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边城(节选)》优秀教学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1-04-04 手机版 | ||||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人物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字鉴赏能力并分析翠翠这一主要的人物形象。 2.通过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了解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 过程与方法 1.采用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泛读为基础,教师指导精读为方向,培养学生整合文字的能力。 2.以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理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 2.体悟作品中所表现的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人物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的分析,来把握人物形象,重点分析翠翠的形象。 教学难点 把握翠翠这一人物形象并由此引发小说主旨的思考。 教学方法: 采用课前预习、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观点。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概括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教师督促学生完成预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凤凰古城的美图)同学们大家猜一下,这是什么地方啊?这个地方大家去过吗?但是身边去过凤凰的朋友却告诉我,她在古城里找不到心中期待已久的感觉,找不到她心中的“翠翠”了。那么“翠翠”在哪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一起来找寻我们心中的“翠翠”。 二、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等。他以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 三、解题 1.地域上,边城是与大城市对立的边远小镇。 2.时间、文化上,边城是对淳朴民风的怀念。 四、小说概述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 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种。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傩送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五、深入探究,着重分析翠翠的形象 1、(回顾前课)课文中节选的故事情节,教师引导后明确: 第三节:边城紧锣密鼓筹备龙舟赛 第四节:两年前翠翠巧遇二老傩送 第五节:一年前翠翠巧遇大老天保 第六节:渡口边迎婚送亲撩拨情思 (过渡,可以看出翠翠是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迷人的形象,她是全书之魂,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在她身上倾注了作者的全部感情,是沈从文爱与美理想的化身,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最纯真的人性之美。) 2、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边城》原著中的翠翠 (齐读)“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jǐ)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在水边玩耍了”。 -----《边城》 (心灵澄澈如水的翠翠,纯真美丽,令人怜爱,令人不禁回头张望,山水教化,草木为师。) 3、你眼中的翠翠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呢? (提示:根据文中的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分析翠翠形象) 老师展示幻灯片上的人物对话,学生分角色朗读,大家一起比较分析 A.通过语言看人物 翠翠和二老: (他捉完鸭子后已是天黑,但他看到翠翠后主动询问,对话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傩送根本不认识翠翠,但他还是邀请翠翠到他家里去) “是谁人?” “我是翠翠!” (单纯)回答时的神情(轻轻地)。 “翠翠又是谁?” “是碧溪岨撑渡船的孙女。” “这里又没有人过渡,你在这儿做什么?” “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好回家去。” “等他来他可不会来,你爷爷一定到城里军营里喝了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了!” “他不会,他答应来找我,就一定会来的。” “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 (关心别人,古道热肠,淳朴善良) “你个悖时砍脑壳的!” (可爱) 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音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那么小小的还会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 (幽默风趣) 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 B.教师适时引导并总结:天真善良、清纯可爱,恬静纯真、矜持羞涩,情窦初开,痴情执着等。如: ①纯真可爱。 比如回答傩送时的“我是翠翠”那种内心极其着急、急于有人认定、希望有人能认识她的心理。 后来回家回答爷爷“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既有祖孙情深,又有少女的纯真可爱。(语言描写) ②聪慧、矜持。 比如第五段中顺顺和老船夫谈话时,“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时的神态。(神态描写) 第六段祖父问及翠翠是否记得上一个端午的事情,翠翠本正想着两年前的端午一切事情,但祖父一问,“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神态动作描写,撒娇可爱) ③情窦初开。 “ 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当爷爷夸顺顺一家人都是好人时,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 由于鸭子是大老送的,当爷爷担心鸭子会走脱时,翠翠却说:“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 ④ 依恋爷爷 “过了许多,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了。” 两次想到“假如爷爷死了?”“假如爷爷死了呢?” (教师总结过渡:多么清纯可爱,多么单纯善良,多么娇羞多情,如梦一般地宁静美好,她是人之子,更是大自然的女儿,在她的身上分明看到“自然的美”“纯粹的美”,这是一种最为朴实地趋于自然的情感。) 这正是沈从文先生所说的 课件: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沈从文 (教师过渡:从翠翠身上,我们看到一种纯粹的人性之美,我们不禁会想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是怎样的一方水土养育出如此清楚透明,善良纯真的翠翠呢?) 4、翠翠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 A.欣赏湘西图片,具体感受边城的优美风光 (风景美) 这里沱江静淌、这里脚楼矗立、这里古墙肃穆、这里氤氲梦幻……这就是边城的美丽风景,也是沈从文为我们为他自己建造的希腊小庙。 在这座用清新的文字建造的小庙里,我们看到了令人窒息的自然之美,感受到淳朴原始的风俗之美,还感知到至真至纯的人性之美,边城这么多的美让人沉迷,美使人陶醉,美在这里处处可见,时时可感,这是一个美的世界。 B.(课件展示影片片段,除了风景美,还有人情美。) 学生探讨回答: 民风淳朴、敦厚、原始,丝毫没有受到现实社会污染。俨然世外桃源,这里遗忘了外界,安闲地敲打自己的节拍。 这里人们淳朴、善良、可爱,没有尔虞我诈,毫不矫柔造作,毫不急功近利,在他们身上处处洋溢着人情美,在自然的明净之中,更有人情心灵的明净。 (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间纯真的亲情、爷爷与乡邻之间纯朴的友情,这些都代表了未受都市文明污染的传统美德。)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湘西至真至纯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 正如沈从文所说(课件展示: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的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沈从文) 六、课堂小结 沈从文生于凤凰,长于凤凰,而后从军漂泊流浪。之后,拿起笔,用文学闯荡天下。 《边城》是沈从文的理想人生缩影,是他远离边城而做于都市的梦,记忆中的山山水水正是沈从文漂泊流浪的最后家园,是其最温暖的心灵寄托。他笔下所表达的游子对自然的渴望与回归,满怀深情地描摹熟悉的田园风光,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感人的诗,一支清新的牧歌。作者笔下的青山绿水其实是他灵魂的栖息之所,也正是沈从文为自己描绘的最后的精神家园。 全文通过细腻传神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来展示了翠翠纯真可爱的形象,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充满自然美、风俗美和人情美的美好诗篇。这份美好也许存在于古老的湘西边地,也许深埋在每个人的心底。 八、课后作业 1.小练习:用一个比喻句来描绘你心中的“边城”。 2.思考作者究竟想通过边城世界告诉我们什么?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