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阿Q的“癞疮疤”在心理揭示方面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高西栋

塑造个性和共性统一的典型形象是中长篇小说的中心任务。高手著文,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无枝蔓之笔,而能于细处见匠心。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作。作者看似漫不经心地在阿Q头上轻轻地一点,从此,头长癞疮疤、拖着小黄辫的阿Q形象就活跃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世界文学画廊中的不朽形象。这里,本人就阿Q头上的癞疮疤在心理揭示方面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一、在情节发展中展示心理

  (一)揭示阿Q极端自尊与极端自贱的心理

因为头上长了“以为不足贵的”癞疮疤,就“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这些都展示了阿Q极端自尊的心理。但当阿Q的这种自尊难以维护时,他又转而走向了极端自贱。因为护着头上的癞疮疤而挨打的阿Q“两只手都捏住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并且,事后还以自己“是第一个自轻自贱的人”而感到得意。鲁迅先生用这一块癞疮疤,把阿Q的那种极端自尊与极端自贱的矛盾心理有机地统一起来了;同时又用这一块癞疮疤,折射了国人的极端自尊与极端自贱于一身的精神痼疾。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所提到的先以天朝之国自居,自夸地大物博,而后卑躬屈膝地送“国粹”、拜“国联”的种种行为,就是具有这种精神疾病的人的另一种表演方式。

(二)揭示未庄人爱“揭疮疤”、“揪辫子”的心理

阿Q因头上长着癞疮疤而讳说“光”、“亮”、“灯”等字,而未庄的闲人们偏偏见面就说“亮起来了”、“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等话来刺激他。并且,单用语言刺激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还要揪住阿Q的黄辫子,在壁上碰四五个响头,“才心满意足地得胜走了”。这使我们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另一篇文章《祝福》。其中的闲人们,不也是这样来揭祥林嫂的疮疤的吗?鲁迅先生是在通过这些细节向我们展示一个令人心痛的大问题——国人在令人窒息的空气中,竞争取胜的法宝,不是我要设法比对方强,而是四处找别人的弱点,夸大后加以示众,让其弱点成为一座大山,压断其脊骨。压一批人在我的下面,不就显出我的高大了吗?这,就是他们的生活逻辑!

二、通过外在形态变化,透视心理

《阿Q正传》一文中有两处关于阿Q癞疮疤的外在形态的直接描写。一处是第二章“优胜记略”中,“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在这一处,“全疤通红”与“发起怒来”紧连在一起,使人一看就明白是“怒”使阿Q“全疤通红”;同时“全疤通红”又体现了阿Q的“怒”之深。另一处是第三章的“续优胜记略”,阿Q在与王胡捉虱子比赛失败之后,“他癞疮疤块块通红了,将衣服摔在地上,吐一口唾沫……”,在这一处作者将一个“怒”字隐藏在了“癞疮疤块块通红”的后面,通过块块通红的癞疮疤来体现阿Q内心的盛怒。如果把这两处改为“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发起怒来”、“他愤怒了,将衣服摔在地上,吐一口唾沫……”,就逊色多了。它们失去了原文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削减了人物形象抢眼的动感和亮色。

三、通过谐音隐语,暗示心理

谐音隐语,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出现得比较多。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也多有采用。比如《祝福》中的祥林嫂,恰恰被人当作不祥之物;《白光》中的陈士成,却事事不成;《药》中的华、夏两家,合而为“华夏”。就阿Q的癞疮疤来说,它对阿Q的心理特点也有一定的暗示作用。“癞”字谐音“赖”,为“无赖”的隐语,阿Q的癞疮疤暗示了他的无赖的本相。这里,笔者绝不是望文生义,而是言之有据的。其一,癞疮疤为不美之物,如果要写正面形象,即使此人满头的癞疮,作者也决不会刻意地去写它,而文章中却用较多的笔墨反复提及,这对一向以简洁著称的鲁迅来说,不能不说是有意为之。其二,阿Q的无赖本相,在文章中多有印证。“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这是欺软怕硬的无赖相;“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是胡搅蛮缠的无赖相;“这(指萝卜)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这是蛮不讲理的无赖相;“小D也将辫子盘在头顶上了,而且也居然用一支竹筷。阿Q万料不到他也敢这样做,自己也决不准他这样做!小D是什么东西呢?”这是横行霸道的无赖相……这些,都赋予了阿Q头上的癞疮疤一种标签式的含义。 

作者单位:江苏睢宁高级中学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