇文章“我”曾经读过。唯有交流,思想与思想交锋,观点与观点撞击,学生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才会刻骨铭心。交流需要三方面的保障:一是时间保障,课堂务必留给学生1/3的时间;二是舞台保障,要让学生有交流的场所,有活动的范围,有任务的定向;三是机遇的保障,人人都有大显身手展示风采的机会,要调动绝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元化立体化展开——个性化阅读的方法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阅读教学更无普遍适应的模式常规。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机智的灵动闪现,是个性化体验的自由释放。教师在个性化阅读中起导向、点拨、铺垫、组织等作用,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想以最少的时间获最大的效益,笔者认为应该“三点互击”“三方互动”“三法互融”。 1、三点互击。“三点”指重点难点疑点。因为“三点”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文化信息,可供发挥的余地甚广,由此可自由驰骋,上下古今,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个性飞扬。 ①突击重点。对文本的重点出重拳,用重力,聚众智。如《荷塘月色》“语言技巧”是学习重点,作者乃散文大家,运用语言得心应手,透彻玲珑,看似字斟句琢,却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仿佛信手拈来,但又恰到好处,切中肯綮。其技巧究竟“巧”在何处,学生研习文本可知,一是比喻,二是通感,三是叠词。如写月光下荷花的姿态,不同文化素养的学生就可能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又会有大致相同的审美趣味。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句形容或“袅娜”或“羞涩”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素淡朦胧的月光下,荷花忽隐忽现,忽明忽暗,茂密的荷叶如深邃的蓝天,稀疏点缀的荷花寥若晨星,荷花纤尘不染,纯净无瑕,仿佛美人出浴,雅致清新,光洁素净,其情真,其意深,其境美,其词丽,令人遐思无穷,浮想联翩。 ②直击难点。难点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难,阅读中更易见出个性,“诗无达诂”,“阅读,就是在别人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俄国作家鲁巴金语),“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对课文难点的解读,宜采取“见仁见智”的辨析,允许学生课堂上“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抒发胸臆,评头论足,激情共鸣。“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真理越辩越明,难点越辩越清,还如《荷塘月色》,其中有这样一句话:“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初读此句,“黑影如鬼”,令人毛骨悚然,作者为何用一个并不美好的喻体“鬼”呢?学生感悟、辨析: 甲:因为鬼一般在晚上出现,模糊不清,如黑影般影影绰绰,捉摸不定。 乙:鬼只是人们心中的影像,究竟什么样的谁都没见过,写人难,写鬼易,也许是灌木的参差不齐,“峭楞楞”的,形体可恶,所以才用“鬼”作比喻。 丙:“峭楞楞如鬼一般”,读起来心理恐惧,其实这句话的妙处就在于如实地传达出了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寂寞、孤独、凄冷,淡淡的哀愁蕴含其中。 ③撞击疑点。造成可疑之点的因素很多,或是文本本身的隐晦艰涩,或是传统解说的已成定论,或是专家学者的个人识见。直面文本,在疑点处生疑,“山重水复疑无路”之中,尚可见“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观。如《杜鹃枝上杜鹃啼》,有人就抛出这样一个观点:文题给人的是惆怅之感呢,还是欣喜之感?所给答案为后者。(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6)但仔细揣摩,结论似乎并非如此简单。学生辨析如下: 甲:感觉是个体生命独有的。见花落泪,宠辱不惊,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力不一样,对客体外物倾注的感情浓度也不一样。杜鹃鸟在繁花似锦的杜鹃枝上鸣啼,是事物的客观存在,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感觉的话,不同心境时,体验自会迥异,高兴时见河水哗哗流淌,好像是在欢笑:悲哀时,闻哗哗流动的水声,好像是在哭泣,这里很难界定是“惆怅”还是“欣喜”。 乙:这是“移情”,人的主观感情投射到某种外物上,由外显的情感标示内心发展的轨迹。联系上一句话:“诉尽春愁春不管,杜鹃枝上杜鹃啼”,初春的季节,春走了,杜鹃苦苦悲啼,也留春不驻,惜春之情油然而生,“春”象征着生命,美好,生机,美好东西的流逝,人们总禁不住悲哀、怜悯,这里传达出的正是“惆怅之感”。 丙:乙讲的有道理。花开花落,云舒云卷,虽然是自然现象,但由于审美心理和思维定势的惯性作用,加之长期的文化积淀而最终形成的文化传承,已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大脑里,如杜鹃,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几乎是“悲哀”的代名词了,早已成为一种“杜鹃情结”,更何况在春去之时,恋春之情伤春之景可触目可惊心,因而哀伤之思,惆怅之感就会相伴而生。 2、三方互动。课堂阅读环境较为特殊。它既能进行个体的独立思考,又会受到群体的阅读制约。阅读,说到底乃个体对文本负载信息的涵咏、感悟和发现,个体徜徉于文本思想智慧的海洋之中,进行多元化的文化选择和多方法的文化品味,但群体的从众效应也影响着个体的独特视角,因此,阅读必须互动。三方互动指的是:“生生互动”,“生师互动”和“时空互动”。 ①生生互动。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流动的、鲜活的、生机的课堂,才是生生互动的课堂。两人各自交换一个苹果,结果每个人手上还是一个苹果,两人各自交换一种思想,结果一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个性化阅读结论的开放交流交换,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可充实弥补完善优化自我结论,提升思考质量。 ②生师互动。即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高中新大纲也指出:“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实际上对“你讲我听”“你授我记”“你主动我被动”“你提问我回答”的传统接受型学习模式的勇敢反叛。换言之,个性化阅读教学,师生都是探究者,都面对着新问题,对文本都能在已有的知识积淀之上,建构自己的新视点,赋予自我的新理解,这也就决定了要相互探讨,相互启迪,而最终达成相互提高。 ③时空互动。即文本、文本作者和阅读主体的相互交流。笛卡尔说:“阅读所有好书好比同历代最出色的人交谈。”文本传达的信息,文本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思想、趣味和意境,只有作者本人才清楚,读者面对文本所存在的时空差异,从而导致代代读书人对原作作出各自不同的阐释。于是,趣味和魅力也就产生了,读者凭着自我生存环境和所处的时代社会特征,审美趣味,直觉经验,追寻作品的原初意义,寻找契合点,默默进行着思想交流和情感共振,这一互动过程,其乐无穷。 3、三法互融。个性化思维,积累是帆,方法是舵。弘扬阅读精神,展示阅读主体,离不开方法的多样性。“生活联系”、“逆向反弹”、“审视批判”三法互融,阅读更见个性。 ①生活联系法。生活是本无字书,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让生活走近阅读,让阅读亲近生活,生活和阅读相接,阅读优化生活,生活印证阅读,如此,阅读主体生活的诗化程度愈深,阅读感悟就愈多。阅读所激发的思维就会活,阅读的智慧就会高,阅读的价值观念就会新,新阅读带来的新生活,生命的质量就会优。 ②逆向反弹法。即对结论的反向思维,不以现有结论为定论,不受他人思想支配和左右,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是成功的反弹。逆向反弹,观点出新,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是阅读创新的体现;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永远都会步人后尘。 ③审视批判法。以挑剔的眼光对待文本,采用“拿来主义”,吸精华,去糟粕,辩证思维,如《窦娥冤》,窦娥临刑前所发的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桩誓愿只能说明窦娥冤深冤大,举天之下,无与伦比,足见封建官府的暗无天日。但倘若三桩誓愿都一一变成现实,那亢旱三年的楚州大地定会焦灼一片,民不聊生,这对富有同情心和善良心的窦娥来说,肯定不是她的初衷,无异于“冬雷震震”,她的灵魂也会入土不安。审视批判,当然不能以现代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来苛求文本,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须尊重时代差异。 三、全过程的独特体验——个性化阅读的评价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如此,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因为任何他人都无法替代阅读主体的阅读感受。个体的禀赋、素养,时代文化的差异,在阅读过程中会暴露无遗。教师作为阅读结论、反馈的中介和评价者,所传达出的信号必须是真诚的,负责任的,激励的和向上的。假若一味死抠“参考答案”,恪守“标准结论”,而忽略或藐视个体阅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结果误人子弟是必然的了,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是“被动接受的容器”,珍视独特性个体阅读体验,要做到“三重三轻”。 重过程轻结论。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研习了,思维自然会得到历练和激活,创新之火就会时有闪现,在阅读过程中,阅读主体对文本信息要思考要筛选要组合要表述,结论也许几近乎对或几近乎错,这些都无关紧要,不能因为结论的对错而“棒杀”或“棒杀”,只要出于至诚,饱蘸真情,阅读个体的收益和感动远比单纯某一个结论重要得多。 重肯定轻否定。激励赏识是学生向上的助推器。鼓励好比春天的阳光,禾苗感到的不仅仅是温暖,还有愉快的成长。一个心理和生理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时时企盼的就是对个体阅读价值的肯定。在肯定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不断地向上成长,轻易否定,犹如含苞待放的花蕾突遭严霜摧残,它再也无力绽放,自此会打蔫凋谢。 重发展轻静止。学生是发展的主体,韩愈说得好:“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此时此地,学生看问题或许有些片面、偏激,得出的结论可能有悖于真理,岂能就做出彼时彼地他就得不出真理性的结论呢?人的发展潜能巨大,“盖棺”尚才“定论”,因为个性化阅读体验是无法复制的体验,它的珍贵就体现在是个体的是独特的,因而静止绝对地看问题,当然会走偏锋,会得出错误结论。 作者邮箱: zhou5883@sina.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