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灵动的中学语文教学(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苏州工业园区教研室 卜延中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深入,中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教学中,教师力求准确定位,由“教学的主宰”转为“合作学习中的首席”;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用改进自己的“教”来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注意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能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的语文教学,逐渐淡出语文课程。但是,还有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拘泥于课堂,视教材为神明,注重分析,脱离生活,机械地进行练习的操练,语文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因此,我们呼唤灵动的中学语文教学。 一、对话:领略大师的思想精髓 2001年高考,南京13中蒋昕捷一篇古白话《赤兔之死》,“明白晓畅、文采飞扬,老到的语言功夫使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②,令阅卷老师拍案叫绝,一致打出了满分。在考场时间如此紧迫的情况下,为什么写出这样高水平的文章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蒋昕捷坦率地说:“最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要博览群书,尤其是中外名著,光靠读几篇文章远远不够。”③他喜欢读古典名著,对《三国演义》情有独钟,很多章节都能熟读成诵,无怪乎信手拈来、洋洋洒洒。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提出: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提到了重要地位。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许多老师的教学观念较为陈旧,肢解课文、牵强附会,一学期一本书安排了补课时间还紧张,学生不能抽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狭窄的知识面难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说文学素养的高低取决于阅读量的大小,文学品味是一种长期积淀的结果。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用心血凝结的经验。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阐述“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我们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选精品、教方法、给时间,真正使学生和名著亲密,与大师对话! 二、体验:品味生活的多姿风采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处延相等”被上海《语文学习》杂志作为封面的引导语应该给人深刻的启迪。但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无视社会生活,学生被锁在课堂、封在校园,学毫无生气的课文,可以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应试书”,结果缺少生活的体验,缺乏实践的机会,影响了中学生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对中学生语文能力缺失的频频慨叹。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非常重视学生与生活的关系,明确指出“生活即教学”、“社会即学校”。④顾黄初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改革,关键在于贴近生活,这是根”。⑤江苏省著名青年特级教师黄厚江要学生阅读生活这本无字的书,“为生活而学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让生活为学语文服务”。 ⑥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新大纲也要求语文教学“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深入领会、加强落实,要努力创设生活情境,深入社会实践,着力培养中学生在生活中汲取语文知识、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三、构建: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 中学语文老师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琳琅满目、博大精深,中学生受制约的因素较多,难以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解读祖国的优秀文化,而乡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学生接触得多,了解得全,具有亲切感,相比较而言,她的感染力强,穿透力大。1990年在泰国宗迪恩发表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承认传统知识和本土的文化遗产具有其固有的价值和效力,并能够限定和促进发展。”⑦很好地利用地方资源,对于提高中学生语文能力,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取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挖掘地方人文资源,要根据各地的文化背景、自然风貌、风俗人情等区域性特色,尤其要与语文教学密切相关,不能统而全,要精而明。苏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是著名的文化名城,人文资源非常丰富,仅就苏州人写、写苏州就相当精彩。无论是寒山寺悠远的钟声还是宝带桥古老的倩影;无论是风流才子唐寅的名诗还是散文大家余秋雨的佳句……无不闪耀吴文化的熠熠光辉。读身边的文、说身边的事、观身边的景、悟身边的情,能更好地激发中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语文的激情,体现语文教学的渗透性、陶冶性,凸现语文教学鲜明的本土化、区域化,激发中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思想情怀。 四、整合:呈现学习的立体融汇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学好其他学科又可以反过来促进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顾黄初先生认为要“根据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把学生各方面的生活都有机的联系起来,有意识地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就将使语文教学形成这样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⑧ 他将语文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各科学习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 由帕特·诺兰(Pat Nolan)博士主持的新西兰弗莱伯格高中进行“综合学习方案”实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他说:“我们都经历过学校系统,我们所经历的是一个个被分离或分割开来的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每门学科都被锁在它们自己的小盒子里,彼此之间有着非常清楚而坚固的界限,所以我们独立地学习数学、物理和英语,很少看到这些学科之间的联系。但是,只有将这些学科连接在一起并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真实的世界。”⑨虽然课程整合的难度较大,但综合学习方案的导向极为准确,应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在这方面堪称典范。他在课堂能讲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能介绍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事迹,能教学生《加拿大教育一瞥》,布置学生写《谈压强》、《化学学习病历》等,他的教学内容广泛涉猎、兼收并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五、探究:享受精神的成长历程 中学生语文能力不强主要是缺乏创新性。“陈旧的内容、极左的观念、荒廖的肢解、专制的答案”磨损了学生的睿智,他们只能循规蹈矩、人云亦云。钱梦龙把现在的语文教学概括为“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无数少年的生机和灵气付诸东流。针对学校普遍缺乏创新意识现象,王东成同志不禁责问:“我们的创新精神哪里去了?”⑩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第一所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运行激励的评价机制。作为中学语文教学,我认为,引导中学生进行课题研究,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怎样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呢?首先要选好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通过某一个问题的探寻,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选题要有针对性、可行性;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搜集、筛选、整理资料,力求资料丰富、全面;再次,科学合理地设计方案,确保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最后,论文总结。教师要把小论文的基本形式告诉学生,让学生懂得怎样入题、怎样展开、怎样归纳。 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进行研究。统筹安排,多方协调,使研究取得实效。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十分重大,陈祥书同志的论述较为全面,他概括为“五能”:1、能形成探索精神;2、能增强创新意识;3、能培养实践能力;4、能发展个性特长;5、能提高科学素质。⑾如此一箭多雕的教学形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探究性学习能够实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指出的那样“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肖川博士描述过良好的教育——“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⑿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创造过这样的情境么? 中学语文教学呼唤诗意、呼唤感动、呼唤精神…… 注 释: ① 参见《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孔庆东、摩罗、余杰主编,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9年 ② 《扬子晚报》2001年7月21日 ③ 《天津日报》2001年7月24日 ④ 《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年 354-355页 ⑤ 《语文教育论稿》顾黄初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年 2-3页 ⑥ 《全国青年教育中学语文论集②》李震主编 开明出版社 1999年 3页 ⑦ 《教育的使命》赵中健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 15页 ⑧ 《语文教育论稿》顾黄初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年 7-9页 ⑨ 《学习的革命》(美)珍妮特·沃斯 [新西兰]戈登·德莱顿著 上海三联书店 1998年 407页 ⑩ 《北京观察》1998年第3期 ⑾ 陈祥书《试论研究型课程》,刊于《学校管理》2001年2期。 ⑿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肖川著 岳麓书社 2002年 33页 作者邮箱: byz@yqjy.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