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切勿走火入魔(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曾庆培 前不久,听了一位教师上《祝福》(课改示范课),教师在渲染了一番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后,抛出了一个富有爆炸性的问题:是谁杀死了祥林嫂?学生一番唇枪舌剑后,答案基本趋向两种:一、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强大的封建势力、封建礼教;二、文中所有的人。谁知老师突发惊人之语:不,是她自己!学生愕然……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老师下面的几句话:人家要是老在你面前讲“阿毛的故事”你讨厌吗?所以人们嘲笑她并没有错;而鲁四老爷也仅仅是严肃地说了声“你放下吧!”这就禁受不住要往死里想?这是不是她自己的问题?那么这篇小说究竟有没有批判封建势力、封建礼教?显然没有……看得出,那位老师当时颇为自己的“新奇”看法感到得意,或许还自以为是石破天惊之论。不少学生自然是使劲地附和着“是!”“对!”幸亏这位老师还没有把祥林嫂当成不珍惜生命的典型来批判从而进行“珍惜生命”的教育。 我在难受之余不免生出一丝忧虑……在此之前,就已经听到有人分析《离骚》骂屈原迂腐(照搬太史公的观点却并未读懂太史公),分析《孔雀东南飞》说刘兰芝是不会做人所以才让婆婆讨厌,分析《陈情表》说作者李密实属“终南隐士”之辈太虚伪太矫情故意“辞聘”以抬高身价,分析《满江红·怒发冲冠》说岳飞是民族统一战线的绊脚石……我不想更不屑纠正这些观点的错误,因为它们或断章取义,或偏执一端,或违背历史的基本常识,不仅貌似新颖实则荒唐可笑,而且也不堪一击、不值一辩。可也正是这些荒谬的观点让相当一部分学生兴奋异常,并对口吐这些观点的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课堂上哄堂大笑之声不断。笔者认为,这样做实在是贻害无穷! 首先,它浪费了学生的宝贵光阴,让不少学生在阵阵肤浅甚至病态的笑声中虚掷了无比宝贵的45分钟。课后要花大量的时间“矫正”偏差不说,如果不幸换了老师,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给学生洗脑。其次,它对学生的读书求知起着一种误导作用。正处于求知黄金时代的中学生本应从名著名篇中虔诚地吸收精华,可我们的学生在老师如此引导下能够沉下心来含蕴咀嚼吗?我同样反对过分地崇拜权威,因为那样有可能淹没自我;但我更不赞成随意蔑视权威,尤其是在自己还缺乏起码的内功底子下自以为是的信口开河。众所周知,如今的许多学生缺乏的不是创新精神甚至叛逆精神,在这个大肆鼓吹个性张扬大力倡导自我推销的时代,中华民族的千古美德“谦虚”几乎已成“迂腐”的代名词,有人谦虚的话,不是遭到嘲讽就是受到警醒,一切似乎都在异化。去年,我接一个新班上姚鼐《登泰山记》时,先要同学们看课本插页上的乾隆题词“天下第一山”,有个学生刚翻到那儿就冒出了一句:丑死了,比小学生的字还差。我没有批评那位同学,但却忍着怒气上了十多分钟的“认识事物、评价事物”课,不管乾隆是怎样的一个的皇帝,也不管他那幅字是否称得上书法精品,至少,那种大气、那种圆润等,却是外行都感觉得到的。也许正是以前的老师对这位同学类似于上面的“创新”缺乏正确的引导甚至是无原则的表扬,才有这位同学的信口雌黄或者说口无遮拦。世上再好的东西也有其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家写作不是造卫星、原子弹,出现几点瑕疵很正常,做老师的发现后指出来并以此告诫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要特别小心即可,没必要大惊小怪,如果真要一心一意“挑刺”的话,哪篇文章没有“刺”?问题是当我们学生的脑袋一看到名家名篇就产生“挑刺”的念头时,那么一叶障目的他就永远看不到作品的精华了。而且还会逐渐狂妄自大起来,这才是最为悲哀的事情!而由此带来的认识能力、评判能力的扭曲则很可能会造成这类学生的终身悲剧。至于最后还害了老师自己那只能算是自作自受了。 创新,是在传统之树上开出的艳丽花朵,作为中学生,如果总是抱着一种“找岔子”的态度对待前人留下的财富,必然是“入宝山而空手回”,最后自然是严重贫血,如此,又岂能开放出智慧的花朵?创新也不是无原则的。一个口、眼、脚都正常的人用鼻子吃东西,用耳朵看世界,用脑袋走路只能说是胡闹,它同创新风马牛不相及。我们应该保护中学生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但更应引导他们虚心求知、谦虚做人,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待人处世。 毋庸讳言,当今的中学生道德素质普遍低于成人。按理说,他们是待雕的璞玉,世界在他们眼中应该是美好的,可他们有的已习惯了用放大镜看这个世界的阴暗面,这难道不是某些老师的某些“创新”潜移默化所致吗?随着“为了每一位学生成功”观念的深入人心,一些语文课堂上,老师早已成了应声虫,有的老师一堂课只知吹捧(不是表扬)甚至谄媚学生,让一些学生自己尚且感到肉麻,而这样的课又还往往被评为“优质课”。其实,它早已成了另一种单边参与课,即,仅有学生一方的参与,老师甚至连类似篮球裁判员的职责都未尽到!学生回答问题哪怕错得十万八千里、哪怕是信口开河的搞笑,也会得到一些老师热情洋溢的肯定。这种课又岂止是滋长了学生的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坏风气?同原先的“填鸭式”相比谁更可怕应该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每每听到一些老师在相对无知的学生面前“挑战名家”我就想起了金庸多部小说中都有的滑稽场面:一个仅有几招三脚猫功夫的江湖小混混骂骂咧咧地非要少林寺方仗(武功公认最高)出来同他交手……但愿我是杞人之忧! 作者: 曾庆培 通讯地址 湖南 沅陵一中 电话6903049 邮编419600 本文刊登在省级报刊《语文学习报·高中教师版》2004年5月2日第12期上 作者邮箱: zqpl@avl.com.cn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