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参与·发疑·探究·应用——对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杭师院附高 孙秀红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如何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听”起来,自觉地“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五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本人认为,关键要做好五点:(1)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2)化无关为参与;(3)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4)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5)建设第二课堂,从得法到应用,以课外促课内。

关键词:兴趣 参与 积极性 发疑 创新 主动 课外 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按理说,语文是一门最开放的学科,语文与生活同在,色彩斑斓,学生应该是十分喜欢的。然而,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不仅存在着少慢差费,更可悲的是学生普遍不喜欢语文课:(1)感到语文课枯燥乏味,干脆睡觉;(2)看老师唱戏,即使老师讲得天花乱坠,也是与己无关,学生无动于衷;(3)除了被迫应考进行一些操练外,少读少写,甚至不读不写,无求知的欲望。是什么原因?

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没有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没有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从1995年起,在杭州市教委教研室的全力支持下,在三墩中学语文组老师的配合下,我进行了为期五年的高效课堂教学探索于实践。

二.探索与实践

探索与实践之一:变枯燥为有趣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一种双边活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时空等要素构成了课堂教学完整的控制系统。教师作为系统的控制者,应该尽可能地、艺术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我们的学生主动地“听”起来,自觉地“动”起来,使教学艺术成为“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夸美纽斯)。

怎样才能使学生“动”起来?只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动起来,在有限的45分钟里,全神贯注地耳听、脑想、口说、手写,才能改变这种令人担忧的情况,才能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因此:

1.备课要活。课堂教学艺术来自于教师精心、细致的备课,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像我们平常说的钻研教材,剖析教材,精妙挖掘,努力去追求一种新鲜别致的美;而且要备学生,要全面透彻的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发展水平,要把握他们的年龄特征、个性心理特点,要投合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情绪、兴趣爱好、知识储备,只有投其所好、精心部署,才能避免教学过程中老师讲得天花乱坠而学生听得兴味索然的脱节现象,才能达到游刃有余的教学境界;只有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到点子上,才能叩响学生的心灵之弦。这好比招待客人吃饭,只有按照客人的口味来做菜,客人才能吃得津津有味。

在具体的实践中,我让每位同学准备一本预习本,摘录不理解的课文内容。在每次上新课前两三天,学生上交预习本,教师对学生的疑问逐一分类。然后根据学生的疑惑调整教学方案。这样,就把学生的问题和教学设计融为一体,在备课中充分的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2.教法要活。正如世界上没有一张树叶是完全相同的一样,每篇课文也都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教材的个性特色,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我觉得,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能囿于某种固定模式),精心设计不同类型课型,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和情绪感染,引人入胜,抓好课堂注意力的调控。

譬如好的导语的设计,能使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迅速集中到应该注意的学习对象上,从而为提高教学实效服务。记得有一位老师上《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一课时,在黑板上板书“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接着指出这是民国时期的一副名联。瞬间,就有学生发问:老师,这不是对联,因为对联的上联和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但也有学生说:这是一副独特的对联。虽然字数不等,但作者是一语双关,其真正的含义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就这样,一下子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袁世凯为什么对不起中国人民呢?

譬如找准教学切入口,能点燃学生兴奋点。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不易为学生所理解、接受的学习难点,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趣味性而又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化难为易,使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在分析《雷雨》剧中人物形象时,教师的五问将学生步步引向深入:一问:周朴园在私生活领域是否也是自私、凶残、虚伪的呢?二问: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始乱终弃”?三问: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真情流露还是虚情假意装出来的?如果是真的怀念,为什么当真的鲁侍萍出现时,他又翻脸了?四问:对鲁侍萍撕毁5000元支票一事,有人称赞,有人否定,你的态度呢?五问:男生,如果你有一天腰缠万贯,你将怎样对待你的妻子或你欣赏什么样的女性?女生,要是你遇上了一个阔少爷,你将如何把握?……由于导问的设计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讨论问题十分投入,课堂气氛一浪高于一浪。

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而适当地变换自身和学生的角色身份,使教师和学生共同置身于与课文相应的情景之中。如《最后一次讲演》可把学生分为闻一多先生和群众两类角色,将教室假设为闻一多先生讲演的会场,学生的热情肯定会很高。

总之,在教学中应做到因文而异,突出课文个性,一课一个样,使学生在产生新鲜感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要因人定法,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或浅文深教,或深文浅教,适合读的,读;适合讲的,讲;自己能掌握的,就让学生自己消化……

3.表情要活。教室上课时,无精打采,绵绵无力,会使先生恹恹欲睡;反之,春风满面,精神抖擞,全身心投入,则会使学生深受感染,愉快地学习。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一个亲切的眼神,一个和善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都会使学生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心理而对教师产生亲密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亲其师信其道”。

4.语言要活。语文教学不单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情感活动。特别是在学生还未养成学习积极性时,教师的“讲”显得尤其重要。教师的口头语言应当做到情真意切,真挚感人,以情动人,具有启发性、趣味性、节奏性、幽默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不但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不但作用于感官而且能震撼心灵,取得学生的配合与协调,使学生的思维由散漫而集中。譬如,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把握好课文的感情基调,或悲壮、或优美、或豪放、或高昂、或低沉……譬如与学生讲话,语气要亲切,态度要诚恳,提问时相同的问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注意相同意思采用不同的句式与语气。有人说,一个标准的语文老师,一走进教室,一站到讲台上,一开口,说出的每个字,每个词,每一句话,都应该像一首清新的诗,一首悦耳的歌,言之有理啊。

5.教具要活。电教手段、多媒媒体教学在渲染课堂教学场景、在情感的烘托方面可谓“独领风骚”。它能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具体,生动,直观,形象,能使语文教师把每堂课上得有声有色,引人入胜,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因素,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长江三峡》这一课,若能借助于电影或电视媒体,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在上《雷雨》之前,让学生看看录象带,学生怎么会不被吸引?

另外,教师自制教具也能吸引学生从事某种活动。譬如上《景泰蓝的制作》时,把景泰蓝工艺品拿给学生欣赏,就能消除学生对说明文的枯燥感。教《小橘灯》时,用提前自制的小橘灯作为直观教具可增加学生的直观形象感,这个时候再要求学生认真对照课文每人做一盏小橘灯,在全班范围内开展评比活动,学生就会积极参与,热情很高。同时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划出课文中所使用的词语并加以认真分析,那么,对课文中的难句 “小橘灯朦胧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可它却使我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6.教材要活。记得有一次我向学生介绍“酷”这个流行词时,学生“听”得十分专注,可谓“侧耳倾听”。因此,我想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进一些有时代活力的精彩的时文,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学科知识、最新的成就以及新技术革命的信息,以补充教材的不足。听说魏书生的报告文学课就很能让他的学生牵肠挂肚。

探索与实践之二:化无关为参与

这些年来,语文教学不能完全令人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在于教学中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虽然我们对“学生是主体”喊得很多,但仅停留在“喊” 的阶段,在具体的操作中,还是把学生放在被动位置,还是令学生围着教师主宰棒转。学生积极性无从谈起,

语文教学应当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语文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怎样实现学生参与呢?

1.日常做好小练习是重要的一环。譬如改错小练习,表达小练习,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

以改错小练习为例:字词教学是很枯燥的,然而又很重要。为了帮助学生打好基本功,我有计划的开展了改错小练习,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字词的兴趣。方法是:从高一第一节课开始,每堂课前让一名学生(按学号轮)在黑板上写出十个易错的词语,这个学生分别叫一名或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改错,其他学生在笔记上做。为了找出十个有价值、有代表性的词语,完成好自己的那次任务,学生们都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在书本上翻了又翻,找了又找,因不许重复,所以十几个学生以后,就已经把书上易错的字词找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学生们就广泛涉猎课外的书本及各种练习册,尽量找出那些常用的又极易错的字。每人每学期可轮流两次,那就是二十个;以每班五十个学生计,就可以纠错一千个,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很快地脱离了“简陋和寒伧”,提高了驾驽语言的能力。而每堂课只需三五分钟,可谓化时少而得益丰,又获得了无穷乐趣,真乃一箭三雕。

2.发动学生备课,反生为师。《眼睛与仿生学》是一篇介绍人和动物眼睛的不同结构和功能以及研究它对发展仿生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的科技说明文。学生学习这样的文章,自然会感到陌生难懂,有时还会被课文中专业性很强的术语弄昏头脑,即使老师施展“十八般武艺”,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们也照样“山重水复疑无路”。但变换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会不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这一点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证实。在授课前,我把课文划分为蛙眼的功能及其仿生、鹰眼的功能及其仿生意义、复眼的独特功能等几个部分,事先分给相应的学生,让他们分头查阅资料,搞社会调查,切磋研究。在课堂上“反生为师”,分部分讲解,由于学生们的是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用自己的口语表达的,因此显得十分生动有趣。这一做法,使学生们颇感新鲜,课堂气氛备加活跃。因为是在快乐中学习的,所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上完这堂课,学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胜利感。在做了这样的尝试后,我更加普遍地把把这种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趣味教学法运用于我的教学实践中。如在讲《天山景物记》时,由于文章比较长,内容多,我就布置预习,课堂上看谁能用最好的语言把天上的美景描绘出来,并要求只要能从一点上表现出天山的美就可以。发言时,学生争先恐后,有的学生还能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内容把天山的雪峰、溪流、森林、野花、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等美景描绘得有声有色,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现在学生买教参资料的很多,如果能适当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去阅读教参,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参与课文重难点的确定,不是很好吗?

3.将绘画与表演引进课堂教学。因为汉语言文学是富有艺术性的,特别是诗歌、散文、小说的有关章节,常常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所以我们在分析文章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反复研读课文,用绘画和表演将课文内容形象地再现出来或将图画写成文字,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要把课文内容用绘画、表演形式准确地表达出来,首先要反复揣摩文本,通过自读、质疑、研讨找出课本中的关键词语,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的主旨;然后,按照教师的具体要求对画面、表演动作进行构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这样,就从过去的被动听讲变成了主动参与,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了阅读能力。

如学生构思画面,要考虑选择什么作为主体,还要为其设置一个能烘托主体画面的背景。而茅盾的《风景谈》一文,为了突出人的活动,就是以平板、枯燥的大自然为衬托的。学生悟出了作画与写文章这一相通的道理后,拿起画笔为课文“沙漠驼铃”片段作画,那昂然高步的骆驼,在色调沉寂的沙漠背景下,显得分外富有活力。而这正好体现了作者的意图:人的活动可以使大自然改观。

在学《屈原》“雷电颂”时,学生对屈原指斥鬼神一幕颇为疑惑,怎么一会儿骂东皇太一、云中君,一会儿又去骂湘君、湘夫人,好象很散,没有一个头绪。这时,我要求学生将舞台布景画出来,两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其他学生在本子上画,然后一起订正。学生一开始只是感到好玩,兴趣盎然的画了起来。等到画完了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鬼神都是屈原《九歌》里的,屈原在骂的时候,也并没有乱骂,一方面他是按照活动的次序来骂的——移步换景,另一方面,他骂的对象是有选择的,譬如“国殇”,他没骂,譬如“河伯”,他还呼之为“朋友”。从而加深了对《九歌》的记忆,对《雷电颂》的理解。

又如,学习《药》一文,教师让学生表演康大叔这个人物,由于事先钻研文本,学生已经较好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注意从人物穿着(披一件玄色大衣)、人物动作(闯、嚷、抢、扯、裹、塞、抓、捏)人物语言、人物形态等方面进行刻画,从而将康大叔凶暴、残忍、贪婪、蛮横的刽子手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现行语文教材中,《茶馆》、《药》、《祝福》、《鸿门宴》都可以演。通过演。让学生在自娱自乐中得到启发,得到一种来自语文的享受。

另外,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选用一些漫画、风景画、照片进行“看图说话”或“看图作文”,培养学生细致地观察事物,准确地表现事物的能力,既充实教学信息量,又活跃课堂气氛。

总之,适当地将绘画、表演引进语文教学,使语文、美术、表演融于一体,又读又画又演,学生是乐学、善学的。

探索与实践之三:改接受为发疑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意思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疑问,提出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去解决疑问。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一课一疑”活动是个好办法。

我的“一课一疑”学法,发端于教育理论上的“发现法”。“发现法”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和倡导的。其奥妙是使学生把发现知识、解决疑题当成一种诱人的、饶有兴趣的愉悦劳动,把“一疑一答”过程作为“猜想、困惑、沉思、期待”过程。教师除解惑外,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由低层次的发现过渡到高层次、高品位的发现。

“一课一疑”,比较重视学生“自学”这一环节。积极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发现疑点,并在导读课中专门安排五至八分钟开展讨论,对提出高质量高品位的疑题和答题给予表彰鼓励。实践证明,开展这一活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乐于投入,且思维活跃。如在学习《天山景物记》的时候,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用不同的词描绘同一事物呢?如“森林”一段写作“翠绿的原始森林”,而写“牧场”一段却写成“墨绿的原始森林”?后来,同学们联系光学知识对这一问题作出解答:作者骑马在森林中,从近处看,其色彩感是翠绿;进入了牧场,综观森林全貌,在鲜艳野花的映衬下,森林就显现了墨绿。

开展“一课一疑”活动,要处理好几个关系。(1)与整个教学过程的关系。它只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占用时间不宜太多。它是跟教师的导读提示、学生自读自研、讨论、教师精讲等环节相配合的。教师可以在分小组讨论中,解决一部分疑题,然后在全班讨论中挑选几个发言,其余疑题可以通过个别交谈解决。(2)要把握好“放”与“收”的问题。学生“放”不出来,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放”得过多,教师可选其中几个疑题进行讨论。对学生提出的无疑而问、钻牛角尖或十分浅近的问题,教师不泼冷水;对学生提出的高质量的疑题和答题,教师要有课堂记载。(3)循序渐进。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有计划地逐步训练,逐步完善,达到配合默契。

探索与实践之四:破传统为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得不论正确与否,都不允许学生质疑,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了只是听讲、识记的习惯,机械地处理问题。这种方式下教育出来的学生,对问题缺乏独立思考,更少有创造性见解;他们思维空间狭小,只会按照教师讲的那一套方法思考问题,很少去想是否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去思考,思路拓展不开;而且惰性很大,只等老师给现成答案,把知识嚼细喂给他,无须动脑动手,也懒得动脑动手;看问题只看现象,不能深入一步透视,未免肤浅;对所学知识,在甲处能理解,会用,在乙处出现就束手无策,知识迁移能力弱。

看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人已经不适应21世纪的需要了。21 世纪是个竞争的时代,这个时代最需要的能力是——创新能力,最需要的人才是——有良好的文化素质,有创造性和开拓精神的人才。因此,语文的创新教育已是不争的话题,语文的教改也迫在眉睫了。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主要有两个领域,一是在阅读教学中,一是在写作教学中,只要是不囿于老师和书本的现成结论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且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富有新意,就是创新能力。

在培养创新能力上,首先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师生关系的定位。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真正的把学生看作是和自己平等的个体,做学生的朋友、知己、指导者。

其次是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以自己的绝对权威自居,不搞“一言堂”,而是作为教学的“向导”,引导学生不屈从于传统,敢想,敢说,敢做,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发现,勇于亮出自己的见解,容许学生说错话。在和悦的民主教学气氛中,让学生大胆表现自我,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形成大家共同探讨的“群言堂”。

如何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这里的关键,一是在教学活动中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活动起来,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善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二是在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让每个同学尽可能地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在必要的时候予以帮助,让他们能把自己的意见尽量准确的表达出来,和学生一起讨论,而不以自己的意见轻易地左右学生。譬如,在区别“工夫”和“功夫”这组词语时,引导学生对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一文中的用词进行辨析,学生就会发现“我想还是那个和尚在言语上有工夫,才能如此引人入胜”中的“工夫”用错了,应作“功夫”( “工夫”多指时间,“功夫”多指本领、造诣)。这时,老师最好及时予以表扬——表扬学生善于发现,表扬学生不迷信权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又譬如,在分析窦娥人物形象时,有一大部分学生大胆提出“亢旱三年”这桩誓言的发出与窦娥善良性格相矛盾,对此,老师不要一棍子打死,应该引导学生说出理由,在肯定学生有肯动脑子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悖论与变形是一种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为了突出窦娥冤深似海。再如对周朴园的评价,很多同学认为周朴园并不可恶,他们说,尽管周朴园将鲁侍萍抛弃了,在三十年后意外相遇时也凶残得可以,但周朴园对鲁侍萍真情还是有的,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也是真的——虽然与教参大相径庭,但说得有理有据,教师要充分肯定,大加赞扬。文学作品的形象本来就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嘛。

学生独立阅读,并不是一开始就会提问题,尤其是有质量的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是逐步培养的。开始学生生疑往往只是文章字词的表面,教师要引导他们深入到篇章之中,把文章的前前后后、段落与段落之间联系起来思考。学生质疑有所进展时,教师再拓开他们的思路,要求他们把阅读的课文与课外阅读、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考虑。这样步步诱导,持之以恒地培养,有质量的问题加以鼓励、表扬,或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就大大加强了。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或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以及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激发学生思考。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放开手脚,教给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如韩愈的诗句“蚍蜉撼大树”,一向被理解为做事自不量力。教师可以有意的鼓励学生从逆向角度去思考,认为蚍蜉那种超人的胆识值得敬佩,这就比较新颖、有创造性。还可引导学生从其他方面去突破,如怀疑和不信;纵深思考;逆向思考;组合思考;创造性想象等,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授人以鱼,尽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在知识积累的同时,一定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探索与实践之五:从得法到应用

语文作为基础工具课,与其他学科不同 ——熟练运用工具的技能训练仅靠课内是不够的。刘国正说:“语文要想学得好,还必须在课堂以外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去学习。课内,主要从书本上学习语文的规律和运用的方法;课外,带着课堂上学习所得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的实际运用;两者相辅相成,同样重要。只要课内不要课外,或者重视课内忽视课外,语文教学都是不完整的,都是跛脚的,不可能走得快走得远。特别是失掉这一头,就失掉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的重要契机。”

最新编写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在“课程结构和课时”一章中,也明确提出语文“活动类课程”概念,它还指出,各校“要有计划地开设,选用优秀教材,因地制宜,讲求实效”。

我们语文教师要立足于课内,用好教材这个例子,但同时又要放眼课外,重视语文学习的应用。既抓课内,又抓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有机结合,开辟语文教学新天地。

1.可以开展听、说、演、读、记、察、访、写一系列的语文活动,搞好课内外衔接。

以听说活动为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的高信息化高效率化高社交化已对听说能力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现有语文教材在听说读写的安排上比例严重失调,很不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必须也只有在课外多搞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来补充。五分钟系列演讲(介绍成语,介绍名言名句,介绍精彩片段)——知识抢答竞赛——新闻发布会——辩论赛,通过有序组合,形成一个线性流程,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以写作为例,除课内规定的写作外,我们学生每人备有一本“练笔本”,每周一练笔,以“选材真、情感诚、构思活、语言实”为写作要求,记载生活、学习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性。学生们课根据自己的兴趣给自己的每篇练笔设计版面。这样一来,练笔本对学生来说 ,简直就是他们的一方“小天地”,在这方小天地里,他们可以尽情的宣泄、发表和展现。此外,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方面,我还组织学生去“应征”。应征作文,应征对联,应征命名,应征猜谜,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用征得的稿费搞班会,学生兴致很高。

2.可以帮助学生建设语文活动课、语文兴趣小组等活动场地。譬如开设阅读课,每周安排一节,让学生进阅览室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阅读和笔记,让每个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譬如开设“收视课”,定时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第二起跑线”等栏目,坚持写收视日记。不仅解决了学生写作素材匮乏的问题,更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还可以建立文学社团,加强对语文爱好者和学习尖子的培养,帮助他们发现并发展其禀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潜在素质,帮助他们脱颖而出。

在1996年初,我和另外一个老师在三墩中学组建了“迟桂花”文学社。为了尽快提高社员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我们请来名人讲学或语文老师、文学爱好者给文学社做专题讲座,如“古典诗歌美感的丰富性”、“现代诗歌赏析”、“影视评论的写作”、“当代作家及作品简介”等,先后举办文学讲座八次 ,令社员们得益颇丰。我们组织社员广泛的接触生活,参观电影世界,就近旅游名胜古迹,采访工厂领导、下岗工人,扩展了社员们的视野。不仅如此,我们还和校外文学社团交流、联欢,建立广泛的、长期的、稳固的联系,共同切磋办社经验,取他山之石,攻本社之玉,加强文学社的建设。我们创办的《迟桂花》刊物,四年来,每学期两期,每期四十页,刊登学生作文近四百篇。刊物全部由学生自写、自编、自排、自画、自己发行,贴近学生实际,展示学生风貌,显示学生才华,深受大家欢迎。

朱熹在《观书有感》一诗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语文园地视作这“半亩方塘”,那么,“源头活水”便来自语文课外活动。

三.一点成绩

1.由课内到课外,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学生乐学,善学,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十分显著:我所带的学生(九五届,两个班;九八届,两个班)先后有二十一篇作品在省级正规刊物上发表;李岚在华东地区“迎香港回归”征文中获二等奖;王碧琳、蒋忠琴在浙江省“迎澳门回归”中分获二等奖、三等奖;“迟桂花”第一任主编、副主编都考入了浙江省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编播系,第二任主编也收到了该校的素质录取通知书;九五届学生会考、高考语文成绩均十分理想。

2.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特别是“迟桂花”文学社的建立,对校园文化建设作出了它应有的贡献。《墩中报》对此曾作过两次报道。(见附件1)

3.教改实践也锻炼了教师的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使我树立了向科研要效益要质量的观念:

论文《以读促写,寓教于乐》获余杭市95年度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三等奖;

论文《顺其自然,因势利导》获余杭市95 年度教育教学论文三等奖;

论文《授人以渔,重在训练》获杭州市第十届中小幼教学专题研究合格论文奖(1998年5月25日);

《高考辅导对策与研究》发表在1999年7月6日的《浙江教育报》上;

在96年余杭市“热爱祖国做四有新人”读书活动中获教师辅导奖;

在99年浙江省“迎澳门回归”征文活动中获教师辅导奖;

本人承担的市级语文教研课获得好评(见附件2);

本人设计的教案获余杭市青年语文教师教案设计赛一等奖;

本人被评为99年杭州市第七届教坛新秀。

4.为推进学校的教育科研改革也作了一点小小的贡献。

四.几点思考

在探索高质量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点是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的“动”起来,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进行自主学习。

2.要处理好“活”的形式与“实”的教学效果的关系。不单纯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而弃教学质量于不顾,舍本求木;也不因噎废食,委首委尾。

3.教师要加强修养。不仅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有一套独特的教育风格,更要有现代的育人观念,民主地和谐地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和知心朋友,而不是把学生看成随意塑造的对象。

4.在开设课外语文活动上,既要有组织有计划,目标明确,落实到位,及时做好笔记总结。又要注意协调工作,做好领导、家长、学生的联系,争取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

5.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及时点拨学生的思维火花,鼓励学生创新。

[附件]

1.《墩中报》对“迟桂花”文学社的报道

2.余杭市教委教研室对市级教研课的评价

(本文获杭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作者邮箱: sunny20991@hotmail.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