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暗示性”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有删减)(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高翔 教师常常因为学生不能迅速、准确地理解课文语言内涵而苦恼,笔者以为,教师可以运用“暗示性”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暗示性”语言的运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一、构图型 例:“杨柳岸晓风残月” 课文语言太破碎,教师应暗示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图画,再伴以教师清凉的语言,使学生内心体会到一丝凉意与寂寞。 二、整合型 例:“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对这段话,学生会问,此处既有村庄,又有炊烟,可以说一片喧闹,如何体现作者回归自然,寻求宁静的的情感呢?此时,教师用“暗示性”语言,对学生头脑中的图画重新整合,“远”不是“较远”,是“遥远”。这是一副立体感极强,意境开阔的图画,村庄成了遥远地平线上的一排小黑点,炊烟清淡得似有似无,只有树木、草屋成了近景。这时再去理解作者的情感无疑水到渠成。 三、返观型 例:《故都的秋》中,学生往往很难理解“悲凉”不是故都景物的自身特点,而是作者复杂人生感受在景物中的体现。此时,教师暗示学生:如果你今天心情不好,外界即使阳光明媚,你也会觉得阳光刺眼,内心烦躁。从而使学生将日常经验返观作者感受。 四、感染型 例:“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学生因缺少生活经验迟迟无法生情,但内心深出对母爱的感受是存在的,教师满含深情地朗读,用自己的语言暗示并感染学生,使之理解作者情感。 五、点拨型 如巴金的《灯》中关于灯的作用及其象征意味,教师暗示:①黑暗的路上,你需要帮助,可周围一片漆黑,你最希望看到什么?②你看到灯光后内心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很容易理解灯带来希望,给人鼓舞。 六、联想型 (一)横向联想暗示 教师引导学生将一个人物形象与曾学过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如将《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与《项链》中的皮埃尔比较,从而理解焦仲卿多重矛盾置于一身的尴尬处境与郁闷心情。 (二)纵向联想暗示 例:“矮纸斜行闲作草,情窗细乳戏分茶” 教师暗示学生想象各自的悠闲生活,使学生进行纵向联想,由现实联想到古代,从而去理解陆游当时的心情,其后再结合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来揭示陆游看似清闲,实则无奈的痛苦心情。 作者邮箱: gx_97040240@126.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