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指导:文言断句+文意理解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2022-05-10 手机版


 【一轮回顾】

一、断句指导: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查实词

第二步:巧借标志,先易后难。    查虚词

第三步:对比选项,寻找突破。    查句式

二、文意理解:

1、文言文概括分析:分层切片,细细比对,突破关键词句

2、文言简答:锁定区间,逐层梳理,理解关键词句

【旧题重练】

(1)蔡邕字伯喃,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B  )

A.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白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B.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白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C.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白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D.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白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兔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译文:蔡邕字伯喈,是陈留圉人。他年轻时知识渊博,以师礼侍奉太傅胡广。他喜欢文章、数术、天文,善于弹奏音乐。蔡邕性情忠实孝顺,母亲曾经久病三年,蔡邕如果不是寒暑节气变化的时候,不曾解开衣衫,七十天不卧睡 (去照顾母亲)。母亲去世后,他在玟墓旁边盖屋住下,行为举止都依照礼的要求。有温顺的兔子顺从地呆在他的屋子旁边,又有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远近的人都觉得这些很奇特,很多人前往观看。他和叔父堂弟住在一起,三代不分家,乡里的人都敬重他的义节。

(2)黄干,宇直卿,稿州闻县人。干往见清江刘清之,清之奇之,曰:“子乃远器,时学非所以处于也。”因命受业朱熹。干家法严重乃以白母即日行时大雪既至而熹它出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熹语人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后遵以其子妻干。

10.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干家法严/重乃以白母/即日行/时大雪/既至而熹它出/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

B. 干家法严/重乃以白母/即日行时/大雪既至/而熹它出/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

C. 干家法严重/乃以白母/即日行/时大雪/既至而熹它出/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嘉始归

D. 干家法严重/乃以白母/即日行时/大雪既至/而熹它出/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

译文:黄干,字直卿,福州闽县人。黄干去拜见清江的刘清之,刘清之认为他很奇异,说:“你是将来会成大器的人,当下的学问不是你研治的对象。”于是让他师事朱熹。黄干家的家法很严,于是把这个话告诉他自己的母亲,当天就出发了。当时天正下大雪,来到朱熹住所适逢朱熹外出了,于是黄干在客栈留宿,寝卧和起身都在一张榻上,两个月没有脱衣服,这时朱熹才回来。黄干自从见到朱熹后,晚上不再设置床榻(而卧),不再宽衣解带,稍有疲倦就略坐一会儿,有时一靠墙就到了天亮。朱熹告诉别人说:“黄直卿意志坚定致思刻苦,与他相处,很有好处。”后来,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黄干。

(3)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邵亢能力出众,深受信任。他为晏殊手下,虽晏殊遇事多有推诿,但他施展才能,凭己之力阻止加税。神宗继位,很是信任他,听闻流言不予理睬。

【原文】召试秘阁,授颍州团练推官。晏殊为守,一以事诿之。民税旧输陈、蔡,转运使又欲覆折缗钱,且多取之。亢言:“民之移输,劳费已甚。方仍岁水旱,又从而加取,无乃不可乎?”遂止。

【问题】邵亢阻止加税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答:① 百姓异地纳税,负担已经很重;② 水旱灾害频仍,百姓生活艰难;③ 邵亢爱惜民力,真心体恤百姓。

(4)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孝文帝一次带着皇后和慎夫人到上林苑打猎,举行皇家宴会,袁盎拉慎夫人入座,惹慎夫人很生气,不肯入座,皇帝也很恼怒,起身进入内室。后来经袁盎解释原因,皇上和慎夫人原谅了他。

【原文】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

【问题】上幸上林,慎夫人和皇上为什么都“怒”,袁盎为何要这么做?请简要说明。(3分)

答:① 慎夫人和皇上发怒的原因是袁盎将慎夫人的坐席撤至皇后后面了;

② 袁盎这样做是认为尊卑别,上下才能和睦,慎夫人作为妾,如果在皇后面前失了尊卑的分别,以后可能会招致灾祸。

【二轮演练】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晁错论

苏轼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于我。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10.下列对文中划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B.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C.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D.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结合“自将”“至危”“居守”“至安”分析,为两个句子,而且应该句式内容对称的,“至危”“至安”后面需要断开,排除A项、D项。“己”作为“难首”“择”的主语,“择”前面需要断开;“以其至危”中的“其”为代词,指天子,“以”前面可以不断开,排除B项。句意:拿亲自带兵平定叛乱的极其危险,与留守京城的极其安全相比,自己是个引发祸乱的主谋,选择最安全的事情去做,却把最危险的事情留给皇帝去做,这就是让忠臣义士们愤怒不平的原因啊。故选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期月”,一年或一月,文中指相对较短的一段时间。期,原指服丧一年,李密《陈情表》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就是这个意思。

B.“山东”,指崤山以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文中沿用了这一说法。

C.“七国”,是指西汉封国。西汉初年封国与郡县制共存,国与郡在地方行政级别上大致相等,其主要行政官员并称“郡国守相”。

D.“天子”,文中指汉景帝刘启,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刘恒的儿子,西汉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间(汉景帝前元三年),因晁错的“削藩”政策而引发“七国之乱”。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识记古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西汉第三位皇帝”错误。应该是第六位。汉景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3月9日),徐州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第六位皇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汉文帝刘恒嫡长子,母为孝文窦皇后窦氏(即窦太后)。故选D。

12.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轼在这篇史论中,对晁错“削藩”的改革措施基本还是采取赞成的态度的,对晁错的出发点是忠于君国的观点也是基本认可的。

B.苏轼在这篇史论中的主要观点,不是对晁错的失败表示可惜,而是指出晁错自己缺乏坚强的意志和临危不惧的精神,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C.晁错提议“削藩”的本质是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但是汉景帝并不能体察晁错的忠心和用意,以致在七国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时,杀晁错来说服他们退兵。

D.苏轼这篇史论的时代背景是:北宋中期,天下治平已久,文恬武嬉,却积贫积弱,隐藏忧患。作者论史,是希望在有所作为铲除积弊的同时,也能借鉴历史教训以成就大事。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汉景帝并不能体察晁错的忠心和用意”错误。结合“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分析,从前晁错殚精竭虑效忠汉室,建议景帝削弱山东诸侯各国的实力。于是山东诸侯各国共同起兵,借着杀晁错的名义。可是景帝没有洞察到他们的用心,就把晁错杀了来说服他们退兵。文中的“不以察”是指不察七国动机,不是“不能体察晁错的忠心和用意”。故选C。

13.把文中画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

(1)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译文:天下人都为晁错因尽忠而遭杀身之祸而痛心,却不明白其中部分原因却是晁错自己造成的。(“悲”,以……为悲,为……悲痛;“以”,介词,因为;“受”,遭受;“取”,此处意难违,反对;)

(2)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

译文:按情理来说,皇帝本来已经觉得这是勉为其难的事情,但又不好反对他的建议。

(“以”介词,按照;“固”:本来;“违”:反对;“议”,建议。)

14.文中总结晁错被杀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样的结局?(3分)

【参考答案】(1)原因是引发七国叛乱给皇帝造成压力和受到政敌(袁盎)中伤。

(2)作者认为晁错如果勇于承担责任,主动带兵平叛,是有成功的可能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结合“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等分析,原因是引发七国叛乱给皇帝造成压力和受到政敌(袁盎)中伤。结合“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分析,假若吴、楚等七国叛乱时,晁错豁出性命承担这一危险的平叛重担,夜以继日像淬火磨刀似的训练军队,向东边严阵以待,让自己的君主不至于受到烦忧,那么皇帝就会充分依靠他而不觉得七国叛乱有什么可怕。作者认为晁错如果勇于承担责任,主动带兵平叛,是有成功的可能的。

【参考译文】

天下的祸患,最不能挽回的,莫过于表面上社会安定没有祸乱,而实际上却存在着不安定因素。消极地看着祸乱发生却不去想方设法对付,那么恐怕祸乱就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起来坚决地制止它,又担心天下人已经习惯于这种安定的表象却不相信我。只有那些仁人君子、豪杰人物,才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家安定而冒天下之大不韪,以求得成就伟大的功业。这本来就不是能够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企图追求名利的人所能做到的。国家安定平静,无缘无故地触发巨大的祸患的导火线。我触发了它,我又能制止它,然后才能有力地说服天下人。祸乱发生却想躲躲闪闪地避开它,让别人去承担平定它的责任,那么天下人的责难,必定要集中到我的身上。

从前晁错殚精竭虑效忠汉室,建议景帝削弱山东诸侯各国的实力。于是山东诸侯各国共同起兵,借着杀晁错的名义。可是景帝没有洞察到他们的用心,就把晁错杀了来说服他们退兵。天下人都为晁错因尽忠而遭杀身之祸而痛心,却不明白其中部分原因却是晁错自己造成的。

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从前大禹治水,凿开龙门,疏通黄河,使洪水东流入海。当他的整个工程尚未最后完成时,可能也时有决堤、漫堤等可怕的祸患发生,只是他事先就预料到会这样,祸患发生时就不惊慌失措而能从容地治理它,所以能够最终取得成功。

七国那样强大,却突然想削弱它,他们起来叛乱难道值得奇怪吗?晁错不在这个时候豁出自己的性命,为天下人承受抵挡大难从而控制吴、楚等国的命运,却居然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想让景帝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而自己留守京城。再说那挑起七国之乱的是谁呢?自己想赢得那个美名,又怎么能躲避这场患难呢?拿亲自带兵平定叛乱的极其危险,与留守京城的极其安全相比,自己是个引发祸乱的主谋,选择最安全的事情去做,却把最危险的事情留给皇帝去做,这就是让忠臣义士们愤怒不平的原因啊。在这个时候,即使没有袁盎,晁错也不可能免于杀身之祸。译为造成。(2)“以”,按照;“固”,本来;“重违”,为什么呢?自己想要留守京城,却叫皇帝御驾亲征,按情理来说,皇帝本来已经觉得这是勉为其难的事情,但又不好反对他的建议,这样正好给袁盎以进谗言的机会,使他的目的能够得逞。假若吴、楚等七国叛乱时,晁错豁出性命承担这一危险的平叛重担,夜以继日像淬火磨刀似的训练军队,向东边严阵以待,让自己的君主不至于受到烦忧,那么皇帝就会充分依靠他而不觉得七国叛乱有什么可怕。纵使有一百个袁盎,能有机可乘离间他们君臣吗?

唉!世上的君子如果想要建立伟大的功业,那就不要考虑保全性命的计策。假如晁错自己亲自带兵去讨伐吴、楚等七国,不一定就不会成功。只因他一心想保全自身,而惹得皇帝不高兴,奸臣正好趁此钻了空子。晁错企图保全自己的性命,正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原因啊!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