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标新立异”好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詹 桂 生 在一次全市性的高二语文质量检测中,有一篇作文引起了阅卷老师很大的兴趣。当时我担任了一个阅卷大组的组长。我和有关老师商定,给他打了满分(作文题及原文转抄于后)。 原题的材料,用意是较为明显的。因此考生基本上都是顺着这则材料所要求的观点,批评这17名“优秀生”“不注重环境卫生”,“自私”,“应以小见大”,“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的甚至说这些“优秀生”“道德品质差”,有的便谈到现在学校教育只重智育不重德育,只要学习好便是三好学生等等。 当然,诸如此类的观点有不少是有一定道理的,据此也有可能写出好文章来。何况,在作文题中也已说明这是对“候选人”“在不知不觉状态下进行的一项测试”。然而我们思维的角度是否非统一到这一边不可,否则就是错的甚至于大逆不道了呢?其实,那倒也未必。 这篇考场作文,就把批驳的锋芒指向了题目,指向了出题者。文章一开头便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接着,充分肯定了这17位中学生是“佼佼者”,是“天才”。文题《爱护天才忌求全责备》,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这个论点击中了这则材料的消极面——它的负效应。 文章不仅就脏抹布、破扫帚和铅笔屑这些情况予以条分缕析,尤其是引用鲁迅的观点、文帝和陈平的对话,作为佐证,说服力是很强的。在考试的特定条件下,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实属难能可贵。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我们都应提倡学生多角度思维,甚至是逆向思维。这对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对作文原材料的观点提出异议是必须慎之又慎的。 作文题 读下面一则材料,然后作文。 上海市某区为选拔市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进行了严格的测试。从28000多名中学生中挑选出来的17名候选人,在时事、政治、演讲、音乐、体育等各项测试中都有出色的答卷。但是他们在不知不觉状态下进行的一项测试中,却几乎“全军覆没”。 美术试场门口,一把破扫帚、一块脏抹布,随意抛在地上,穿着很好的17名优秀生先后从它们上面跨进跨出,竟没有一个理会这有碍环境整洁的“份外事”;美术试场内,题目宣布后,考生开始削铅笔。17人中只有三人把铅笔削在草稿纸上,其他人都随意削在桌上或地上,考试完毕离开试场时,只有一名考生把削下的铅笔屑用纸包好放在废纸篓里。 仔细阅读这一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写出事情的本质,写出真情实感,不要空发议论。(2)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爱 护 天 才 忌 求 全 责 备 高三某考生 看了文题的材料,便对出题者满腹不满。文题的意思很明白:批一批这帮缺少公德心的中国小皇帝。也许,出题者是好意,但事却是绝对的坏事。 文中提到的十七位中学生,是从两万八千多名中学生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在时事政治、演讲、音乐、体育等多项测试中都有出色的答卷”,这在追求升学率高于一切的今天,是很不容易的,可以说他们是天才,至少是亚天才,准天才。可是出题者却企图以一瑕掩美玉,是极不合适的。鲁迅先生在《未有天才之前》一文中指出,某些批评家对待青年,就像在幼苗上驰马,当然很痛快,可是于青年却是极大的不幸。今天看来,大概也有点这个意思吧。 再者,文题材料中所举的两个例子也不足以批倒这十四位优秀生。且看,考场门口横着扫帚,请问,组织工作怎么搞的?丢扫帚者公德心何在?如果硬要批这十七人,想必先要大骂一通丢扫帚的人才算是“费厄泼赖”吧。还有,美术试场想必不会设在人民大会堂,但即使是人民大会堂,也会有清洁工,一般的学校教室,更应该有值日生——责无旁贷。如没有值日生,恐怕者教室脏得也不会在乎这些铅笔屑了吧。看来,有人会说我强词夺理,君可知:汉代陈平为相,文帝问以钱粮,平奏曰:不知。帝问之故,平对曰:钱粮之事自有属吏问,平为相,只知肃立朝纲,率统群臣。虽说陈平有些呆板,但他的话并没有错。今天也一样,扶起扫帚很好,不扶也不错。铅笔屑削在纸上很好,削在地上也不错。 总的来看,这十七名学生是明日之希望,如果他们将来能为国家创造巨大的财富,便多上几个清洁工也无所谓。求全责备不仅无助于天才的成长,也有碍于四化建设百年大计。 爱护天才,从今天做起。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