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新教材高一必修(下)《齐桓晋文之事》名师导学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21-02-19 手机版


 导学内容

1. 积累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 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孟子说理特点。

3. 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课文疏通

一、朗读正音

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重点研读

1. 解题,明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君都在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

齐国在东方诸侯国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广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了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

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特点和高超的论辩技巧。

2. 释义,赏内容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精析: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精析: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的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精析: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一篇好的文章,决不能只有思想,而没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饰。为了把自己的思想准确、恰当、得体地传达出来,课文使用了较多比喻、排比等辞格。比喻修辞将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

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

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已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精析:旁敲侧击,针对齐宣王的“大欲”,击碎了其迷梦。

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习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精析:以邹与楚战作类比,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类比,邹与楚战不能取胜,与齐以一服八不能取胜,道理上是一致的,都是力量悬殊,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让齐宣王从这对类似相通的事物的联想中,明白霸天下的可怕的危害,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

“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愬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诉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精析: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四、知识清单

(一)通假字

1. 无以,则王乎(“以”同“已”,止)

2.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说”同“悦”,高兴)

3. 为长者折枝(“枝”同“肢”,肢体<注:这里也可以不做通假字,“折枝”即折断树枝,喻指常人不难办到的事情>)

4.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刑”同“型”,典范,用作动词,做榜样)

5. 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反”同“返”,回到)

6.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同“途”,道路)

7.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同“诉”,申诉)

8.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同“矣”,表示确定语气)

9. 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罔”同“网”,用作动词,用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0.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

(二)一词多义

1. 实词

(1)爱

①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动词,吝惜,舍不得)

②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形容词,吝啬,舍不得)

③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动词,爱惜)

(2)道

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动词,述说,谈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动词,说,讲)

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名词,道义)

④任重道远(名词,路,道路)

⑤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

(3)诚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形容词,诚心)

(4)度

①他人①然,诚有百姓者(副词,的确,确实)

②是诚何心哉(副词,究竟)

③帝感其诚,有心,予忖度之(动词,揣测)

②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动词,衡量长短)

③王请度之(动词,考虑)

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动词,翻越)

2. 虚词

(5)乃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代词,这样)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的)

③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副词,竟然)

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副词,才)

⑤屠乃奔倚其下(连词,于是,就)

(6)若

①其若是,孰能御之(动词,像)

②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代词,这样)

③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连词,如果)

(7)于

①构怨于诸侯(介词,和,同)

②然后快于心与(介词,在)

③吾何快于是(介词,对)

(8)其

①其若是,孰能御之(连词,如果,表假设)

②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代词,他的)

③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加强语气,难道)

(9)以

①无以,则王乎(动词,通“已”,止)

②以羊易之(介词,用,拿)

③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动词,认为)

(10)何

①何由知吾可也(代词,什么)

②牛何之(代词,哪里)

③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副词,怎么 )

(11)诸

①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兼词,相当于“之于”)

②不识有诸(兼词,相当于“之乎”)

③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形容词,一些,众多)

(12)之

①牛何之(动词,往)

②舍之!吾不忍其觳觫(代词,它)

③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助词,的)

(三)词类活用

1.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形容词作动词)疏远,不接近

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

3. 权,然后知轻重(名词用作动词)用秤称轻重

4. 兴甲兵,危士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起来;使……受到危害

5.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品;又轻又暖的衣服

6. 朝秦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

7. 以一服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臣服

8. 然后从而刑之(名词作动词)处罚,惩治

9. 是罔民也(名词作动词)用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0.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名词作动词)种植

11.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词作动词)穿

12.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词作动词)称王

(四)古今异义

1. 莅中国

古义:指中原地区。

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2. 俯足以畜妻子

古义:老婆孩子。

今义:男子的配偶。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古义:两个词。以,介词,把。及,动词,推广到。

今义:连词,连接并列的词组或成分。

4.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古义:到这一步。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五)文言句式

1.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置于“闻”前)

译文:我没有听说过他们的事。

2. 莫之能御也。(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置于“能御”前)

译文:没有人能抵御他。

3. 何由知吾可也?(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宾语置于“由”前)

译文:从哪里知道我可以?

4. 牛何之?(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宾语置于“之”前)

译文:(把)牛(牵)到哪里去?

5. 将以衅钟。(省略句,“以”后省略“之”)

译文:将用(它)来衅钟。

6.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句,“宜乎”作谓语置于主语“百姓之谓我爱也”前)

译文:(照你这么说)老百姓说我舍不得是应该的了。

7. 是乃仁术也。(判断句,“乃”“也”表判断)

译文:这就是行仁政的途径。

8. 百姓之不见保。(被动句,“见”表被动)

译文:老百姓没有受到安抚。

9. 构怨于诸侯。(状语后置句,介词“于”和“诸侯”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置于“构怨”后)

译文:和诸侯结怨。

10. 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介词“以”和“孝悌之义”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置于“申之”后)

译文: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叮咛他们。

11.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置于“有”前)

译文:(是)没有的事。

(六)文学文化常识

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早年周游列国,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

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民贵君轻”,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时间:30分钟)

一、基础知识运用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无罪而就死地 就:走向

B. 挟太山以超北海 超:超过

C. 度,然后知长短 度:衡量长短

D.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恒:守道不变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3.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4.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何以异

C. 树之以桑  D. 臣未之闻也

5. 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牛何之 ②反而求之 ③舆薪之不见 ④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⑤然后驱而之善 ⑥莫之能御也

A. ①⑤/②⑥/③/④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⑥/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⑥/④⑤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孔伋(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

B. 孟子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

C. 《孟子》共七篇,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

D. 南宋时,朱熹把《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8. 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作为开头和叙述的主体,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

孟子,性格锐利、强悍。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①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②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③,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 ①梃:木棒。②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梁惠王自称晋国。③耨:锄草。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B.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C.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D.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寡人”即寡德之人,是秦始皇之前君主的自称,春秋战国时常用。被封为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

B. “俑”是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孔子赞成用俑殉葬,“始作俑者”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C. “孝悌”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后来成为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D.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也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1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惠王再三战败,一心一意只想雪耻复仇,“愿比死者壹洒之”体现了其爱民之心。

B. 在文中,孟子认为只有法治清明、减轻刑罚,降低赋税、藏富于民,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

C. 孟子提出的“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体现了其“仁政”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教民”。

D. 孟子通过对“彼夺其民时”一针见血的分析,得出只有“仁者”才会无敌于天下。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2)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8195;

1. B 解析:B项,超,跳过。

2. A 解析:A项,副词,相当于“本来”;B项,介词,表方式,相当于“拿”“用”/连词,同“而”;C项,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可不译;D项,连词,相当于“却”/连词,连接并列关系的词组。

3. A 解析:A项,“诸”为兼词,相当于“之乎”。

4. C 解析:C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以桑树之”。A、B、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

5. A 解析:①⑤动词,到,往。②⑥代词,它(他)。③宾语前置标志词。④助词,的。

6. A 解析:孟子是孔伋的再传弟子。

7.(1)因此,后代没有传述下来,我没有听说过他们的事。如果不能不说的话,那就说一说行王道好吗?

(2)使人民(生活)安定就(可)施行王道以统一天下,没有人能抵御他。

8. 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是性格锐利、强悍的孟子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时爆发出的。它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中的重组句子。改变句子原来的结构,重新确定主语、谓语和宾语,但并不改变原意,是该类型题目考查的特点。

9. C 解析:“焉”为句末语气词,应在其后断开,据此排除A、D两项;“及寡人之身”是动宾结构,其后应断开,据此排除B项。

10. B 解析:“孔子赞成用俑殉葬”错,应该是孔子反对用俑殉葬。

11. A 解析:A项,报仇雪恨的基础就是动员民众为他打仗,这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百姓死活的行为;“愿比死者壹洒之”的真实意图是称霸天下。

12.(1)对于使老百姓饿死的,又该怎么办呢?

(2)这样即使是手里拿着木棒,也可以跟拥有坚实盔甲和锋利武器的秦、楚军队相对抗。

【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区别吗?”

(惠王)说:“没有什么区别。”

(孟子)说:“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手腕害死人,有什么区别吗?”

(惠王)说:“也没有什么区别。”

(孟子)又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厩里有健壮的马,(而)百姓面带饥色,郊野横陈着饿死的尸体,这就(等于)率领着野兽一道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吞噬,人们尚且厌恶它;身为百姓父母官,管理政事,却不免也率领兽类一道吃人,哪里配当百姓的父母官呢?孔仲尼说过:‘第一个制作土偶陶俑来殉葬的人,恐怕应该断子绝孙吧?’正是因为土偶陶俑酷似真人而用它殉葬。对于使老百姓饿死的,又该怎么办呢?”

梁惠王说:“(想当年,我们)晋国,天下没有比它更强的国家了,这是您老所深知的。而今到了我当政,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也阵亡了;西边又丧失了河西之地七百里,割让给秦国;南边又(已失掉八个城邑)被楚国所欺侮。我为此感到羞耻,希望能替全体死难者雪耻复仇,您说我该怎么办才好?”

孟子回答道:“任何方圆百里的小国家都可以在自己的国土推行王道。大王如果肯对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提倡精耕细作,及时锄草,使健壮的青年利用闲暇时间加强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德修养,(做到)在家能侍奉父兄,外出能尊长敬上,这样即使是手里拿着木棒,也可以跟拥有坚实盔甲和锋利武器的秦、楚军队相对抗。 

“(因为)他们(指秦、楚)侵占了百姓的农时,使他们无法耕种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儿女各自逃散。他们坑害得百姓好苦,大王如果兴师前往讨伐他们,有谁能跟大王较量呢?有道是:‘实行仁政者无敌于天下。’请大王不要再犹豫!”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