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的矛盾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一堂课45分钟。  

   一个班级少说50个学生。  

   教师问一个问题到学生回答一次平均用时3分钟(包括教师提出问、学生思考、选择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教师启发和总结,不能包括学生讨论。)。  

   如果一堂课全部用于提问回答,只能提问15次。(过于简单没有思考性的问题不算)。  

   如果每个问题提问不同的学生,被提问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30%  

   一堂课提问过多,教学内容势必讲解得少,被专家点评时找到不足——课堂容量小。(怎么只讲了这么一点点内容?教学进度能完成吗?)  

   一堂课提问太少,势必整堂课成了教师一言堂,被专家点评时找到缺点——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现在不是提倡素质教育吗?怎么还是填鸭式呢?师生的交流与反馈呢?)  

   课堂的矛盾!!  

   所以,你如果要上公开课,建议你:1、选择有一定思考性的题目,但不要太难,数量8—10。2、正式上课前要预演,并且指定重点角色重点准备。  

   当然,我反对以上做法,弄虚作假!怎样解决这个矛盾?  

   一、要大幅度削减各学科教学内容,只保留具有能力和素质教育意义的内容。  

   二、利用网络教学的手段,实现多渠道交流与反馈,实现多点同时信息传递,扩展45钟的实际时间范围,把45种变成每位同学的自己的45分钟。  

   有兴趣和我一起搞这方面的研究。请E—mail给我:   

 

--------------------------------------------------------------------------------

 

“学校”==“劳动密集型企业”?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特征是:投入的劳动量大;技术要求不高;耗用原材料少。因此产品的技术含量也不高。“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生产的管理上,强调统一、强调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强调时间就是金钱。管理者面对的一线工人,其实只能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机器,一种卓别林摩登时代里的工人机器。由此来对照现代的学校,教师是“工人机器”,学生是“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学校的管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管理”。为什么这样说呢?一、现在学校教师的教学投入的劳动量很大,很多学校都要求教师满负荷工作,教师只有疲于奔命于办公室和教室之间,没有开阔视野的精力,没有自我充电的时间,只是投入劳动,大量的劳动。学校鼓励教师投入大量的劳动,因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反复练习、不断强化是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基本武器,是不需要证明的有效方法。二、教师的劳动是“高技术”的吗?教师大量的劳动的法宝不外呼三种——教材、教学参考书、习题集,很难说这些是“高技术”。一个教师只要会照本宣科、年复一年的“技术”强化,很快便会成为一个类似于熟练缝纫工的教育工人。 

 

--------------------------------------------------------------------------------

 

 怎样计算教师的工作量 (09/19)

 

    教师的工作是实行的工作量制,特别是学校进行内部改革以来,要求教师都要满负荷工作。我们学校采用的工作量标准据说是江苏省教委颁布的标准。其中地理教师的工作量是每周14节课,平均每天必须上3节课不到一点,工作量和现非全员高考科目音乐、美术相当。按照现行的新教材、新大纲和新课程计划,高一年级地理课是每周三节,所以地理教师要上5个班的课才能满工作量,由此带来的最严重问题是要批改5个班的作业,要对5个班的学生进行辅导。其工作量之大非音乐、美术教师可比。教师也只有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课后辅导之间疲于奔命。根本没有时间给自己进修、充电或者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教师不能是机器——教学的机器,只会按照教科书运转,只会成为题目的输出者;教师一定要是人,要具有有鲜明个性、要具有丰富的知识、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一桶水,这一切都需要充足的时间。显然这一切所需的时间是忽略在工作量之外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想要想“善其事”离不开“利其器”,为什么我们不重视“利其器”呢?不给它以合乎情理的“支持”和“认可”呢?也许在有些人的眼里教师就是生产或者制造大学生的这条特殊的流水线上的工人,一个纯粹的体力劳动者。为什么忽略了“脑力劳动”的特质呢? 

    我认为计算教师的工作量不仅仅要把教师做了多少计算在内,而且要把如何做得更好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进修、教研等计算在内。 

--------------------------------------------------------------------------------

 

 教育改革不能忽视家长观念的转变(09/16)

 

    据《扬子晚报》9月6日的报道南京市宁海中学课程改革遭遇尴尬:今年秋季刚开学,南京市宁海中学初一年级的新生就拿到了一份选课单,学生可以在51门选修课和活动课中任意选择两门。选修课程包括:奥数、天文地理、趣味实验、剑桥英语、电脑爱好者、名著欣赏等;活动课程有少年合唱队、小小剧社、服装设计及表演、工艺制作、武术、走进大自然等。然而,令校方尴尬的是:奥数和剑桥英语等班选修爆满,而象走进大自然等班则几乎无人问津。显然,学生的课程选修受到家长的意志左右。家长在考虑选修时更加重视选修课的中考实用性上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家长既希望学校能够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素质全面的人才,另一方面又不愿学生从自身的兴趣出发学习一些和升学考试没有多大关系的知识和技能。学生负担过重是家长们喊出来的,可是一到真正减负,家长们又担心自己的孩子在高考中的丧失竞争力。家长的这种矛盾心理除了和高考制度及用人制度有关,也和家长的陈旧的观念有关。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数学家或外交家。数学和外语这两门功课在现在的中考和高考中都是重点科目,要想进入重点高中乃至于重点大学,实在是不能忽视这两门功课的学习,但是如果只是把希望都寄托在这两门功课上,我们的孩子们将会失去更多。家长们是不是应该关心一下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想这几年来的事实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个古老的道理,我们为什么还要挤那条并不宽敞的“独木桥”呢?看来,家长的观念已经成为一种惯性,这种惯性也为教育改革增添了难度。教育改革不能忽视家长观念的转变呀! 

--------------------------------------------------------------------------------

 

    最近全国不少的报纸刊登了“江苏通州某重点中学小升初语文考试出题怪。”这一报道,报道对考题提出了批评意见。斑竹想从不同的角度来评说。 

 也谈通州某重点高中小升初的怪题

 

    据报道通州某重点高中小升初的测试卷中有一条题目,被称为“怪题”,题目是根据算术打一成语,如:2×5=1,答案是:以一当十;7÷2,答案是;不三不四;作者认为这种题从来没有见过,连教授也做不出来,这道题根本不能体现素质教育,甚至是“荒唐”的。 

    笔者特地看了本题,其实这道占20分之多的题目是一道“谜语题”,而且从表面上来说涵盖了算术和语文,也算是出题者用了一番心思,(据笔者了解该学校的考题是聘请了外地的专家并参照江苏省南京市某重点学校几年来的小升初题目所进行的命题。) 

    “谜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谜语”的猜法通常要打破常规思维,谜面的语言通常也要进行“别解”。但笔者认为就猜“谜语”本身来讲确实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熟悉中国字词含义,所以猜谜语应该是一项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素质、了解中华文化的素质教育。看来所谓“怪题”并非胡编乱造,是有其出处的。 

    那么,下面的问题应该是这种“谜语题”适合不适合用来进行考试?能不能算是一项创新?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从来没有做过“谜语题”,所以一下子无从下手,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如果一场考试只希望借助于某些学生考试粗心失分来决定考试成绩高低的时代大概不会再来了,现在的考试中碰到的新的题型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因此我们不能把没有做过的题目一下子打入“怪题”的行列。 

    考试是用来选拔人才的,一种题目能否用来进行考试,应该看这道题目能否起到选拔所需要的人才的作用?如果我们认为该题是“荒唐的怪题”,那么究竟这个“怪题”选拔出来的学生素质如何呢?为什么我们不能有“等待的耐心”呢?三年以后,我们不是可以看到结果了吗?由此,我不由对批评者的真实用意产生怀疑,你是在善意地帮助教育改革吗? 

    一道考题是否恰当,应该看三个方面。一、看题目的考察目的是否明确。二、看考题所给的已知条件和最终答案是否在学生所学的知识范围之内。三、看解题的方法和思路是否是学生能够运用的。 

    对照以上标准,这道“谜语”题,在解题的方法和思路上确实走出了常规。在一些选拔性强的考试中如果有所出现,是不应该大惊小怪的。问题是通州某重点中学的这道“谜语题”所占的试卷分值实在是太高了,由此引出一些批评也是情理之中的。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