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辕门”能这样理解吗? (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陈磊 前些天听一位教师的公开课,内容为鉴赏中国古代边塞诗。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边塞诗有较深的理解,他从判断诗作风格特征入手,引导学生去找出边塞诗常用的词语。在谈到唐朝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教师就漫天谈起,“‘大漠风尘’是边塞诗特征,还有没有呢?你们看‘辕门’是什么意思呀?哦,是军营大门,那说明这首诗就是边塞诗了。” 听到这里,我不禁为这些学生叫冤呀,花了那么多的钱读书,却遇到这样一位误人子弟的教师。唐朝王昌龄《从军行》一诗是边塞诗没有错,但错在教师把“辕门”当作边塞诗中特有的特征来概括,由此推导,有“辕门”两字的诗作就是边塞诗,进而有“辕门”就是边塞了? 辕门,《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解释为:古时军营的门或官署的外门。可见“辕门”理解为“军营大门”没有错误,晋剧就有《辕门斩子》一戏:北国肖银宗南下入侵,大摆天门阵,宗保被穆桂英绑赴穆柯寨后一见钟情,结为夫妻,元帅杨六郎大怒,要将宗保在辕门斩首示众。但也不能就这样简单的认为“辕门”一定在边塞。 1911年11月24日,镇江军政府参加江浙革命联军出兵会攻南京,统帅林述庆设“都督行辕”于南京前两江总督西花园花厅内;清代两江总督行辕就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城东街敦仁里(洪家大屋);震旦大学办学途中曾暂借吴淞提督行辕为临时校址;而今天位于苏州娄门内东北街204号忠王府,在同治二年冬(1863年12月),太平军退出苏州,李鸿章据忠王府为江苏巡抚行辕。从这几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就可以对那个教师的说法提出异议。 其实,作为边塞诗的特征,窃以为可以从诗作描写的事物入手,但一定要有代表性,能够真正代表边塞的特征,如“关山月”“大漠风尘”等;另外,在辨别边塞诗上更好的是从诗作反映的风貌上来看,这类诗由于作诗者的身份,常透出一种报国之志,有着雄浑的气势,但因及生活遭遇,又在诗作中流露出一种悲凉之声。作为教师我们要教给学生解读作品的能力时,仍应注意给予准确的概念和推导,否则贻误他人。 通讯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国际教育园南区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