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方法管窥(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荣成二中语文组;黄鑫 刚刚参加工作三年多点,虽然说带了两年高三,也取得了些许的成绩,但在教育这个硕大无朋的百花园里,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经验谈不上,理论就更不用说了,要说心得倒是有些,为了能抛砖引玉,下面我就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斧正。 一、课堂教学----教育即生活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活力,已成为当前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也是语文教师最头疼、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参加工作三年多来通过一些课堂教学实践,我有了些许心得:要想使语文课堂效率提高,语文的教学就必须和生活挂钩。因为生活是语文的源泉,离开了生活的语文便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呢?靠教师渊博的知识,靠教师丰富的情感,靠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这些固然都是有效的方法,但我以为最重要最核心的是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了解生活,让生活教育学生。有人说过“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便有多大”。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是等同于生活的。而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思维交际的工具,语文学科具有极其复杂的综合性和非常广泛的社会性。语文学科是众多学科横向交叉的“汇集点”,是各科知识的“橱窗”。可以说,语文就是社会生活的全部。语文学习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了解社会,体察生活,感悟人生。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要把语文当作人生来读,把人生当作语文来读。语文的教学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便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学生自然就逐渐地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语文的课堂也便逐渐地变成了语文老师一个人的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也便无从谈起。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开放而透明的社会,谁如果想要对学生封锁外界的消息,把学生局限在课堂狭小的空间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高考书”,谁便注定要失败。聪明的办法是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感觉到他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是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生活中的热点应该就在他们的身边而不是仅仅存在于课堂之外。去年由著名导演张艺谋导演的中国大片《英雄》可谓风头出尽,各种各样的海报和宣传画充斥大街小巷,真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这样的一种前提下学校又组织了高一高二的学生去电影院观看,高三学生的心情可想而知,真是如坐针毡,用身在学校心在电影院来形容学生当时的心情一点也不为过,许多的学生纷纷向我诉说学校的偏心和死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让学生安心学习是根本做不到的。思考再三,最后我临时决定在第二天的阅读课上也让他们进一次电影院,但条件是看完电影后要就“英雄”的话题展开一场讨论,然后要写一篇关于英雄的观后感,同学们痛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 第二天我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给他们播放了《英雄》,全体同学都全神贯注地看完了整个电影,我也不例外。在剩下的时间里我就趁热打铁地组织同学们就“英雄”的概念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讨论的现场可谓热闹非凡,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的唾沫四溅,争的面红耳赤,真是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一个同学还没坐下,另一个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那种场面绝对不亚于大专辩论赛。同学们潜在的演讲、辩论才能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那种久违的场面使我激动不已,好象又回到了离别不久的大学校园,我不是在教一群高中生,而是在和一群有着丰富知识内涵的大学生交流。针对同学们热情激烈的发言,我没有讨论孰是孰非,也没有以一个师长的身份对学生的观点作出主观的评判,因为他们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这本就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我只是肯定了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和对问题看法的创新性并趁势谈了一下自己对英雄的认识,那就是应该为国为民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让学生对英雄的把握有个基本的标准。 高三的生活是紧张而艰苦的,但这并不就等于高三的生活应该被习题和作业来诠释,高三的学生同样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对于这种好奇和向往如果我们一味地严加压制,结果只能是“欲盖弥彰”,最好的办法是因势利导,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贴近生活,不要人为的把生活和课堂割裂开来。前年的高三教学中,在海湾战争激战正酣的时候我就海湾战争和同学们展开了关于“弱国无外交”、和“落后就要挨打”的讨论和交流,同学们表现出了无比的热情和空前的活跃,我于是就因势利导,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只有学习好才有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才有可能改变“弱国”和“落后”的面貌,才有可能使我们的祖国以强国的身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一极,才有可能改变世界动荡不安的局面。类似的例子还有今年的非典时期,我利用从电视和网络上获得的信息和同学们就价值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积极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至于其他的小的事情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用举不胜举来概括我觉得一点也不为过,我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使同学们不再感到语文的学习好似空中楼阁,虚无缥缈,而是和生活紧密相连,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语文的学习积极性。 我是个很少布置作业的老师,尤其是学生放假时,但今年的高三我却在他们放假时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那就是在放假回家的路上,给我找出大街上门头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因为那段时间我们正在复习字词,所以我就布置了这么一道特殊的作业,既不耽误同学们的时间,又充满了挑战性,同学们当然乐意去做了。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才能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要想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最好的办法不是老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说教,而是让他感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这一切又来自于语文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只有把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进而才能提高语文的课堂效率。 二:阅读教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并根据研究成果纠正自己的教学思想,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确实可以改变教与学不协调的现象。(魏书生)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学生非常愿意读,但阅读的动机却不是我想要的,大部分学生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知识和写作的技巧,积累写作的素材,而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娱乐,说白了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许多的同学读书之后根本不去思考,读完就算完,一撂了事。于是我便让他们写读书笔记,每周两篇,多多益善。但我并没有要求他们把读书笔记一定要写成读后感的形式,因为那样学生便会把阅读当成一种负担,把阅读的目的单纯的理解成就是为了写读书笔记,这样就导致了读书只读一章半节,便断章取义地去写感想的事情的发生。阅读的效果便大打折扣,形式主义也便无法回避了。我要求学生可以把读书笔记当成日记的形式写,内容不限,可以写感想,可以写心得,可以向我提问题,可以和我交流。刚开始时,大部分的同学还是固守旧有的格式,上边写一些摘抄的语段,下边写一些评论性的话,形式的弊端显而易见。这样的格式我大部分都是写一个“阅”字,而那些能突破旧有格式的同学的读书笔记我都很认真地阅读,并有针对性地写一些鼓励和启发性的批语,学生是很在乎老师的批语的,没有批语的同学于是也改变原来的格式,开始了各式各样的创作。我也不失时机地宣传我的阅读方针,要求学生打破旧有的形式,写一些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有些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不愿意和老师进行交流,便尝试着和我在读书笔记里进行,每每碰到这种情况,我都是在深思熟考虑之后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 长此以往读书笔记便成了我和学生交流的平台,成了我了解学生心理的一扇窗户,成了我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一条捷径。通过读书笔记我知道了学生的心声,了解到了学生的渴望与憧憬,也感受到了他们承受的压力和思想的矛盾。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自己学习好,成为老师和家长的宠儿、都渴望自己受到老师的器重,成为同学和朋友的骄傲、都渴望自己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为国家和人民的自豪。只是,因了我们太看重成绩,太看重结果,太过于现实,太急功近利,所以我们会把过多的时间用在能立竿见影的学生身上,把过多的时间用在了一轮又一轮的复习当中,把过多的时间用在研究高考题上,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的接受能力和承受能力的研究。把自己的意志横加在学生身上,而不顾及他们的感受。岂知我们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学生在一种力量的强迫下被动地接受我们自以为是的谆谆教导,而完全失却了自我,他们甚至把学习看成是在给老师和家长完成任务这样的心理状态又怎样能使他们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 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教学之余,找一切机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和学生谈风土人情,拉家常琐事,了解学生生活、学习、心理,尽最大可能理解学生,尤其是理解他们的苦衷,尽量满足他们看书的愿望,在每次阅读课前我都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并亲自到学校图书馆去给他们挑书,有时为了找到一本学生想看的书我甚至找遍了学校图书馆的角角落落。同时我也尽可能向学生敞开我的心扉,谈社会,谈人生,讲述我的求学之路,公开我的失败与成功。渐渐地,我发现学生由起初的欢迎发展到充分信任,到最后把我当成无话不说的朋友。并且由此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学生甚至把读书笔记当成一件非常神圣的任务来完成,阅读的效果也初见成效,许多的学生在作文中把自己通过阅读得来的素材应用其中,许多的学生也主动向我征询应该读什么书,更令人可喜的是许多学生把零用钱节省下来去买书看。 前人评价优秀教师,称之为“良师益友”,我体会,要成为“良师”,必须首先成为“益友”。而“益友”的核心不是“才”,不是“艺”,而是“德”,是完美人格的无穷魅力。只有当教师以其完善的人格触动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才可能真正被学生接纳,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三:作文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作文教学历来是令语文老师非常头疼的一个话题,原因是学生不愿意写,尤其是理科的学生。每到作文课,班里是嘘声一片,许多的学生绞尽脑汁也凑不够800字,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又不得不写,作文的质量可想而知。可以说学生是皱着眉写完的,老师是咬着牙看完的,有些学生的作文简直是让人目不忍睹,空话、废话、大话连篇,错字,别字也是屡见不鲜,所举事例用老掉牙形容一点也不算夸张。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的高三的第一堂作文课便有了与众不同的内容。我没有让学生写作,而是设计了几个问题(比如你最喜欢的作文课是什么样子的;你认为作文课最缺少的是什么;怎样的话题作文你最愿意写等等)让他们六个人一组讨论,最后选出一个代表来阐述对我设计问题的看法,同学们同样表现出了无比的热情,回答问题时也是激情四溢,例如有的学生就提出传统的作文课总是老师布置作文题目,学生去写,写完交上,老师改完读几个好的作文就又发了下去,而好作文又总是那几个学生,上了几年学也不知道其他学生的作文水平,而老师的欣赏角度和学生的有时又不一样,他们认为好的作文老师却不屑一顾,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受到了打击,应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针对这种情况学生提出让他们自己改作文,然后把他们认为好的作文在班里公开读,然后同学们再评论最后由老师定论,这样可以欣赏到许多同学的文章,使同学们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和调动写作的积极性。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同学提出要求,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一以贯之,同学们写作的积极性不能说从根本上得到了提高,但最起码是提高了许多,这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的数量和质量上便可窥一斑。 写作的积极性基本解决了,下一步就是如何写好的问题了,同学们提出老师总是居高临下地讲一些理论,而不能有机的和实践结合,他们在初中便熟知这些理论,现在到了高中还是这些理论,比如老师总是强调真实,强调创新,那么怎样才能算是真实呢,怎样才能做到创新呢?我没有急于回答同学们的问题,而是利用同学们的范文来和理论结合,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实。班里有个学生成绩不太好,总是得不到老师的关爱,想问老师题又害怕老师,想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不满和自己也渴望得到和好学生一样的待遇,于是写了一篇题为《我的心声》的作文,我看后很受触动。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引经据典,没有高谈阔论,句句平实,但却感人至深,把学习不好的同学的心声表达的淋漓尽致,于是我决定把它当作一篇范文来读,效果一定很好。事情也果然如我所料,当我读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班里有了久违的经久不息的掌声,有的同学甚至流下了泪水,这其中也包括班里一流的尖子生。于是我趁热打铁把真实的概念和作文写作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结合着这篇作文讲给他们听,讲了作文要以情感人,但这情应该真实、讲了朴素美的含义、讲了平凡中同样可以孕育着伟大、讲了应该注意身边的一点一滴,讲了应该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而不应该想当然的去写生活,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也感觉获益匪浅。 至于创新,我前面曾经讲过我给学生放电影《英雄》的事,在讨论完英雄的概念后,我又把话题引到了高考作文上来,因为这之前我们刚发了高考满分作文集锦,其中就有一篇题为《荆轲刺秦王》的文章,和电影《英雄》可谓异曲同工。其中的荆轲可以说就是《英雄》中的“英雄”的化身,他最后放弃刺杀秦王,不是象传统的历史观念所认为的那样“力不足以杀秦王”而是想到了天下的苍生,所以放弃了刺杀秦王,推断合情合理而又不被古论所拘,这也许就是他获得满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借此契机向学生传达了创新的概念,创新不是标新立异,不是离经叛道,不是人言我不言,而应该是缘于古而又不泥古,对于问题又新的看法,而又能自圆其说。写作时要敢于打破常规、要敢于“故事新编”、要敢于大胆想象,但打破常规不等于信口开河,故事新编不等于胡诌八扯,大胆想象不等于无边无际。要做到不仅能放出去,而且能收回来,象《荆轲刺秦王》的作者一样把荆轲刺杀秦王没有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不是不能刺杀,而是不愿刺杀。这种结论虽然和历史上的结论截然相反但却合情合理,让人无懈可击,而且没有丝毫的媚俗和追求标新立异之嫌。让人心服口服,这样的作文怎能不得满分。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象对于〈〈信陵君窃符救赵〉〉里的信陵君的评价、对于导致司马迁遭受腐刑的李陵的评价、对于北大才子陆步轩街头买肉的评价...... 朱熹曾经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使学生的语文学好,我们同样需要活水,这活水说白了其实就是生活。教育尤其是语文的教育离开了生活无疑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但仅有生活是不够的,它只是我们从事语文教育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做师长的应该放下我们的架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他们影响他们,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然在学生“亲”的基础之上,我们不应该仅仅授之于“鱼”,而更应该授之于“渔”。古语云:“工欲善其事,比先利其器”,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效率事半功倍,我们必须要先利我们的“器”,至于这器怎么个“利”法,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切不可生搬硬套,照本宣科,否则便会出现邯郸学步的笑话。一点不太成熟的感悟,还望斧正。 作者邮箱: ab-sanjin@163.net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