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试卷指瑕(教师中心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手机版 | ||||
包头市第33中学 曹权 014060 2004年的高考早已尘埃落定,此时才对各地试卷指指点点,似乎有点“正月十五贴门神”的味道。可是,还有明年。今年尘埃落定,明年还会烽烟再起。为了明年少一点遗憾,有些话还是说出来好。 今年是第一年各省自主命题,共出现了十五套高考试题。这十五套题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在这方面,“前人之述备矣”,不再赘述。我只想谈谈今年各地高考试卷的“硬伤”。 请看下列试题: 全国卷二(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卷)第12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得龙城废天数顷,退而力耕 B. 因召里中少年,戒曰:…… 尽心力而为之,必有后灾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C. 与我银,为君致阁职 D. 遂弃其粟,以舟载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以此知之,故欲往 此题的答案是D,但是,A选项中的两个“而”的用法也值得考虑。在“退而力耕”这个句子中,“退”与“力耕”是前后相承的两件事,“而”的作用理解为表承接更为合理,而“尽心力而为之”句中,“尽心力”是动词“为”的状语,“而”的用法是非常典型的表修饰。 全国卷一(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卷)第12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B. 尝哀泣门外,因谢病去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 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D. 即刑讼女而祭妇墓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答案:C 全国卷三(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卷)第12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顷之,拜受为少傅 B. 广遂上书乞骸骨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而死 C. 上以其念笃老,皆许之 D . 今日饮食费且尽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B 以上两题都有对虚词“遂”的考查,而且都涉及到同一句话:“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可是,根据给出的答案,全国卷一对两个“遂”的解释是相同的,都解释为“就”,表示顺接;而全国卷三认为两个“遂”的意义和用法不同,前一个解释为“就”,后一个解释为“最终”、“终于”。根据具体语境,“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和“广遂上书乞骸骨”两句中的“遂”都是表示顺接关系的副词,解释为“就”,这一点应该不会有争议;而这样一来,“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一句中的“遂”在两份试题中就有了两种解释。联系司马迁创作《史记》时的心境和《屈原列传》夹叙夹议的述评式的写法,这句中的“遂”应该解释为“最终”、“终于”。所以,全国卷三的处理是正确的,全国卷一出了问题。 福建卷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申屠嘉“刚毅守节”的一组是 ①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 ②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 ③嘉责曰:“……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 ④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 ⑤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 ⑥因欧血而死。谥为节侯。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答案:A) 此题的答案是A,排除④、⑥两句,从命题意图看,命题者认为这两句不能表现申屠嘉的“刚毅守节”。但从语段内容来看,申屠嘉正是因为晁错担任内史时把持朝政而心怀忌恨,所以要乘晁错在“太上皇庙堧垣”“更穿一南门”之机诛杀之。但因为没有先斩后奏,孝景帝为晁错开脱,结果痛失良机。申屠嘉“罢朝”后对长史说的一句话也正体现了他当时的这种心理——“吾悔不先斩错,乃先请之,为错所卖。”回家以后,申屠嘉就“呕血而死”。这个结果,正是他“刚毅”之致的表现。在他死后,“谥为节侯”。“节侯”之“节”,正是孝景帝对他“守节”的评价,与①②③⑤句不同的是,“节侯”的称谓,是通过孝景帝的评价来表现人物“守节”的特点,属于侧面描写。所以,此题只有在题干的“表现”之前加上“直接”两个字,才算严密,否则,就有了两个答案:A和B。 湖北卷 1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魏元忠与张氏兄弟相互斗争的一组是() ①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杀之 ②今承乏宰相,不能尽忠死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 ③将使与昌宗廷辨之 ④昌宗密引凤阁舍人张说,赂以美官,使证元忠 ⑤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 ⑥元忠为宰相,何乃效委巷小人之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 该题给出的答案是B,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杀之”能不能算作“表明魏元忠与张氏兄弟相互斗争”的内容?笔者以为,这一内容主要是反映魏元忠刚正不阿,执法严明。从节选的内容及有关历史来看,魏元忠与张氏兄弟的斗争不属于私人争斗,而是魏元忠要维护朝纲,阻止张昌期出任雍州长史也与此有关;而在此之前“杖杀”张易之家奴的行为,直接与“魏元忠为洛州长史,张易之奴暴乱都市”有关。下文宋景劝阻张说诬证魏元忠时所说的话也可以表明这一点。从一般情理来看,魏元忠惩办恶人,也不能理解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相互斗争。民间戏曲有包拯处决驸马陈世美的故事,没有人把它理解为包拯与皇帝的斗争;现实生活中惩办违法犯罪分子,也没有人把他理解为主审法官与罪犯家属的斗争。为什么魏元忠惩办张易之的家奴,就是“魏元忠与张氏兄弟”的“相互斗争”呢?从试卷中相关试题的设置来看,第14题的A选项是这样表述的: “魏元忠曾杖杀张易之家奴,又曾阻止张易之的弟弟为雍州长史,二张因此恨之入骨。” 这是命题人设置的一个正确选项。按照这个选项的内容,魏元忠“杖杀”张易之家奴,也只是引起双方“互相斗争”的一个原因,而不是过程,更不是结果。对于有经验的考生来说,他们会把概括理解文段内容的各个选项作为自己理解文意的一把钥匙,而本题提供的这把“钥匙”,却与第13题的设计相矛盾。所以,此题在总体的设计上非常不严密,根本没有正确答案可供选择。 江苏卷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蔡京以宫僚之旧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 推讲而力行之耳 外连衡而斗诸侯 C. 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 以疾卒,年七十九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该题给出的答案是A。可是,如果我们仔细推敲,B选项两句中的“而”的用法也不相同。在“推讲而力行之”一句中,“推讲”是大力宣讲,“力行”是努力实行,全句的意思是“大力宣讲并努力实行”,“而”是一个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在“外连衡而斗诸侯”一句中,“连衡”是秦国采取的策略,“斗诸侯”的意思是“使诸侯互相争斗”,是秦国采取“连衡”策略后产生的结果,两者在逻辑上存在因果关系,所以,这里的“而”应该是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也就是说,这道题应该有两项正确的选择:A、B。 辽宁卷 1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的一组是 ①死生在此,欲死者来 ②便袒身露髻徒跣 ③乃手自取靴履,持以击之 ④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 ⑤尔之选择,当是未饥 ⑥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此题给出的答案是A,选择的关键是对“举动率情,不为巧诈”的理解。“率情”,即依循性情而行,一切行为都是真性情的流露;“不为巧诈”,即不做假饰。从这个意义理解,不论是他的勇敢、不修边幅,还是体恤部下,疾恶如仇,都可以看作是“举动率情,不为巧诈”的体现,所以,此题在文句的选择上是不够严谨的。即使从人物性格的最典型的表现来看,⑥也比①更恰当。因为从原文内容来看,“及神武至城下,谓罴曰:‘何不早降?’罴乃大呼曰:‘此城是王罴家,死生在此,欲死者来!’”“死生在此,欲死者来”,这是王罴誓死守城、决不投降的忠勇精神的体现。而“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是在“客与罴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的情况下发生的。在客人在场的情况下,既不怕客人难堪,又不怕客人耻笑,捡食客人丢掉的“肉稍厚”的瓜皮,这才是真性情的体现,才是“举动率情,不为巧诈”。因此,如果非要选择一个恰当的答案,这个答案应该是D,而不是A。 广东卷 第3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咏夏景》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C.闲聊之中,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她伤心流泪的地方?她摇摇头,无奈地笑了。 D.“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该题的答案是D,在“妈妈大声地训斥我”的后边应该用逗号,这当然不错。但应该注意的是,C选项“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她伤心流泪的地方?”用问号也是错误的,因为,根据具体语境可知,这里“我”不是直接向“她”提问,只是向第三方转述对“她”的发问,而转述疑问句是不能用问号的。此外,A选项“人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和“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后的逗号也值得商榷,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逗号只表示停顿,而冒号有“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的作用,破折号有解释说明(同前)的作用。根据这个句子的语意关系,这两处的逗号改用冒号或破折号更为恰当。所以,此题如果要求考生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答案还是唯一的;要选出错误的一项,实在困难。 高考是一件严肃的事,不论是学校和社会,还是家长和考生,都对此予以高度的关注。因此,作为命题者,在考查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典型,在试题的设置上一定要严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高考选拔的公平与公正。否则,不仅会对考生造成伤害,也必将使教学无所适从。 (注:文中所有试题及答案均选自《十年高考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1995-2004)•语文》,任志鸿主编,南方出版社2004年6月第4版。)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