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指导:《礼记》两则、《马说》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中考复习指导 2021-10-18 手机版 | ||||
一、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 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 教然后知困 能自反也 教学相长也 讲信修睦 不独亲其亲 男有分,女有归 盗窃乱贼而不作 外户而不闭 二、文言现象归纳 1.通假字 (1) 学学半 学同敩,教导 (2)选贤与能:通“举”,推荐 (3)矜: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 2.古今异义 (1)故曰:教学相长也 (2)不独子其子 (3)男有分,女有归 (4)货恶其弃于地也 (5)盗窃乱贼而不作 3 .词类活用 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选贤与能 4.一词多义 (1)学 学学半 (2)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 (3)独 矜、寡、孤、独 故人不独亲其亲 (4)闭 是故谋闭而不兴 外户而不闭 5、特殊句式 (1)是谓大同。 (2)其此之谓乎? (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马说》 (一).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执策而临之其真无马邪? 二. 文言现象归纳 1.通假字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才美不外见 (3)食之不能尽其材 2 .词类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 (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 才美不外见 3、一词多义 食 一食或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故 故虽有名马 既克,公问其故 其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之 奴隶人之手 马之千里者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 久之 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执策而临之 而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4.特殊句式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马之千里者 三.中考链接 1.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食不饱,力不足(食:吃) B.策之不以其道(道:道路) C.执策而临之(策:马鞭子) D.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能) 2.下列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马之千里者 3.下列句子中的“而”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执策而临之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下列句式与“马之千里者”相同的一项是( ) A.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B.其此之谓乎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D、帝感其诚 《礼记二则》 《马说》后测题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号 一、默写 1.知不足, ;知困, 。 2. . ,不必藏于已。 3.选贤与能, 。 4.使老有所终, , , 、 、 、 、 皆有所养 5.描绘千里马的终身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 。 6.有人说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是: , 。 二.解释加点的词语 1.不知其旨也 旨: 2.教学相长也 长: 3.选贤举能 举: 4.选贤与能 贤: 5.学学半 学: 6.亲其亲 亲: 7.故虽有名马 虽 8.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9.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 10.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11.策之不以其道 以: 12.其真无马邪 其: 三.(三)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予委废①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⑤,不减扬雄⑥,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有删减) 【注释】①委废:家境衰败。②单弱:弱小,无所依靠。③宦:出仕。④工:擅长。⑤行义:行为道义。⑥杨雄:人名。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奉继母益至 至:周到,周全 B. 一出其力 一:一点儿 C.鲜能过也 鲜:少 D.帝然之 然:认为……对 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以吝故不及 A.生以乡人子谒余 B.以头抢地尔 C.以中有足乐者 D.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下列句子,与“巩导之于欧阳修”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鱼,亦我所欲也 C.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D.休祲降于天 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曾巩在父亲去世后,和继母一起照顾四个弟弟、九个妹妹。 B.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他的名声比王安石大。 C.曾巩引荐了王安石,但是等到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却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 D.曾巩对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有很高的评价,认为不在杨雄之下。 1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②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答案 一.1-4略 5.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6.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有 二.略 三.1.B 2.C 3.D 4.A 5.皇上说:“王安石对富贵看得很轻,怎么说他吝啬呢?” 曾巩说:“我所说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啊。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 (可直接打印) | ||||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