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2-02-23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时代背景;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文段梳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感情变化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文段梳理,资料解读,理解乐、痛、悲的含义。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和分析作者的人生观和生死观。 教学方法:诵读法、删补法、搭建阅读支架、点拨法 课前预习指导: 1、大声朗读课文两遍,做到读准字音和句读。 2、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做到书面圈画和标注重要文言字词。3、阅读:注释一和学案中的《王羲之传》节选及《清言致患》。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为唐朝后来 100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相传,唐太宗为得到《兰亭集序》费尽心机;得到后,如获至宝,不仅让人临摹数本,更是在临终前嘱咐儿子,一定要用《兰亭集序》陪葬。从此,真迹绝矣。那么,唐太宗为什么如此钟爱《兰亭集序》,仅仅是因为书法惊艳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千古名文。 二、解题(一)从课题《兰亭集序》中,你能读到哪些信息? 明确: 1、集会地点是在兰亭。 2、“集”既是文人雅士的集会,也是《兰亭集》这一诗文集。 3、这是一篇书序。 (二)有关“序”:书序一般要交代写序的缘由,所序之书的内容、体例、作用及写序者的意图。本文虽是一篇书序,作者却善于借题发挥。 (三)速读课文,找出分别写兰亭集会、写诗文集、“借题发挥”的段落。明确:第 1、2段写集会,1、4段写诗文集,3、4段是“借题发挥”。 三、整体感知 (一)疏通文句 1、出示难读的字,请学生读,正音。 2、出示重点文言知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3、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预习中的难句,教师释疑。 4、点名读,师生共同点评。 5、听雅坤老师范读(注意重音、停顿、语气、节奏)。 6、大家齐读全文。 (二)感知作品 1、梳理情感变化:在每一部分找出一个表达作者情感的字。 2、根据文章的情感变化,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师生共同概括: 第一部分(第 1、2自然段):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记会 第二部分(第 3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慨叹 第三部分(第 4自然段):交代作序目的。——明义 4个人的祸福成败,以及死生,都不足以介其意。——冯友兰《论风流》孙绰《天台山赋》云:“游览既周,体静心闲。害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无全牛。凝思幽岩,朗咏长川。”在这种深厚的自然体验下,产生了王羲之的《兰亭序》。——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9658; 设计意图:联系魏晋人物的思想,启发学生自然之乐还在于对心灵的慰藉与启迪。由“乐”到“痛”的过渡——超时空链接:歌德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中说:“难道非得如此:使人幸福的东西,反过来又会变成他的痛苦之源?” (二)分析第三段——析“痛” 1、小组竞赛问题:本段的感情基调是“痛”,作者因何而痛?学习方法:删补法(联系文段,理解重点语句) ① 先删:先删去整个中间部分,只保留开头结尾。“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明确:痛的原因:人生短暂、终将死亡。 ② 后补:补上除“或......或......”外的部分。“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注意抓住句子主语进行分析。 明确:本句主语:其——“人”,从“欣于所遇”——“所之既倦”。表现的是:人的内在欲望永不满足。 ③ 再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明确:本句主语:向之所欣——已为陈迹。表现的是:赏心乐事短暂不永。 9658;设计意图:通过删补的形式,既联系文段,又使学生注意力聚焦,帮助学生逐步由浅入深地解读文本。 2、知识挑战问题:本段开头作者为何不把主语写成“我”,而要写成“人”?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谈谈你的想法。真正风流的人有深情。但因其亦有玄心,能超越自我,所以他虽有情而无我。所以其情都是对于宇宙人生的情感。不是为他自己叹老嗟卑。 桓温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他是说“人何以堪”,不是说“我何以堪?”假使他说:“木犹如此,我何以堪”,他的话的意义风味就大减,而他也就不够风流。 ——冯友兰《论风流》 9658;设计意图:用桓温的事例使学生了解作者之痛超越了自我,是对人生进行哲理性思考的结果。 3、知识挑战问题:六十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的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是悲得太没有道理。你认为呢? 9658;设计意图:由“乐”到“痛”的情感变化,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从文本和情感两方面理解作者因何由“乐”转“痛”。由“痛”到“悲”的过渡——超时空链接:歌德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中说:“后来我便吟诵一位古代诗人的诗篇,我觉得好似窥见了自己的心。我啊,已经饱尝了种种痛苦!唉,在我之前的人难道就已经如此不幸了吗?” (三)分析第四段——悟“悲” 1、小组竞赛问题:本段的感情基调是“悲”,作者因何而悲?学习方法:删补法 ① 先删:只保留“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悲夫!”。 明确:悲的两个原因:生命无常,人生易老。 ② 后补:补回“悲夫”之前的所有内容。“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问题:比较补回前后的变化。 9658;设计意图:用删补的形式,使学生能够通过前后比较,领会“悲”之深广。 2、知识挑战 ①问题:“悲”是悲哀、悲叹,还是其他?阅读下列材料,说说“悲”的含义。深于情者,不仅对宇宙人生体会到至深的无名的哀感,扩而充之,可以成为耶稣、释迦的悲天悯人;就是快乐的体验也是深入肺腑,惊心动魄;浅俗薄情的人,不仅不能深哀,且不知所谓真乐:王右军既去官,与东土人士营山水弋钓之乐。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9658;设计意图:补充魏晋人物思想,深入理解“悲”的含义更在“悲天悯人”,为作者行为寻找思想基础。 ②问题:面对无尽之悲,维特选择了自杀,王羲之作何选择?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③问题:他这种选择,意义何在?请用原文语句回答。补充材料: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典论论文》 永恒只存在于现在,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未来。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赫尔曼.黑塞《荒原狼》 9658;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对“悲”的消解方式,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意义。补充材料,进一步阐明作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的积极意义。 三、总结全文(一)补充材料: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李泽厚《魏晋风度:人的主题》 9658;设计意图:联系魏晋风度说明王羲之对人生短促的感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 (二)思考探究:唐太宗为何如此钟爱《兰亭集序》? 总结:生活在动荡不安时代的王羲之,或许不会想到,他的《兰亭集序》会为一位唐朝帝王所钟爱,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说“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无论是长期分裂的魏晋,还是大一统、文化灿烂辉煌的唐宋,人们在思想情怀上一定有相通之处。在接下来对唐宋四篇文章的学习中,请同学们关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统一。 9658;设计意图:以探究唐太宗对《兰亭集序》的钟爱,引导学生立足全篇、学以致用;这种喜爱也足以说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统一,为本单元学习奠定基础。四、课后作业 (一)读一读:阅读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加深对文本的体会。 (二)写一写:我有感于斯文 (三)做一做:阅读学案上的两类十则材料,完成作业并上传。 有关魏晋风度:每则用不超过 3句话,阐述材料与文本的联系。有关课文内容:可以用课文相应语句回答。 板书: 附:10则材料 (一)关于魏晋风度 1、晋人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乃能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晋人的美的理想,很可以注意的,是显著的追慕着光明鲜洁、晶莹发亮的意象。——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2、晋人酷爱自己精神的自由,才能推己及物,有这意义伟大的动作(注:放鹤飞去)。这种精神上的真自由、真解放,才能把我们的胸襟像一朵花似的展开,接受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了解它的意义,体会它的深沉的境地。 近代哲学上所谓“生命情调”、“宇宙意识”,遂在晋人这超脱的胸襟里萌芽起来。——宗白华 3、谢太傅与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 ——《言语第二六十二》 人到中年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乐之感得以深沉。——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4、王羲之的《兰亭》诗:“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真能代表晋人这纯净的胸襟和深厚的感觉所启示的宇宙观。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两句尤能写出晋人以新鲜活泼自由自在的心灵顿悟这世界,使触着的一切呈现新的灵魂、新的生命。——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5、可惜他们(注:清谈家)因为爱好此道(注:清谈)而致于沉迷,不加节制,君臣上下,竟成风尚,二百年来,愈演愈烈。生活趋于狂诞,政务致于荒废。而时人或称为通达,或名为高逸,风尚所趋,流连忘返,真是无可救药了。王右军(王羲之)与谢太傅(谢安)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世说新语言语篇》)谢安是东晋的名臣,人品见识,在当时都称是杰出之士,其意见尚且如此,其余的我们更可不必细论了。 ——刘大杰《魏晋思想论》 (二)关于课文内容 1、魏晋名士对自然界的热爱,确实超过了前人。简文帝那一句“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道尽了他们的心曲。他们不但以清风明月、春柳劲松来品评人物,更亲自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并从中体验到难以言表的愉悦。......它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一样可以观赏和品评,只不过也许更漂亮。......事实上,魏晋人热爱自然界,就因为它自然。——易中天《魏晋风度》 2、及好会,则狐蹲牛饮,争食竞割。掣拨淼折,无复廉耻。以同此者为泰,以不尔者为劣。终日无及义之言,彻夜无箴规之益。 ——《抱朴子疾谬篇》 【译文】等到盛会时,就像狐狸一样蹲踞、像牛一样豪饮,争着吞吃抢着切割,互相拽拉、互相碰撞、过量倒酒、糟踏食品,不再有廉耻之心。以同样这么做的为好,以不这样做的人为差。整天没有涉及品德根本的话,整夜没有有益的规劝言语。3、为了“生之难遇而死之易及”,于是尽量地把握住这现存的一刻,尽量地去享受人生的态度,正是汉末以来名士们喜欢饮酒的理论的说明。......痛饮酒是增加享受的,读《离骚》是希慕游仙的,这是当时名士们一般的心境;而其背景则正是时光飘忽和人生无常的感觉的反应。 ----王瑶《文人与酒》 4、魏晋的哲学是玄学,玄学的表现是清谈。......璧人卫玠更不但被看死,还差点被谈死。卫玠......最后被看死在建康。实际上他在被围观前就已经大病一场,原因则是遇到了谢琨。......当时王敦镇守豫章,卫玠前去拜访,与谢琨一见如故,结果卫玠居然置主人王敦于不顾,跟谢琨大谈玄学,一连几天通宵达旦,终于一病不起,无可救药。——易中天《魏晋风度》 5、王弼死时只二十四岁,同何晏清谈时,说他尚未弱冠,那真是一个翩翩少年了。他在那时竟然能折服时人奉为谈宗的何尚书而为一坐之主,他的谈艺的高妙,由此可知。——刘大杰《魏晋思想论》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虽然是一篇山水游记类散文。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这种散文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说理的成分、本文即是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这类文章的阅读,不仅要赏景,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及作品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感受文章情理交融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 增强文化自信。”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