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1-09-24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夏衍生平及报告文学相关知识; 2.梳理事件叙述脉络和背景内容,理解报告文学新闻性的特点; 3.赏析对典型人物的描写及富含深意的语句,体会报告文学文学性的特点; 4.充分认识帝国主义对劳动人民的压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唤起对底层劳动者的关注。 重点: 1.梳理事件叙述脉络和背景内容,理解报告文学新闻性的特点; 2.赏析对典型人物的描写及富含深意的语句,体会报告文学文学性的特点。 难点:理解含义丰富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 学习导入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工人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现自己的力量;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还有比普通工人更悲惨的群体,他们卑微弱小,无法发出自己的呼声,纵有抗争,也更容易被中外反动势力扼杀。这个群体就是包身工。 著名的剧作家夏衍,将目光投射到这一被欺凌压榨的群体上,完成了著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从而引发了世人对包身工的普遍关注。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种,介于新闻报道和小说之间,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简单地说,报告文学就是运用文学艺术形式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一种文学体裁,具有“文学轻骑兵”的作用。报告文学兼有文学性、新闻性和政论性三种特点。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包身工》是报告文学的经典名篇,同时也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实践的杰出代表。学习本文,就是要学生理解报告文学新闻性和文学性统一的特点。同时,在探究包身工制度产生的根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察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更清晰地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级矛盾的尖锐和复杂。通过对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的品味,理解作品深刻的文学手法和抒情意味,激发学生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三. 学习活动 (一)走近作者,感知时代 1.作家作品 夏衍(1900-1995),剧作家。原名沈乃熙,字端轩,笔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是左翼文艺运动主要领导者之一。1934年起创作话剧,有剧本《上海屋檐下》《赛金花》《秋瑾传》和报告文学《包身工》。建国后创作了《祝福》《革命家庭》《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在话剧、电影剧本和电影理论研究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夏衍”这一笔名从发表《包身工》起使用的。 2.时代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各种黑暗势力残酷压迫下日益破产。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有大量无法生存的农村姑娘被“带工”老板诱骗走,到上海的日本纱厂做包身工。包身工完全丧失了人身自由,被当作“机器”“罐装了的劳动力”,过着人间地狱的生活。另一方面,从“一12539;二八”事变以后,中国人民抗日情绪高涨,上海的工人运动重新抬头,日本资本家为了减少工人罢工的威胁,需要用包身工来代替“外来工人”,因此这一时期的包身工人数突然增加了。 (二)阅读课文,理解新闻性 在《夏衍谈〈包身工〉》中说,其实,20年代后期,夏衍就着手收集包身工素材了,到了1936年才完成,前后历时达十年之久。1927年开始,他从认识的一些在纱厂工作的朋友和做工人运动的同志口中,了解了包身工制度和他们的遭遇,他觉得非把这个地狱揭开不可。为了看到包身工们早出晚归的上下班的生活,夏衍足足打了两个月的"夜工",每天半夜三点来钟起身,走十几里路到包身工们上班的杨树浦,混身于其中。这两个月,他比较详细地观察到了包身工们非人的生活。他把调查到的材料,不带虚构,如实地写成了《包身工》。 假如你是夏衍的助手,请你记录下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并结合调查内容整理相关的背景资料,完成以下两个表格。 活动1:请你绘制一张《包身工一天作息时间表》 时间 活动 生活状况 上午四点过一刻 起床 蓬头赤脚、衣衫褴褛、睡眼惺忪;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充满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充斥威势的喊声; 四点半之后 吃早饭 每天两粥一饭,几乎没有菜吃;吃的是较少的籼米、锅焦、碎米和较多豆腐渣;四散地蹲伏或者站立在路上和门口 五点钟 上工劳动 没有自由;面临着音响、尘埃和湿气三大威胁;面对殴打、罚工钱和“停生意”的罚规 小结:文章思路清晰,整体上沿着包身工一天的作息时间进行。通过对包身工住宿、饮食和劳动三个场面的描写,全方位地展现出包身工的悲惨生活。 活动2:请你结合调查内容,整理与包身工相关的背景资料 包身工的来历 乡下或灾荒区域的女孩 招揽包身工的手段 哄骗她们的父母签下“包身契” 包身工制度产生的原因 1因日军的侵略,农村破产,这些女孩子生活困苦不得不出去谋生 2“带工”老板为了从中渔利极力促成 东洋纱厂大量使用包身工的原因 可靠 安全 廉价 获得巨大的利益 纱厂数量急速增加 包身工的命运结局 能够做满三年期限的不到三分之二;衰弱到不能走路还要工作,直到死亡 小结:文章的三处背景介绍,作为一个系列看,安排得合乎逻辑。第一处写包身工来历,说明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点明包身工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第二处分析包身工制度的原因,揭露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对包身工的奴役和剥削;正是在第二处的基础上,才有第三处,在揭露罪恶的同时,进行抨击和控诉。 思考:通过以上调查和资料整理,你认为造成包身工制度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明确:包身工制度是帝国主义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的一种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作者通过记述20世纪30年代上海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反映了帝国主义及其帮凶对劳动人民的野蛮压榨。 思考:作者是如何将调查的事实内容与背景材料结合在一起的? 明确:文章围绕包身工制度,用分散穿插的办法安排思路,结构分明,主线清晰。作者一方面理出了“包身工的一天”这样一条主线,清晰地记录了事情的真相,让人把握包身工的状况;另一方面又在其中穿插着对包身工制度的分析和批判。将事实描述和制度分析交相进行,这是符合报告文学记事为主的要求的。体现了报告文学新闻性的特点,真实、有逻辑性。同时揭露包身工制度的根源,激发读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愤怒和反对。 小结: 我们可以将全文分为四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11段):写包身工起床的情景,兼议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第二部分(第12-22段):描写包身工早餐的情形,介绍包身工制度的发展。 第三部分(第23-47段):介绍包身工劳动的情景,揭露帝国主义工厂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 第四部分(第48-50段):总结全文,沉痛概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愤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指出黎明必将到来。 (三)研读探究 体会文学性 思考:重读文中描写包身工生活的段落和描写“芦柴棒”和“小福子”遭遇的段落,体会并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例如,作品开始写包身工喝粥的场景: 1.楼下的那些席子、破被之类收拾掉之后,晚上倒挂在墙壁上的两张板桌放下来了。几十只碗,一把竹筷,胡乱地放在桌上,轮值烧稀饭的就将一洋铅桶浆糊一般的薄粥放在板桌中央。 2.她们一窝蜂地抢一般地盛了一碗,歪着头用舌舔着淋漓在碗边外的粥汁,就四散地蹲伏或者站立在路上和门口。 3. 洋铅桶空了,轮不到盛第一碗的人们还捧着一只空碗,于是老板娘拿起铅桶到锅子里去刮一下锅焦、残粥,再到自来水龙头边去冲一些清水,用她那双才在梳头的油手搅拌一下,气哄哄地放在这些廉价的、不需要更多维持费的“机器” 们面前。 明确:这些描写准确,细致入微。从放下挂在墙上的桌、一窝蜂地抢粥、到粥不够、老板娘用自来水冲拌粥桶等细节,淋漓尽致地表明:这些廉价的“机器”们正过着道道地地的猪一般的生活。包身工是一个群体,描写她们的生活,必须要通过这样一个整体的描写,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 对芦柴棒的描写 第一次: 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做了她的名字。 第二次: 真的挣扎不起来了,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缩做一团,尽可能地不占地方。一手抓住了头发,狠命地往上一摔,芦柴棒手脚着地,很像一只在肢体上附有吸盘的乌贼。一脚踢在她的腿上,照例第二、第三脚是不会少的……顺手夺过一盆另一个包身工正在揩桌子的冷水,迎头泼在芦柴棒的头上。……芦柴棒遭了这意外的一泼,反射似的跳起身来。 第三次:她的身体实在瘦得太可怕了,放工的时候,厂门口的“抄身婆”也不愿意去接触她的身体。 明确:芦柴棒是众多包身工中的一个典型人物。作者着力刻画了她的“瘦”和受压迫下的本能的动作。作者虽然只写的是一个芦柴棒,但读者看到的却是成百上千个芦柴棒。芦柴棒遭遇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经常受到的虐待和污辱的缩影;老板要芦柴棒“做到死”,也是每一个包身工最终都不可逃脱的厄运。通过“芦柴棒”的悲惨遭遇的描述,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的命运。 对小福子受罚的描写 东洋婆望了一会儿,也许是她不喜欢这种不文明的殴打,也许是她要介绍一种更合理的惩戒方法,走近身来,揪住小福子的耳朵,将她扯到太平龙头前面,叫她向着墙壁立着;拿莫温跟着过来,很懂得东洋婆的意思似的,拿起一个丢在地上的皮带盘心子,不怀好意地叫她顶在头上。东洋婆会心地笑了:“这个小姑娘坏得很,懒惰!” 拿莫温学着同样生硬的调子说:“这样她就打不成瞌睡了!” 明确:通过拿莫温和东洋婆的语言、动作描写,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小福子的惩罚是随意的、残忍的。对小福子受罚的描写正体现了上文中所说的,包身工是“人人得而欺之”的这一点。真实地揭示出他们悲惨的处境和受到的残酷压迫。具体而又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任意凌辱工人的罪行,揭露出中外剥削者凶残的面目。 小结: 作者选取的这些典型人物和典型细节,与前面对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状况的描写,形成了“点”与“面”的关系。“面”上的描述搭起了一个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基本框架,“点”的刻画,则是填充其中的具体材料。两者是骨架和血肉的关系。 这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和前面调研性的分析、说明结合起来,既富有感染力,又不失客观、理性,更好地激起读者对帝国主义残酷压迫的强烈愤慨,以及对包身工悲惨遭遇的无限同情。 问题:揣摩下列句子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1.粥菜?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明确: 这句话运用褒词贬用的修辞手法,含蓄地表达感情,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慈祥”这个褒义词,在这句中转为了贬义,这说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看起来好像是为了改善包身工生活,实质上为了从包身工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润。“佳肴”本是褒义词,指美味可口的鱼肉等荤菜。从菜场上收集来的菜叶当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称为“佳肴”,变褒为贬,反衬出包身工粥菜之难得及质量之粗糙,暗含讽刺的意味。 2.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明确:这句话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要摧毁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强烈的愿望。同时,向肆无忌惮地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帝国主义者和一切反动统治者发出了警告: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这就使这篇侧重于揭露黑暗的报告文学,显出了一点亮色。 3.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事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舷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鸦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 明确:作者用船户养墨鸦捕鱼的事,形象生动地比喻帝国主义及其买办们与包身工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语言精当,有力地控诉了吃人的包身工制度。 四. 课堂小结 问题: 文章语言表达上还有哪些特色,试举例说明。 例如1. 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地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明确: 这是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控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指斥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后一句中,“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代表了人类技术文明的进步,这同“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形成巨大反差,两种事物结合在包身工身上,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压迫之深。 例如2. 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 明确:作者列举数字,说明剥削者所谋取的利益之巨。同时也说明日本帝国主义的可恶和没有人性,他们赚取了工人们的血汗钱,把包身工当做了罐装的劳动力,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深恶痛绝。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准确性。 例如3.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 明确:黑夜象征着旧社会旧制度,黎明象征着光明的新世界。帝国主义的残酷压迫终将走向灭亡,表达了作者对光明必将来到的信心。 小结写作特色: 1. 在结构上,采用双线结构。 2. 在选材上,注重点面结合。 3.在表达上,运用对比、比喻、反语、排比等修辞手法 运用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多种表达方式 主题思想:《包身工》记述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反映了帝国主义及其帮凶对劳动人民的野蛮压榨。 《包身工》是一篇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在行文中,作者综合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向读者叙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及帝国主义、国内封建势力的种种罪恶。但是在叙述的关节处,作者常常直抒胸臆,将自身的深切感受、强烈爱憎伴随着对事实的记叙抒发出来,表现出了客观叙述和主观评判的完美融合。夏衍的这篇《包身工》对我国报告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 课后作业 旧时的包身工制度已经不复存在了。今日的劳动者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颂。我们歌唱劳动,我们致敬劳动者! 在田间地头、在桥梁隧道、在街头巷尾、在边境线上、在科技攻关一线、在教书育人讲台,劳动者的身影总是让我们感动。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他们是逆行者;洪灾火灾面前,他们是无畏者;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他们是奋斗者;决战脱贫攻坚,他们是冲锋者…… 每个劳动者都在用汗水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也都在用双手实现出彩人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成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劳动精神。 请你走访身边的普通劳动者,聚焦他们的劳动生活,发掘他们身上的劳动精神,以“致敬劳动者”为题写一段文字。字数不少于400字。 六. 板书设计 悲惨生活现状 新闻性 包身工制度产生的根源 (帝国主义及其帮凶对劳动人民的野蛮压榨) 报告文学 新闻背景 “芦柴棒”“小福子” 生活场面的描写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读者 文学性 关键语句的理解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