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萤烛辉日月,人间烟火味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作文素材 2023-02-11 手机版


 伯克曾言:“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

在中国南昌,有这样一对普通的夫妇:他们不是所谓的神厨,却经营着一间最特别的“餐厅”;他们不曾掀起社会巨浪,却成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他们总是谦称自己不过是做了一件简单的事,却给千家万户的生活掺了一丝暖意。

今天,一起走近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的人生故事,看看他们如何将温暖传递、将感动续写。

万佐成、熊庚香是一对来自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联于乡的六旬夫妇。从2003年起,他们在江西省肿瘤医院旁边的小巷里经营早点摊位。原本只是租个小铺面卖油条早点,却在某一天发生转变。

那天正要收摊,夫妇俩遇上一位前来求助的母亲——她身患骨癌的孩子想要吃母亲烧的菜,她便想借个炉灶做顿饭。善良宽厚的万佐成夫妻俩立刻答应了她,还告诉她:“别说一顿饭,天天过来都行。”从这一次意外的施援起,他们主动向更多的人大开方便之门,小小的油条摊逐渐变成了成百上千的“共享厨房”。

随着有关借火炒菜的求助越来越多,万佐成、熊庚香也在努力为病人和家属们创造更好的做饭条件:旧有的6个炉子不够用,他们就陆续添了10多套厨具和煤球炉;晨光熹微,他们已经起床,将锅碗飘盆、油盐酱醋等物件和调料摆放好,同时生火烧水、煮饭熬粥,等待着患者家属们。

夫妇二人本是无偿提供厨房,并无收费之意,但后续为了维持煤炭和用水等基本开销,才决定象征性地收取每道菜1元的费用。而这间“一元厨房”已在寒来暑往中坚持了十八载,其间氤氲着的浓浓人间烟火气,伴病患们走过一段段坎坷多舛的岁月,抚慰他们为求医问药而奔波疲惫的心。

“有一天病人不到这里来了,我就退休。”这也寄予着熊庚香朴素真诚的愿望——愿世间再无病痛。医院里,亲人们扶持陪伴;医院外,爱心厨房提供另一种守护,这对平凡的夫妇让世界品尝了爱的味道,感受到家的温暖。

爱是一种美德

一间小小的铺面,却招待了一波又一波人群,每天都有患者家属前来排队,借火烧饭。他们来来往往,升起炉火,烹饪着可口的饭菜。掌勺添盏之间,偶尔搭上几句家常,感叹天气冷暖,闲谈病情良恶,又为彼此祈祷打气。这样特殊又富有烟火气的场景,都来自于最初的那颗恻隐之心。

因为儿子也曾卧病多年,万佐成夫妇俩对患者家属的心酸与苦楚深有感触。面对病痛,普通人往往无能为力,只能陪伴在一旁,让患病的家人吃上爱吃的饭菜,便是所能做到的最温暖的守护。

从第一次伸出援手,到许多病患家属们上门求助,万佐成夫妇都慷慨地满足他们的请求。为此,还备上更多炉设,将普通的油条摊子打造成一间“生命厨房”,为更多的家庭提供便利。有时,他们还会搭把手添柴加火,几句寒问暖,开导家属的情绪。

在他们看来,这些不过是举手之劳,“在这暖和一秒是一秒,开心一分是一分”能给病患增添一些快乐,让家属减少一些遗憾,便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时间如白驹过隙,如今,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的“抗癌厨房”已走过了十几度春秋,年近七十的他们依然坚持凌晨在四点起床,为新一天的“客人”备好炉火和调料。

夫妇俩不在意是否盈利,不计较成本几何,遇上经济困难的病患家庭,不仅不收费,还会在饭食上加以帮衬。曾有人表示不解,夫妇俩只摆摆手:“再苦再累,都没他们难。”

这样的善意与慷慨很难不让血肉之心为之动容。渐渐地,“爱心厨房”的美谈传开了,夫妇俩长年累月的付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补贴、企业资助、好心人捐米捐油、志愿者上门打扫……善意汇聚而来,让一元厨房的运营有了更有力的支持与后盾,也推动着更多人将爱心传递下去。

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在医院旁,万佐成和熊庚香看惯了悲欢离合,尝过了人间苦辛,也更加珍重生命的意义、亲情的分量,用善意点燃炉火,用爱心搭建房屋,为病患送上一份温暖力量。没有顾虑,不计得失,或许正应了阿德勒所说的“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

适用主题

适用主题:

乐于助人、奉献精神、爱心传递等。如2020年天津卷《中国面孔》,2018年上海卷《被需要》。

示例:

在浩渺的宇宙中,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故事,内容是否精彩纷呈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将自有的力量舒展,传递感动。陋巷中的厨房将焦虑和苦痛烹煮成温暖和芬芳,平凡的夫妇用爱心和善意构建起温暖的殿堂,抗癌厨房为病患和家属带来了温暖,让世间洋溢着温暖的烟火气与人情味。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热心肠的普通人,我们才能在时代的惊涛骇浪里找到暂时停靠的港湾;这些平凡却伟大的生命个体,用善意与爱心点燃了希望之火,用尊重与责任筑起了生命之墙。

幸福源于“家”的味道

“家”,有无数种表现形式——或许是一床晒得暖烘烘的被子,或许是一件细心编织的毛衣,或许是一盏在黑夜中默默等待的台灯。而在外出求医的病患眼里,能吃上亲人做的一道菜,便是治病路上难得的慰藉,本来再普通不过的炉火,却承载起病人们对于家的惦念与寄望。

十几年前,为了帮助一个嚷着要回家吃饭的骨癌患者,万佐成和熊庚香伸出了援手;而如今,夫妇俩仍然保持着予人方便的传统。一年365天,日日不打烊,爱心厨房时刻开张,热闹非凡。

儿女们曾劝老两口休息一下出去旅游,但都被他们拒绝了——“离开时家属没法做饭”夫妇俩像时钟一样在这里转了十几年。即使是大年三十,他们在吃完自家的团圆饭后也会立刻赶回来,甚至还为患者和家属们备上免费的年夜饭,将祝福精心倾注在每一道菜式中。

寻常的日子里,这间“爱心厨房”不曾出品什么山珍海味,只是常常萦绕着各种饭菜的香气,但几乎所有人都能从这里端走温度和感动。

为照顾妻子,丈夫50岁了才第一次拿起炒勺,在两年的历练中从小白变成了厨神;因母亲生病,16岁的孩子在夫妇俩和病友的帮助下,学会炒菜煮汤;家人没时间,患了肺癌的老大爷就自己给自己做饭,自己照顾自己……不同的人间世相在这窄窄的巷道间上演。

生煎鱼、蛋炒饭、炒青菜、猪蹄汤……看似简单的家常菜,设色不一,各具香气,串联起不同的“小家”,构成这乌托邦式的现实图景,让那些经历无常变故的家庭有气力拾起生的希望。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一次次付出与帮助换不来金钱的充裕,却带来精神的愉悦,每当听到来人发自肺腑的感谢,万佐成和熊庚香都会感到纯粹的快乐。

厨房的墙壁记录着这里多年来的故事,由于长年烧火做饭,墙面多是昏黄的油烟污渍,在那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痕迹-——一句句出自不同手笔的留言。

陌生的名字下,写着一串串电话号码,这些患者家属用最简单的方式留下了邀请函,希望这对好心的夫妇以后去家里做客,密密麻麻的字迹装饰了斑驳的墙壁,也书写着无言的温情感动。

有的患者自知病愈无望,无法再承受疗程的痛苦,会选择放弃治病,期望回到家中,完成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这样的离别或许就是永别了,患者们却期望能再向万氏夫妇道谢。他们嘱时家人:“把我拉到那个厨房的老板老板娘那里去坐一次。”这样的羁绊,无关血脉牵系,已然越过了生死。

或是举家奔赴他乡求医,困难重重,或是为繁复疗程往复而身心俱疲,又或是面对绝望未知、无能为力的焦虑.这些年来,万佐成和熊庚香看过太多幕人生悲喜剧,最终选择以纯正的“家”的味道,用平凡而细碎的温暖来为病患及家属创造片刻却永恒的幸福。

适用主题

适用主题:构筑和谐社会、推己及人、心怀天下等,如2020年北京卷《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2017年山东卷《24小时共享书店》等。示例:广厦千间,夜眠不过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万佐成和熊庚香成立“一元厨房”十八载,日复一日为家属提供炉火,只愿病人尝上一口熟悉的味道,在异乡也有个暂时的“家”正如教师以校为家,医生爱院爱岗,万佐成和熊庚香则将一个简陋的厨房打造成了温暖的天堂,让病人在有限的时间里感受“家”的无限温暖,其中流露的不仅是拳拳善心,更是对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尊重。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