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论述类文本专题指导——文化类题型考点解读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高考复习指导 2022-05-06 手机版 | ||||
考点: 1. 牟作武《中国古文字的起源(节选)》 2. 木仕华《“茶马古道”文化概念的当下意义(节选)》 3. 彭薇《古代服饰文化“知多少”(节选)》 4. 钱乘旦《文明的多样性与现代化的未来(节选)》 5. 戎新宇《茶,一张中国文化的名片(节选)》 6. 徐丽曼、史明涛《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三重路径(节选)》 【考点研究】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 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示例 话题:相声 文本 20世纪30年代以后,相声界的一些造诣深厚且有远见卓识的前辈艺术家,致力于相声的净化和改革,才使它得以从底层大众的通俗艺术成为全民雅俗共赏的喜剧艺术,由姿态低到尘埃的“玩艺儿”提升为铁肩担道义的“语言艺术”。经历了文革的停滞期和改革开放后的高潮期,通过广播、电视传播,马季、姜昆等优秀艺术家将相声领进了传统说唱艺术的殿堂,相声在大众娱乐和影视领域里,独领风骚几十年。 当下的相声渐渐回归市场运行的轨道,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恢复了“传统”,但是我们的时代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并不意味着“做旧”,坚持传统并不意味着抱残守缺式的故伎重演,我们被唤醒的文化记忆绝不意味着曾被否定的糟粕卷土重来,秉持现代文明的心灵绝不允许一夜退回旧社会,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死灰复燃和暗渡陈仓。遗憾的是,一些小剧场舞台、电视选秀节目明星导师云集,在对年轻相声演员的引导中,低俗代替了通俗,欲望代替了希望,感官刺激代替了娱乐享受。 讽刺和嘲笑是相声的功能,也是相声引以自豪的光荣传统,无论是侯宝林净化语言而追求品位,还是刘宝瑞洞察世态人心的韵味,甚或是马三立的“自嘲”式的冷幽默,都是接地气的,直面民生的,传递正能量的。但近年来由于受西方“腐文化”的影响,一些演员表演暧昧、语言隐晦、做派轻佻,一些人以炒作刷流星,台风骚、浪、贱,迎合粉丝追星,阳刚之气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娘娘腔、表情包,搔首弄姿,令人作呕。 相声病了,而且病得不轻,病在对传统相声的优良传统视而不见,却对糟粕的“痈疽”趋之若鹜;低俗的语言和笑料使我们的生活愈加鄙俗化,傻子般的“愚乐”降低了观众的智商水平,腐化糜烂的表演使观众陷进感官刺激泥沼不能自拔,“碎片化拼凑”破坏了相声艺术的整体美感,降低了欣赏的品位,失去了韵味的咀嚼。观众们正在用不满的、质疑的目光审视着相声。 面对广大观众的质疑,相声该何去何从?《淮南子泰族训》说:“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相声和其它传统艺术一样,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重拾当年侯宝林、启明茶社、相声改进小组等“说文明相声、干净相声”的主张,维护相声生态文明,清除精神“雾霾”,还相声“绿水青山”,让相声对得起“语言艺术”这个誉称。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问题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声提升为语言艺术与前辈艺术家对相声的净化和改革互为因果。 B.相声回归市场运行的轨道就是在恢复“传统”,就意味着“做旧”。 C.观众对“病态相声”已心生不满,质疑审视,这为相声改邪归正提供了关键性的条件。 D.侯宝林、刘宝瑞、马三立的相声能接地气,直面民生,传递正能量,让人欣赏到相声的优秀传统。 答案 D 解析 A.“互为因果”错误。原文第一段表述为“相声界的一些造诣深厚且有远见卓识的前辈艺术家,致力于相声的净化和改革,才使它得以从底层大众的通俗艺术成为全民雅俗共赏的喜剧艺术”; B.“就意味着‘做旧’”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为“传统并不意味着‘做旧’”; C.“这为相声改邪归正提供了关键性的条件”无中生有。原文的表述是“观众们正在用不满的、质疑的目光审视着相声。面对广大观众的质疑,相声该何去何从?”但并未说“这为相声改邪归正提供了关键性的条件”。 二、论述类文本题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的三步骤 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因为该题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考题对接】 一、牟作武《中国古文字的起源(节选)》 关于中国古文字的产生时代这一问题始终缺乏具体确切的答案。就是世界各国的文字学专家,对于文字产生的具体时代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和学派。 一种说法,认定文字的起源并不比语言产生晚,认为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或新时器时代初期就产生了文字。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把人类最早的图画、图示和各种刻记纳入了文字的范围。他们把原始人的许多岩画谓之“图画文字”;也有把纹文时期的纹记视作正式的文字。这主要是对文字的真正定义和内涵缺乏一个正确的认定。当然我们很容易想象人类没有形成语言的时候,他们要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只好用手势比划或在地上画图表示。但是文字终归是文字,它和那些原始的辅助表意手段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个根本的区别是不管世界上哪个民族的文字,没有一个不是他们民族语言的符号,尽管世界文字之林中有的是表意文字,有的是表词文字,有的是标声文字,但都是和他们自己民族的语言一致的,凡是语言能表达的,文字就能表达。所以可以说文字尽管在某种功能上超出了语言,但仍然是语言的辅助工具。这样的文字,自然是产生在语言产生以后。 还有一种观点也是不能使人认同的。那就是拘泥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即没有见到完整的实证材料,就认定事物的不存在,就对没有被认识或没有被发现的甚至对理应存在和实际有过但已消失的事物持一完全否定的态度。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并非是科学的态度。比如说,在中国古文字起源的研究中,很多人认定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是最古老的汉字,可在甲骨文被发现以前,人们长期认为商周时期的金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这些一见实物就动辄定论的习惯,一直妨碍了对文字起源的系统地、理论地探讨,也难以形成一个科学的客观的明晰结论。 当然,甲骨文是比金文更为古老的汉文字,有一些甲骨文的单字比钟鼎文的结构带有更为原始的特征,如“”(子)、“”(午)、“”(丁)等。但人们都能看到,甲骨文的结构比钟鼎文简练,是简化了的古文字。甲骨文大多是当时用来刻在甲骨片上的占卜记录,为了便于镌刻,长期形成了一种非常简练的书体。文字的简化是文字形成以后的运作行为,所以甲骨文的出现,说明文字的产生已经有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究竟中国古文字起源于何时?根据种种依据推断,中国古汉字最早出现在六千年以前的中石器时代,形成于五千年后的新石器时代。 (摘自牟作武《中国古文字的起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都是自身民族语言的符号,都和本民族语言相辅相成。 B.原始人类用手势比划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这种表意手段可以帮助理解语言。 C.有文字学专家对文字内涵缺乏正确的认定,把各种刻记或纹记看作正式的文字。 D.有实证材料才会认定事物的存在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不利于做出科学明晰的结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重点阐述关于古文字产生时代的不同见解,并作出了古汉字最早出现时代的判断。 B.文章第二段提出错误观点并分析其错误原因后,提出“文字产生在语言之后”的观点。 C.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先论证其谬误,再阐释概念,然后指出其消极影响,层层深入。 D.文章末段说甲骨文的结构比钟鼎文简练,是为了证明甲骨文的出现已有相当长的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最早的图画、图示、纹记等,应当与他们要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有关,所以与文字的产生关系很密切。 B.我们即使把那些能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的可视符号认作是文字,也不能认定文字的产生比语言产生更早。 C.中国古汉字形成于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距商朝时代久远,可见甲骨文不一定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D.作者认为,中国古文字最早出现在六千年以前的中石器时代,这种观点在世界各国文字学家中并未形成公论。 一、牟作武《中国古文字的起源(节选)》【答案】 1.C【解析】A.“相辅相成”是指互相配合,互相辅助,而文中说“文字尽管在某种功能上超出了语言,但仍然是语言的辅助工具”,所以“相辅相成”表述错误。B.文中说“想象没有形成语言的时候,人类要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只好用手势比划或在地上画图表示”,说明用手势比划来表达某种意念或信息是在语言未形成时,所以说“这种表意手段可以帮助理解语言”表述错误。D.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理解得不准确。实证主义,即使有实证材料,也不见得认定事物存在。 2.C【解析】先阐释概念,再论证其谬误,然后指出其消极影响。 3.B【解析】原文说“人类没有形成语言的时候...画图表示”,如果将“可视符号认作是文字”,那自然可认定“文字的产生比语言早”。 二、木仕华《“茶马古道”文化概念的当下意义(节选)》 茶马古道这一文化概念的创设始于云南边疆,它是学人在实地调查中逐渐浓缩出来的文化概念。茶马古道的名称一经问世就得到广泛认同,除了学术界,很多地方政府也把这一品牌纳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品牌来建设。普洱茶销售热、收藏热就是典型案例。 茶马古道现已不再局限于云南、四川与西藏这三个省区,茶马古道的所指已经空前泛化。这种新创名称泛化使用的经典本土话语,非常切合知识生产、创新,对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均有意义。如今,各类茶马古道博物馆星罗棋布于古道各地,以茶马古道命名的电视剧、影片、纪录片、客栈旅馆、小镇更是耳熟能详,有关大学还创建了茶马古道研究学刊。 茶马古道至迟在中古时代就畅通了,但它之所以能延续千年而不辍,古道上通行的除了茶叶一类货物以外,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茶马古道名称的创设与推展,生动地告知新与旧的相对性,历史与现实等其他界域之间决非封闭和孤立,而是有着兼容古今、生发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创意的“息壤”。今天在制订文化发展战略时,应该提出认真研究茶马古道文化精华的问题,茶马古道上的边销茶对于维系边疆与祖国内地之间的联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历代政治家都把茶政与边政的关联视为经国之大事,边疆与内地之间以茶马为主体的贸易千年不绝于途,历史的经验昭示来者,保护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注定成为必然的选项。 茶马古道贸易网络的变迁与贯通、路径与方向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政治形势和周边诸多地缘政治势力间的角力博弈格局情势,其间上演的历史大剧生动鲜活,亦戏亦史。 新近在藏西阿里地区扎达、普兰等区域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汉晋时期的内地丝绸、茶叶实物,彻底推翻了茶马古道始于唐代的说法。丝绸、茶叶如何北上、西进的长时段贸易历史有待深入研究。考古学的证据要求今人放开想象力,对上古时代中国西部的文明史要有全新的体认。人们对藏西文化、文明的了解还很不够,不能仅仅在唐代的西域概念内求全求新,应呼吁从广度和深度上积极拓展中国文化的当代视野。环喜马拉雅区域研究近来深受学界关注,而这一地带的关联性与茶马古道贸易网络的贯通密不可分,需要用全新思维来回溯历史发展轨迹。 茶马古道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话语,它的问世合乎当下国家强调的民族团结。茶叶与生俱来的亲和、整合、温润、清新、明澈、香软的品质,也与中国的和合文化精神、知行合一的观念契合。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上多民族共居为其最大的特性之一,而“定于一”的统一精神自始至终通透贯彻于中华各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 茶叶在中国备受各族人民喜爱,如滇西北各民族对茶的利用,饮用方式的差别,对茶文化内涵的文化理解差异,促成各取所需,各品其味,合乎气候、海拔、物产、族性,每个民族对茶的利用与区域文化的整合,恰恰符合中华文化多样与政治一体的伟大格局。当前文明冲突论再次沉渣泛起之际,各民族人民结合茶文化、茶马古道贸易史,很容易理解文明不会冲突,恰恰是不文明才会冲突。自我中心的优越感和刻板印象左右下的种种偏见,以及资源掠夺等才是引发冲突的本源所在。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728期木仕华的《“茶马古道”文化概念的当下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茶马古道作为浓缩出的文化概念,它的创设源于云南边疆,此概念现得到了广泛认同。 B.茶马古道名称的发展让人明白历史与现实等其他界域间有可生发新鲜创意的“息壤”。 C.茶马古道网络的贯通及路径的改变能够完全反映出当时相关政治势力博弈的格局情势。 D.茶叶所具诸多品质契合中国的和合精神,各民族对茶文化的理解彰显了文化的多样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茶马古道的概念创设说起,集中论证了“茶马古道”这一文化概念的时代意义。 B.陈述以茶马古道来全名影视、小镇、刊物等事实,是为了论证茶马古道的诸多现实影响。 C.五段中例举扎达、普兰等地新近的考古发现,主要是想证明茶马古道并非始于唐代的观点。 D.最后一段中,作者认为联系茶文化和茶马古道贸易史,更容易了解不同文明冲突的根源。 3.根据原文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文化概念的茶马古道,在被学者提出之后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B.茶马古道的精华文化对于国家制订全民族的文化发展战略仍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C.中国文化的当代视野要求我们放开想象力,全新认识中国西部地区的上古文明史。 D.历代的政治家都把茶政与边政的关联视为经国之大事,今天的治国也应该这样。 二、木仕华《“茶马古道”文化概念的当下意义(节选)》【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完全反映出”与原文不合,结合“茶马古道贸易网络的变迁与贯通、路径与方向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政治形势和周边诸多地缘政治势力间的角力博弈格局情势,其间上演的历史大剧生动鲜活,亦戏亦史”分析,原文说的是“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主要是想证明茶马古道并非始于唐代的观点”错误。作者列举扎达等的考古发现主要是为了论证了解藏西文化文明、回溯历史轨迹需要全新的当代视野和思维。 3.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逐渐”错了。原文说的是“一经问世就得到广泛认同”。 C.“中国文化的当代视野要求我们放开想象力”张冠李戴。原文说的是“考古学的证据”要求今人放开想象力,对上古时代中国西部的文明史要有全新的体认。 D.“今天的治国也应该这样”属于无中生有。原文说“今天在制订文化发展战略时,应该提出认真研究茶马古道文化精华的问题”。另时代不同了,茶政与边政的重要性也与过去不一样了。 三、彭薇《古代服饰文化“知多少”(节选)》 汉服,顾名思义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一些古籍资料显示,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在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 在古代,服饰不仅仅是蔽体之用,而且是包括衣、冠、发式、鞋等的一整套礼仪体系。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总体风格偏向于凝重、古朴、典雅,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常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所谓“交领”,是指衣服左右前襟重叠,两边相交成领;“右衽”,就是上衣前襟左边长、右边短,衣服前襟向右掩。这一服饰的诞生,体现的是中国古人泰然自若、宽厚仁爱、与世无争的民族性格和人生境界,从某种程度看也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汉服爱好者之间互称“同袍”,这一称呼也与《诗经》相关。《诗经秦风无衣》有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里所说的“袍”透露了当时汉服的材质,也就是麻絮。麻布衣是当时汉服的主流。 据记载,在先秦时期,葛、皮毛、蚕丝等都是主要的服装材料。葛多为平民百姓制衣所用,以麻布为主要衣着材料的庶民,被称为“布衣”。而皮毛、蚕丝等多为王公贵族所用。动物毛皮是人类最早采用的服装材料之一,《诗经秦风终南》就有记载:“君子至止。锦衣狐裘。”其他先秦文献里也有羊、狐、虎、狼、黑貂等毛皮做裘服的记载。 春秋时期,古代服饰就已有“绿衣黄裳”,服装有了色彩,也表示染色工艺已有较高的水平。《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谈及交领和青色上衣;“缟衣綦巾”“缟衣茹意”等诗句也可看到衣服的多色系。缟是白色的绢,綦巾是指暗绿色的头巾。茹意是茜草,通过染色可以变成红色。在当时,服饰已出现红、黄、蓝、绿、白等多种颜色,贵族尤其崇尚朱红色。 中国素有“衣冠古国”的美誉,早在周代,衣服就不仅被用来防寒保暖.还被赋予特殊的政治、礼仪等寓意,从中可以看到先人“思想的形象”。 先人在特殊场合对服装有特别的要求。比如,正式场合中,贵族身穿与其地位相符的服装来彰显身份,同时表达对彼此的尊重。在《诗经小雅采菽》中描写了天子赏赐诸侯的场景——“又何予之?玄衮及黼。”“玄衮”指的是绣有龙纹的黑色礼服,“黼”指黑白相间的花纹。在当时,“皮弁服”也是古代最早的朝服.这种朝服一般用兽皮制成,多用兽骨和玉石来装饰。“缁衣”也是古代用黑色帛做的一种朝服。 秦代之前,服饰就形成了“深衣”汉服体系。之后,各个朝代根据时代和社会的特点,形成了有各自风格的服饰。 (摘编自彭薇《古代服饰文化“知多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服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 B.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总体风格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C.根据《诗经》的记载,动物毛皮,是人类最早采用的服装材料之一。 D.古代贵族在特殊场合的服饰既有彰显身份的需要,也有尊重彼此的考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指出汉服别称和历史渊源,突出了汉服历史悠久。 B.文章基于民族性格、人生境界的角度分析了汉服的风格特点。 C.文章引用《诗经》的相关诗词,是为了说明古代服饰相关知识。 D.文章指出古人衣着风格、服饰特点与礼仪,体现了作者的研究深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服饰的范畴广泛,衣、冠、发式、鞋等形成了一套礼仪体系。 B.葛、皮毛、蚕丝等成为古代主要的服装材料是因为他们制作简单。 C.春秋时期,红、黄、蓝等多色系的服饰反映了当时较高的染色工艺水平。 D.古代服饰的政治与礼仪功能反映了古代较高的文明水平和思想水平。 三、彭薇《古代服饰文化“知多少”(节选)》【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根据《诗经》的记载”错。原文表达是“动物毛皮是人类最早采用的服装材料之一,《诗经秦风终南》就有记载……”,可见《诗经》中的记载只是印证了动物毛皮是人类最早采用的服装材料之一,而不是“根据《诗经》的记载”得出的这一结论。 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基于民族性格、人生境界的角度分析了汉服的风格特点”错,结合原文“这一服饰的诞生,体现的是中国古人泰然自若、宽厚仁爱、与世无争的民族性格和人生境界,从某种程度看也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可见应是通过服饰体现出民族性格和人生境界,选项表述颠倒。 3.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是因为他们制作简单”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据记载,在先秦时期,葛、皮毛、蚕丝等都是主要的服装材料”,而没有谈到理由。 四、钱乘旦《文明的多样性与现代化的未来(节选)》 文明是怎样发生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人类进入文明的时间,只占人类全部历史的千分之一多一点。文明之所以形成得如此晚,是因为它需要诸多条件,其中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原始状态中人群之间的交流,迫使他们改变原有的生存状态,形成地域性的社会组织,即早期国家。最古老的文明出现在大河流域。河流是远古人类最便捷、最容易利用的交往通道,住在水边的先民们,最容易与其他人群进行交往。文明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水给人类带来文明,把散布在各处的早期文明幼芽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文明成长的中心。 欧洲最早的文明也出现在水边,只不过那片水是海而不是河。和其他地区的早期文明不同,古希腊文明以“城邦”为最显著特点,几百个城邦组成“希腊世界”,相互间有永远打不完的仗。而在世界其他地方,最终都发展出许多地区性的强大国家。但古希腊没有,结果很快就湮没了。古希腊情况很特别,可是近代以后却有人把这种独特现象说成是“普世”的。指出这些事实,只是想说明:文明从一开始就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文明都有它特定的时空背景。 在西方人眼里,最神秘、最难以理解的是古代中国。大约在5000年前,从黄土高原到东海之滨的广阔土地上,已经形成众多“酋邦”;这些“酋邦”渐渐融合,最终向统一国家方向发展。当欧洲尚处在荷马时代,周天子已经用分封制规范了土地分配形式和社会等级秩序,而类似的制度,要到西罗马帝国崩溃后,才在欧洲法兰克王国逐步形成。西周分封制造成社会严重解体,持久的动乱延续了数百年——正如同在西罗马解体、封建制形成后,西欧也经历了数百年动乱。秦始皇在公元前三世纪统一中国,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绵不断。 中华文明是唯一自远古至今日未曾中断的一个文明,除了政治统一这个因素,还有一种强大的思想黏合剂,那就是孔子的学说。孔子生于轴心时代,他希望结束动荡,回归秩序,因而设计了一套关于秩序的学说。这套学说承前启后,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载体。文明有两个载体,一是政治的载体即国家,二是精神的载体即意识形态。轴心时代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产生了人类多种文明的精神载体,后来各种文明的发展,多少都表现为轴心时代精神产物的继承与变异。孔子的学说与帝国的结构高度结合,形成了思想与国家的完美对接。 相比之下,西欧的情况不是这样,思想与国家未能理想对接,对后来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公元七世纪,唐帝国在东方崛起,欧洲却进入“封建时代”,国家政权与意识形态分离。从这以后,东西方文明拉开距离。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态势长期不变。西欧的封建制度使社会高度碎片化,缺少凝聚力。因此,西方想摆脱落后,就需要重新建立统一的国家;这一次,他们创造出现代民族国家。这种国家以民族共同体作为政治支撑点,以民族认同感作为思想支撑点,在这种国家的扶持下,西方开始了它在近代的崛起。欧洲早期的民族国家从专制制度起步,西方崛起正是从这里开始。尽管现在有些人很不愿意说:专制统治也曾在西方“普世”过。人类文明从来就有多样性,它以时空的规定性为转移。这样,在1500年前后,人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它以西方崛起为标志,翻转了东方“先进”、西方“落后”的局面。从那个时候起,西方就成了世界的牵引机,“西方中心论”从那个时候开始,“普世”之说也由此而来。普世主义的真正含义是将西方等同于世界,由此一来,文明的多样性就不复存在。 (摘编自钱乘旦《文明的多样性与现代化的未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的学说作为一种强大的思想黏合剂,维系着中华文明从远古走向未来,源远流长。 B.以“城邦”为显著特点的古希腊文明因为城邦之间的无休止的征战而直接走向毁灭。 C.思想与国家的完美对接,使孔子学说与帝国结构高度结合,并促进了各种文明的发展。 D.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欧的封建制都造成了社会解体和国家动乱,这不利于文明的传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文明产生的条件及地域特点说起,然后又谈到文明的多样性及文明发展的因素。 B.文章比较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意在论证局面翻转的原因及西方“普世”之说。 C.文章叙述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是用事实论证了文明的多样性及具有的特定的时空背景。 D.欧洲早期的民族国家从专制制度起步,实现了思想与国家的对接,开始了近代的崛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历史上唐帝国的崛起和西方在近代的崛起,都体现了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权的完美对接。 B.随着东西方发展态势的变化,西方牵引着世界发展,但先进的西方文明并不能消解文明的多样性。 C.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水,因为水使人群交往更加便捷,也把早期文明幼芽连接在一起。 D.孔子学说之后,意识形态领域蓬勃发展,可见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 四、钱乘旦《文明的多样性与现代化的未来(节选)》【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A.“从远古走向未来”错,原文说“中华文明是唯一自远古至今日未曾中断的一个文明”,所以应该是“自远古至今日”。B.“因为城邦之间的无休止的征战而直接走向毁灭”错误,根据“而在世界其他地方,最终都发展出许多地区性的强大国家。但古希腊没有,结果很快就湮没了”可见,古希腊文明走向毁灭的直接原因是没有强大的国家。C.“思想与国家的完美对接,使孔子学说与帝国结构高度结合……”因果颠倒,原文说“孔子的学说与帝国的结构高度结合,形成了思想与国家的完美对接”。 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B.“意在论证局面翻转的原因及西方‘普世’之说”错,比较是为了论证文明的多样性。 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C.“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水”错,根据第一段“最古老的文明出现在大河流域……水给人类带来文明,把散布在各处的早期文明幼芽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文明成长的中心”可知,应该是“人类文明的产生离不开水”。 五、戎新宇《茶,一张中国文化的名片(节选)》 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 茶也影响了各族人民乃至外国的文化及传统。从广东人的早茶到北方人的大碗茶,到日本的日式茶道,抹茶文化及英国的英式下午茶。千年来,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与各地文化相融合,开枝散叶,浸润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形式丰富的全球茶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更迭。与其同寿的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叶嘉木承载着五千年的岁月,蕴藏了五千年的文化基因。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名片。 “和敬清寂”是日本对唐宋时期习得的中国茶道的提炼和升华,但其中的精神已很难在中国茶人中寻得芳迹;中国千余种茶的品种、传统制茶工艺也有一大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殆尽。此时,急需国民更多关注茶学,研习茶文化,增进传播及教育,以保留、保护、复兴先人给予的茶文化瑰宝。 永恒都是经典的,而要做到经典必先在当下时代成为风尚与流行。让茶在时下成为一种流行、不被淘汰,这是生存与传承的根本。如何把茶做得时尚,让更多年轻人喜爱和接受,是今日茶叶传承之路上需要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今天的90后、00后们将是未来二三十年茶学传播的主力军,要让他们接受茶,就一定要摘掉茶古板的帽子,给茶换上新潮的衣装。其实,中国茶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唐代茶就流行煮着喝,宋代流行点茶法,明清流行冲泡饮用。 (选自戎新宇《茶,一张中国文化的名片》) 1.下列关于茶的发展历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茶的历史悠久,神农时代只是作为草药,用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西汉时期,茶已发展成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 B.唐朝饮茶蔚然成风,茶已开始成为贡品,全国茶铺、茶馆林立,陆羽所撰的《茶经》更是推动了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 C.茶盛于宋朝,上至宫廷、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均以品茗饮茶为时尚,甚至发展到“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的地步。 D.明清时期,制茶技术进一步发展,茶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某一种茶叶的制作技术的提高,又往往推动其他茶类的发展。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披上了宗教的色彩。比如道家认为茶能延年益寿,佛家则认为茶中有禅、茶禅一味。 B.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性,不少地方饮茶已成习惯,如广东人的早茶、北方人的大碗茶、英国的英式下午茶。 C.茶充当了民族间文化交流的使者,千百年来,中国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并在他乡生根发芽,自成一体。 D.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兴衰更迭,蕴含了五千年的文明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茶对于中国而言意义重大,就如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因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可以说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B.中国茶文化历经千年,但其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在中国已日益沦落,已难寻踪影,这说明茶道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 C.随着时间的迁移,中国茶的不少品种以及部分传统制茶工艺消失殆尽,如何传承先人给予的茶道文化已摆在眼前。 D.如今的中国茶已面临着生存困境,要让中国茶传承得更远,就要改变茶一成不变的古板样式,给茶换上新潮衣装。 五、戎新宇《茶,一张中国文化的名片(节选)》【答案】 1.B【解析】陆羽撰写《茶经》,其中阐述只能是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的佐证。 答案 2.D 【解析】茶具有五千年的历史,记录了中国的一山一水,但这不等于记录了五千年的兴衰更迭,曲解文意。 3. D【解析】文章最后一段说“让茶在时下成为一种流行,不被淘汰,这是生存与传承的根本”,没有说中国茶面临生存困境;中国茶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改变茶的外观不是中国茶传承的决定性因素。 六、徐丽曼、史明涛《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三重路径(节选)》 文化认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可或缺的基本意识活动,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共同开疆拓土、谱写壮丽历史、孕育民族精神的漫长历程中形成的,因而,中华文化认同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情感底蕴和时代内涵。但文化认同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和价值体认,不会一成不变,为此,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和环境变化加以调适:既要在历史中守住文化认同的根脉,也要在现实中关注人们的利益诉求,还要面向未来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以增进文化认同的底气与信心。 文化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任何民族的文化都脱胎于自身发展的历史,且引领历史向前发展。从结构来看,“文化可划分为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两极”。价值体系的文化以核心价值、道德情操、思维范式、民族精神等形式呈现,是民族共同体内部成员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的汇聚与浓缩,并在重大历史事件中得以进一步凸显和强化、检验和发展,最终以稳定的形式内化为民族成员的意识形态、社会心理、行为方式。由此看来,稳固的文化认同必须以对本民族历史的认知、理解、认同为基础。 中华文化由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绵长的历史熔铸而成,是不同时代历史实践的文化淬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中蕴含的智慧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革命文化源自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是中国革命斗争历史的文化凝结,刻画出中华民族在磨难中奋起、在困苦中重生的精神气质和民族性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孕育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动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人民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现了中华文化不同时期的特色与精髓,既特征鲜明又一脉相承,共同汇聚为中华文化的主体。 增进文化认同,不能剥离历史,割裂传统,否则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虚无主义”就有了可乘之机,信仰缺失、精神匮乏、价值迷茫的现象就会加剧。中华文化认同培育只有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与党和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相结合,才会更加富有生命力和说服力。将文化认同培育与历史教育深度融合,一要加强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整体性解读,突出“文化是历史的精神内涵,历史是文化的时空承载”,增进共有历史文化记忆,凝聚共同理想信念追求;二要深入挖掘能够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价值理念、信仰追求的历史事件与典型人物,突出其文化符号意义,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同理之心、传承之志;三要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帮助人们认识、感受中华文化对自身和世界的影响,进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摘编自徐丽曼、史明涛《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三重路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是国家和民族的最深层次的认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唯一的意识活动。 B.文化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在本民族发展的历史中形成的,发展的。 C.代表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中华五千年来优秀文人作品中淬炼出来的精华。 D.文化认同的培育与历史教育深度融合要注意方法,应该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的方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连用了两个因果推理,得出文化认同既要守住历史根脉又要关注现实,还要面向未来的结论。 B.第二段对提到的文化“技术体系”,没做进一步的阐述,这样是为了行文不枝不蔓,避免偏离论述的中心。 C.第三段由分到总,先分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或来源,最后一句总结。 D.文章从文化认同谈到中华文化认同,再谈到中华文化的三个方面的组成,最后谈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环环相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化认同虽然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情感底蕴和时代内涵,但是其内涵在不同时代是有所不同的。 B.根据价值体系的文化形成的特点,没有对本民族历史的认知、理解和认同,就没有对本民族稳固的文化认同。 C.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虽然分别产生于中国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时期,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根”。 D.“文化虚无主义”泛滥,信仰缺失、精神匮乏、价值迷茫的现象的加剧,其原因是文化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六、徐丽曼、史明涛《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三重路径(节选)》【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唯一的意识活动”错误。结合“文化认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可或缺的基本意识活动,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分析,“唯一的”是对文中“不可或缺”的错误理解。 C.“是从中华五千年来优秀文人作品中淬炼出来的精华”缩小了范围。原文是指“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中蕴含的智慧精华”,不只是指历代优秀文人作品。 D.“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的方针”错误。结合“一要加强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整体性解读”“二要深入挖掘能够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价值理念、信仰追求的历史事件与典型人物”“三要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分析,文中说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无法推断出“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的方针”,文中无据。 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由分到总”分析错误。第三段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第一句是总说,第二句分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或来源,最后一句是总结。 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其原因是文化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强加因果。结合“增进文化认同,不能剥离历史,割裂传统,否则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虚无主义’就有了可乘之机,信仰缺失、精神匮乏、价值迷茫的现象就会加剧”分析,“文化虚无主义’泛滥”“信仰缺失、精神匮乏、价值迷茫的现象的加剧”和“文化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是“剥离历史,割裂传统”导致的结果,两者并不是因果关系。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