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别一般动词与动词的使动用法(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陕西延安中学 杨学彦

在《鸿门宴》一文中,正当项庄拔剑起舞,其意常在沛公之危急时刻,沛公之参乘樊哙请入内,“与之同命”,“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其中“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作为课后“思考与练习”第三题中的一个句子,题目要求指明加点的字其意义和用法起了什么变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语文第二册教学参考书》解释为:“‘止’是‘使之止’即阻止的意思,使动用法”。其他有关资料的解释也多为如是说。我以为“止”的解释值得商榷,并想就一般动词与动词的使动用法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的“止”,应是“交戟之卫士”这个主语发出的动作行为,是“阻止”的意思。这样解释既体现了这些守卫军门的兵士的职分,同时也使得“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这一勇武行为更顺理成章,突出了双方的矛盾冲突。若理解为“使之止”,即“让樊哙停止”,在语意上显得平缓,弱化了双方的矛盾冲突,而且“樊哙侧其盾以撞”的“撞”也没有明确的对象,因为“使之止”,又可以理解为以言辞“使之止”。从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看,“撞”显然是撞那些卫士们交叉着的戟,那么,卫士们“阻止”的行为也就不言而喻了。

除了意义上应将“止”理解为“阻止”外,“止”在古代有没有“阻止”的意思呢?有。《辞源》关于“止”字,其义项⑤解释为“禁止”,“阻止”,并引《左传·沛公六年》“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句为证。《辞海》“止”字义项⑥也解释为“禁止、阻止”,并以《吕氏春秋·知士》“靖郭君不能止”句为例。《简明古汉语词典》上“止”字义项⑧不仅解释如前,而且引“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一句为例。

那么,这种分歧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关键在于能否正确把握一般动词与动词的使动用法的区别。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就是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谓语是陈述宾语的,二是受陈述的宾语是受主语支配的。用图表示:

主 谓 宾

(怎么样)

使

名词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比较容易判断,这里无须赘述。动词的使动用法有时较难辨别。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大多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例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记》)

若欲死而父,即前斗(高启《书博鸡者事》)

例一“活”,本不是及物动词,但当它后边带上宾语“之”,就有了“使之活”这样的使动意义。例二“死”也不是及物动词,但它涉及了“而父”这一宾语,即有“使而父死”的意义。这两个例句的共同特点都是动作行为是由宾语发出的,而宾语发出这一动作行为又是受主语支配的。由于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属于特殊现象,所以它的使动意义还较为明显,较易判别。

古汉语里还有少量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由于及物动词带宾语属于正常现象,所以,带不带宾语与它是不是使动用法没有必然联系。我们判断它是否为使动用法,主要根据它的动作行为是由谁发出的。如果其动作行为由宾语发出,且受主语支配,则必为使动用法;如果其动作行为是由主语发出的,宾语只是其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那么,它就是一般动词。例如: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

廉颇闻之,内袒负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同上)

怀敌附远(贾谊《论积贮疏》)

一男附书至(杜甫《石壕吏》)

第一组中的“朝”,在“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句中,是“朝拜”的意思,它是“燕、赵、韩、魏”这一主语发出的动作行为,属一般动词谓语;在“序八州而朝同列”句中,“朝”有“使同列朝”这样的使动意义,它是宾语“同列”发出的动作行为,而受主语“秦”(承前省略)的支配。同样道理,第二组中的“负”,第三组中的“附”,当其动作行为是由宾语发出的,则为使动用法,有“使……承担”,“使……归附”的意义;当其动作行为是由主语发出的,则为一般动词,有“背”、“捎”的意义。

由此可见,区别一般动词和动词的使动用语,最重要的方法是从具体的语言环境出发,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考虑这个动词陈述的对象是谁,或者说这个动作行为是由谁发出的。如果能这样考虑问题,就一定能准确地区别一般动词与动词的使动用语。

*(此文最初发表于《延安教育》89年第1期)

*(此文获2003年“炎黄杯”全国教师学术论文大奖赛三等奖)

*(此文2004年被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提名推荐参加国际优秀作品评选。)

作者邮箱: yz-59@126.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