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肖像描写技法例谈(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山东沂源中庄中学 张磊 郭俊臣 256109

肖像描写是指人物的容貌、体态、神情、服饰等外貌特征的描写。人物的肖像描写是写好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因为人物的外貌特征往往与人物的职业、教养、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文化程度和性格特征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所以,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够给读者以人物形象的立体感,而且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从而显示出此人物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物的独特个性来,使人物生动形象,跃然纸上。作家鲁迅很注重通过人物的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下面,就鲁迅作品中人物的肖像描写谈谈鲁迅笔下的肖像描写技法:

一、工笔描绘法。

在小说《故乡》一文中,作者鲁迅就采用此法刻画中年闰土的形象。文章写到“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是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本段文字着意描写了闰土的灰黄的脸色、深深的皱纹、红肿的眼睛、破毡帽、极薄的棉衣、粗糙的手,通过与少年闰土的比较,形象的刻画出中年闰土,饱经忧患,极度贫困,整日在磨难中挣扎的情形。

二、简笔勾勒法。

作者在小说《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采用此法。文章写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在这里,作者只是了了几笔就勾画出了一个穷困潦倒、懒惰、买弄斯文而又身份特殊的孔乙己的形象。

三、描绘眼睛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在很多作品里作者也很注重描绘人物的眼睛。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就用了此法。如:当酒店里喝酒的人嘲笑孔乙己偷了别人的东西时,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当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时掌柜和他的对话,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以上两处对眼睛的描写,刻画出孔乙己当时矛盾而又复杂的心情,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另外鲁迅作品中像对祥林嫂的眼珠、康大叔的眼光、范爱农的眼神的描写也都形象传神,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四、突出特征法。

写人物,要突出特征,这样写出的人物才有个性,否则,就会千人一面,毫无个性可言。例如: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抓住了孔乙己穿着上的特征,“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一“长衫”就突出了孔乙己迂腐、买弄、死要面子的特点。在小说《故乡》一文中,作者写到少年闰土“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样就写出了少年闰土天真、活泼,同时又写出了他的家人对他的疼爱。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刻画藤野时,抓住了藤野先生“黑瘦”的特点来刻画藤野生活简朴、治学严谨的特点。

五、夸张描写法。

有时候文学作品里,适度的夸张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起到重要作用。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一文中,写到“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 以上对杨二嫂的描写,夸张的写出了杨二嫂的身材形状,为刻画她尖酸、刻薄、自私的没落小市民的形象做好铺垫。再如: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也是采用了夸张描写法。作者用夸张、幽默、讽刺的语言刻画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六、比喻描写法。

生动的比喻在刻画人物是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鲁迅在《故乡》一文中,用“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来写中年闰土的手,这一比喻就形象的写出中年闰土的劳碌与艰辛;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这个比喻来刻画中年闰土的麻木与无奈;用“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这一个传神的比喻刻画中年闰土神情呆滞与精神麻木。

作者邮箱: zzzxgjc@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