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标点符号运用常考点和难点突破(上)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湖南省株洲九方中学 刘国富 (一)难点一、问号的运用的三个难点: 1、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但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 3、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形式的问句,问号不能跟着倒置到句中,仍然用在全句末尾。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①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 什么是资本主义文明?如何防止精神污染? ②先生到底是称赞我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 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解析]①这是一个陈述句,带疑问词“什么”、“如何”的部分是“使他们懂得”的宾语。因此,前三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②第一个问号正确,是有疑而问,想寻求回答。“是……还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勇气可嘉”与“什么都敢画”是一个意思,即属同一问,因此,第二、第三个问号改为逗号,第四个问号正确。“或者……只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因此第五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正确。③引号内是一个句子,只不过采用了倒置形式,而作为句末点号的问号应用在句末;因此,问号改为逗号,引号前的句号改为问号。 (二)难点二、引号的运用与引文末点号位置的确定: 1、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外,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例:④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97全国) [解析]去掉引号,并把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分号(强调层次)。因为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加引不当,属于滥用。 2、非直接引用不用引号 : 例:⑤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解析]此处显然是间接引用(转述)。如果是直接引用只能是“我脚……不能来上课了。”因此,应去掉引号并改冒号为逗号。 3、加引范围要清: 例:⑥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94全国) [解析]此句俗话应为“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第二个冒号去掉,后一个单引号移到“怪”字后;改后的后半句为“……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4、引语末标点位置的确定:A、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B、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C、特别注意:引语末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如,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徒!” 例:⑦罗伯特 · 舒曼说:“一磅铁只值几文钱,可是经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因此他劝告人们“要好好利用天赋给你的一磅铁。” [解析]第一个句号移到引号内(引文独立),第二个句号移到引号外(引文不独立)。 (三)难点三、顿号的运用的难点: 1、并列词语结合得紧,中间不用顿号;但表序数时要用顿号。 2、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 3、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中的停顿用逗号,内部小并列中的停顿用顿号。 4、并列的短语比较长,停顿较大的,不用顿号,用逗号。 5、并列的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而作主语、谓语、补语等表强调时,并列的介宾短语用作状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6、并列的短语之间带有语气词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⑧这篇文章至少有三、四个病句。 ⑨第三四组的同学下午体检。 ⑩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⑾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配合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者们的过细考虑、切实执行和检查执行程度的工作之中。 ⑿他的准确,清新,形象的语言,使球迷们感到仿佛自己就坐在体育馆里亲眼目睹这场比赛。 ⒀发挥“能人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农民更新观念、转换脑筋、增强本领、参与竞争、尽快致富。 ⒁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解析]⑧去掉顿号(规律2)。⑨“三”“四”之间加顿号(规律1)。⑩第一、第二、第四个顿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3)。⑾除最后一个顿号外,其余的顿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4)。⑿前两个逗号分别改为顿号(规律5,作定语时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⒀四个逗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5,这五个并列的短语作“农民”的谓语)⒁三个顿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6)。 (四)难点四、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的运用的难点: 1、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句子中的部分词语或部分句子(局部)时,括号用在点号前;不需停顿时括号后不用点号。 2、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前面整个句子(全局)时,括号用在点号后面。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⒂他读的哲学书籍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原著,第二类是中外哲学史家的著作。(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想的读物) ⒀倘必如实物之真,则人物只二三寸,就不真了,而没有和地球一样大小的纸张,地球就无法绘画(《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3页)。 [解析]⒂括号移到句号前(规律1)。⒃括号移到句号后(规律2)。 (五)难点五、并列分句间的停顿是用逗号还是用分号: 1、凡是用逗号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逗号。 2、凡是用逗号不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分号。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⒄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⒅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谱”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解析]⒄分号改为逗号(规律1)。⒅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分号(强调层次,规律2),另还要去掉引号(不是强调的对象)。 (六)难点六、省略号运用的难点: 1、用了省略号就不能在省略号后再用其他的点号。 2、用了省略号不能再用“等”,用了“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⒆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⒇小说、诗歌、散文……等等,他都爱读。 [解析]⒆去掉引号后的句号(规律)。⒇去掉省略号(规律2)。 (七)难点七、冒号的运用: 1.冒号一管到底,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 例:(21)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 [解析] 冒号应一管到底,可是这里只能管到三位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却不能管到最后一句“在一起畅谈往事”。所以,冒号改为破折号,起局部解释作用。 2.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号。 例:(22)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二是…… [解析] 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本句“大家”后用逗号。 3.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能用冒号 。 例:(2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解析] 此句引文仅作句子成分,冒号删。 4.同一人话语未完不用冒号。 例:(24)“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04天津) [解析]因为句中“张老师”的话分前后两部分说的,前部分话还没说完,“二字”后不能用句号,改为逗号。冒号管的应是一句独立完整的话,这里如果用了冒号,只能管后面的话,却不能管前面的话,故不能用冒号,改为逗号。 (八)难点八、书名号运用的难点: ――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等名;而专栏名、专题名、丛书、单位等名称不能用。 例: (25)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 (26)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27)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28)《红旗飘飘画丛》出版前后 (29)在《人间指南杂志社》里有6位编辑。 [解析](25)、(26)、(27)、(28)中的书名号分别改为引号;(29)的“社”指单位,书名号应去掉。 通讯地址:412001湖南省株洲九方中学 刘国富 电子信箱:lgfxx430@163.com 高考标点符号运用常考点和难点突破(下) 412001湖南省株洲九方中学 刘国富 [附检测题] 1、(问号)修改下列误用的标点: A、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94全国) B、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93全国) C、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D、“到底去不去呀? 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2、(问号)下列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 B、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你是否想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3、(引号和引文末点号位置)下列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 “ 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 “溪头荠菜花。” B、 “ 守株待兔” 的 “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C、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 “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 4、(顿号)下列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样的生活的。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D、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5、给标码处选择正确的一组标点符号( ) 如果想对中国古代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 ①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② 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 ③ 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④ 书目答问补正 ⑤ 清代张之洞撰,范希增补正。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铅印本 ⑥ 史部的有关部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6、(综合)下列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B、挑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C、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D、辟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 ” 。(陈垣《史讳举例 · 序》) 7、(综合)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B、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 C、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 D、《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主持编纂。正因为是“大家编小书”,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附检测题答案] 1、A、第一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B、第一问号改为逗号。C、两个逗号改为问号。D、第一组引号内的问号改为逗号,叹号改为问号。 2、B (A、两个问号改为逗号。C、问号改为句号。D、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3、B (A、两个句号分别移到引号外。C、去掉收引号前的句号。D、句号移到引号内。) 4、A (B、第三个顿号改为逗号。C、第一、第二个顿号改为逗号。D、去掉第一个顿号。) 5、(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B 6、A (B、第二、第四个逗号改为分号,第六个逗号改为冒号。C、去掉省略号。D、括号移到句号前。) 7、D (A、两个书名号分别改为引号。B、两个顿号分别改为逗号,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C、书名号改为引号,两个冒号都去掉。) 通讯地址:412001湖南省株洲九方中学 刘国富 电子信箱:lgfxx430@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