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下册《哈姆雷特(节选)》预习案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21-03-11 手机版


 预习目标  

1.概括情节,了解全剧剧情。

2.朗读台词,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诗意美。

3.品味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预习任务一:知人论世

1.走进作者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1564年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他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破产,中途辍学。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英:Hamlet)、《奥赛罗》(英:Othello)、《李尔王》(英:King Lear)、《麦克白》(英:Macbeth)四大喜剧《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人教版教材称《皆大欢喜》)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二世》等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二首长诗他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生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被称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他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590—1600年,包括十部喜剧(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九部历史剧(如《理查三世》等),三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于此时)等;第二个时期是1601—1608年,包括七部悲剧(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作于这个时期),四部喜剧和一些十四行诗;第三个时期是1609—1613年,包括三部喜剧(主要是传奇剧)和一部历史剧。

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①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悲观②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③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       

2.写作背景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未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3.《哈姆莱特》概述

《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出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将他处死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哈姆莱特悲愤交加,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利用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嘱托好友传播他的心愿。

这段王子复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通过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封建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哈姆莱特的形象代表了当时进步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愿望,是世界文学名著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  

预习任务二:角色朗读,感知课文

1.提前预习熟悉课文,排演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对白,老师稍做指导,准备在课堂上表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了解整个剧情,便于理清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对于分析人物形象有帮助。排演剧本独白,给学生一种直观的剧场感,感受戏剧语言的魅力。)   

2.剧情梗概(略讲,也可在课前完成),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概括本幕故事情节。

本课节选自剧本的第三幕第一场,国王和波洛涅斯想通过奥菲利娅来试探哈姆莱特是否真疯。(学生自由畅谈,交流心得)哈姆莱特继续装疯卖傻,辱骂和挖苦自己曾经深爱的恋人。  

板书:装疯卖傻辱骂挖苦      

3.请大家根据老师刚刚介绍的故事情节,理一理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人物之间有着怎样的矛盾)。比如:王子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迪斯:是叔侄,又因有着杀父之仇,所以又是仇人。为什么要设置如此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明确:哈姆莱特与王后:是母子,又有着母嫁仇敌的隔阂。  

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是恋人,又有因误杀奥菲利娅的父亲所产生的不可化解的矛盾。  

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与哈姆莱特:波洛涅斯既是国王克劳迪斯的帮凶,又是哈姆莱特恋人奥菲利娅的父亲,后被哈姆莱特误杀。  

国王克劳迪斯与王后乔特鲁德:原为叔嫂后结为夫妻,但克劳迪斯有着毒杀乔鲁特亲夫和企图谋害其子的矛盾。 

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既是好友,后又因哈姆莱特与其有杀父害妹之仇而反目成仇。

哈姆莱特的复仇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矛盾环境。亲情、爱情、友情都很难维系,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正是因为有如此复杂的关系,才有了戏剧的重重矛盾冲突,戏剧的故事情节才显得更加曲折而有趣,人物的形象才更加鲜明。  

(写法点拨:设置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能使得故事情节更加曲折,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板书:矛盾冲突      

预习任务三:品味个性化语言

1.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 揣测一下哈姆莱特此时的心理是怎样的? 

明确: 哈姆莱特“忧郁彷徨”心事重重,陷入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索中。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长篇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展示哈姆莱特复仇过程中痛苦的心灵冲撞,体现了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生动性和哲理性。

2.你贞洁吗?\你美丽吗?\进尼姑庵去吧!\就嫁给一个傻瓜吧。

哈姆莱特的矛盾与优柔寡断和奥菲利娅的单纯与深情惋惜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哈姆莱特变态的语言体现他心里有真话不能说却要伤害无辜的善良的奥菲利娅的痛苦。   

3.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  

这段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更体现了莎士比亚语言的诗意化。 这些戏剧语言对塑造人物、推动剧情,揭示主题起着重要作用。  

《哈姆莱特》探究案

学习目标:

1.品味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悲剧的艺术之美,把握作品表现的主题。

学习任务一:诗意的、个性化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个性鲜明的哈姆莱特。恩格斯评价过: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请结合课文内容和整个剧情,小组讨论:哈姆莱特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 

总结:从语言上看,哈姆莱特复仇为的是尊严的重建,复仇是他生存的目的。从全篇情节看,哈姆莱特是一个悲惨的英雄,是一个罪人。哈姆莱特是一个敢爱敢恨、有勇有谋的热血青年。哈姆莱特勇敢地承担了扭转乾坤的任务,他是一个有责任心、孝顺、懦弱、可悲的人。他是一个人文主义者。       

板书:善良忧郁优柔寡断      有勇有谋敢爱敢恨  

学习任务二: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请再联系剧情,结合自己对《哈姆莱特》的理解,在小组讨论后,分析作品所表现的主题。     

明确:

作者通过王子复仇的故事,对以克劳迪斯为首的封建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以王子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

课后练习: 

【节选一】

(注:哈姆莱特去见母后,途中巧遇正在祈祷上帝宽恕的国王克劳狄斯)

哈姆莱特 他现在正在祈祷,我正好动手;我决定现在就干,让他上天堂去,我也算报了仇了。不,那还要考虑一下:一个恶人杀死我的父亲;我,他的独生子,却把这个恶人送上天堂。啊,这简直是以恩报怨了。他用卑鄙的手段,在我父亲满心俗念、罪孽正重的时候乘其不备把他杀死;虽然谁也不知道在上帝面前,他的生前的善恶如何相抵,可是照我们一般的推想,他的孽债多半是很重的。现在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这样还算是复仇吗?

不!

收起来,我的剑,等候一个更惨酷的机会吧;当他在酒醉以后,在愤怒之中,或是在乱伦纵欲的时候,有赌博、咒骂或是其他邪恶的行为的中间,我就要叫他颠踬在我的脚下,让他幽深黑暗不见天日的灵魂永堕地狱。我的母亲在等我,这一副续命的药剂不过延长了你临死的痛苦。(下。)

【节选二】

(国王、王后、雷欧提斯、众贵族、奥斯里克及侍从等持钝剑等上。)

哈姆莱特 我绝对信任你的诚意,愿意奉陪你举行这一次友谊的比赛。给我们钝剑。来。

雷欧提斯 来,给我一柄。

……

雷欧提斯 这一柄太重了;换一柄给我。

哈姆莱特 这一柄我很满意。这些钝剑都是一样长吗?

奥斯里克 是,殿下。(二人准备比剑。)

……

雷欧提斯 受我这一剑!

(雷欧提斯挺剑刺伤哈姆莱特;二人在争夺中彼此手中之剑各为对方夺去,哈姆莱特以夺来之剑刺雷欧提斯,雷欧提斯亦受伤。)

国 王 分开他们!

他们动起火来了。

……

哈姆莱特 王后怎么啦?

国 王 她看见他们流血,昏了过去了。

王 后 不,不,那杯酒,那杯酒——

啊,我的亲爱的哈姆莱特!

那杯酒,那杯酒;我中毒了。(死。)

哈姆莱特 啊,奸恶的阴谋!

喂!

把门锁上!

阴谋!

查出来是哪一个人干的。(雷欧提斯倒地。)

雷欧提斯 凶手就在这儿,哈姆莱特。哈姆莱特,你已经不能活命了;世上没有一种药可以救治你,不到半小时,你就要死去。那杀人的凶器就在你的手里,它的锋利的刃上还涂着毒药。这奸恶的诡计已经回转来害了我自己;瞧!

我躺在这儿,再也不会站起来了。你的母亲也中了毒。我说不下去了。国王——

国王——

都是他一个人的罪恶。

哈姆莱特 锋利的刃上还涂着毒药!——

好,毒药,发挥你的力量吧!

(刺国王。)

众 人 反了!

反了!

国 王 啊!

帮帮我,朋友们;我不过受了点伤。

哈姆莱特 好,你这败坏伦常、嗜杀贪淫、万恶不赦的丹麦奸王!

喝干了这杯毒药——

那颗珍珠是在这儿吗?——

跟我的母亲一道去吧!

(国王死。)

雷欧提斯 他死得应该;这毒药是他亲手调下的。尊贵的哈姆莱特,让我们互相宽恕;我不怪你杀死我和我的父亲,你也不要怪我杀死你!

(死。)

哈姆莱特 愿上天赦免你的错误!

我也跟着你来了。我死了,霍拉旭。不幸的王后,别了!

你们这些看见这一幕意外的惨变而战栗失色的无言的观众,倘不是因为死神的拘捕不给人片刻的停留,啊!

我可以告诉你们——

可是随它去吧。霍拉旭,我死了,你还活在世上;请你把我的行事的始末根由昭告世人,解除他们的疑惑。

霍 拉 旭 不,我虽然是个丹麦人,可是在精神上我却更是个古代的罗马人;这儿还留剩着一些毒药。

哈姆莱特 你是个汉子,把那杯子给我;放手;凭着上天起誓,你必须把它给我。啊,上帝!

霍拉旭,我一死之后,要是世人不明白这一切事情的真相,我的名誉将要永远蒙着怎样的损伤!

你倘然爱我,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

1. 以下对台词动作性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A. “不!收起来,我的剑,等候一个更惨酷的机会吧”表明哈姆莱特在经历了激烈的内心冲突之后,理智最终战胜了复仇的冲动。

B. 哈姆莱特虽然表面上对雷欧提斯说“我绝对信任你的诚意,愿意奉陪你举行这一次友谊的比赛”,但心里对雷欧提斯并不信任。

C. “我的亲爱的哈姆莱特!那杯酒,那杯酒;我中毒了。”王后揭露了国王的谎言,怀着对儿子的不舍死去,剧情由此急转直下。

D. “哈姆莱特,你已经不能活命了;世上没有一种药可以救治你”,这句表明雷欧提斯为完成复仇使命感到欣慰,自己虽死无憾。

E. “啊!我可以告诉你们——”,哈姆莱特本想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人们,但死神在召唤,他已经没有气力讲述复仇的始末根由了。

2. 在“这一次友谊的比赛”中,哪几件事及后果让哈姆莱特完全没有想到?(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王子哈姆莱特为什么非要等到国王阴谋被彻底揭穿之后才断然复仇?完成复仇使命的哈姆莱特还有什么遗憾托付好友霍拉旭?请结合两部分节选内容简要说明。(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3分,每项3分)B/D

2. (共6分)第一,“友谊的比赛”应当使用钝剑,没想到雷欧提斯竟然用利剑伤人。(2

分)第二,没想到锋利的刃上还涂着毒药,不仅自己将很快死去,雷欧提斯也为此送了性命。(2分)第三,没想到国王在酒里下毒,原想毒死王子却害死了王后。(2分)

3. (共8分)哈姆莱特贵为王子,具有高贵善良的品格(怀抱人文主义理想、具有高度的理性),(2分)他不能不择手段杀死国王夺取王位,而是要在奸王犯罪的时候以正义之名复仇。(2分)悲剧接连发生,国王的阴谋被彻底揭穿,此刻复仇正当其时。(2分)哈姆莱特临终时,遗憾自己没有机会向不了解真相的世人解释这幕宫廷惨剧的来龙去脉。担心自己蒙受弑君的罪名(名誉被玷污),所以托付好友向世人说明真相。(2分)

学习资源:

《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与人文主义思想

《哈姆雷特》主要描述了丹麦老国王突然死去,哈姆雷特的叔父克劳狄斯在其服丧期未满的时候就迎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作为王后。守卫士兵看见老国王的幽魂出现了并告诉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通过与父亲幽魂的对话知道了是克劳狄斯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他还认贼作父,为了报仇他导演一部父亲被毒杀的剧,克劳狄斯看后出现了异常的变化于是他就断定了是他害死了自己的父亲。其中的女主人公奥菲利亚因为情人的失踪和父亲的死去而选择投河自杀,雷欧提斯将仇恨投到了哈姆雷特的身上,于是他与克劳狄斯密谋他与哈姆雷特比武并在比武用的剑上涂毒和在酒里下毒来毒死哈姆雷特,不料毒酒被王后误喝下,雷欧提斯也被毒剑所伤在快要死的时候他将真相告诉了哈姆雷特,虽然哈姆雷特也中毒了但他在临死之亲杀死了克劳狄斯报了复仇。《哈姆雷特》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读者对其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所深深影响,对其塑造的人物形象更是印象深刻,也就有了那句著名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复仇是《哈姆雷特》这部剧的主线,其中又串联着各种的人物关系,每个人的性格又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人文主义思想在这部剧中又体现的十分明显,在分析人物性格的过程中不能脱离贯穿整部剧的人文主义主题思想,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一下这部剧的人物形象及其表达的人文主义思想。    

一、《哈姆雷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一)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分析  

哈姆雷特是整部剧中的主人公,他的父亲被人毒害、母亲被人霸占,自己却生活在仇人的权威之下,使他的性格变得十分的暴躁与刚烈。他还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哈姆雷特是丹麦的王子,他的父亲被他的叔父克劳迪斯害死母亲又被其霸占,开始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个真相,可以说是认贼作父,父亲的幽灵告诉了他的真相。期初他还不敢确定父亲的幽灵告诉他的是真是假,他为了避免克劳迪斯的怀疑就开始装疯卖傻,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人。他精心设计一部父亲被害死的剧,他在暗中观察克劳迪斯的反应,当克劳迪斯出现了紧张的不正常反应时,他确定了父亲确实是被他害的。在爱与复仇之间他充满了矛盾,在处理母亲的事情上他也充满了矛盾,还有哈姆雷特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极大推崇者,他的行为也处处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他的自由博爱自然受到了群众的拥戴。他在大学时候就开始学习人文主义思想,替父报仇就不再是他个人的行为了而是上升到为了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幸福上了。他的性格中又有一些优柔寡断,他有几次机会可以杀死克劳狄斯,当克劳狄斯在神的面前忏悔的时候,他本可以就杀死他但他认为他是在忏悔,这个时候杀死他会受到神的怪罪,于是放弃这个极佳的机会,也导致了最后悲剧的发生。他的思虑要多于行动,在行动之前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所以这就造成了他性格中的那份快乐与忧郁的矛盾统一。造成哈姆雷特悲剧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封建势力的过于强大,另一方面也和其性格有着巨大的关系,他的性格养成也和其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有关。哈姆雷特是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形象,但当他面临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压迫、钩心斗角又感到了极大的迷惑,在宫廷之中充满了尔虞我诈、权利的斗争,人们为了达到目的获得一己私利宁愿违背事实真理屈服于强大的专制制度前。这都让哈姆雷特感受到深深的困惑,是逃避还是去战斗是哈姆雷特面临的选择,最后他勇敢地选择去与封建专制战斗,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也值得人们赞扬。可以说哈姆雷特所处的时期是人文主义思想与封宗教建思想相碰撞的时期,也是新兴阶级与封建势力相对抗的时期,同时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新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新兴阶级在传统思想和封建势力面前还显得很弱,这正是当时英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哈姆雷特看不上一般的民众,他也不会采取暴力手段推翻克劳迪斯的政权,尽管克劳迪斯担心由于民众都喜欢哈姆雷特会对他的统治造成影响,但暴力手段与哈姆雷特心中的人文主义思想相差太远,这也注定了在那个时代他是很难成功的。哈姆雷特的悲剧不是他自己的原因,而是那个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可能成功。同时他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在那个时代人文主义思想还不足以推翻封建制度但对人们却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哈姆雷特的死也象征着其对封建势力、旧制度旧思想的胜利,他没有屈服于强大的旧势力、封建专制面前,他的做法也极大地鼓舞了后人与旧制度的战争,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二)奥菲利娅的人物形象分析  

奥菲利亚是一个善良纯洁并且十分美丽的女孩,但由于其处于的特殊位置使她的很多行为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对于爱情她选择藏在了心中,她深爱着哈姆雷特却因为父亲和哥哥的劝说,她就没有很好地表达出来和大胆地去追求。她非常的纯洁体现在她的不谙世事,把一切都想得那么好和那么单纯,这也为她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她美貌、善良、纯洁就像天使一样降落在人间,但她的不幸是生活在一个封建父权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里,她十分听父亲的话,父亲在她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就连她想和心爱的人在一起都会因为父亲和哥哥的劝说而放弃,这在她经常地说的一句话:“父亲,我一定听您的话。”就可以看出来。由于生活在父权社会环境下,她的顺从只能使她的人生会以悲剧收场。对父亲、哥哥的绝对顺从使她的生活充满了矛盾,恋人的厌恶与父亲、哥哥的不理解加快了她的死亡。似乎只有死亡才能让她解脱烦恼和远离现实的纷争。奥菲利亚的悲剧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所造成的,她和哈姆雷特一样,都拥有一颗善良纯洁的心,对人对事都充满爱心,与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所作所为不一致。同时她所处的父权环境下,一个弱女子是没有话语权的,很难得到男人的真正关心与帮助,与哈姆雷特的关系也深受父亲和哥哥的影响,总之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温柔善良、但又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女孩在那个时代如何走向尽头的过程。奥菲利亚的死也没有唤醒哥哥的觉悟,反而增加了他对哈姆雷特的仇恨,于是就与克劳狄斯密谋要害死哈姆雷特。可以看出奥菲利亚的死不足以改变当时的现状,她只是一个权利斗争的牺牲品而已,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封建专制和旧思想的痛恨,在惋惜中我们更坚信封建专制和旧思想必将走向灭亡,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一些流血和牺牲。     

(三)克劳狄斯的人物形象分析  

克劳狄斯是作为国王、哈姆雷特的叔父的身份出现在读者面前的,他杀死了自己的兄长也就是哈姆雷特的父亲,还霸占了他的母亲。对待周围的人处处提防,时刻警惕着周围人对他的威胁,害怕自己失去这来之不易的王位。他奸险狡诈,人面兽心,有过人的手段,他骗得了哈姆雷特母亲的信任同时又使得一群大臣对他效忠,例如波洛涅斯这样的老臣对他是忠心不二的。为了巩固统治他可以说是始终将自己放在一个优势的地位上,例如在一开始的时候他就告诉大家:“不要忘记自己的本分”来让大家忘掉因老国王而产生的悲伤,进一步地让大家明白现在他是新的国王,你们现在要专心为我服务。之后他还给挪威的老国王写信,让他劝阻小福丁布拉斯的冲动行为。总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善于利用一切资源来为自己服务,同时他也懂得身边人的各种需求和欲望,懂得怎样平衡各种人物之间的关系,虽然最后雷欧提斯告诉了哈姆雷特真相,他也被哈姆雷特杀死,我们也能深深地认识到他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罪恶统治者的君主形象。通过他的一系列表现,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善于伪装自己的真实面目,善于虚情假意,对待哈姆雷特表面上充满了爱心,背地里却时刻提防他要将他置于死地。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典型代表,为了巩固自己的利益他可以不惜一切手段杀害周边的亲人。从他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权利和高高在上的特俗地位对与人是有多么大的吸引力,为了取得统治地位可以不顾亲人的死活,可以说在他的心中没有亲情与友情爱情,权利是他获得一切资源的基础,就像服丧期还没满的时候就着急地迎娶哈姆雷特的母亲一样。总之,克劳狄斯的死预示着封建制度将要走向灭亡,新兴阶级和新思想将会取代封建制度和旧思想,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平等自由。    

二、《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一)哈姆雷特身上的人文思想  

哈姆雷特对待别人的善良。哈姆雷特是这部剧中的主人公,他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对待仆人和其他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叔父克劳迪斯的邪恶与狠毒。他的善良体现在很多方面,他其实有几次机会都可以杀掉克劳迪斯,例如当克劳迪斯在神面前忏悔的时候,他就可以杀掉他,但他放弃了因为他认为这样做会受到神的谴责的。    

哈姆雷特对于人类的态度。《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思想也体现在对于人类的态度上,他主张人类的自由与博爱,认为人类的灵魂和生命都应该充满着自由的气息。人文主义思想就是宣扬要以人为本,认为人才是宇宙的主宰,反对封建思想和宗教神学,提倡人个性的充分表达。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人是多么了不起的物品,理性是多么的高贵,力量是多么的无穷,行动多么像天使,智慧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句话充分证明了他对于人性的肯定,认为人是天地间的最高贵的生物,所以从这就可以看出后面他所遇见的现实世界与理想的对立,也为他后来与封建旧势力做斗争的做法提供了依据。  

哈姆雷特对于人和事物的平等观念上。哈姆雷特待人平等,反对压迫和歧视,这可以通过他所做的一系列事看出来,哈姆雷特的复仇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行为,而是要同封建旧势力做斗争,要推翻封建统治解放民众。正是因为接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教育影响,对于现实世界的黑暗、人与人之间的钩心斗角、统治阶级的残暴,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他充满了厌恶所以他才将个人的恩怨上升为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进行斗争的崇高行为。他本可以提前就杀死国王克劳迪斯,但由于克劳迪斯在神的面前进行忏悔,他担心这样做会受到神的怪罪,同时他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审判克劳迪斯将他的罪行公之于众,让民众了解到一个真实的国王,使民众不再受他的压迫统治。追求人们之间的平等与自由,是哈姆雷特与封建制度做斗争的动力,就像作品中体现的对普通大众的深深同情一样,哈姆雷特也在追求者人们之间的平等,反对封建压迫。  

(二)戏剧内容中表达的人文主义思想  

《哈姆雷特》中处处表现着人文主义思想,戏剧一开始就介绍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黑暗,老国王被人害死,新国王上位并迎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哈姆雷特在大学中就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教育,他代表着新思想与新阶级。他拥有着人文主义先知所提倡的暗中智慧、理智、推崇科学,不迷信权威并且敢于与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做斗争。他的爱人奥菲利亚赞扬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典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连他的叔父克劳狄斯都承认他被民众所喜爱,一般的民众对他都十分有好感。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宫廷中的各种权利斗争,统治者的傲慢,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违背自己的人性都是普遍存在的。克劳狄斯生活腐朽堕落,却得到一帮大臣的拥护,邻居挪威蠢蠢欲动,总之这与哈姆雷特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相差甚远。他的理想开始破灭了但他没有放弃,而是要将个人的复仇上升到为国家、人民幸福的奋斗。哈姆雷特在剧中的犹豫表现可以看作是新势力与旧势力的斗争,但由于旧势力的强大使他不得不考虑得更多,当父亲的幽魂告诉他事情的真相时,他并没有马上进行复仇行动,而是经过反复考虑先采取实验克劳狄斯的办法来判断真伪,这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中提倡的理智、不冲动。戏剧中的时代背景正是当时人文主义思想在英国所处的时代环境,整部戏剧内容上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    

三、结语  

哈姆雷特是一部悲剧,是一部让人读了就很难忘记的悲剧。《哈姆雷特》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其表达的人文主义思想更使之成为经典,鲜明的人物形象使得整部剧精彩纷呈。我们通过对这部剧的了解和认识可以体会到作者的用心良苦,莎士比亚也成为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读者来阅读这部作品。 (设计者:刘鑫)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