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乙卷语文作文(跨越,再跨越)点评与分析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2022-07-29 手机版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北京:双奥之城

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 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

比赛

成绩 中国奥运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二;残奥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一。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中国冬奥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三,奖牌榜第十一;冬残奥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一。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群众

体育 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

科技

亮点 世界跨度最大钢结构场馆“鸟巢”;场馆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率达100% 智慧场馆和智慧服务;“分钟级”“百米级”精准气象预报

交通

支持 全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助力奥运 京张智能高铁冬奥列车开行;全国高铁运营里程超4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国家

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31.4万亿元(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114.4万亿元(2021年)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先睹为快

这次全国乙卷的作文试题,指向性很强,从中国2008年与2022年在双奥会、群众体育、科技亮点、交通支持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目前跨越式发展的势头,体育方面发展的新高度;铁路和国民生产总值的飞速发展(31.4到114.4万亿元的飞跃),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加强,这种跨越式的发展,是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青年学生就要投身于其中。

主旨总结:可以从科技强国,体育强国,我骄傲,我奋斗,中国跨越式前进,中国综合国力等角度考虑立意。

回首来径

2021全国乙卷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年全国II卷作文原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年全国ⅢⅠ卷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题目要求考生关注时代发展的鲜明主题、战略安排、价值追求和历史使命,在纵向把握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标语背后的内涵和方向,理解体育发展、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内涵,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与挑战,不忘初心,砥砺奋进。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的盛世纪念,2022年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双奥运会以及中国的群众体育事业更是蓬勃发展,航天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国民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更是值得国人骄傲的现状,所以,青年人更应该信心百倍地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洪流中去!

认真解读近三年全国卷作文试题,会发现,试题命制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变革,呈现出关注宏阔视角,也关注细小情感的特点。试题会彰显大国精神、关注社会发展,也会注重考生思维的基本特征,重在引导考生通过真实的人生体验来感受社会的发展进步。2019年开始,则更注重情景化,充满时代温情,贴近学生实际,又可引发很多联想和感悟,考查考生在限制性和开放性相对平衡下的多元思维、发散思维。相比于前两年的显性表达和宏大构思,在主题表达上,更隐性也更个性,摒弃了主题先行和时政热点,更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更倾向于引导考生真实言说,个性抒情,更着眼于培养与选拔有健全人格、有生命情怀、有人文素养的时代新人。“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核心素养”的命题方向完美地融入题目当中,水乳交融,自然贴切。

2021年材料,提出的是“理想”这一主题,青年人要有理想,“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从上诉语句中可以得知:可以从三个方面谈理想,加强自身修养,端正思想;以“义”为目标,当然这个“义”就应该是国家大义;脚踏实地地实施。

2022年稳中有变,考题突出了青年价值观塑造的价值理念,凸显宏大主题和家国情怀,更加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倡导品德修养,学生的自我主体性得以凸显。注重引导考生关注自我,认识自我,思考人生,思考时代担当,新时代的理想。

“回首所来径”,近三年以来的高考作文题目着重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命运,社会人生,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作文题目的命题材料为触发点,激发考生的真实感受,进而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信念,促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关注国家发展,关注民生,并且善于思考的新时代新青年。另外一定要明确,高考作文会变也会不变:变的是题目,不变的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审题立意

今年乙卷的作文命题指向较为宏大的时代命题,站在国家体育事业、科技发展、国民经济、铁路支持等方面,实际上是展示中国综合国力的飞速发展,并对2008到目前2022年进行了一个对比,更是一目了然,可以看出中国国力的增强就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保障。在于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和为国选材的高考任务,引导青年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紧密关联起来,综合性很强。“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人才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世界各国对科技人才的竞争异常激烈。

首先是主题鲜明:考题的目的是引导考生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的历史规律,自觉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融汇在一起,进而思考自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能够做什么,怎样才能有所作为,完成新一代青年,提供了学生写作的立足点,新时代背景下,作为社会的接班人,学生的担当和责任感是不可或缺的,这样社会才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可以将此作为一个切入点。中国的双奥运会、国民体育、科技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等方面,学生其实还可以延伸很多方面,比如中国的航天事业,教育事业等等方面,其实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可是说是可以掌控的立足点。

其次,材料提供了学生写作的空间:中国要强盛,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现如今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产业变革和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科学兴国,是吾辈之担当。“社会如同一条船,每个人都要做好掌舵的准备。”而我们要做的,则是要做好接力传承中华科学兴国之使命。先辈们已为我们迈出了坚实一步,从五四科学救国的大旗,到“八六三”计划,科教兴国战略,再到神舟系列飞船升天,杂交水稻亩产再度突破。无数前辈的努力,造就了今日蓬勃发展之中国。而我辈当承其志,将中国梦以高铁般速度持续推进。

科学兴国,是时代的感召。我们关注今日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已跃居世界前列。“刺破水面的锐利冰封,它也许只露出一角。”我们不仅仅要看到经济增长的高速度,更要看到速度之下,能源驱动型产业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面临着人口红利衰退,增长乏力;高科技产业核心科技受制于发达国家的窘境。无论经济之花多么繁荣美丽,若没有科技作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之梦的实现又何以为继?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个时代,这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在无数实践中被证明,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国之兴盛当以科学兴国、科学创新为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号角已经吹响,“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从科教兴国战略到人才强国战略”党和国家要培育科技人才、珍视科技人才、支持科技人才,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局面。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天下英才齐聚神州,早日实现中国梦。

再次,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在国家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一份子,都有责任和担当去做好自己。而对每个中国人来讲,我们又都应该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总结来讲:如今的中国,是跨越式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立意:

1. 科技兴国,大有作为

2. 体育强国。

3. 响应时代召唤、肩负时代使命。

4. 从科技发展看中国现状

5. 跨越发展    奋勇争先。

6. 追求卓越   跨越发展。

7. 跨越发展   实现强国梦

8. 激流勇进   实现“中国梦”

9. 科技强国。

备考建议

1. 思维训练:加强变式训练,摈弃套路。

高考作文不再是用套路可以应付的了,早已进入反套路时代,是在特定的考试场景下进行的智慧交锋。要想真正脱颖而出,平时就要反复磨砺,积极地拓展思维,不断地锤炼语言。最最重要的是平时就要有抒真情、写真意的想法,通过一篇800字文章彰显自己十多年的文化浸润,体现自己语文素养,自己的家国情怀,道德审美意识、人文素养提升等等方面。要在作文里有自己的独到见地,多一些个性化的表达,多一点真知灼见,往往成为自己胜出的亮点。

2. 审题训练:深入分析作文题目材料,继续强化思维训练。

临场时,细读题目关键词,品味其内涵,揣摩命题意图,然后快准狠地立意。如今作文设题往往具有真实性、矛盾性、思辨性的特点,要想文章写得精彩,要能够针对问题,鞭辟入里,彰显观点,有真知灼见。平时备考就要强化思考的深入性、表达的逻辑性,以求在发展等级上创造更多的亮点。

3. 从强化阅读入手,提升表达水平,提升高考写作水平。高考作文备考,表达水平必须提升,就要在写作水平上下功夫。平时就要强化阅读,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如新课标中的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专题学习、主题学习、项目学习等等语文学习方式,也可以适当地介入高考复习备考,尤其是写作备考。高考试卷不仅是选人的载体,还是育人的途径,其“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我们的备考素材必然要关注这一功用。

4.强化素材的积累与运用。日积月累地储备素材,潜心涵泳文化底蕴。训练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国家时事,自觉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彰显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增强“四个自信”。

未来趋势

1、紧扣语文素养中“立德树人”的命题理念,高中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他们要担负起国家的未来,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在命题中就要体现他们的这种精神,珍惜学习时光,努力学习,传承和发扬爱国精神,将个人发展和祖国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从而定位好人生坐标,把握好人生航向。引导青年人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和人民纳需要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并为之奋斗,从而提升生命价值,实现生命超越。

2、强调家国情怀,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紧扣“时代、青年、奋斗”,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个人生活与时代发展、辩证思维与创新思维等有机结合起来。情境设题,既服务选拔,又导向教学,赋有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便于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

3.命题材料与国家的发展现状紧密结合。青年学生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两脚书架”,学生的作文很能体现出对国家、社会的关注程度,学生要有比较广阔的视野,要有对国家和社会的独特思考,所以,命题就与社会国家紧密结合。

4、作文立意的范围,要学会如“变”与“不变”的关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勇气,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精神,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品质,推己及人、命运与共的美德,终身学习、勇于探索的求知态度,文化自信,传统回归等……

知津探写

1、家国情怀应该是作文的主旋律:中国制度、中国速度、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制造等,均让中国人民为之骄傲,并赢得世界舆论的高度评价。

2、科技强国:

2022年6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十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科技界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3、高水平人才持续迸发

“人才强、科技强,是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前提,是高质量发展最持久的动力和最重要的引领力。”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会上指出,我国更加重视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

4、传承,是“传递,承接”的意思。一般指承接好的方面,如传承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优良传统等。传承和继承是有区别的,传承除了含有“继承”的意思之外,更强调“传递”,是先传再承。因此,传承的对象一般具有时间久远的特点。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曾经创造过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再次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但同时我们的文化也受到了世界文化的影响,如何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本民族文化,接受外来文化,是处于当今世界一体化中的中国人应该思考的一个时代性问题。此主题既能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又能引导考生增强民族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因此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立意:传承既是为了保护,更是为了发展;传承与创新并不矛盾,创新乃是为了更好地传承。真正优秀的东西,是不受时间和地域等因素制约的。因此,我们要大胆传承一切优秀的东西。此外,传承还需要勇气,需要眼光。

5、创新: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许多方面,都要传承与创新并重。改革开放后,我国与外界的科技、文化等交流频繁,汲取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尝到了甜头。但是现在,我国的创新实力却比较薄弱。前几日的《文汇报》上说,上海的服务业管理照搬制造业管理模式,阻碍了服务业起舞。在此,制造业管理模式也是“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吧。有变通与创新,才有突破。不论从事什么行业,我们都要广泛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并充分认识自身特点,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勇于创新。传承与创新并重,是科技和文艺等发展的根源。

6、 青春正好,希望你们用担当来诠释青春的本色。担当是什么?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抱负,是抗击疫情中“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担当是社会责任,担当更是一种家国情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你站立的地方是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从古至今,中国经历的磨难不消细数,但凡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都能说出来;而中国之所以能够历经时间赋予的种种考验,于灾难中涅槃重生,正是因为那时候的中国有那些有志青年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中国的未来。他们在当时黑暗的中国成为一点火光,渐渐的汇聚到一起,再燃起周围的人的热血。所以,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的能量,我们都要向上。

7、 “我们的生命格局,若与国与民共振,才真正有了风骨与气象”,一中学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如是说。的确如此,作为身处大好时代、正值芳华的青年,我们要勇担振兴民族的责任,少年力微仍系国,时代在向前,吾辈应向上。孙中山先生曾说:“唯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海枯石烂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先贤的教导犹在耳畔,我们要时刻牢记,祖国的发展需要吾辈之努力,祖国的航帆需要吾辈之护航,只有敢于担当,才会绽放我们青年人的光彩。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与脊梁。我们对“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的祖国充满眷恋,对“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的前程满怀信心。身处大好时代,我辈青年当自强,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