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李国祥 高邮经济开发区中学 摘要:当前的教育现状良莠不齐,令人堪忧。素质教育漂浮于理论文体而深陷于实践困境,学生的思想自由与身心健康受到多方挤压,学生人格日见萎缩或扁平化。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窘境中力图为素质教育铲除异己,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寻求庇护,新课标替代原大纲正是这一改革的必然产物。数学作为窒息中学生活力的三座大山(语数外)之一,理应自觉调整施教方略,准确定位,为学生的健康、持续发展负责。由于学科特点和施教者的人格局限,当前数学教育中存在的最普遍最严重的问题是:情感淡化,人格缺失,教师对学生知性关怀过多而人文关怀缺席。本文不从微观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入手(虽然课堂教学也很重要),而力图从更宏观的学生成长的大背景下,对数学教育(而非数学教学)作一深刻反思。 关键词:扁平人格 人文关怀 濡化 异化 人的可持续发展 一 据上海市一项权威调查称,小学生近视率为14%,初中生为40%,高中生为75%。学生用眼过度,课业负担过重,已逼近教育崩溃的临界点。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数学教育的“功劳”。笔者就初中生作过一项调查,85%的学生有学习焦虑症或恐慌症,40%的学生有厌学情绪,8%的学生有逃课行为或念头。这其中有25%的学生明确表示讨厌数学,70%的学生表示为完成任务而学习,只有5%的学生认为数学有趣。这充分说明,中学生已普遍进入亚健康状态,学校的教育生态已亮起了红灯,数学教育受到空前挑战。如不引起高度警惕,不及时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和行为,素质教育将会全面落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计划将会受到严重威胁。绝不是危言耸听! 二 数学之于学生,犹如焊接之于焊工,无聊,乏味,不敢正视,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内容艰深,繁杂,是个中原因之一,这使得数学成了尖子生的专利,而非大众教育。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兼教授一语切中要害。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国家课程对于数学内容的拔深侵犯了为数众多的中等偏下生的平等受教育权,这是对他们智力的怀疑,对其尊严的否定。多数个体的被重复否定,必然逻辑地也可实证地否定一个民族。这次课改因而可以看成是一次民族的觉醒,国家对于教育的反思与悔过。 所以,当前数学课改的首要任务是降低学习要求与难度,让学生学习“容易的教学、有用的数学、真正的数学”①(中科院数学与系统所研究员林群院士语)。把学生从繁杂的数学推理和计算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到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中来,投入到对自身学习品质的内省中来,关注到对自身灵魂和人格的拷问中来。作为教师要主动投身课改实践,热情关心学生成长,再不能返回到摧残学生身心,挤压学生人格的题海战术中去,坚决摒弃那些有背认识规律和缺乏温情的教育教学方式。把有益学生身心、健全学生人格作为首要标准,知识技能指标必须是健全人格的必然产物。俄罗斯一以贯之的“教育第一,教学第二”的素质教育宗旨,确实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充满温情的教育教学方法必定是对学生自尊的呵护,灵魂的礼遇,潜能的唤醒。为人师者要有一颗人道的心,一份仁慈的爱,绝不轻弃否定一个学生,不触及学生的精神雷区。美国科学家,近日研究证实,人的数学能力是天生的,由其大脑的某个区域的生理结构决定。因此,只要学生的态度是诚恳的,学习状态是健康的,灵魂是自由的,我们就没有理由因为成绩的高低去责罚他,更不能诋毁他的人格,相反要给予其更多的关爱。否则,将与歧视聋哑人不能歌唱、腿残者不能奔跑一样遭人鄙视。 北师大教授教育学博士肖川认为“要提高一个孩子的成绩更有效的办法是促进他的情感和社会意识方面的发育,而不是单纯集中力量猛抓他的学习。”②对此,我深有同感。工作十年来,我教过一至九年级的所有数学课,历次都在同轨中名列前茅,靠的不是师生俱损的粗放式教学,靠的是灵魂的互访、情感的沟通。要让你友善的目光触及孩子的胸膛,让你真挚的情爱流淌到学生的心房。在这种情理相融的氛围中,在师生互动的模式下,在人格平等的交流前,师生必定实现了一次次的共同成长。长期的教育积淀为教育者赢得的良好声誉必定引起新一轮的良性循环。 优秀的教育手段本质上是灵魂的震撼与洗礼,而非纯技术的应用,这是工厂与学校、车间与课堂的根本区别。优秀的教育手段更多的是情感的物化形态,或者说是情感对于媒体的濡化,它是教育者进行人格渗透的平台。放一段录音,播一段光碟,讲一段故事,让一流数学大师的风采浸染学生纯净的心田,特别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打破对数学的戒备心态。这也是对教者人格的有效注解与得力补充,或者说,数学家的人格成了教师的人格延伸。小高斯十一岁发现二项式定理,十八岁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作法,工作后独立创设了一种数学方法解决了困惑天文学家许久的谷神星轨道问题。庞加莱被心理学家称为是“十足的笨人”,可就是这样一位笨人却成了数学知识的最后一位集大者(之后,由于数学分支日益细化,单个人无法穷尽其理论),当时的数学领袖。千年伟人马克思、爱因斯坦更是对数学衷爱有加,如果没有数学的帮助就没有《资本论》的横空出世,没有数学的帮助就不会有相对论的出台和近代物理学的诞生,这是不争的事实。③这一则则故事或因其主体的切近如少年高斯,“笨人”庞加莱而引起学生情感的认同或主体的伟大如千年伟人马克思、爱因斯坦而勾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与跳跃。这一幕幕灵魂的激荡,无疑都触发了学生情感的发育、自尊的挺拔和自信的彰显。数学史知识的缺席与回归,是数学教育从纯技术教学向人格整合的转轨,是笔者多年从事数学教育的最深刻的体验。 如果说教师人格与数学大师的风采构建了数学教育的人格长廊,为学生人格整合搭建了宽敞的平台的话,那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和培养数学兴趣,则拓宽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从对“政治说教”的偏倚逐步过渡到对“数理化”的青睐。作为自然科学之母的数学更是被格外重视,相比之下“理化”一直作为小学科而存在。这从数学教师的稀缺和中考的比分能够得到合理注解。如果说当初重理轻文是对文革的有力反拨,那么当今则有点摧残学生身心健康之嫌。各地党委政府和主管局都大张旗鼓地高喊“狠抓教学质量,狠抓中考升学率”,下“狠药、猛药”。在行政干预过多的地方,教育规律就是退化最快的地方。教学成了教育的全部,学生被异化为知识的容器,其情感、人格被逐渐蒸发或扁平化。这种残酷的智力掠夺,造成了教育生态系统的最大危害,教育断流现象必然发生,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必将严重受阻。要知道,高升学率未必是教育的福音,要警惕教育的虚胖症和泡沫繁荣! 如果说我们的课堂让学生更惧怕数学、讨厌数学,那么这样的数学教育必定是失败的教育。当务之急,在教育宏观调整没有切实到位的背景下,我们要想一切办法尽一切可能地激发学生好奇心保持其稳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负责,为其终身发展负责。教师要善于发现题中的趣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在教师的评价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除此之外,教师的语言是否幽默风趣,举止是否文明得体,灵魂是否高尚,人格是否一尘不染,对学生无疑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是学生数学兴趣的重要生长点。 三 总之,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数学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必然受制于整个教育的改革的步伐。教育自有其特殊规律,各级党委政府要像解放经济一样解放教育,尊重教育,尊重教师,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人格健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责。作为数学教师要认清形势,特别是学生的学习与心理现状,顺应课改潮流,做到知性关怀与人文关怀并重,学业进步与人格健全并重。我们坚信,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①刘叶《新课程标准:权威有说法》(《教育研究》) ②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中国教育报》) ③孙小礼《马克思数学手稿:宝贵的历史文献》(《北大学报》.2003.2) 2003.4.24.周四于高邮开发区中学 作者邮箱: lgx1626@sina.com,lgx1626@gyedu.net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