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1-05-20 手机版 | ||||
(一)课文解说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的安乐椅上与世长辞。3月17日的葬礼上,恩格斯用英文发表了讲话。后来,恩格斯应邀写了《卡尔马克思的葬仪》,复述了自己在葬礼上的讲话内容。3月22日,这篇文章在《社会民主党人报》上用德文发表,并由编者加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个标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在巴黎相识,一见如故的二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战斗了近四十载。列宁曾这样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感人的传说。”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在马克思去世的当晚,恩格斯致信李卜克内西说:我仍然不能想象,这个天才的头脑不再用他那强有力的思想来哺育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了。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一切,都应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第二天,他又致信左尔格,对马克思去世后的无产阶级运动作了如下的预言式的描述:无产阶级运动在沿着自己的道路继续前进,但是,法国人、俄国人、美国人、德国人在紧要关头都自然地去请教的中心点没有了,他们过去每次都从这里得到只有天才和造诣极深的人才能作出的明确而无可反驳的忠告。 比起私人书信中直率而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表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悼词虽然也充分表达了对亲密战友逝世的悲痛与哀悼,但更重要的是准确而全面地总结了马克思一生丰硕的思想成就和伟大的革命贡献。这篇文章所体现的两位革命导师的深情厚谊,远远超越了个人感情的范畴,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志同道合。 悼词开头用讳饰的手法,委婉地说明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情景。“停止思想了”“永远地睡着了”等含蓄的说法,“下午两点三刻”“不到两分钟”等具体数字,都体现作者无限的遗憾、不舍与悲痛之情。 悼词的主体部分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叙述了其生前的主要活动。第2段是一个总论,概括地描述了马克思的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两个“对于”高度概括了马克思在两方面—— 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巨大贡献,是后文叙述的总纲。“不可估量”“空白”等词,极言损失之大。接下来恩格斯先讲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科学”的伟大贡献:一是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二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在讲述这两个发现时,恩格斯恰当地加入了自己的观点与评价:将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与达尔文发现生物进化论相并提,称剩余价值规律发现之前的一切相关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通过这些表达,恩格斯充分说明了马克思的发现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表达了对马克思的钦佩与崇敬。第5段,恩格斯简述了马克思在其他众多领域的研究情况。前文的“两个发现”和这段“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形成“点”和“面”,“详”和“略”的叙述关系,进一步赞扬了马克思卓越的研究能力、广泛的研究兴趣和深入的研究精神,更全面、更丰富地展现了马克思的个人风采。 随后恩格斯开始讲述马克思“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的卓越贡献。第6段介绍马克思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出思考革命的力量是其进行各种研究、关注科学进步的出发点,揭示了马克思的革命家本色。第7段,恩格斯先用“首先”“真正使命”等词语,强调了革命对于马克思一生的重要意义,概述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如办报、组织国际工人协会等,热烈地赞颂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的伟大成果和顽强的斗争精神。 第8段的讲述形成了两组对比:无产阶级与其敌人对待马克思的截然不同的态度;敌人对马克思的嫉恨、诬蔑与马克思的“毫无在意”。这样的对比既展现了马克思顽强的革命意志、宽广的领袖气度与胸怀,又表现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与爱戴。最后一段,用一句话再次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一生,既是悼念,又是表达对马克思为之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充满信心。这一结尾,简明扼要,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恩格斯只用了一千多字就既准确又高度凝练地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辉煌成就,这样的表达效果得益于这篇悼词严密的逻辑构架。本文的总体思路为“悲痛—颂扬—悼念”,基本遵循了悼词常见的体式。其中主体部分由两个“对于”开头的短句领起,清晰地归纳出马克思在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两方面的卓绝贡献,然后再分层次细化叙述,可谓环环相因,丝丝入扣,体现了作者思维的缜密。 恩格斯不仅准确概括了马克思的伟大成就,还通过叙述技巧将其加以凸显。如“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两句,都是通过对他人的“假设让步”,达到凸显马克思成就的目的。悼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和抒情多种表达方式,以及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准确生动。 本课的两篇文章之间有着很多互相呼应的地方,可以在对读中互相联系。《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选入教材后,传统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得到了良好的支撑。恩格斯对马克思贡献的评价,过去学生大多只能通过文本内容孤立理解,或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加以理解,现在可以从《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得到具体的验证。两篇文章珠联璧合,形成了一个教学整体。 在革命理论方面,恩格斯高度评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也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形成经济生活的基础,决定了社会关系、上层建筑。这既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规律,也是一种观察、阐释社会现象的重要方法。马克思则在论述“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时,就向我们具体展示了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关系不适应、不匹配带来的种种问题,并指出只有新生的工人阶级才能掌握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力量,解决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矛盾。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资产阶级通过榨取剩余价值(马克思的这一发现受到恩格斯的高度评价)压迫工人,将工人这一“现代的产物”与他们本应掌握的财富和社会权利隔离开来,因此,工人想要寻求“本阶级在全世界的解放”,就要推翻以榨取剩余价值为根本目的的“资本的统治和雇佣奴隶制”。 在革命实践方面,恩格斯说马克思“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马克思出席《人民报》的创刊纪念会,号召无产阶级起来革命,这正是恩格斯所说的“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的一部分;他坦诚、幽默、富有感情的表达,对听众和工人阶级的积极鼓励,对“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的坚信不疑,不正是“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的部分原因吗? 这样的对读能够较好地贯通两篇文章的内容,发现其中的呼应相通之处,有利于对文章本身的理解,也能增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不妨参考采用。 二、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解题,把握全文结构,分析3、4、5段。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人,作为“万物的灵长”,感情丰富、复杂、细腻。崇高卑劣、生老病死,激发了人类强烈的情感。同时,人们也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价值判断,悼词就是人们表达哀悼的方式之一,而对于一个时代巨人的离去,这种方式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马克思简介及悼词特点。 1、问:马克思是怎样的人? 明确: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本文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用英语发表的讲话。 2、问:简介悼词的一般要求? 明确:悼词一般分为四个部分:①.介绍去世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②.介绍去世者的简历。③.颂扬去世者的主要业绩和主要的优秀品质等,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④.给去世者以综合评价,寄托哀思,并慰问去世者家属。 3、让学生听本文的朗诵录音,并结合悼词的一般要求,思考本文的段落划分。由学生发言,教师归纳。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1段为第一部分,交代马克思逝世时的情况;第2至第8段为第二部分,评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和影响;第9段为第三部分,表达对马克思的悼念之情。 三、分析第二部分结构。 1、问:马克思在哪些方面有伟大贡献?第二部分中有没有关于这一点的概括性语句?若有,该句在本部分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在第二部分,恩格斯对马克思有“科学家”和“革命家”两个评价性称谓,表明马克思的贡献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这一点在第2段中有明确而概括的语句来说明,即“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中,第一个“对于”,突出了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在无产阶级实际斗争中的领导作用,领起下文第7段;第二个“对于”,则突出了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杰出成就,领起下文第3、4、5段。 2、问:第二部分第6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承上启下。 3、问:第8段首句“正因为这样”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②:第8段首句“正因为这样”的“这样”紧承第7段列举的马克思所参加的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第8段内容又是在叙述这些活动对马克思的影响,因此第8段应与第7段结合在一起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 四、讲解第3、4、5段。 1、问:第3段中“简单事实”后的冒号所领起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冒号领起的内容应到“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2、问:“简单事实”的内容与“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中的“规律”是什么关系 明确:“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单句,“规律”是此单句宾语的中心语;“简单事实”的内容是由六个分句构成的复句来说明的。这个复句是对“简单事实”的复指,也是对单句宾语“规律”的进一步复指。总起来说,这是个比较特殊的复杂单句。 3、问:如何理解这一“规律”? 明确③:了解了复句中各分句间的层次关系便理解了这个“规律”。(利用投影仪) “所以”领起③④⑤⑥句。“因而”领起⑤⑥句。 这六个分句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概括。马克思第一次正确解决了存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是人类历史的起点,而且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力量。从而建立了正确的唯物史观,纠正了以往的唯心史观。恩格斯仅用六个分句便将马克思的学说讲述得清楚明白,显示出他那高度的理论水平和概括能力。 4、问:为什么要用达尔文的发现作比较? 明确:用“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同“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进行类比,是为了说明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划时代意义。大家知道,1838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1842年迈尔等人发现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1859年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这些跨学科的发现被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果说三大发现中的前两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重要的自然科学前提的话,后一项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强有力的自然科学论证。达尔文的进化论使人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则让人们正确认识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5、问:①第4段中“不仅如此”的“此”指的是什么? 明确:“不仅如此”的“此”即指代“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由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又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学说,使文章内容又推进一层。“不仅如此”是由一般向特殊的过渡和深入。 6、问:第5段中“一生能有这样两个发现”指的是哪两个发现? 明确:“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指代的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发现。这句话是对3、4段的概括。由“两个发现”过渡到“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是由“点”到“面”的概括。表明了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其研究领域之广(“每一个领域”),钻研之深(“不是肤浅地研究”),价值之大(“都有独到的发现”)。如果天才如郭沫若所说,有直线型和球型两种的话,马克思该属于第三种,因为他既有直线型的精深,又有球型的广博,是二者兼而有之的天才。 7、问:哪些重点句概括马克思作为科学家的伟大贡献? 明确③:概括马克思在历史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的是:他“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作为科学家,他还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五、作业。 六、板书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第一部分,交代马克思逝世时的情况; 第二部分,评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和影响; 第三部分,表达对马克思的悼念之情。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分析第6、7、8段,练习分析语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简要叙述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在理论方面的杰出成就。 二、分析第6、7、8段。 1、问:“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这句话概括了马克思对什么问题的基本观点? 明确:这句话高度概括了马克思对科学的作用的基本观点,也可以说是马克思的科学观。他的科学观是与他所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一致的。马克思认为科学的进步将改变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将导致经济基础的变化,所以归根结底将导致人类历史的前进和飞跃。这在历史上不乏其例。比如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就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广泛采用新技术的一场革命。先以纺织业开始,到了80年代又发明了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产业革命得到进一步发展,遍及化学、冶金、采掘、机器制造等部门。这次产业革命使资产主义生产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基于这一系列认识,马克思对科学给予了高度重视。 2、问:在第6段中列举了马克思的两种“喜悦”,这两种喜悦的程度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明确:第6段列举的两种程度不同的“喜悦”。后者的“喜悦”程度更深些。既然两种科学发现都令马克思感到喜悦,就表明马克思对任何科学理论均高度重视;但后者喜悦程度深,则表明马克思对与实践有密切联系的科学发现兴趣尤为浓厚。由此可见,马克思是站在实践的高度上看待科学理论,他认为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践,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发展。他不是为科学而科学,他更强调科学在实践中的应用。这一点在第7段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3、问:如何理解“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明确:这句话是说,与马克思在革命理论方面的成就相比较,他在革命实践中的贡献更为重要。加“首先”以示强调。这句话与第6段中“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相呼应。 4、问:“他的毕生的使命”是什么?第7段第2句话的要点是什么?如何概括? 明确:“他的毕生的使命”是两个“参加”所领起的短语。第7段第2句抓住两个“参加”,两个“意识到”,即可将全句概括为:马克思革命实践的内容和成果。这里用的“第一次”表明马克思所参加的革命实践同他的理论创造一样,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5、问: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报纸? 明确:阅读一系列报纸的名称时应注意后面注明的时间,这些时间有它们的连续性,这些名称和时间的背后隐含着一段辗转迁徙的革命生涯,1842年马克思在德国,为《莱茵报》撰稿,后又任该报主编,他以犀利的笔锋抨击反动政府,1843年被迫迁居巴黎,1844年为巴黎《前进报》撰搞,抨击普鲁士反动制度,1845年被逐出法国,迁居比利时布鲁塞尔,1847年又成为《德意志—布鲁塞尔报》的经常撰稿人,1848年至1849年欧洲革命期间,又与恩格斯一同回德国创办《新莱茵报》,1849年5月,又被逐出普鲁士,先到巴黎,后又定居伦敦,1852年至1861年经常为该报撰搞。可见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并不因屡被驱逐所阻止,报纸名称实际上是他参加革命斗争的标志,用以说明“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说明“卓有成效”的还有“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6、问:如何理解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与他的革命实践的关系? 明确④:由马克思这一系列的革命实践可知,正是由于他卓有成效地参加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解放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才创立出伟大的历史科学理论,并在革命实践中不断的改进、完善自己的理论,革命实践是革命理论的基础。他创立革命理论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推动革命实践的前进。可以说马克思用自己的行动真正地实践了他的科学观、理论观。所以马克思首先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同时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只是两者相比较,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的作用更为光辉,意义更加重要些,故把革命家排在首位。由此可见,课文第2段中的两个“对于”位置也是不可更易的。 三、练习指导。 1、结合〔思考和练习〕二,训练学生通过分析语句的表达特点,理解语句的含义。理解语句内涵的途径很多,其中较重要的一条便是通过分析语句的表达特点,即分析:①关键词语的选用;②所采用的修辞手法;③所选用的特殊句式等。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已运用过这样的方法,例如:分析第6段中的两种不同程度的“喜悦”,突出马克思对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视。再举练习题中的例子: 例2 这位巨人逝世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明确:重点分析“空白”,表明马克思逝世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例5 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明确:重点分析“敌人”与“私敌”,表明马克思光明磊落的品德,他所从事的斗争并非出自个人的私利。 2、课文中可拿来做此类练习的句子还很多: (1)分析“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的丰富含义。 (2)分析“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 明确:(1)时间精确到时、刻,表明了作者郑重的态度和极度悲痛的心情。“最伟大的思想家”突出强调了马克思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去世产生的影响。 “停止思想”突出了作者对作为思想家的马克思去世的遗憾、惋惜和哀悼之情。 (2)“像蛛丝一样”表明马克思对敌人的嫉恨和诬蔑的极度蔑视,这些诬蔑和诽谤丝毫不令他挂怀。必要时才给予“答复”,表明马克思对敌人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 四、拓展探究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这里选了一篇雨果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讲话──《巴尔扎克葬词》来进行比较阅读。 (1)各位先生,面对着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样的重大打击吧。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这也许是一桩好事,这也许是必要的。上天在让人民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2)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的教训。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世界的时候,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3)不,那不是未知之乡!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现在我也永不厌烦地还要再说──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我说的难道不是真话吗,听我说话的诸位先生?这样的坟墓,就是不朽的明证!面对某些鼎鼎大名的与世长辞的人物,人们更清晰地感到这个睿智的人的神圣使命,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而且心想,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明确:两篇文章均为葬词,在内容上有很多相近之处,均对逝者的历史贡献与高尚品格作了高度的评价与赞扬,表现了作者对逝者的哀悼与敬仰之情;在表达方式上也极为相近,都在记叙的基础上,把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使文章富有感召力。但是,由于逝者的不同,特别是作者的不同,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迥然不同,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思想家、科学家,在对马克思极尽溢美与痛悼之时,在语言上用词准确严谨,在行文中注意了语言的过渡、衔接、关照、呼应,体现了议论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而雨果作为一位作家、艺术大师,他的悼词的语言朴实而不单调,准确而不呆板,全篇文章富于文学色彩,文采斐然,处处体现了语言大师的独特的语言风格。 五、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列宁文章《卡尔马克思》。 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悼词(dǎo) 逝世(shì) 空白(kōng) 永垂不朽(xiǔ) B.估量(liàng) 抹杀(mǒ) 忌恨(jì) 豁然开朗(huò) C.诅咒(zhòu) 给予(jǐ) 肤浅(fū) 纷繁芜杂(wú) D.诽谤(fěi) 诬蔑(miè) 索然(suǒ) 卓有成效(zhuō)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驱逐 即使 水乳交溶 坚忍不拔 B.奚落 赏鉴 原形毕露 浅尝辄止 C.困顿 觉悟 眼花潦乱 食不果腹 D.衷心 忌恨 旁证博引 欢渡佳节 3.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应填入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A.虽然 但是 以至 而且 B.即使 可是 甚至 并且 C.虽然 可是 甚至 并且 D.即使 但是 甚至 而且 4.下列各句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B.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C.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D.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正像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的达尔文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B.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C.他曾经密切注视各种电学方面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D.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对马克思为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作了很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6.下面一组句子语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②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③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④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⑤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 ⑥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A.①⑥④②⑦⑤③ B.④⑤③⑥②⑦① C.②⑦⑤③⑥④① D.①④⑤⑥②⑦③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第7~9 题。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7.论述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先要摆出“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其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 A.进行类比,表明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发现的规律很重要。 B.进行比喻,表明马克思和达尔文都是伟大人物,他们的发现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C.进行类比,表现马克思的发现与达尔文的发现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D.进行比喻,表明马克思的发现与达尔文的发现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8.下列概括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与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运用了同样的方法,同样是自身不懈努力的结果。 B.人类的思想意识活动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这个物质基础就是指满足人们吃、喝、住、穿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生产状况。 C.认识人们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可以从人们的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入手。 D.人们的意识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着人们去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 9.“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第10~13题。 火中取栗的人 周 晗 梵高的一生充满了孤独和被遗弃感,常常分文莫名的他曾呻吟或叹息着:“上帝啊,孤独地生活值得吗?”梵高又说:“一个人必须保持隐士的某种本质,不然,他就失去了根本。”为了绘画,孤独是必要的,孤独又是不堪磨炼的,于是,梵高这个脆弱的个体生命在不可解决的悖论中被撕得粉碎。 在梵高看来,“绘画就是要设法穿过一堵看不见的铁墙”。同时,这也是画布对梵高的召唤。“不少画家害怕空白画布,但空白画布也怕敢冒风险的真正有热情的画家。”梵高把艺术活动当作极富挑战性的生命活动,让满腔热血在画布上挥洒流淌。对梵高来说,理性可以忽略不计,表达远远大于揭示真理。梵高在画布上完成了生命,成为一名艺术的殉道者。 在梵高的画作前,我首先要提问的是,在这些令人无以言说的震撼的画作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灵魂?在艺术史里,梵高是突兀的进入者,是不可定义的。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是个曾做过教师、营业员、传教士的穷困潦倒的外来者。他的画被那个时代认为是可笑的涂抹。但他没有局促而偏狭的形式感,以一种特殊的手段,不顾一切地表达,直接而强悍,如同天启,显示出了罕有的品质。 除了大量的并未湮灭和佚散的书信,梵高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其他文字。读他的倾诉,让人觉得他拥有纯金般的生命。他是个底层的观察者、感受者和传达者。一个实践理想和使用决心的人。他对绘画有一种独有的生命的虔诚。他是如此单纯,单纯是他面对世界和画布的态度,而他情感的纤细和尖锐的痛苦一样令人震惊。 他就是这么一个具有纯真本性、无比温柔善良、充满令人心碎的柔情的圣徒,而他的画作也最直接地表达了他的热情。他画作的明亮,源于他自身的明亮。 这样一个至真至善的灵魂,强化了一往无前的悲惨的境遇,并收获绝望。但他并不屈服。他尽可能地敞开内心,相信拯救的力量来自生命内部,努力把自己引向幸福。经历了爱情的折磨、生活的潦倒,被放逐的梵高在心灵的废墟中寻找着取暖的炉火,哪怕这炉火将他毁灭。他对艺术的狂热,既是道德的救赎,也是爱欲的出口。绘画成了他挽救精神覆亡的唯一可能,是他逃避绝望的需要。他的创作不是自慰,而是自救。人越孤独,创作也越自由。他在表达着人最饱满的神气,努力在深重的绝望中生长出深重的幸福,以此来抵御阴暗的世俗的蹂躏和压迫。梵高身上的神秘的力量,源于他的不屈和挣扎。 但梵高所做的一切,让命运的悲剧感越来越浓重。他说:“谁为自己选择了贫困并喜爱贫困,谁就拥有无穷的财富。”但他又因为事业失败和贫困而绝望。在严酷的现实生活的压迫下,大地在他脚下坍陷,他活在了风暴里。他的灵魂不断地破碎下去。但他决不撤退。他说:“一切我所向着自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他画布上的色彩在轰响里燃烧着,裹挟着他,让他在持续不断的昂扬中崩溃。 (本文有删节) 10.第一段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说出它们在文中的含义。 (1)隐士的某种本质: (2)不可解决的悖论: 11.梵高的画作具有令人“震撼”的力量,从梵高的灵魂深处看,产生这种力量的原因是什么? 12.梵高为什么称自己的作品是“从火中取出来的”“栗子”? 13.作者认为,“梵高身上神秘的力量,源于他的不屈和挣扎”。试就“不屈和挣扎”,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事例,谈谈你的个人看法。 四、精彩语言运用 14.某刊记者就“语言文字与中华经典诵读”采访了国家语委有关专家。下面是报道节选,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 ① 专家: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就是要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推行规范的汉字,实现每个人都能用普通话顺畅交流的目标。在新的背景下,现在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推广和如何更有效推广的问题,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 记者: ② 专家: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诵读中华优秀经典诗文,让国民在诵读中亲近中国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明,在热爱中创新传统思想,在创新中弘扬民族精神。 记者:媒体上经常有声音批评国民语文能力下降,请问 ③ 专家:诵读经典对语文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作用,多读一点经典诗文对我们精神修养、行为修养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自练自测 1.zhuó fěi fū kòng huò liɑng 2.B 解析:“忠心”应为“衷心”。 【合作探究】 1.①因为这是在葬礼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马克思逝世的准确时间。②交代具体时间,就强调了这是应当永远铭记的时刻。③这个具体的时间,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与赞扬。 2.第2段是主体部分的总纲,“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突出了马克思去世带来的后果,也揭示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两个方面的贡献。“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空白”与“不久”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上强调了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第2段也是一个过渡段,引出下文。 3.“私敌”是指以自我为中心,以“我”的利害区分敌友。马克思没有这样的“私敌”,说明他不存私念。他有“许多敌人”,这些敌人都是无产阶级的敌人。这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 【课堂练习】 1.C 解析:A项,“悼”读dào ,“空”读kòng;B项,“量”读liɑng ;D项,“卓”读zhuó。 2.B 解析:A项,“溶”应为“融”;C项,“潦”应为“缭”;D项,“证”应为“征”,“渡”应为“度”。 3.D 解析:第一处,表假设,与“也”搭配,所以用“即使”。第二处,表转折,用“但是”为宜。第三处,强调突出的事例,用“甚至”。第四处,表递进,用“而且”。 4.B 解析:A项,“吃,喝,住,穿,”逗号改为顿号。C项,“悼念”后的分号应为逗号。D项,由两个并列的分句构成,中间最好用分号。两个冒号后边的部分都是解释前边的,故都改成破折号为宜。 5.B 解析:A项,不合逻辑,改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C项,语序不当,改为“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D项,句首介词掩盖主语。 6.A 7.C 8.B 解析:A项,“运用了同样的方法,同样是自身不懈努力的结果”无中生有,文中没有相关信息。C项,“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说明认识人们的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可以从物质资料的生产入手。D项,“人们的意识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错。 9.这句话中的“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10.(1)艺术家要珍视艺术生命,要拥有忍受孤独贫穷的品质。(2)梵高所处的两难境地:①为艺术必须承受孤独和贫穷;②孤独和贫穷又加剧他精神的苦痛。 11.梵高不顾一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对绘画有一种独有的生命的虔诚。 12.指自己的作品和痛苦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已经成为自己痛苦生活的结晶。 13.贝多芬在失聪的情况下,勇于同命运抗争,最终成为闻名全球的音乐大师,他的不屈精神已成为人类宝贵的财富。 14.①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②请问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目的是什么?③开展诵读经典活动有什么重要作用?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