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资料: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二)【官职制度】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2022-04-23 手机版


 ●受禅

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使帮助办事。尧死后,舜继位,用同样推举方式,经过治水考验,以禹为继承人。

●兄终弟及

也叫“兄死弟及”,即兄长死了,弟弟接替,为商代的一种王位继承制度。商代王位的继承,传弟、传子(父死子替)两法并用,传弟多按年龄长幼继承,就是“兄终弟及”。商朝末年取消“兄终弟及”制度,施行“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是指宗法制度中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该制度起子商末,定于周初,后世多因循周制。

●宗法制

宗法制是古代以家庭血缘为基础,根据家族成员血缘的远近来区别嫡庶亲疏的一种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等级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周代逐渐完备。

●分封制

古代对诸侯、大夫、士逐级分封的制度。商周时期,普遍推行这种制度。西周建立后,在所征服的地区实行大分封,这种“封邦建国”的做法,其目的是“以藩屏(捍卫)周”。诸侯在其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有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

●郡县制

春秋战国到秦代逐渐形成鹹地方行政制度。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推行全国。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称县令,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的“亭”。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yè)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理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理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理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理军事)、刑部(管理司法刑狱)、工部(管理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注意:⑴武官的考核、选拔等由兵部负责。

⑵刑部管司法刑狱,遇到重大案件,实行“三司会审”制度。隋朝由刑部、御史台同大理寺实行三法司会审,明代由大理寺、刑部、督察院组成三法司。

⑶《周礼》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邦国之政,总称六官或刘卿。后世习惯把六官作为六部的别称。如下:

六部尚书 《周礼》六官

吏部尚书 天官大冢宰

户部尚书 地官大司徒

礼部尚书 春官大宗伯

兵部尚书 夏官大司马

刑部尚书 秋官大司寇

工部尚书 冬官大司空

●其他名词解释

◆流官

即政府任命之官,因随时可以调往他处,故称流官(流动之官),是与地方土官相对而言的。

◆土官

土官是封建王朝封赐的独霸一方能世袭的官员或统治者。宋代开始成为统治少数民族的官职、官员的称呼。元明及清初于西北、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武职,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文职,由当地各族首领世袭,所以称为“土官”。明中期以后又称“吐司”。

◆散官

直官名而无固定职事之官。与职事官相对而言。汉制,朝廷对大撩重臣于本官之外加赐名号,而实无官守;文散官有开封仪同三司、特进、光禄大夫等;武散官有骠骑(piào qí)将军、辅国将军、镇国将军等。

◆册命    古代帝王封立继承人、后妃及诸王大臣的命令。

◆命妇

泛称受有封号的妇女。命妇享有各种仪节上的待遇,一般多指官员的母、妻而言,俗称为“诰命夫人”。宫廷中嫔妃,称内命妇,外廷官员妻、母称外命妇。清代命妇封号有夫人、淑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等。

注意:孺人:明清时代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封孺人,后成为古人对母亲或妻子的尊称。例如明代归有光《先妣事略》:“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年来归……孺人讳桂。”意思是说,先母周孺人,生于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十六岁嫁到我家……母亲名桂。

◆铨选    自唐代至清代的选用官吏的制度。铨,选才寿官。

◆京察

明清定期考核京官的制度。明代每六年举行一次。清代吏部设考功清吏司,改为三年考核一次,在京的称“京察”,在外地的称“大计”。

◆夺情

中国古代规定政治人物一旦承重祖父母,亲父母的丧事,“自闻丧日起,不计瑞,守制二十七月,期满起复”。意思是必须请假二十七个月,回乡下守丧,事后在重返官场。但是为了因应各种局势,可以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谓之“夺情”,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

◆门荫

又称恩荫、荫补、任子,谓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做官。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待遇的一种选官制度。

◆告身    古代授官的凭信,类似于后世的任命状。

【皇帝】

◆皇帝的来源

中国最早所谓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上古三皇五帝,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

夏朝帝王生时称“后”,死后称“帝”。后稷、后羿等的“后”,都是君长的意思。商代君主生前称“王”,死后称“帝”。在商代,“后”开始成为君主配偶的专称。周代君主称“王”。从周文王、周武王到周懿王,王号都是自称。

秦王政统一中国,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遂决定将三皇、五帝的名号合一,自称“皇帝”。

注意:三皇五帝:三皇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伏羲、女娲、神农。还有一说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还有天皇、地皇、人皇,等等。五帝说法不一,《史记五帝本纪》;黄帝、颛臾、帝喾、唐尧、虞舜。

◆皇帝的称呼

⑴ 天子

古代君主的称号。《札记》:“君天下曰天子。”古代认为君权神授,君主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

(2)万乘

周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也可指帝位或国家。

⑶ 车驾

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也叫御驾、圣驾。陆游《老学庵笔记》:“赵正夫丞相薨,车驾临幸。”

⑷ 乘舆    帝王的车舆,后亦代称帝王。

(5)皇舆    帝王的车舆,后亦代称帝王。屈原《离骚》:“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與之败绩。”

(6)人牧

国君的别称。即治理人民的人。《孟子梁惠王上》:“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7)九重    原指宫禁,帝王之居处。《楚辞九辩》:“君之门以九重。”后又代称为天子。

(8)县官

古时天子之别称。也可作朝廷、官府的代称。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9)官家

皇帝、朝廷的别称。“西汉谓天子为县官,东汉谓天子为国家,故兼而称之。”

(10)至尊

皇帝的代称。贾谊《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11)素王

远古帝王的称呼。道家称有帝王之德而不必居帝王之位者为素王。儒家称孔子为素王。

(12)大家

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一种称呼。《新唐书李辅国传》:“大家第坐宫中,外事听老奴处决。”

(13)大行皇帝

大行,一去不返。中国封建帝制时代,在皇帝去世直至谥号、庙号确立之前,对刚去世的皇帝的敬称。谥号、庙号一旦确立,就改以谥号或庙号作为正式称号,不能再称“大行皇帝”。注意:大行,也可指古代接待宾客的官吏,相当于现在的外交官员,西汉张骞二度出使西域后被汉武帝封为大行。

(14)陛下

陛,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是臣子对帝王的尊称。当帝王与臣子谈话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称“陛下”。

(15)单于

汉代匈奴人称其君主为单于。《汉书匈奴传》谓全称作“撑犁孤涂单于”。“撑犁”,匈奴语之“天”,“孤涂”意为“子”,“单于”意为“广大”。

(16)可汗

古代鲜卑、蠕蠕、突厥、回纥、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国王”之意。《木兰辞》:“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此处的“天子”就是指“可汗”。

◆皇帝的生日

皇帝的生日名称很多,历朝不一,唐代叫“千秋节”,始自唐玄宗。千秋节也可指皇后、贵妃或太子的生日。明清叫“万寿节”。

◆皇帝的即位

(1)践阼:古代帝王新即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该词也做“践祚”。

(2)践极:帝王登上帝位。

(3)践统:登位统御。

(4)革命:古代认为帝王受命于天,改朝换代是天命变更的结果,所以改朝换代称为“革命”。革,是变革,命是天命,变革以顺应天命。《旧唐书狄仁杰传》:“大周革命,万物唯新,唐朝旧臣,甘从诛戮。”

(5)复辟:辟,君主。复辟,指失位的君主复位。

还有登基、登极、继位、嗣位、登位、继承大统(帝位)、登大宝(皇帝之位)等。

例如: 2018年全国卷l文化常识题:

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作为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入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 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皇帝的住处

(1)宫禁

称皇帝、后妃居住的地方。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借指帝王后妃。

(2)禁中

指帝王所居宫内,也作“禁内”。帝王所居的宫苑,因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也叫“省中”。

(3)大内    指皇帝宫殿或宫内库房。

(4)紫禁

古以紫微垣(yuán)(即北极星)比喻皇帝的居处,因称宫禁为“紫禁”。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的皇宫。

(5)六宫

指天子的正寝和五处燕寝(闲居之处),合为六宫,即皇后和妃嫔的住处。指后妃。自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6)西宫

封建时代妃嫔居住的地方,借指妃嫔。

(7)行宫

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8)行在    也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9)宸(chén)居    帝王居住之所,也可指帝位。

(10)阊阖(chāng hé)

原指传说中的西边的天门,泛指宫门或京都城门,借指京城、宫殿、朝廷等。明陈汝元《釜莲记生离》:“小弟正欲上书阎闺(指朝廷),解职救兄。”

(11)帷幄

指室内悬挂的帐幕,帷幔。天子居处必设帷幄,故称皇宫或朝廷为“帷幄”。《张衡传》:“后迁待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皇帝的亲属

(1)太子

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也有例外。太子的确立有专门的制度,叫预立太子制。后被雍正废除,改用“密建皇储法”。

太子的别称有:元良、皇嗣、皇储、储君、储嗣、储副、东宫、青宫(东方属木,于色为青,故称太子所居为青宫。)、副君、守器等。

注意:⑴监国:监管国事。古代国君外出时,太子留守,监管国事叫“监国”。另外,君主因故不能亲政,由权臣或近亲摄政,也可叫“监国”。

⑵摄政:摄政指代替君主处理国政。新任君主幼弱或现任君主突然因某些原因不能履行职务,由摄政暂时代理政务。摄政的可能是太后、皇后,也可能是摄政王、外戚权臣、辅政大臣,有时某些夺权者未能即时篡位,也会以摄政的名义代君主处理政务。《续<汉书>》:“摄政者,代行天子之政也,如王莽者,是为皇帝自隐也。”

⑶称制:①皇帝的命令叫“制”。即位执政为“称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孝景崩,即日太子立,称制。”②代行皇帝的职权。《汉书高后纪》:“惠帝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

(2)殿下    对诸侯、太子、公主、诸亲王等的敬称。

(3)皇后    皇帝的正妻。秦以前称“后”,秦以后称皇后。

(4)太皇太后    皇帝祖母的称呼。

(5)太上皇    皇帝之父。本为追尊死者之号,后为皇帝之父生时的尊号。

(6)皇太后    皇帝的母亲原为皇后,新君继位,皇后改成皇太后。

(7)阏氏    汉时匈奴王后的称号。称母为“母阏氏”。

(8)可敦    古代鲜卑、蠕蠕、突厥、回纥、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可汗的正妻。

(9)公主

战国时诸侯之女称公主。汉代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姊妹称长公主,帝姑称大公主。

(10)驸马

官名。汉代置驸马都尉,掌管副车(皇帝的从车)之马。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加此称号,后专用来称皇帝的女婿。

(11)外戚

指帝王的母族、妻族,也称国姻、处舍、外家。后、妃之父称国丈,兄弟称国舅。

◆其他

(1)御: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用。~览。~旨。~赐。~驾亲征。

(2)驻跸(zhù bì):皇帝后妃外出,途中暂停小住。

(3)幸:帝王到达某地或宠爱某人。

(4)廊庙:廊庙,指殿下屋和太庙,后指代朝廷。廊庙器(材),称能肩负朝廷重任者。廊庙宰,意谓执政大臣。李陵《答苏武书》:“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nìng]之类,悉为廊庙宰。”

(5)魏阙:魏,古代宫门上的楼台。闼,皇宮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魏阙,朝廷的代称。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富贵的假隐士。

(6)狩:帝王出外巡视叫“狩”。《孟子》:“天子适诸侯曰狩。”讳称帝王被迫外出(帝王被俘虏)。《挥麈后录》:“逮(等到)二圣(宋徽宗、钦宗)北狩(被俘虏到北方),彭以无名位,独得留内庭(内朝)。”

(7)勤王:为王事而辛劳,特指臣下起兵救援君玉。《宋史文天祥传》:“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8)赴阙:入朝。指觐见皇帝。《晋书鲁芝传》:“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

(9)诣阙: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世说新语》:“王大将军起事(起兵),丞相兄弟诣阙谢。”

(10)太监

太监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只有地位较高的内监被称为“太监”。后成为宦官的通称。为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又称阉人、寺人、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

(11)皇帝及宫中饮食的负责机构,南北朝以后叫光禄寺。医疗保健机构,秦叫太医令丞,隋唐设太医署,宋设太医局,元以后叫太医院。太医,古代宫廷中掌管医药的官员,专为帝王和宫廷官员等服务的医生。

(12)臣子给皇帝的呈文叫疏、章、表、奏、议。战国以前臣僚向君主进呈文字统称上书,秦统一六国后成为奏。奏是进上的意思。汉代臣僚上书有时也称上疏。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章是臣子用来谢恩的文体。奏是臣子用来弹劾官吏的文体。表是臣子用来陈诉个人衷情的文体。议是臣子发表个人见解的文体。刘勰《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13)皇帝的命令叫敕、谕、册、诰、制、诏、旨等。皇帝的墨迹叫宸翰[chén hàn],皇帝的批示叫朱批。

注意:制书、策书、诏书、戒书

汉蔡邕《独断》:“(皇帝)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

制书:颁布皇帝重要的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周代,帝王的命令叫命。秦始皇灭六国后,改命为制,“天子之言曰制,书则载其言。”唐代的制书,分制书和慰劳制书两种。除用于颁布国家重大制度的命令外,还用于官僚的褒奖嘉勉。

策书:皇帝命令的一种,多用于封土授爵,任免三公。

册书:古代帝王用于册立、封赠的诏书。

诏书:皇帝颁发的命令。诏书有一定的格式,比如清朝时的诏书起首句一定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结尾语通常为“布告天下,咸使闻知”。诏书在西周时分为“诰命”和“敕命”两种。

戒书:汉代皇帝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

◆皇帝的死亡

(1)《礼记》:谓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hōng)”、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2)帝王死的委婉说法还有:宫车晏驾、晏驾、山陵崩、升遐、宾天、大行、崩、驾崩、崩殂等。升遐,宾天不专用于帝王。

注意:帝王、王后的死都可以叫“崩”。《触龙说赵太后》:“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这里指的就是赵太后。

◆皇帝的陵寝

(1)陵寝是皇帝死后安葬的地方,其名号—般是根据皇帝生前功过和世系命名。昭陵(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谥法:圣文周达曰昭,昭德有功曰昭。)

(2)开国皇帝的陵墓一般叫长陵(汉高祖刘邦与吕后合葬墓),其后皇帝则应依据事迹和世系命名,如康陵(汉平帝刘衎(kàn)及其皇后的陵寝)、定陵(清咸丰的陵寝)等。

(3)也有所在地命名的,如霸陵(汉孝文帝刘恒陵寝)、茂陵(汉武帝的陵墓)。

【中央官职】

●历代变化

◆战国

各国国君之下分设相将,分别掌管文武。例如赵惠文王以蔺相如为相,廉颇为将。

注意:楚国的最高长官叫令尹,武官叫上柱国,和其他国家不同。

◆秦代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丞相官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

◆汉代

汉武帝以后,丞相权利缩小。西汉末年,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合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的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宋代

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长官称枢密使)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除。

◆明代

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成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

◆清代

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分类简介

◆丞相

(1)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行政长官。常与宰相通称。

(2)战国时秦悼武王二年开始设置左右丞相。秦以后各朝,时设时废。明洪武十三年格去中书省,权归六部,丞相之职,遂废。此后明清的内阁大学士及清代的军机大臣都是宰相之人。

(3)历代所用正式官名不同。秦、西汉时称“相国”或“丞相”;东汉时,名义上把司徒当丞相,实际上权利归尚书,尚书令无所不统,实为宰相;隋唐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为宰相之任;唐太宗认为中书令和侍中官位太高,常用其他的官加上“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的名义掌管宰相之职。中叶以后,凡为宰相者,必官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宋代简称为“同平章事”,以“参知政事”为副相。

注意:首相,谓宰相中居首位者。宋朝宰相常置数员,居首位者称首相。宋邵博《闻见后录》:“是时众中惟首相王珪因奏延安郡王当为皇太子,馀人无语。”

◆三公

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也称“三司”。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以大司徒、大司马、太司空为三公;东汉至魏晋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后多为虚衔,并无实职。

注意:太师,①古时三公之首,周置,为辅弼国君之官。秦废。汉复置。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并无实职。②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九卿

古代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职。周代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与少师、少傅、少保为九卿。

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秦叫典客)、宗正、大司农(汉初叫治粟内史)、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廷尉、大鸿胪、大司农管的是政务,其余管的是皇帝的私人事务。

九卿之外,还有掌管京师治安的中尉(后来叫“执金吾”),掌管营建宫室的将作少府(后来叫“将作大匠”)等。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

(3)太常寺:秦叫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

(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叫大理寺,长官叫大理寺卿。

(6)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

(7)鸿胪寺:秦叫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

(8)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9)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

注意:少府寺里有一个机构,叫“尚方”,负责供应制造帝王所用器物。“尚方宝剑”是指收藏在“尚方”的剑,现用来比喻上级特许的权力。也作“上方宝剑”。

◆郎官

郎在汉代是皇帝侍从官的通称。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汉武帝时还有羽林郎等。议郎比较特殊,掌顾问应对,其他诸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

◆加官

本宫之外另加的官职。汉代的加官有侍中、给事中等。加“侍中”就能出入宫禁,成为皇帝亲信。加“给事中”就能掌顾问应对。

◆监察官和谏宫

注意:监察官对百宫进行纠察和弹劾(自上而下的监察),谏官对皇帝进行规谏(自下而上的监察)。监察官习惯上称为台官。因为御史掌纠弹百官,正吏治之职,故以风宪、宪台、宪司称御史。

宋代开始,皇权高度集中,台谏合流,枪口对准百官,对皇帝的制约,几乎不存在。

(1)御史

本为史官,掌文书及记事。《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召赵御史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2)御史大夫

秦汉时以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属官有两丞,一名御史丞,一名御史中丞,领侍御史十人,掌文书档案,收纳公卿奏事,监察百官,外督诸部刺史。西汉末年,御史大夫职权逐渐旁落,改名大司空,御史中丞成为御史台长官。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以左、右都御史为长官。清代因巡抚兼任右副都御使,所以称巡抚为中丞。

(3)左徒

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4)大夫

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

(5)拾遗

宫名。唐朝设置,与补阙同掌讽谏、荐举人才,分左右,左拾遗属门下省,右拾遗属中书省。北宋改称为左右正言。杜甫曾任左拾遗,所以后人称他“杜拾遗”。

(6)给事中

官名。以在殿中给事(执事)得名。秦置,西汉为大夫、博士、议郎的加官。无论何官,加上“给事中”,就可接近皇帝,出入宫禁。

唐给事中掌读署奏抄,驳正违失,诏敕若有不当,亦可于涂改后奏还,号为“涂归”。又与御史、中书舍人审理天下冤滞。

元无门下省而单设给事中,兼修起居注,成为史官。

明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与六部相对,每科设都给事中、左右给事中、给事中。六科掌侍从、规谏、抬遗、补阙,以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可封还制敕,钞发章疏,稽察违误,权颇重,成为监察机关。

(7)言官

谏官,谏议之官。明清对监察御史及给事中之统称。

◆文学侍从官

(1)学土

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2)待诏

官名。汉代以才技征召士人,使随时听侯皇帝的诏令,谓之待诏。唐初,凡文辞经学之士及医卜等有专长者,均待诏值日子翰林院,以备传唤。玄宗时遂以名官,称翰林待诏。

(3)侍读、侍读学士、侍讲、侍讲学士

侍读、侍读学士是给皇帝讲学的人。侍讲、侍讲学士是讲论文史,整理经籍,即备皇帝顾问。都是官名。宋元以来,皇帝和侍读、侍讲学士、高级官员等在内廷讲论经史,叫“经筵”。

◆专业机构官员

中央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图书管理、历史编修、历法制定等工作。如太史令、翰林院国史编修。

(1)太史

史官之长,管修史和天文历法。秦设太史令。魏晋以后,修史的职权划归著作郎,太史仅仅掌管推算历法。隋朝改为太史监,唐代改为太史局,后又改为司天台。明清两代叫钦天监,修史之事归翰林院,所以也称翰林为“太史”。

(2)著作郎

三国魏明帝时始为官名,属中书省。掌编纂国史。南朝后期为士族子弟出身之官。唐朝主管著作局,掌修撰文字。宋著作郎属秘书省,掌修撰日历(每日时事要闻)。

(3)校书郎

东汉置,即以郎官典校皇家秘籍图书。属秘书省,亦称“秘书校书郎”,掌整理、考校典籍。《后汉书杨终传》:“征诣兰台,拜校书郎。”

(4)兰台

①汉代宫廷藏书处,由御史大夫的属官御史中丞主管,后设兰台令史。东汉时,御史台被称为兰台。②因为东汉史官班固做过兰台令史,所以后世称史官为兰台。

③唐高宗时改秘书省为兰台,所以唐朝诗文中常常称秘书省为兰台或兰省。

◆武官

(1)大将军

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2)太尉

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3)都尉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4)司马

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①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②汉武帝时废太尉设大司马,后世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兵部侍郎称少司马。③隋唐两代,州、郡、府有佐吏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自居易《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这里的“司马”是州刺史的佐官,当时实际上是散官闲职。

(5)参军

“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相关词语

◆有司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有司指主管官员,泛指官吏。

◆省、台、寺、曹

(1)省:①宫禁之地,禁中。《后汉书顺帝纪》:“遣使者入省,夺得玺绶。”②官署名。尚书、中书、门下等宫署皆设于禁中,故称“省”。③行政区域名。元代于中央设中书省,于各路设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

(2)台:①官署名,汉设御史台、兰台。②乌台: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如“乌台诗案”。③台臣:指谏官。④台阁指尚书或尚书台。⑤台官:尚书或御史的别称。⑥台省:唐代尚书省称中台,门下省称东台,中书省称西台,合称台省。《柳子厚墓志铭》:“使子厚在台省时,白持己身。”

(3)寺:官署。如寺省(古时中央行政机构“省”和“寺”的合称)、寺曹(九卿官署)、寺署(官署)。

(4)曹:分科办事的宫署或衙门。如官曹(官吏办事机关)。

◆公车

汉代官署名。《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注意: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作为举人应试或者应试的举子的代称。

◆节    节是旄(máo)节、符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

◆持节

(1)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苏武传》:“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2)官名。魏晋以后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其权大小有别,皆为刺史总军戎者。

◆符节

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铜、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如兵符、虎符等。

◆陪臣

①古代诸侯的卿大夫,对天子自称“陪臣”。

②大夫的家臣。陪臣是古代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又自有家臣。因之大夫对于天子,大夫之家臣对于诸侯,都是隔了一层的臣,即所谓“重臣”,因之都称为“陪臣”。③古代外交使臣出使时,对对方国家的君主而言,亦称“陪臣”。

注:  陪臣执国命

语出《论语季氏》。孔子把治国状态(境界)分为四等: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自诸侯出、自大夫出和陪臣执国命。相比较而言,权力越集中,治国状态就越佳,是为“天下有道”;权力越分散,治国状态就越差,是为“天下无道”。阳虎身为鲁国贵族季氏的陪臣(家臣),篡取鲁国国政长达三年之久,开创了春秋时期“陪臣执国命”的先河,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历史人物。

◆司徒

周代始置,主管民事、户口、籍田、徒役和财赋诸事。后世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司空    西周始设,主管土建工程。主管囚徒之官。

◆司寇    西周始置,主管刑法狱讼。

◆廷尉

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掌刑狱。汉景帝时改名大理,武帝时恢复旧称。从北齐至明、清,皆称“大理寺卿”。

◆尚书

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尹

商周时为辅弼之官。春秋时楚国长官多称尹,最高长官称令尹。汉始以都城行政长官称尹,有京兆尹、河南尹。元代州、县长官亦称尹。

◆令尹

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中书令

汉武帝时,始置中书令,由宦官担任,传宣诏命。为皇帝近臣。魏晋时期,立中书省,以中书令为其长官。其时,中书令一般由社会名望与才能俱高者担任。明代朱元璋不设宰相,“三省”俱废,中书令不复存在。

◆上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参知政事

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枢密使

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长史

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

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

◆侍中

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宫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

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光禄大夫

官名,汉置,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俸比二千石,掌论议。东汉光禄大夫,掌顾问应对,遇国嗣之丧,光禄大夫掌吊。唐朝光禄大夫为散官。

◆尚书郎

东汉始置。初从尚书台令史中选拔,后从孝廉中选取。初入台时称守尚书郎,次年为尚书郎,三年后称侍郎。主起草文书。魏、晋尚书各曹有尚书郎、侍郎等,通称尚书郎。《木兰辞》:“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员外郎

员外为定员外增置之意。晋初置员外散骑侍郎,简称员外郎。隋朝在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次官。后沿其制,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

◆上大夫

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士大夫

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冏(jiǒng)卿

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宾客

太子宾客的简称,太子的最高级属官。掌调护、侍从、规谏等。宋、元、明沿置,多以他官兼任。如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世人称他“刘宾客”。

◆洗马

官名。秦始置。汉时亦作“先马”、“前马”。为太子属官,掌侍从,太子出行时为前导,故名。

◆起居注    职官名,掌侍从皇帝、记录皇帝言行。

◆舍人

本为宮内人之意,各个朝代的舍人职权不一,清代废除。战国时,舍人也可指王公贵族的门人宾客、左右亲近之人。《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军机大臣

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度支

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故名。隋朝时,尚书省设有度支部,为六部之一,后改称民部。度支部为国家财计主管机构。唐朝避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下有度支郎中,掌管全国的财政预算和会计核算,是唐代最高的会计主管部门。

◆锦衣卫

(1)锦衣卫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后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

(2)清朝入关以后,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设立锦衣卫。顺治二年改称銮仪卫。清朝的锦衣卫仅存在一年。

【地方官职】

●秦汉

秦是郡县制。郡的行政长宫是郡守,汉时改称太守。副职是郡丞。郡的属官有督邮、主簿等。秦汉万户以上的县,长官称令,不及万户的县,长官称长。属官有县丞,管县政,县尉,管治安。

汉代和郡平行的还有“国”,这是皇帝子弟的封地,中央派“相”处理行政,地位和太守相当。《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汉武帝时在全国设置十几个监察区,称为州,长官叫刺史(后来称牧),属官有别驾,长史、司马、参军等。

(1)太守

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刀《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

(2)府君    汉代尊称太守为府君。《孔雀东南飞》:“还部白府君。”

(3)督邮

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汉代各郡的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位轻权重,凡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无所不管。

(4)主簿

掌管文书、办理事务的属宫。《孔雀东南飞(并序)》:“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5)别驾

官名。全称为别驾从事史,亦称别驾从事。汉置,为州刺史的佐官。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传车,故名。宋各州的通判,职任似别驾,后世因以别驾为通判之习称。

(6)县令

一县之长。秦汉时管辖万户以上的县官为“令”,不足万户的县官为“长”。唐代称县令,明清称知县。

(7)县丞    古代多用作辅佐官的称号。县丞,县令的辅佐之官。

(8)县尉

秦、汉制度,与县丞同为县令佐官,掌治安捕盗之事。唐代县尉多为进士出身的初任之官。

(9)亭长

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汉高祖刘邦曾在秦时担任亭长。

唐代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之都事、主事下设亭长,掌门户启闭之禁令诸事,为中央官署中最低级事务员。

(10)里正    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蒲松龄《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11)里胥    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

(12)三老

三老是古代掌教化的乡官。战国魏有三老,秦置乡三老,汉增置县三老,东汉以后又有郡三老。

(13)下吏    ①低级官吏。②交付法官审讯。《过秦论》:“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14)虞、虞人    西周设立,掌管山泽。春秋战国叫“虞人”。

(15)刀笔吏

刀和笔是古人的书写工具,古代记事用竹木简牍,用笔书写,如有错误,以刀削除。后来用“刀笔”指文书或者文章。刀笔吏指主办文书的官吏。

《元史刘秉忠传》:“刘秉忠字仲晦……一日投笔叹曰:“吾家累世衣冠,乃汩没为刀笔吏乎!”意思是:我家几代都是做官的,现在却堕落成主办文书的小吏了吗?

《旧唐书文苑李巨川传》:“巨川乾符中应进士,属天下大乱,流离奔播,切于禄位,乃以刀笔从诸侯府。”意思是:李巨川在乾符年间应进士试,适逢天下大乱,百姓流亡转徙。李巨川急切于获得官位,于是凭借文章依从地方诸侯幕府。这里的“刀笔”指文章。

◆隋唐

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或郡,州的长官称刺史,郡的长官称太守。唐代全国分若干道,派京宫巡查州县,长官称巡察使、按察使等。唐代在边镇设节度使。

(1)刺史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自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2)节度使

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騰。”

●宋代

宋代县以上行政单位是州,由中央派员管理,叫“知某州军州事”,简称知州。州有通判,州的属官有判官(管行政)、推官(管司法)。

和州平行的行政单位还有府、军、监,设官和州大致一样。《宋史,朱熹传》:“知南康军”,“军”就是行政单位。

宋代全国分为若干路,设转运使。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路”就是行政单位。

注意: (1)府、州、军、监隶属于路。(2)宋代没有太守,欧阳修‘醉翁亭记》提到的太守,用的是旧称。

(1)知州

宋朝派遣京官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州军州事”,简称知州。“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明、清以知州为正式官名,为各州行政长官。

(2)知府    又称“知州”。《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3)通判

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称。宋初,为防止知州职权过重,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联署名方能生效,所以叫通判。通判初由朝廷选京宫任职,后改由转运使等监司奏辟。

(4)知县

宋常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意即不任命正式地方官,地方宫职权由中央派遣的官员代理)。

(5)提刑

“提点刑狱”的简称。宋朝开始设立提点刑狱公事,设于各路(行政单位),主管所属各州的司法、刑狱和监察,兼管农桑。其官署称“宪司”。

●元明清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

明朝沿袭元制,改称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习惯上仍称“省”。长官称布政使。

明代有战事时,派巡抚处理。战事牵连几省,派总督。都是临时职务。

清代,巡抚成为省级最高长官,总督则总揽一省或几省军民要政。

(1)经略使

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2)都督

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3)巡抚

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入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4)抚军

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

(5)总督

别称“制军”“制府”“制台”,明代设置。明代初期在用兵时派京官到地方总督军务,事毕即罢。清代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综理军政要务。漕运总督(主管运河漕粮运输)、河道总督(主管疏浚河道、修筑堤防)。

(6)布政使

太祖洪武九年(1376),改各“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改原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为布政使。布政使为总督、巡抚属官,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别称藩司,俗称藩台,尊称方伯,掌全省民政、田赋与户籍等事。清代,每省设布政使一员。但江南省(后分为安徽、江苏两省)、陕西省(后分为陕西、甘肃两省)和湖广省(后分为湖南、湖北两省)设有两布政使。

(7)按察使

按察使又叫“臬台”。宋仿唐初刺史制设立,主要任务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

注意:明朝省级地方官员分为三司,分别是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布政使管“民政”,按察使管“刑名”,都指挥使则管“军务”。

(8)转运使

唐代始设。初称水陆发运使,后设诸道转运使,分掌水陆转运和全国谷物财货转输、出纳。宋初改设专职都转运使和转运使,掌一路或数路财赋,后又兼理边防、治安、钱粮、巡察等,成为居府州之上的行政官职。元、明、清设都转盐运使,专管盐务。

注意:三司历代所指不一。

①指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

②唐代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主理刑狱。

③唐、宋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

④明代各省设都司(都指挥司)、布政司(承宣布政使司)、按察司(提刑按察使司),分主军事、民政、司法,合称三司。

【品阶勋爵】

◆爵

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汉代封爵实际上只有王、侯二等。皇子封王。三国以后,历代不尽相同,但同姓封王基本一致,异姓一般只封公、侯、伯、子、男,封王者极少。

◆品

古代把职官分为若干等级,统称为“品”。曹魏时,分为九品,一品最高。明清时,九品分正从,共十八级。九品以内的官职称为“流内”,九品以外的官职称为“流外”,流外官经过考选后可升入流内,称为“入流”。明清称不列入九品之内的官为“不入流”。

◆勋

唐代将某些散官官号略加补充作为酬赏军功的勋号,有此称号者称为“勋宫”。有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轻车都尉、骁骑尉等。

◆开府仪同三司

宫名。开府,指以自己的名义自置幕府与幕僚部属的行为。得授仪同三司加号者可以得到与三公一样之待遇。开府仪同三司一般是魏晋至元朝时,朝廷对有功大臣功劳的重赐。如杜甫《春日忆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庾开府指庾信,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骑军、开府仪同三司。

◆朱紫

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色或服饰。谓朱衣紫绶,即红色官服,紫色绶带。

◆钟鸣鼎食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也写作“击钟鼎食”。注意:“钟”也可指响器,击以报时。

◆簪缨

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遂借以指高官显宦。簪为文饰,缨为武饰。《红楼梦》第一回:“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赠    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

◆茅土

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后遂以茅土指王侯的封爵。李陵《答苏武书》:“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

◆实封

实封,食邑制度之一。唐朝封户有虚实之别,其封国并无疆土,封户亦徒有虚名,唯加实封者,始食其所得封户之租税。

◆食邑

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世券

又称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内府。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冠族    显贵的豪门世族。

【官职变动】

●表授予官职

◆察:考察、推举。  李密《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征:征召。        《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荐:推荐、荐举。  《汉书高帝纪上》:“萧何追还之,因荐于汉王。”

◆举:提拔、推举。  《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后汉书马援传》:“乃辟援及同县原涉为掾。”

◆拜:授予宫职。    《三国志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授:授予宫职。    《红楼梦》:“如今且说贾雨村,因补授了应天府。”

◆起:①举用、征聘。  《管子法法》“废人而复起,殆。”

②应聘、出仕。  《李业传》:“公孙述欲征李业,业固不起。”

◆拔:提拔,选拔。    《论衡书虚》:“桓公尊九丸之人,拔宁戚于车下。”

◆除:任命,授予宫职。 《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铨:选拔官吏。      《北齐书》:“未闻如此铨选。”

●表提升官职

◆陟:提升。《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注意:臧否:好坏。作动词就是批评、褒贬的意思,例如:臧否人物。

◆擢:提拔,选拔。  《后汉书卓茂传》:“擢龚胜子赐为上谷太守。”

◆升:提拔、升迁。  白居易《祭卢虔文》:“名图文著,位以才升。”

◆加:加封。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宋史辛弃疾传》:“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表调动官职

◆转:转移,调动。  《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调:选调,调遣。  《汉书张释之传》:“事文帝,十年不得调。”

◆徙:调动。        《史记,酷吏列传》:“武帝即位,徙为内史。”

◆补:补充缺职。    《后汉书宋均传》:“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

◆出:离开京城外调。 《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入:入朝为官。    《明史傅宗龙传》:“调巴县,行取,入为户部主事。”

◆行取:明清时,地方官经推荐保举后调任京职。

●表降、免官职

◆贬:降职。    《旧唐书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

◆谪:贬官降职或流放。《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迁:贬谪,放逐。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卒使上官大夫短(说别人的坏话)屈原于顷裹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放:驱逐、流放。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放:外放,指京官调任地方官。梁启超《谭嗣同》:“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左迁:降职、贬官。《三国志魏书徐奕传》:“太祖征汉中,魏讽等谋反,中尉杨俊左迁。”

◆左除、左授、左转:同上。

◆罢:解除,免去。 《后汉书,马成传》:“明年,大司空李通罢,以成行大司空事。”

◆免:免职、罢免。  《汉书文帝纪》:“遂免丞相勃,遗就国(回到封地)。”

◆黜:贬退。       《国语晋语一》:“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废:废黜,放逐。 《史记吕太后本纪》:“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革、削、夺:革职、罢职或停职。高启《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褫(chǐ)职:革去官职。《明史张任学传》:“贼伏兵要害,岱陷于贼,良玉军亦大败。事闻,任学坐褫职。”

◆除名:是指中国封建时代对官吏犯罪的一种处罚方法,即开除官籍。《资治通鉴》:“上怒稍解,二人除名,流岭南。”

◆退:①撤销或降低官职;②自己辞职。

◆斥:屏弃不用。

注意:  “迁”比较复杂。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也可指流放(见“●表降、兔官职”部分)。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右迁、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越级提拔叫超迁。

●表兼职、代理官职

◆兼:同时掌管,兼任。 《旧五代史甘荷余传》:“未几,移镇青州,就加兼中书令。”

◆领:兼任,代理。     《晋书谢安传》:“又领扬州刺史。”

◆行:代理。           《三国志武帝纪》:“太祖行备武将軍。”

◆署:代理,暂任。     《三国志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摄:代理。 《左传》:“羊舌鲋摄司马。”

◆权:暂代官职。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

◆假:临时的,代理的。  《陈涉世家》:“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

◆判:以高位兼任低职,以京官出任地方官。

《宋史韩琦传》:“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其他

◆居官:担任官职,做官。《张衡传》:“衡不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视事:任职。到职办公。《后汉书》:“时东郡未平,纯视事数月,盗贼清宁。”

◆下车:官吏初到任。《资治通鉴》:“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也作“致事”。《后汉书》:“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

◆致政:犹致仕,指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致,归。清代侯方域《汤御史传论》:“余王父(祖父)与汤公同朝为言官,既老致政。”

◆休政:官员年老退休去职。

◆乞骸骨:自请退职。《汉纪哀帝纪下》:“大司空彭宣见莽专权,乞骸骨。”

◆乞身:古代以做官为委身事君,所以“请求退职”为乞身。《后汉书李通传》:“时天下略定,以病上书乞身。

◆解官:辞去官职。《宋史包拯传》:“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仕做官。《世说新语》:“将解褐,故咨之于涛。”

◆释褐:同上。

◆解禄:停止俸禄,指解除官职。《三国志魏略》:“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告老:旧指官吏年老辞宫退休。陈子昂《高府君墓志铭》:“于是因阶秩满,告老归闲。”

◆请老:同“告老”。

◆移疾:也叫“移病”,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这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新唐书康承训传:“承训惭,移疾。”

◆谢事:辞职。明唐顺之《书钱遇斋高尚卷》:“予自为编修罢归,是时,邑中士大夫谢事而居者十数人。”

◆去官:辞去宫职,离职。《汉书,列传第四十二》:“龚胜字君宾……州举茂才,为重泉令,病去官。”

去职:指离开职务,不再担任原来的职务。《张衡传》:“白去史职,五载复还。”

◆秩:古代官职级别。例如,贬秩三等(贬宫三级)。

(1)阶秩:指官吏的职位和品级。

(2)迁秩:官员晋级。《宋史李大性传》:“从臣力荐之,迁一秩,为湖北提刑司干官。”干官,提刑司属官。

(3)秩满:官吏任期届满。《南史虞寄传》:“前后所居官,未尝至秩满,裁期月,便自求解退。”

(4)镌秩:降级或降职。《明史张任学传》:“明年除道立名,任学亦镌一秩。“道立”是人名,指巡抚常道立。

【专项训练】

1.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2.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民或官吏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殿下等。

B.麾下,这是一个书面语词汇,原意为将帅的部下之意,或者是对将帅本人的敬称。

C.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唐朝以后,丈人专指妻父,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D.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皇太后。一般人称自己的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3.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B.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C.宦官,也指太监,是中国古代京城既为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也为一品二品官员服务的官员。

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4.(2016年全国1卷)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毀,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5.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保,是古代“三公”之一,位次于太傅,周代始置,为辅佐国君的官。

B.门客,又称食客,依附于贵族门庭的人,作为一种职业,它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C.实封,食邑制度之一。唐朝封户有虚实之别,唯如实封者,始食其所得封户之租税。

D. 山东,是一个区域名,指的是泰山以东的地区,与现在的“山东省”不同。

(崤山以东的地区”或“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6.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