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潜台词的文学形象鉴赏——《荷花淀》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1-09-26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小说及戏剧)的语言魅力。 2.通过潜台词,透析人物心理,感受并鉴赏人物形象。 3.感受抗战年代青年男女真实的生活情境,体会革命青年的温情与热情。 【情境导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的时候,总会有些不便或不想直说的话,于是选择“拐弯抹角”、“旁敲侧击”,但又想让对方明白“话里有话” “言外有意”,我们将那些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意思称为潜台词。比如: 当朋友对你说:我最近好像又胖了。其实是想说:我最近有没有瘦啊? 当父母对你说:这次考了多少分?我们绝对不批评你。其实是:你若考不好,还是要收拾你的! 当老板对员工说:要不这个方案你再想想?其实是:你这方案不行,重做! 当女友对男友说:我没生气。其实是在说:我生气了,再不哄我你死定了! 不止生活中,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也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能够帮助我们走进人物内心,感受和赏析人物形象。这也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明确概念】 在这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来看看概念的阐释,到底何谓潜台词? 请一位同学来带着大家划重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潜台词。 所谓潜台词就是深藏在台词之中的真正含义,是潜藏在台词下面的人物思想、感情、愿望和目的。是戏剧表演中人物在行动过程的内心表现,它是人物客观的灵魂。它不仅由形态动作,而且由语言动作表达出来,因为除了可以用身体来动作,还可以用声音、话语来动作。 潜台词是指某一话语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即台词中所包含的话里有话或未能由台词完全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也就是说话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学生总结潜台词的特点: 暗示性、试探性、启发诱导性、委婉曲折性等(与人物心理直接相关) 潜台词不仅局限于对话,还可以从心理、动作、神态等方面体现,以上科学的诠释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分析潜台词的角度,希望大家有所留意。 【回顾情节】 1.通过第一课时,我们梳理了文章内容,请一位同学来带领大家回顾下文本内容,简要概括文章主要故事情节: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学夫卫国 2.我们探究的重点就是通过挖掘本文语言中的潜台词来走进人物形象,还记得上节课布置给大家的任务吗?选择你认为最富潜台词的一段对话,分角色朗读,再现情节,挖掘深意。 【重点解读,自主探究】 现在是检验大家活动成果的时候了,请大家分组展示,分角色有感情地诵读,再现相关情节,指出蕴含在表层语意之下丰富的潜台词,感受并鉴赏人物形象,试着总结挖掘潜台词的方法? 学生分组展示与分析,总结方法。 方法总结:(不局限于以下,学生可以发散思维,举例分析,归纳总结) 1.语气中的潜台词:重音与语气 (1)“你总是很积极的。” 嗔怪、埋怨的语气:表现了女人长期一人持家的些许委屈和对丈夫热衷革命活动的些许埋怨。但其中又有对丈夫所为的理解,“很积极”是女人对丈夫的肯定与称赞,她理解并支持抗日活动,可此时,她还是一个女人(妻子、母亲和儿媳)。 (2)“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明白就好,她的疑问并不是一定要水生解决什么,她明白他无法解决。所以作为小女人的她只是想得到水生的理解与精神上的支持,体现了女人的通情达理。 (3)“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突出“还”,责问的语气,流露出焦急、关切的心理,又想旁敲侧击地问出水生晚归的原因。关心丈夫而又有分寸,给水生时间去解释,顺着他的解释一层层追问。 (4)“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们当中,你是开明的,是不同于别人的,是比别人进步的。别人的表扬更让女人不好反对或是生气,一通过侧面评价写出女人的开明,二也是水生对前面嗔怪与埋怨的安慰,三也是劝说,希望女人能够同意并支持他的决定。 2.标点与句式中的潜台词 (1)“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句号:前后为两句话,第一句表态,第二句表明自己的担心和顾虑。表现女人是支持并许可的,但对她来说家里确实也有为难之处。 逗号:整体为一句话,表达的重点在最后一个分句,强调家里有困难,削弱了前面的表态,与女人明理又顾全大局的形象不相符合,显得刁钻了些。 (2)“怎么了,你?” 主谓倒装句式:强调“怎么了”,表现出女人急于弄清水生晚归的真正原因,在一番顾左右而言他之后,她按捺不住内心的担心与急切,倒装句近乎质问的语气,表现了她对丈夫的关切和爱。 (3)“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和转折。这里产生了口是心非的表达效果:表层语意是婆婆让我去看他,我觉得没什么好看的;深层语意是自己想去,又不好意思直说,用婆婆来做挡箭牌,忸怩、含蓄、天真、温顺,自言自语般羞红了脸,言虽假情却真。 3.神态里的潜台词 (1)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 表明女人了解水生,细心。 (2)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 忍着不哭,表现了女人的勇敢、坚强与自立,和一个妻子的深明大义。 (3)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 “呆呆地”写出女人苦等至鸡鸣时分的表情,呆呆的神情表明内心的怅然若失,空落落。她在等水生回来,还有想说的话。 4.语言与行动中的潜台词 (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动作细节的潜台词是听到水生要去大部队,内心一惊,担心和恐惧让熟练编席的双手在失神的情况下,出了错。担心溢于言表。 (2)“不是他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言语与动作的矛盾背后的潜台词:话里看似批评和指责,不耐烦而近乎数落。但结合后面的动作,能看出男人把饼干盒子给了女人,然后立刻游远了。可见指责当中饱含了担心,“落后分子”也体现出些许对于女人们的固有观念,觉得女人不如男人,容易给抗日拖后腿。男人的爱是质朴的,不善表达的。 (3)“可是,任务已经完成,该回去晒晒衣裳了。情况还紧得很!” “该”字表明队长也认为晒衣裳才是女人该做的事情,现在战况还很紧张,女人还是回家比较安全。队长的关心背后,同样有些许男人们对女人们的主观看法:打鬼子是男人的事。此处还与后文女人们也组队参与战斗形成呼应。 5.说话的逻辑(矛盾或回避)中的潜台词 (1)夫妻话别:环形递进 你怎么回来得这么晚?----他们几个哩?----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怎么了,你? 询问(直接)→追问(迂回)→逼问(直接)这一过程写出了女人由好奇、疑问到担心的心理变化。也写出了水生的不敢说、不好说和不忍说的复杂心理,夫妻之间的情谊朴实而真挚。 (2)“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脱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前后看似矛盾,实则是口是心非:我不想拖尾巴,是希望别人了解的,忘下了衣裳只是客观借口,得去找他,才是女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小结方法:重音与语气、标点与句式、神态与动作、言语与逻辑 小结人物形象: 男人:不善言谈,感情质朴,热衷抗日,勇敢战斗,思想进步,有责任心,低估女人们。 女人:心系丈夫,从担心紧张、不舍分别,到亲历伏击战,慢慢变得勇敢而进步,成长后有不让须眉的胆识和本领。 【迁移鉴赏】 以本文的语言为例,我们找到了一些分析潜台词的方法,但正如上课伊始我们提到的,作为戏剧名词,潜台词在戏剧中或许体现得更为突出,我们能否试着突破文体的局限,回顾一下曾学过的《雷雨》,用以上方法挖掘其中的潜台词。 (一) 周朴园 (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 鲁侍萍 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周朴园 (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 侍萍停。 周朴园 你——你贵姓?(周朴园的问话‘你——你贵姓’是因为对鲁侍萍感到惊奇而突然情不自禁发问的。这里的破折号正说明了这种心理状态。这种破折号所表现的语音延长,是受到感情制约的,它能反映出人物种种复杂的心理状态:热烈兴奋、激动喜悦,惊奇诧异、悲哀畏惧,等等。这种语音延长或停顿,可称作感情延长或感情停顿。) 鲁侍萍 我姓鲁。 周朴园 姓鲁。你的口音不像北方人。 鲁侍萍 对了,我不是,我是江苏的。 ......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 (汗涔涔(形容汗水不断地下流。)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周朴园 (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你可以打听到她的坟在哪儿么? ...... 鲁侍萍 以后无锡的人是没见着她,以为她那夜晚死了。 周朴园 那么,她呢? 鲁侍萍 一个人在外乡活着。 周朴园 那个小孩呢? 鲁侍萍 也活着。 周朴园 (忽然立起)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 周朴园 哦。 ...... 鲁侍萍 老爷那种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 周朴园 要哪一件? 鲁侍萍 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声音的延长) 周朴园 (惊愕)梅花? 鲁侍萍 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朴园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二) 周朴园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鲁待萍 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偏偏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里做过的事。 周朴园 怪不得四凤这样像你。 鲁侍萍 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周朴园 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鲁侍萍 (低头)哦。 周朴园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鲁侍萍 (叹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话请你也不必说了。 周朴园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鲁侍萍 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 周朴园 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第一句中,周朴园为什么突然把话题转到鲁贵身上?潜台词是“你不能告诉鲁贵实情”。他其实怕鲁侍萍把真相告诉了鲁贵,一方面有损自己的名声,另一方面又怕鲁贵的敲诈,自己不把话挑明,怕再激起鲁侍萍的愤慨,鲁侍萍说了“你不要怕。他永远不会知道”后,周朴园才长舒了一口气“那双方面都好”。) 鲁侍萍 你不要怕。他永远不会知道的。 周朴园 那双方面都好。再有,我要问你的,你自己带走的儿子在哪儿? 鲁侍萍 他在你的矿上做工。 周朴园 我问,他现在在哪儿? 鲁侍萍 就在门房等着见你呢。 周朴园 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换成“我的儿子是他?!”表意有何差别?) 鲁侍萍 就是他!他现在跟你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 周朴园 (冷笑)这么说,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鼓动罢工,反对我! 鲁侍萍 你不要以为他还会认你做父亲。 周朴园 (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鲁侍萍 什么? 周朴园 留着你养老。 鲁侍萍 (苦笑)哼,你还以为我是故意来敲诈你,才来的么? 周朴园 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那么,我先说我的意思。你听着,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不过——(吞吞吐吐,迟迟疑疑,这标号写出了周朴园的担心、恐惧,点出了伪君子的面目。) 鲁侍萍 你不要怕,你以为我会用这种关系来敲诈你么?你放心,我不会的。大后天我就带着四凤回到我原来的地方。这是一场梦,这地方我绝对不会再住下去。 周朴园 好得很,那么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 鲁侍萍 什么? 周朴园 这于我的心也安一点。 (1)挖掘潜台词,赏析周朴园或鲁侍萍的人物形象:(神态说明、标点句式、说话逻辑、语气语调等) 周朴园:虚伪自私,冷酷无情,阴险狡诈,封建专制家长及资本家形象。 鲁侍萍:善良正直,备受欺辱和压迫。坚强勇敢,对冷酷的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充满仇恨,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刚毅、顽强。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2)探究周朴园对鲁侍萍身份的四次追问背后的潜台词: ①周:你——你贵姓? 鲁:我姓鲁。 ②周:(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我姓鲁,老爷。 ③周:(忽然立起)你是谁? 鲁: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 ④周:(徐徐起立)哦,你,你,你是—— 鲁: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潜台词:第1次:鲁侍萍关窗的动作让周朴园觉得很奇怪,勾起了他的思绪:这个人的动作、神态好像在哪儿见过似的,似乎很像很久以前的某个人呢。出于好奇,自然发问。而且,从“贵姓”的“贵”字可以看出,即使是对一个下人,周朴园也还保持着谦谦君子的“儒雅”风度。 第2次:周朴园原本以为再也没人知道他的哪些丑事,没想到眼前的鲁侍萍对三十年前那件“出名”的事一清二楚,她的话句句戳中了周朴园的痛处,使得周朴园的内心难免起了警觉。当他抬起头来再次追问侍萍的身份时自然就少了先前的矜持,直接发问“你姓什么?”先前的“贵”字也不见了。 第3次:投水的母子居然被人救活了,这简直是晴天霹雳。他们母子现在的情形鲁侍萍也了如指掌。周朴园再也坐不住了,他条件反射似的突然站起来,脱口而出:“你是谁?”你到底是谁?你怎么知道这些?除了惊恐不安,先前的矜持与礼貌荡然无存。 第4次:当鲁侍萍终于说出只有周鲁二人才知道的生活细节——袖襟上烧破的窟窿,补绣的梅花和“萍”字,周朴园虽然在理智上不得不承认眼前的鲁侍萍就是那个“死去”的梅小姐,然而在感情上仍然无法接受。所以他惊恐万分、语无伦次,似乎连站立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他太担心自己的家庭、名誉、地位受到威胁。一个人在突如其来的事变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他的人性最自然最本真的流露。 综观周鲁相认的全过程,联系上下语境,我们可以看到,周朴园从对死去的侍萍的温情怀念,到对活着的侍萍的惊恐不安,再到对眼前的鲁侍萍的严厉责问,直到以一纸支票快速打发了结,语言表层的冻土逐层融化,戏剧冲突层层撕开,隐藏在人物灵魂深处的污垢层层裸露:一个自私、虚伪、冷酷、无情的周朴园昭然若揭。 正是这些韵味无穷的潜台词,展示了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自身内心紧张激烈、令人窒息的矛盾冲突,从而深刻地揭示出人性自身的矛盾与弱点,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矛盾与复杂。 可见,无论是戏剧还是小说,文学作品语言中的潜台词,藏于人物对话,或是人物描写,还涉及到语言表达的诸多细节,我们要有所思考,深度鉴赏人物形象,进而把握文学作品。 二者区别:戏剧中的神态动作是以舞台说明的形式来呈现的,而小说以叙事和描写来呈现。 【能力训练】 学有所用,下面我们就来巩固练习,运用这些方法来解读语言中的潜台词。 请分析下面语境中的潜台词,深入分析孔乙己的形象。 1.《孔乙己》鲁迅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分析多次出现的“又”的潜台词:嘲讽与调侃的语气,强调再次、多次,表明大家清楚孔乙己的行为,看似关心,实则嘲笑他经常挨打。 (2)分析省略号传达出的潜台词:第一处是反驳别人,为自己辩白,但许是被人打断,也许是不知如何自辩而理屈词穷。第二、三处试图偷换概念,将自己的窃与别人的偷区别开来,以维护自己读书人的名节与尊严。①承认自己窃书,②坚持自己不是偷,③我是读书人。但其实这个逻辑根本不通,这种矛盾表现出他不得不承认,又实在不想承认的无奈、矛盾、尴尬的心情,说到底,这只是无奈又无效的掩饰和狡辩。 (3)分析孔乙己的神态描写的潜台词:由不回答,到睁大眼睛,到涨红了脸,青筋条条绽出,孔乙己被逼急了,开始不想理睬,不想上当成为别人的笑料和谈资,后来被“偷”这个字刺痛,开始激动地辩解。嘲笑我的伤疤没关系,但是嘲讽我读书人的身份,绝不可以,哪怕自己理屈词穷,也要争回面子。 (4)“排”这一动词的潜台词:我是有钱的,是阔绰的,不必同你们理论。 (5)喝酒的人对孔乙己说的三句话,有何逻辑:层层深入,刺痛孔乙己(看见你的伤疤,嘲笑难堪→说你偷东西,质疑品行→亲眼见你偷而被打,无可辩驳) 小结形象:穷困潦倒,为人笑料,自命清高,迂腐不堪,满口仁义道德却也为盗窃事,为生活所迫,也被封建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 2.《永别了,武器》海明威 其结尾据作者说修改了三十九次。写的是主人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中逃亡,与爱人会合到中立国瑞士隐居,但妻子却因难产死了。作品的结尾就是写男主人公在得知妻子已死于产房后的心情:“我走进房去,陪着凯瑟琳,直到她死去。她始终昏迷不醒,没拖多久就死了。”(这时,经历了许多悲欢离合和人世沧桑的主人公亨利先生该有多么强烈的内心震撼呀。但是善于“白痴一样叙述”的海明威,并不让他的主人公像莎士比亚作品中人物那样长篇大论地宣泄他心中的苦闷,也不像司汤达尔那样去剖析他内心的复杂思绪,甚至也不像托尔斯泰那样去展示他的感觉与潜感觉。海明威擅长的是用平静的对话掩盖不平静的潜对话。) 在房外长廊上,我对医生说,“今天夜里,有什么事要我做的吗?” “没什么。没有什么可做的。我能送你回旅馆吧?” “不,谢谢你。我在这里再呆一会儿。” 医生说:“我知道没有什么话可以说。我没办法对你说——” “晚安,”他说。“我不能送你回旅馆吗?” “不,谢谢你。” “手术是唯一的办法,”他说。“手术证明——” “我不想谈这件事,”我说。 “我很想送你回旅馆去。” “不,谢谢你。” 他顺着走廊走去,我走到房门口。 “你现在不可以走进来,”护士中的一个说。 “不,我可以的,”我说。 “目前你还不可以进来。” “你出去,”我说。“那位也出去。” 但是我赶了她们出去,关了门,灭了灯,也没有什么好处。那简直是在跟石像告别。过了一会儿,我走出去,离开医院,在雨中走回旅馆。 (1)分析“我”与医生对话的逻辑:重复拒绝,表明无心与医生说话或者接受医生的好意,虽然看起来冷静,但此时正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中。(写三次,与写一次,效果上有何差别?) (2)分析两个破折号的潜台词:表示话语中断,医生表示抱歉和遗憾,试图解释这一结果,但又不知该如何解释,想安慰又怕再次伤害“我”。 (3)动作描写的潜台词:悲伤、悲痛。 结语:这节课,通过潜台词的分析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言简义丰,感受到了语言的容量,更体会到了我们汉语的独特魅力,希望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激发同学们对于语言分析的兴趣,更好地深入理解和赏析文学作品。 作业:分析并改写三毛《哭泣的骆驼》中的一段对话。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故事一环扣一环,越读到后来,越让读者紧张。但是,在展开情节的时候,三毛很不善于概括地叙述,而常常用人物对话来发展情节。例如,在《哭泣的骆驼》中,环境和人物命运发生重大波折时,三毛竟用非常蹩脚的对话来交代。作品中的“我”问男主人公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回到这么危险的地方来干什么,男主人公回答说是来看女主人公。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上一两句话,本来是情有可原的,但对话之平淡无奇与情势的紧张简直不能相称。这就使口味很高的读者感到倒胃口了。然而,三毛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在对话方面用笔是很拙的,所以她竟然把这种低水平的对话无节制地写下去。下面是“我”和男主人公接下去的对话: “(你)一个人?” 他点点头。 “其他的游击队呢?” “赶去边界堵摩洛哥人了。” “一共有多少?” “才两千多人。” “镇上有多少是你们的人?” “现在恐怕吓得一个也没有了,唉,人心啊!” “戒严之前我得走。”巴西里坐了起来。 “鲁阿呢?” “这就去会他。” “在哪里?” “朋友家。” “靠得住吗?朋友信得过吗?” 巴西里点点头。 这样的对话至少有两点值得研究:一是不必要的冗长而且稀松,与作者所依仗的情节的戏剧性、变幻的紧张性不相称;二是缺乏内在的深度,人物的口头表达和人物的内心激动没有对比,没有张力。人物内心的复杂变幻本来是要用言外之意去提示的,可是三毛却没有注意到那口头表达不出来的“潜在的对话”的重要性。而没有“潜在对话”的对话是没有人物心理的立体感的。 在房外长廊上,我对医生说,“今天夜里,有什么事要我做的吗?” 这表明妻子死了,亨利好像很冷静,开始考虑善后。 “没什么。没有什么可做的。我能送你回旅馆吧?” “不,谢谢你。我在这里再呆一会儿。” 表面上很冷静的样子,可是内心并不冷静。明明没有什么事可做,却还要呆在那里。这就留下了极大的空白,这里口头上讲的与心里想的开始有了误差。医生说: “我知道没有什么话可以说。我没办法对你说——” 医生实际上要说的是,没有保全他妻子的生命,感到万分抱歉,但他无从说起。 海明威全部的努力都用来不让人物直接说出自己的心情,人物的语言只是他心情的一种线索,供读者去想象。 “晚安,”他说。“我不能送你回旅馆吗?” “晚安”在英语中,用来告别,可是告别了,又提出送亨利回旅馆,可见医生的对话与潜对话的距离,读者的想象在这里有了激活的可能。 “不,谢谢你。” “手术是唯一的办法,”他说。“手术证明——” “我不想谈这件事,”我说。 “我很想送你回旅馆去。” “不,谢谢你。” 他顺着走廊走去,我走到房门口。 在这—段海明威苦心经营的对话中,最动人之处在于,医生反复提出送亨利回旅馆,实际上是说不出的歉意在反复冲击着他的心灵,而亨利却无动于衷,这是为什么呢?待他走进了停着他妻子尸体的产房,敏感的读者才逐渐有所领悟。 “你现在不可以走进来,”护士中的一个说。 “不,我可以的,”我说。 “目前你还不可以进来。” “你出去,”我说。“那位也出去。” 但是我赶了她们出去,关了门,灭了灯,也没有什么好处。那简直是在跟石像告别。过了一会儿,我走出去,离开医院,在雨中走回旅馆。 原来亨利潜在的意向是到停尸的产房去和妻子告别,因而他对医生的好意和歉意非常麻木,而且他的这种意向越来越强烈,护士的阻拦只能引起他的暴怒。 平静的应对和强烈的动机形成反差,外在的动作性越小,内心的动作性越大,二者的对比度就越强烈,这样的对话也就越能激活读者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4.三毛是很会说故事的。这在《哭泣的骆驼》(《哭泣的骆驼》,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5年)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故事一环扣一环,越读到后来,越让读者紧张。但是,在展开情节的时候,三毛很不善于概括地叙述,而常常用人物对话来发展情节。例如,在《哭泣的骆驼》中,环境和人物命运发生重大波折时,三毛竟用非常蹩脚的对话来交代。作品中的“我”问男主人公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回到这么危险的地方来干什么,男主人公回答说是来看女主人公。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上一两句话,本来是情有可原的,但对话之平淡无奇与情势的紧张简直不能相称。这就使口味很高的读者感到倒胃口了。然而,三毛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在对话方面用笔是很拙的,所以她竟然把这种低水平的对话无节制地写下去。下面是“我”和男主人公接下去的对话: “(你)一个人?” 他点点头。 “其他的游击队呢?” “赶去边界堵摩洛哥人了。” “一共有多少?” “才两千多人。” “镇上有多少是你们的人?” “现在恐怕吓得一个也没有了,唉,人心啊!” “戒严之前我得走。”巴西里坐了起来。 “鲁阿呢?” “这就去会他。” “在哪里?” “朋友家。” “靠得住吗?朋友信得过吗?” 巴西里点点头。 这样的对话至少有两点值得研究:一是不必要的冗长而且稀松,与作者所依仗的情节的戏剧性、变幻的紧张性不相称;二是缺乏内在的深度,人物的口头表达和人物的内心激动没有对比,没有张力。人物内心的复杂变幻本来是要用言外之意去提示的,可是三毛却没有注意到那口头表达不出来的“潜在的对话”的重要性。而没有“潜在对话”的对话是没有人物心理的立体感的。 5.人们的对话是比较复杂的。雷班在《现代小说技巧》中说: 我们说的话,并不是心里所想的,我们说话时常常转弯抹角加暗示,然后就开始绕弯子,我们用语言掩饰心里所想的。① 这个说法很精彩,对话的妙处并不是像一些马大哈的电视剧作家想象的那样,是直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的,恰恰相反,倒是绕着弯子去“掩饰心里所想的”才能显出对话的妙处。 作业: 结语: 板书: 2.《红楼梦》曹雪芹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8218;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8219;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道:8218;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8219;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8218;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8219;又忙携黛玉之手,问;8218;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8219;一面又问婆子们:8218;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8219;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写王熙凤不仅抓住群体话语关键而且更以夸张的话句,动作,表情,调动了所有人的情感,推动他们的情感变化,控制了言语势力地位。 王熙凤在与贾母说话时,是很费心思的,她能根据贾母的喜好,抓住要害,自然天成,应时应景,让人看不出拍马屁的痕迹。林妹妹刚进贾府时,她先是巧妙地夸林妹妹漂亮:8218;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8219;接着又说:8218;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8219;因为在座的还有和林妹妹同辈的迎春、探春、惜春众姐妹,及众姐妹的母亲邢、王二夫人。如果一味赞扬林妹妹,会显得冷落其他人。这样表达,既高度赞扬了林妹妹的大家闺秀气质,让贾母面子上好看,又把三个小姑子摆在恰当的位臵上。接着又转喜为悲,说:8218;只可怜我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8219;因为她知道,林妹妹的母亲去世不久,贾母痛失爱女,心里必定悲恸万分。她估计几句高兴的见面话之后,贾母该开始悲伤了,自己可不能只顾高兴,于是就抢在前头,转喜为悲,并且还要配以动作——用帕拭泪,以表心诚。因而贾母听了此话,不是8218;哭道8219;,而是8218;笑道8219;:8218;我才好了,倒来招我。8219;还要她8218;快再休提前话8219;。她马上又忙8218;转悲为喜8219;,继续委婉表达对林妹妹的喜爱之情:8218;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8219;又忙携黛玉之手,问;8218;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8219;对林妹妹表达了极用心的关切对婆子们来了一个威力十足的警示。这样王熙凤讨得了贾母的欢心,尊敬了二位夫人,悯惜了林妹妹赞美了众姊妹,威压了众婆子,使得来在场所有人都听到了自己应听到的话,展示了王熙凤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