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重于言教(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张红 “传道、授业、解惑”,古人就为我们做教师的定下了职责范围。为人师表已近十载的我却不敢苟同,因为我认为做教师的还应具备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身体力行,因为身教重于言教。 深刻的记忆中有一位值得敬重的古代母亲,儿子见邻居有肉吃也吵着要吃肉,做父亲的哄劝儿子:“明天爹就把咱家的猪宰了,你可以好好的吃。”儿子不闹了。第二天,或许儿子也忘了,但母亲却执意要杀猪,父亲颇有理由:昨天只不过哄哄小孩子,哪能句句当真呢?!母亲更显理直气壮:如果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说过的话可以不算数,那在孩子面前就失去了信用,以后孩子长大也象我们这样什么事都随便说说而已,那不就成了一个毫无责任心的人了吗?说过的话就要兑现,说到做到才是对孩子身体力行的教育。 记忆中的这则故事有无出入姑且不论,但这位母亲“言必行”的形象多少年来一直屹立在我的心中。大学毕业如愿以偿地做了教师,太阳低下最光辉的事业,工作生活中我不敢懈怠,时时事事以这位母亲为范,在教育第一线挥洒着青春与汗水,所以我以为当今形势下真正把这句老生常谈的话转化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真真切切的行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厚实的文化功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世纪,时代呼唤着教师应该有专而精的业务水平,干任何一行,若没有真才实学都很难在本行业立足。为人师表的教师,若没有厚实的文化功底,过硬的业务水平,恐怕连“传道、授业、解惑”都难胜任,更无力育人了。教书育人,首先是教好书,在文化知识上让学生佩服你的博学与精专,才能吸引他们与你接近,进而用你的人格力量去影响他们,感召他们,指导他们。在他们吸取知识营养的同时健全思想品质,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方面我深有感触的一件事至今难忘,因为它影响了我很多,中学时一位历史老师或许是年轻气盛的刚愎自用,或许是自我满足的不思进取,一次在课堂上他不仅讲错了一个我在课外看到过的知识点,而且还把一个字的读音念错了。要说犯错误是常人难免,但在学生心目中,他的老师几乎就是正确的化身,是不应该犯本专业内的错误的,因此之后的历史课我再没有那种老师权威的神圣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也有减无增,致使高考时历史只考了六十七分,影响可谓深远,至今想起还不免感叹。今天回想起来,当年这位老师也并非学历不高,也并非教法不当,或许只是偶然的一次失误,但在学生这里失去的却是敬重、肯定,甚至是学生一生的前途。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特殊事业,担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必须有严谨的治学精神,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自律意识,才能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历史重任。 二、孜孜不倦的进取意识 如今,一纸文凭受用终身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代之以日新月异的更新换代,如果躺在过去已掌握的知识和已取得的成果上固步自封,甚至沾沾自喜,无疑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处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只有不断地充电才能站稳脚跟,我们常教育学生,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何不以此自勉?逆水行舟,的确,如今走上街头,扑面而来的是某某新技术,电脑英语等培训班及一些不知为何物的新名词,而且这种新名词似乎有增无减,让我们感觉似乎对自己的周围已越来越缺乏了解,如果不抓紧时间充电,不仅仅有落伍之感,甚至有了生存竞争的压力危机。试想,身为人师,你的学生与你交谈的同时会不时溜出来一些有关网络及其它的一些你闻所未闻的新名词,而你对此却一无所知,那会是怎样的尴尬感觉?不仅仅是茫然吧?长江后浪推前浪,不错,但作为领路人的我们不该有愧于教师二字。你也可以用“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来自我解嘲,取得心理的平衡,但你却无力抗拒时代前进的潮流。面对知识浪潮的冲击,我们只有不断更新所已掌握的知识,及时补充新鲜血液,知识之树才能常青,因此我除了工作中运用在校所学的《教育学队》、《心理学》有关知识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外,我自学完了全国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全部课程,取得本科文凭的同时又充实了自己的“内存”,也给自己的教育教学之路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此外我又参加了天津神州书画进修学院的书法班进修学习,为增强工作实力作出充分的准备,学以致用。这些知识的掌握,使我在工作中诸多时候应用游刃有余。除这些正规学习外,平时非正规学习中我也很注意积累身边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比如电脑知识,英文听力,及其它可以信手拈来的周边信息。由于我特别注意积累知识,提高自己,使自己业务水平也不断提高,所以我所带班级学生多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去年在上海市科技节活动中,我班获校集体三等奖,这也不难看出身为人师者对学生们不断进取的意识影响。 三、规范地遵守校纪班规 身为人师,特别是班主任,你的一言一行不经意就会影响到身边的学生,或许会影响深远至他(她)的一生。我至今还非常清楚地记得我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老师王清林,有时上课时会冷不丁地提问一个学生重复他刚才说的话。当时不懂,现在已为人师近十年,想想是因为被提的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了, 自然回答不出,于是老师下面所讲授的知识他就不敢走神了,这样就保证了上课的纪律与质量。如果说这是他课堂上令我难忘的一个小习惯,那么最让我难忘的该是他每次上课前提前几分钟进教室检查督促我们做课前准备与课前预习了,或许就是当年他的这一小小的要求,才养成了我今日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十一世纪的我,要比我的老师做的更好才能赶得上时代的节奏。但一个出色的优秀的教师是不会仅仅满足于尽职尽责的,而是视学生如朋友,模范地言传身教,事事做在学生之前,以实际行动赢来学生的敬重。我们学校每天早上7:40要求学生到校,在此之前的7;30我是必须到教室的,同样7:45早操时,我是全校唯一在队列后与学生一同做操的,当学生发现他们的班主任和他们一起在做时,那些本想乘机耍些小动作的学生也都认真了,队列更整齐了,动作更到位了,班级集体感增强了,班风也因此好转。学校规定中午在教室吃完盒饭及时清理干净,我除了弄干净讲台外,偶尔见有的同学饭盒忘倒掉的我主动顺手拿走,而非斥责让他拿走,这样既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心,又用实际行动有力地教育了有不好习惯的学生,老师的身教比单纯的言教要有力得多。另外,在教学实践中,因为我们每单元都有每周一诗要求学生会背会默写,我在要求学生之前自己先会背会默,这样在纠正学生错误时也不会底气不足,同时学生看到老师都会了,也就不甘示弱地赶上来。由于我在实际工作中较多地注意自己行动的模范作用,因此在师德评比中就《我们今天怎样做老师》一题我所写的论文在杨浦区获三等奖。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思想各方面急速发展的时候,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形成,各种外界因素极易导致其性格、行为习惯的倾斜,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教师作为带路人、领头雁,应及时以人格力量去影响他们,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受用终身。 四、给每个学生足够的爱 每一个班级,都有差生。所谓差生,即学习成绩落后或表现差(如果老师对他们歧视甚至放弃)老师对这类学生一般都没什么积极的态度,要么怒目相向,要么放任自流,针对这类学生的教育,我认为首先是了解他们之所差的原因,症结 找到了再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我班上有一名全校闻名的:“坏”学生李天明,上课不注意听,作业不做,不高兴就逃课,几乎任课老师都来告他的状,我批评几次也不见效,我便三天两头与家长联系,进行家访,结果发现他一贯如此,老师、家长都很头痛,可以说他整天面对的就是的批评与家长的喝斥,久而久之,自尊心严重受损,自暴自弃,怎么才能让他去掉顽症呢?他喜欢体育而体育成绩很好,我就由此入手,赞扬他投篮好,机灵,看到他脸上有了笑容,我就找他谈心,因为我知道长期的失败情绪让他已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如果把他置身于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生活中,他也会前进的,当教师的要设法为困难学生创造鼓励他们前进的环境,精心为他搭建成功的舞台,我自信,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我就从最最细小的小节上努力去发现他的优点并及时鼓励,他就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中,潜在的智能得到了发挥, 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实现,他感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而是有许多优点,这种自信又作用于他的学习上,使他在期未考试中语文考了79分。他也许成不了专家、学者,但也许会成为一个表现积极的好工人,这不也是祖国建设不可缺少的人才吗? 对学生的爱不是只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要身体力行,用行动检验,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我觉得对学生对事业的热爱不应仅仅停留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上,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应该拥有一个辽阔而富有个性的精神空间,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层建筑的人文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评精神……只有提高了教师的自身修养,才能更有力地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感染,教育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蕴含的优点充分发挥;让每一个学生埋藏在心底的求上进的火花熊熊燃烧。 由于我对学生给予了细心、耐心、爱心,同时也换回了孩子们的尊敬与爱戴,在教育行风评比年的今年,我在市教委组织的《我们今天怎么做老师》论文活动中,就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感的这篇文章荣获区三等论文奖,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出了自己在教育战线上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这一普通而伟大的平凡。 作者邮箱: zh700510@sohu.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