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坦然面对学生的“不敬”(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于海生 崔东华

有人说坦然是一种心态,它虽没有蓝天的深邃,却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辽阔,却可以有小溪的幽雅。而我要说坦然者有的更是一颗执著的心。只有用他那广阔的胸怀,用他那坦然的心境,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人生豪言与理念,他才会拥有永恒的人生。作为教育工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更要善于把“学生的不敬”镌刻在坦然的高空 。坦然是美丽的,也是永恒的、相对的。你拥有了坦然,便拥有了一切,失去了坦然,你也就失去了一切。

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总会遇到学生对教师的“不敬”的事件发生。或当面顶撞老师,或背后谩骂老师,或给老师起绰号,严重者甚至威胁老师或与老师动手。而班主任则首当其冲,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最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敬”。如果老师处理不好这种事情,小的方面会对学生、家长、班主任本人造成不良的后果,大大的方面则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以及社会的安定。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不敬”时,如何坦然面对呢?。

笔者在今年的班级管理中,“有幸”遇到这样几位不敬老师的学生。有一次学校举办篮球赛,我班进入决赛,那场比赛的重要性不用赘言,冠亚军争夺的第二场赛事,我班遥遥领先,突然一个意外事故发生,一名主力队员脚崴了,于是只好换上另一名队员,然而这名队员与篮球队队长有矛盾,场上极其不配合其他队员,导致班级比分反而落后。在这种情况下,我毅然决然地换下了他,他一下场就对教练和我不礼貌的嘟囔几句,当时我并没有理他,也没有及时找他谈话,然而他却跑进班级,很莽撞的砸碎了五块玻璃。事后我、学校找他谈话时,他还出言不逊,当时,我也很不理智,狠狠地训斥了他几句。他便指着我的鼻子说:算你狠,看我怎么收拾你!说完便扬长而去。当然结果可想而知,他离开了学校。事后我一反思,才发现自己在处理中也有过火的地方,如果能机智、灵活地处理,或许那名学生还会继续接受教育。也许正因为那一时意气用事,便葬送了一个学生的未来。事后我反复思索,检讨几年来的班级管理,我深深地感悟到,老师要坦然地面对学生的“不敬”,要正确处理好学生的“不敬”。在处理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事发时,宜冷不宜热。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必然会与学生在某些事情上产生冲突。当我们遇到学生的“不敬”时,如果不激动、不发火,那是不可思议的,然而作为班主任也应必须顾及到自己的感情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很必要理智战胜感情,采取冷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我们有何理由不这样做呢?

不久前,我在开班会时,一位叫王雪岩的女同学在下面弄出了小动静,我当时很冲动,心想;谁胆这么大,无视我的存在。于是严厉地警告了一下:谁再弄出动静,就出去。然而这位女生也很不注意,接下来又故意搞出了几次动静。当时我没有控制自己的情绪,颇激动地做出决断,撵出去!那位女同学也很激动,高声地喊道:我就不出去!你能把我怎样?随即拿出了小灵通,在班级内肆无忌惮地公然给她妈打起电话来,一边打电话一边高喊:“我们原来的班主任就是比你好!”我一听,呵,好家伙,还拿原来的班主任压我,越发气愤。结果学生拍课桌,我拍讲桌,大吵了起来,使得本来很严肃的班会,变成了班主任和学生吵架的战场。这件事在班级中影响很不好,部分学生都认为我态度野蛮,也很专制,于是对我敬而远之,接下来班级工作很难开展。事后一段时间,冷静下来细想,错误也并非全在学生。于是积极与家长沟通,找学生谈话,终于化解了这次矛盾。很奇怪,后来这位同学不但没有再滋事,反而学习成绩大有进步了,道德品质有所提升。

现在回想起来,虽然这件事未造成重大后果,但倘若当时能冷静处理这一事件,或许会节省很多时间,班级管理工作也会避免走许多弯路。

二、事发后,宜静不宜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班主任总会以“老大”自居,认为学生一切行动都得挺指挥,否则便是“大逆不道”。于是一些班主任在“不敬”事件发生后,便求急于解决。或找学生家长告状,或把学生交到政教处,来寻求解决的办法。作为班主任,我们是否想到,在“不敬”事件发生后,大多数学生的心理也往往会很敏感、很脆弱?倘若再去找家长和学校来刺激他,便很容易产生更坏的结果。通过实践,我觉得,事件发生后,万万不可急于采取行动,而要静下心来思考。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不敬”事件,是不是自己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有不足之处。如果自己能解决,何必再去找学校、找家长呢?

突发事件最能体现班主任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对动不动就找家长、找学校告状的班主任最为反感。这样,班主任工作势必将无法开展。

三、处理事件,宜深不宜浅。

学生很清楚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美德。因此,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不会与老师发生冲突,倘若发生了学生对班主任的“不敬”事件,其背后往往必有隐情,作为心灵的育人者的我们是不是应多反思自己,或者细心地寻找根源呢?我们在处理这类“不敬”事件时,万万不可急躁,而应做深入调查、了解,决不能敷衍了事。

我班有一位名叫严明的同学,自小身体不太好,他母亲十分宠爱他,也任其发展。在他十五岁时,曾经在校内大打一仗,并把对方砍伤。当时班主任没有及时处理好这件事,结果他被公安机关收审,这件事在他的心灵上留下很大的创伤。回校后,他与同学的“战争”接二连三。而严明每次与其他同学“战争”后来上学时都是满脸的抑郁,学习成绩自然就不用说了。当时我刚接班,不了解情况。发现他的不正常后,曾多次与其谈心。每次都是我胡乱地猜测,然后自以为是地地指点,结果没见一点成效。有一天,我发教科书,发完后就听到他嘟囔了几句,就叫他说怎么回事,他站起说:“我什么也没说!”我蛮横地说:“不会吧,我亲耳听到的,你怎么狡辩!”他说:“我自己说没说我自己知道!”当时,我很生气,觉得平时对他那么关心,都是白费劲。但事后回想他的一连串表现,意识到他的“不敬”只是表象。当天下午放学后我背着全班同学悄悄地递给他一张纸条,委婉的谈起了发教科书时的事,在纸条中我并没有责备他的“不敬”,而是希望能为他分忧。结果他在给我的纸条中把所有的委曲全说了出来,原来是书印刷得不清晰。这一次纸条交流的效果出奇的好,他好像通过这次笔下谈话卸下了一个大包袱。后来每次遇事他都会主动找我说说,或进行笔下谈话,接下来他也人清爽了,学习成绩也上去了。

四、处理的态度,宜真不宜假。

有时,“不敬”事件发生后,班主任怕把事件扩大,伪装自己的情感,不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总是会很虚伪地引导,不能开诚布公地与学生交谈,处处为自己私利考虑,甚至不过多地指出学生错误,而是玩弄手段地说教,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这样“不敬”事件或多或少都会在教师和学生心中留下阴影,如果不真心实意地去解决问题,不光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就连教师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伤害。更无法开展班主任工作,于是只能当辞去班主任工作的逃兵。

当“不敬”事件发生在我们身边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放下所谓的”架子和面子”,应用真诚的态度去检讨自己的缺点、错误。如果学生的“不敬”是因教师的原因而起,应勇于承担责任;如果主要原因在学生,我们也要有宽宏的气量,坦然面对学生的不敬,努力去寻找出适合教育他的方法,把问题完美的解决。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 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所以,教师不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品德高尚,博学多才,积极进取,而且要善于用坦然的心境对待学生、教育学生。只有用自己的真心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

五、处理的尺度,宜宽不宜严。

学生对教师的“不敬”往往发生在遭到批评或受到处罚时。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强。他们要求独立自主,不喜欢别人的管教。他们在家庭中是中心、是皇帝,对家长的批评就经常“不敬”,更何况我们做教师的。教师如果“一意孤行”势必会受到伤害,所以,处理“不敬”时更应把握好尺度,要宽容为怀,能不处罚的决不处罚。著名教育家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因此,宽容策略的提出,不仅不是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而是必须更加严格;不仅不是降低了班主任的工作要求,而是提高了全新的要求和标准。我们的所作所为无不以教育为目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教育是为了达到不教”。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处罚也正是想达到这一境界。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因此班主任要把握好处罚的尺度。如果能通过一件事、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我们受一点委曲又算得什么?然而,在教学生涯中,如果稍有不慎,就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学生对教师的“不敬”。那么怎样才能才能避免“不敬”事件的发生,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

1、要加强自身修养,赢得学生尊敬。作为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从而赢得学生的尊敬。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由此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在教育过程中掌握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根据学生年龄和特征和心理需要,为师生情感融入新的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品德高尚,博学多才,积极进取,通过自己良好的思想、个性、才能、情感、意志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具体言之,教师应具备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公正廉明,平等相待;教师应业务精熟,知识广博,热爱学生,真情投入;教师应有高度的语言修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多才多艺,观念紧跟时代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如果教师的“功夫”只有李逵的“三板斧”,坚信就会难以得到学生持久的真诚的敬仰。也不可能避免“不敬”事件的发生。

2、要学会宽容 善解人意。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教师一味苛求学生,以猫对老鼠的姿态而自居,到头来只能使自己变成孤家寡人。在教育现实中,经常看到许多活泼好动,虽有些毛病,但浑身上下充满灵气的学生被一些“严师”训教之后,“效果”显著,这些学生变得温顺安静了,由“敢想敢说敢做”变得“叫我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让做的事不做”,或者干脆“做了也不让你知道”。有些教师把这种转变效果视为成绩,至于学生们的将来如何,他们则很少考虑。像这样,教师只是把活泼变得安静,把学生个性的东西“压榨”成共性的东西还不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教师的这种教育抑制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阻碍了学生智能的提高,扼制一代创新人才的产生。所以在教育中,我们应多去关心学生,多去了解他们的苦楚,多换位思考。从中发现或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找到学生犯错的根源,然后宽容相待,这样势必会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也正是这份爱心、诚心、宽容让他们将老师的爱永远藏于心中,他们感谢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教育,哪里还会对老师“不敬”呢?

3、要树立良好的班风 营造和谐的集体氛围。俗话说:“入鲍鱼之舱,久闻不知其臭”。又有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用来比喻客观环境对人的成长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对教师“不敬”的发生与班级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而良好的班风来自群体,班上要求树立正气,就要进行群体研究,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每一位学生。在班集体,教师要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我们要引导正确,确定众望所归的目标,集体荣誉感、集体意志在班上则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也要充分利用自身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平等相待的工作作风、风趣幽默的言谈举止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积极的个体行为,像刻苦学习、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劳动等,成为榜样行为。从而构成健康、良好、和谐的班集体氛围。在我这样的运作下,今天的班级中,我的学生很少发生对教师的“不敬”。

4、赞扬学生要实而不虚 批评学生要严而不厉。对学生要赞而不虚,批评严而不厉是实现师生心理最佳距离的又一途径。学生是有感情和思想的,他们有自己的道德水准。而“表扬”和“批评”又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教育手段。那么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利用这两种手段来改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情感,实现师生之间最佳心理距离呢?教育工作中,我们往往偏爱、溺爱好生,会瞧不起,看不惯后进生,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滋长了好生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不良心理,也激化了后进生不易接受批评教育的逆反心理。这样,我们在优生和差生心中都无法占据应有的位置。为此,在教育学生时,我们要善于使用“表扬”和“批评”这两种双刃武器,把握好分寸,对优生表扬要恰当、适度,达到鼓舞、激励的目的就行了,切忌过分地吹捧,过分虚化。批评后进生时,不能太严厉、太苛刻;不能小题大做、捕风捉影;不能涉及学生隐私和生理缺陷,更不能用打击学生自尊心的方法来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而应该作出中肯的批评,摆事实、讲道理、有理有据有节,让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评,真正认识错误,改正缺点。最好要时常采取“换位”思考法,多从学生角度思考处理问题的方法,多多掂量“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哲理,避免过激行为的发生,使学生在心理上能接受。学生偶尔犯了过失只要经过班主任的暗示、点拨而有醒悟,就大可不必指责学生,不如轻轻抚摩一下他的头,拍拍他的肩来得有效,这是催人改正,激人上进,而不伤害学生自尊的一味良药。正如魏书生老师说过:“要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以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经过这样的尝试,我后来在当班主任的过程中,很少发生学生的“不敬”事件。我想,如果班主任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都能用心把这些做好的话,那么,学生会对班主任产生由衷的尊敬,“不敬”事件会越来越少,甚至从此不会发生了。

当然,生活中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在我们的教海生活中,总会不可避免遇到一些另类学生,他们故意向老师挑衅,或是想捉弄一下老师,或向老师开了一个过激的玩笑。这时,作为心灵的育人者我们应想起自己教诲学生的话语,不是常常教育孩子们学会坦然吗?不是经常说坦然者的心灵像一汪空阔深远的大海,因为它托起的是晶莹如玉的浪花;是白帆点点的航船,是御风踏浪的渔歌。不管那些从海岸上吹来的枯枝败叶如何的铺天盖地,它们总会在大海的涤荡中永沉海底,根本污染不了大海的平静与魅力吗?那么面对学生的小小不敬,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坦然面对呢?是不是应能真正的以“师”者自居,去蔑视学生的“不敬”呢?

在教育这块神圣的土壤上,如果我们善于把“学生的不敬”镌刻在坦然的高空,那么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事业或许会更加辉煌壮丽!

总字数:6074

作者邮箱: yuhaisheng_7211@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