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研究生”说起——歧义说趣(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雷银喜

从“考研究生”说起

江西余干二中  雷银喜



甲:考研究生有什么难?

乙:别吹了,你为什么不考?

甲:吹什么?昨天我就考过一回。

乙:笑话!

甲:我说,李你是认识的,他是不是考研究生?昨天他上我家,我就考了他好几道题。

乙:……

以上笑话,很显然,甲钻的就是“考研究生”这一短语的空子,即利用了它的歧义现象。乙以为甲大话是将“考研究生”照通常意义理解为“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此处且有考而通过、被录取之意),而甲却别解成“对研究生进行考试”(实际上是问一些问题),比较之下,“研究生”一是作为争取的资格,一是具备其资格的人;“考”呢,一是为获取资格而考,属被考性质,一是对他人行考,属考人性质。这类歧义便是由词语的多义性造成的。要消除这类歧义,一是完善语境,使词语在具体的上下文里呈现出单义性,另一办法是变换说法,使本身不存在歧义可能。如前举对话,若甲不是要故意造成歧义,“考研究生”就当说作“考取研究生”。对词语歧义的有意识利用,作用也大,或可表现人物的无知可笑,如有个小笑话说某家长见儿子的在校素质报告单上写着“尊敬师长”,便拷问儿子:“老子让你尊敬老师,你却去尊敬师长,莫非想当参谋?”一个连“师长”一词也不能正确理解的“老子”形象可见矣!又有故事说:有一江湖郎中据医书上的“巴豆不可轻用”给病人开出大剂量巴豆,结果 闹出人命。见官时便振振有词:“不可轻用,不就是要重用吗?”其实医书上的“轻”是轻率、随意的意思 ,由此表现庸医的形象不亦妙乎?或可表现人物的机智和幽默,修辞中的所谓“曲解”往往如是,如清代纪昀一次叫皇帝为“老头子”,若不是他机智过人,巧予曲解(万岁曰“老”,尊居兆民之上为“头”,天子乃“子”),恐遭大祸也未必。有时利用歧义的表达效果更妙,如1944年春,日寇进犯广西,省主席黄旭初闻风丧胆,托词归乡为老母扫墓而逃遁,于是《新华日报》报道:桂林危机声中(引题)黄旭初扫他妈的墓(主题)。主题中“他妈的”一语双关,斥骂巧妙而又辛辣,教人忍俊不禁,叹为奇思妙笔!



不同切分是歧义产生的又一原因。短语或句子存在着一个切分问题,在书面上就是结构层次的确定,有的可用标点表现,在口语中就是停顿的确定。如“穿好鞋子”,其切分便有二:⑴穿/好鞋子;⑵穿好/鞋子。又如“我们四个一组”的切分:⑴我们/四个一组;⑵我们四个/一组。再看一则逐客者写下的字条:落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逐客者的意思是⑴落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而客人却故装不知,理解成⑵落雨天/留客天/留 我不/留。这类歧义 的避免一可利用上下文制约,如“穿好鞋子”补作“穿好鞋子,不得赤脚”(意为“把鞋穿好”),或补作“穿好鞋子就怕下雨”(意为“穿新鞋”);二可调整字句,如“我们每四个一组”、“穿新鞋子”、“把鞋子穿好”等;还可利用语音停顿,如“我们四个——一组”“穿好——鞋子” 等,在书面语中能用标点 的就得用标点,如“落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谈到语音,除了上面说的语音停顿制约语义,句中词语重音、句子语调及语音本身也都能影响语义,使发生歧变。如:“小明明年才成年”。⑴重音在“明年”,表示还要到明年,才算成年(今年根本就不是);⑵重音在“才”,则表示即使到明年,也只是刚成年(没那么早成年)。又如:“小李拿了封信出来交给我”。⑴重读“出来”,则表示是小李出来(拿着信);⑵轻读“出来”,则表示小李拿出信来。而语调在一定语句里的能动也是显见的,如“你去,我也去”。假使前后语调一致,表示两人一起去;而如果 “你去”读成上扬语调,则无疑成为“我也去”的条件了。至于语音本身直接造成的歧义 ,就是说话的和听话的在语音上产生了误会。如有则笑话说一县令在堂上忽撒一屁,口称“爽利”,堂下的跟班差吏忙欣然恭谢:“谢老爷赏”,以为老爷“赏吏”也。这里可能有双方的“责任”在。单方的则要算口吃或耳背造成的这类情形了,如口吃 者某赴宴,桌上用大碗倒酒,轮到某,他指着碗说“倒、倒、倒,倒一点儿”,可“倒一点儿”还没说完,碗便满了。倒酒者明明听着“倒、倒、倒”嘛!怪谁去呢?据说乙耳背,新年后遇甲,甲说:“你好,祝你四季发财。”乙听后说:“什么?你骂我‘死去活来’?”这是耳背者留下的笑料。



歧义产生的又一原因是句子结构的颠倒、缠杂。如书面说“十五个中学的共青团员共聚一室,欢庆五四”,就难免歧义⑴十五所中学的共青团员……⑵中学的十五个共青团员……若原意要说的是后者,那么问题就在结构颠倒(或曰语序不当)了。缠杂的情形似更复杂,如某校入托《通告》称:家长估携带独生子女证(笔者为阐述方便,设代号为A)和出生证(B)或父母一方单位证明(C)及户口簿(D)。试试看,这《通告》是否有四解:⑴(A+B)或(C+D);⑵<(A+B)或C>+D;⑶A+<B或(C+D)>;⑷<A+(B或C)+D>。这样,要带的证件便有四种情况:⑴A+B;⑵C+D;⑶A+B+D;⑷A+C+D,到底带什么,让人犯难。其实,《通告》的本意是⑷<A+(B或C)+D>。之所以引起歧解,问题的关键就在句中的“或”字模糊了管辖范围,使涉及相关内容缠杂不清。类似情况,其实不妨逐项开列,倒也清楚明白。



省略不当也是常要引起歧义的。这里说一个典型的例子,据说有对夫妇,夫在北京供职,妻在山东任教,曾相约暑期在北京会面。后来,妻子有事耽搁,未如期赴京,夫就去了一个电报 :“七日不到八日来。”妻接电后,七日索性不急,便买了八日的票北上了。夫见妻七日未到,八日便去了山东。结果 双方扑空。问题出在哪里呢?显然就在丈夫发的电文上,夫的意思 是“七日你不能到北京,我便八日来你处了”,而妻的理解却成了“如你(妻)七日到不了北京,就八日来吧”,其中最关键的主语省略了,难怪也就要误事了。看来,句子成份的省略不可不慎。

而有的省略却并非是句子字面上的,而是句子之外的,也就是暗示的内容。由于对语言环境的注意点不同,因而对暗示的内容便可能发生歧解。暗示的内容自然算是一种言再调整省略,一旦补足明示,歧义也便不复存在。《笑林广记》里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故事,有人负债累累,一日讨债人甚众,椅凳皆占满,有一位只得坐在门槛上。主人偷偷对他说:“请你明天早点来!”于是那人十分高兴,帮主人把讨债人都劝走了。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主人家,问相约事。主人说:“昨日劳你坐门槛,甚感不安,今日早来可先占把椅子。”故事里主人的一句“请你明天早点来”,从字面上说,句子意思十分明确,可“来干什么”便得从特定语境里索解了。次日讨债人所谓“相约事”无疑就是以为主人答应明日先还他的债了(他始终是围绕着讨债还钱这个言语环境的),而主人的回答则另取语境(来晚了,无座位),省略义(暗示义)是“可先占把椅子”。要避免这种歧义,不使用省略暗示就行了。主人如说“请你明天早点来,好占把椅子”,何来歧义?当然,这样一来,也便取消了故事的愉悦性,取消了艺术了。主人的那份狡黠(他准许是有意利用模糊语境的),讨债人的那份由暗喜到失望的心态夫复何见?



还有一点,就是修辞、用典、曲折表达等都可能引起歧义。如“后院起火’的比喻,“读书破万卷”的形容,“初出茅庐”的用典,因理解能力的限制都可能歧解。至于 曲折表达,不妨说个故事:宋国有一丁姓人家家里没有井,常需一人专去打水,待到他家挖了井,他告诉别人说:“穿井得一人”,结果这话很快传开了,直传到国君耳中。国君也深以为奇,便派人去查核。丁家回答说:“我是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里挖出了一个人呀。”故事中的这场风波,无疑是丁家的一句“穿井得一人”引起的。如果说丁家不是有意制造语言迷糊、寻求怪异效果的话,那么丁家的话倒不妨看作是一种曲折表达(省去了一个人的劳力,不就是像多得了一人吗?),而这种曲折遇上旁人的惯常性、直线型理解,能不兴起风波么?当然 我们得承认,丁家的曲折法,是超常的,不足取的。这个故事启示人们:追求曲折表达,得有个度,有个适当的语境,得绝大多数人理解。否则人们将不知所云或把人引入语言歧义的死胡同。

以上是我个人对歧义现象作的肤浅的认识的探讨。

总之,我们说话、作文都应力求语言清晰准确,避免发生歧义。自然能积极利用歧义现象丰富我们的语言和生活,也是一种文化修养。 作者邮箱: ezyz99@163.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