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语言协调的魅力 ——《咏柳》《春望》古诗欣赏课堂实录兼略论语文课究竟学些什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课堂实录 手机版




[课堂实录]

教师:同学们读过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吗?

学生全体:读过。

教师:还记得吗?

学生全体:记得。

教师:那我们就来复习。

师生一起背诵《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师:背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让他(她)把这首诗歌默写在黑板上。

学生推荐一位学生把诗歌默写在黑板上。

教师:有个字默写错了,谁上来把它纠正。

学生大部分:“绦”字。一位学生上讲台前纠正黑板上的“绦”字。

教师:你们喜欢这首诗歌吗?

学生:喜欢。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为什么喜欢,好吗?

学生1:“二月春风似剪刀”,比喻十分新颖,富有创造性。

学生2:“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出了柳树在春天里的特征,歌颂了春天的美好。

学生3:“碧玉妆成一树高”,把嫩绿的柳丝和刚吐芽的柳叶比作珍贵的“碧玉”,可见作者对柳树在春天里的形象的喜爱。

学生4:“不知细叶谁裁出”,诗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裁”用得既新奇又贴切,对我们写作有借鉴作用。

教师:同学们对以前老师讲的都记得很清楚。不过,我觉得同学们都学得不够到位,你们认为呢?

学生沉默。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二月春风”为什么可以比作“剪刀”,而不是“菜刀”“柴刀”或者“手术刀”之类呢?

学生5:柳枝吐绿时节,气温乍暖还寒,细长尖尖的柳叶很像剪刀的样子,所以比作“剪刀”。

学生6:因为春天到了,燕子飞来,而燕子的尾巴就似剪刀。

教师:同学们能不能从诗歌的语言文字入手进行考虑。

学生思考片刻,有人举手。

学生7:因为上一句“不知细叶谁裁出”里有一个“裁”,裁剪当然只能用剪刀。

教师:对!可见阅读文学作品,我们不光要了解作品写了什么,我们还应该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和为什么要这样写。下面请哪位同学就本诗歌从语言文字上来提出一个经过认真思考后的问题。

学生8:老师,为什么作者讲细长尖尖的柳叶是春风“裁”出来的?

教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有同学已经初步摸索到阅读文学作品的门道了。请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上面那位同学的问题。

学生9:因为诗歌的上一句是“万条垂下绿丝绦”,作者把长长柳丝和细细尖尖的柳叶比作是丝织物“绦”。

教师:但问题是作者为何把长长柳丝和细细尖尖的柳叶比作是丝织物“绦”,而不是别的纺织品呢?

学生10:因为在古代丝绸是珍贵的物品,我想作者这样比喻,是诗人对长长柳丝和细细尖尖的柳叶美的发现和惊叹。

教师:只是诗人对长长柳丝和细细尖尖的柳叶美的发现和惊叹?

学生又陷入沉思。几分钟后……

学生11:作者还对春天进行了赞美。

学生10:也是诗人对大自然美的发现和惊叹。还有“碧玉妆成一树高”这一句,作者将柳树比作“碧玉”,碧玉也是珍贵美好的东西。

教师:回答得好!那么,“碧”是什么颜色?

学生全体:绿色。

教师:所以还请同学们注意诗歌的题目《咏柳》,应该是什么时候的柳树。

学生全体:是春天的柳树。

教师:光是春天吗?我们都知道春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春、仲春和暮春。

学生全体:诗歌写的是初春的柳树。

教师:对了,是初春的柳树。柳树春晓,繁而不茂,精致细小,诗人发现了这一点,觉得大自然了不起,太美了,所以作者觉得大自然不会仅仅这样无意,一定是有非凡的具有像人一样的灵性,应该是有意裁剪,精心装点而成,是它精心织成的丝绦,只有织物才能裁剪。但柳条和柳叶不是“丝绦”,却偏偏说是。为什么这一首会特别精彩?

学生12:是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诗歌里面去了,用珍贵的物品来寄托诗人的情感。是作者创造性想象的结果。

教师:是的。好一个“作者创造性想象”,除了我们上面的分析和阅读,这“创造性想象”还应该体现在哪里呢?提醒同学们从诗歌的文字上去找和落实。

学生沉思。

学生13:我觉得“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的“妆”也不能少。因为在古代梳妆打扮是女人们的事情,而裁剪这工作也是妇女做的事情,叫“女红”。因为诗歌第一句说春天把柳树打扮得如同“碧玉”,才有后来的“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来补充说明打扮柳树用的东西和样子。没有前一句做铺垫,后一句就会显得非常突兀和不协调。

教师:这位同学通过诗歌的语言发现了作者的真正意图,体验独特,是经过了自己的深刻体验和思考。那么,请问“女红”一词你是如何知道的。

学生13:好象《红楼梦》里看到过。

教师:全部读完了吗?

学生13:已经读过2遍。

教师:了不起。其他同学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多读几本书。读时不能光看故事情节,要多想一想作者怎么写的,注意文章的语言和作者的情感倾向。因为任何文学艺术,都是由文字串联起来的。作品优秀,首先是文字的功劳和魅力所在,是作家在用词谴句上的独具的艺术匠心和作者内心情感的对象化,而且只有运用汉字的汉语才有,这在别种语言里是找不到。就《咏柳》这首诗歌而言,是诗人贺知章对汉语无畏的探索和天才的发现,是诗人对大自然美的发现和惊叹。

这首诗歌因语言的和谐统一的运用,成就了诗歌的整体深层的和谐。到这里我们对诗歌文本的“还原”成功。还原就是从文本的字词入手,深层次解读文本,使阅读真正做到自主阅读和美读,从而最终学会阅读。

下面我们根据上述的阅读方法,再来欣赏杜甫的《春望》。会背诵了吗?

师生齐背《春望》毕。

教师:同学们,我们应该先从哪里切入。

学生14:我们先要确定哪句写得最精彩。

教师:那么就请你来确定,好不好?

学生14:我觉得好象应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教师:为什么?

学生14:诗人把自己的感情通过拟人的手法巧妙而深沉的表达了出来,我们就没法做到。

教师:别自责,不要说是你,老师我也没法作到。好在我们是来学习的,相信你能学会的。

学生15:我不同意上面这位同学的意见。我认为应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眼看好象似纯客观的描述,其实隐藏着作者深深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有形有价值的东西表现出来。

学生16:我认为这首诗歌中最要紧的一句是“烽火连三月”,因为本诗描写的所有结果都起因于这里。试想,如果没有“连”了“三月”的“烽火”,家书绝对值不了“万金”,也不可能出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极度伤感。

学生15:我想补充一句,“三月”应该是个虚数,“烽火”不是真的刚好“连”了“三月”,而是说战争已经持续了好长时间了。

教师:刚才两位同学都讲得太好了。看来至少我们有两位同学已经进过了“洗脑”,把小学老师教的那些语文知识洗去,开始接受新生事物了。现在还有哪位同学想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学生13:我觉得从一个“连”和一个“抵”字可以发现,“连”写出了战争持续的时间之长,“抵”道出了诗人对因战争灾难而离散亲人深深的牵挂。

学生17:是的,我认为只有“烽火连三月”才能使前四句得以成立,如果没有“连”,就不会因“国破山河在”而使国都因春天的到来而草木旺盛茂密。一个“在”透出山河依旧,都城不堪目睹的几多无奈与伤感,这都是因为“烽火”“连”了三个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果,“烽火连三月”是因。春天百花盛开,鸣禽齐唱,问题是这一切都发生本来繁荣热闹,但现在草茂树盛的国都中,怎不令人伤感,当然,如果这样直白,也就不是诗人了。诗人把感情迁移,以至于把花朵上的水珠也当成了泪珠,而且多到非滴而“溅”的程度。

教师:请问,“溅”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如果一时无法解释,请同学们查一查词典。

学生18:意思是说“液体受冲击向四周射出”。

教师:但花会溅泪水吗?

学生19:这是作者运用了拟人和夸张。

教师:对,但这里还应该包含有这花上的“泪珠”既大又多还密的一层。虽然是夸张,你却感觉不到作者在夸张,这就是语言的魔力。那么最后两句该怎样感受理解呢?

学生20:因为“烽火连三月”,才使“家书抵万金”,也因为家书金贵,才让作者对亲人无限牵挂,但却杳无音讯,无聊度日,才会有整天搔白头的煎熬。在接连不断的烽火间,不知不觉中搔掉了自己头上的白发,甚至连“簪”都簪不住,这是内心深处透过文字流露出何等的忧思。

教师:好一个“透过文字流露出何等的忧思”,“这就是语言的魔力”。最后请同学们谈谈对整首诗歌的感受。

学生21:作者登高望远,触景生情,还抒发对国家无限忧虑忧的思想情感。

教师:从那句诗句看出来的?“国破山河在”?“家书抵万金”?“感时花溅泪”还是“烽火连三月”?这位同学能如此联系当然好,而且老师也希望你将来长大了能够为国家操劳,我们也应该具有这样的理想,但我们阅读文学艺术作品,还是要就作品本身解读,不能把作品本身没有的东西添加进去。好吗?

学生全体:好的。

教师:有人总是要将一首好诗如此这般的道德教化,无论什么都非跟忧国忧民相联系,课本编者不知根据什么就想当然以为《春望》是作者忧国忧民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以后我们阅读文学艺术作品要根据文本的语言文字出发进行解读。从《春望》里我们只是从中解得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担忧和思念。这样的解读既不是把自己的观念对文本强加,也从根本上使我们读者的读解经得起推敲,分析的操作性才变得有举一反三的可行性。

这时下课铃声响过,师生道别。

课前课后的思考

这是本人根据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的“还原阅读法”进行文本阅读教学和文学欣赏的一次尝试。

孙教授认为:“其实,一切经典文本,形象都是完整的、和谐的、水乳交融和天衣无缝的。所谓“还原”,就是根据艺术作品所提供的线索,把作者未经想象加工的原生形象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形象和原生形象之间的差异,真相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其实语文这门课程的教学,依照浙江师大的李海林先生的意见,具有双重价值,“原本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可称之为‘原生价值’”。而文本的“‘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的价值,我们把它叫做‘教学价值’”。以前我们常常犯“把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当作教学价值,不着眼于它的‘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而着眼于它所传达的信息本身的智慧,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经常犯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错误”。“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语言智慧,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更为本质的行为。”“是通过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的过程,掌握教材的教学价值,即掌握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也就是言语智慧。”

我觉得两位教授,分别从哲学美学和教学论的角度,为我们弄清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和价值,殊途同归。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价值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文本,进入语言或者说言语,再通过文本所展示的言语,从言语中走出,学得汉语言。

总之,一句话,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通过文本言语的解读,从而有所感悟,掌握汉语言,最终学会阅读(包括用耳朵“阅读”)和表达(包括写和说)。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