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齐桓晋文之事》实用导学案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21-02-19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自学自测】 一、诵读文本,结合注释和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二、完成下列文言知识的梳理 (一)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 3、王说 4、为长者折枝 5、刑于寡妻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7、盖亦反其本矣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10、是罔民也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二)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2、危士臣 3、朝秦楚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6、轻暖不足于体与 7、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8、寡固不可以敌众 9、弱固不可以敌强 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11、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 12、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 13、刑于寡妻: 14、然后从而刑之 15、是罔民也 (三)特殊句式 1.百姓之不见保 2.臣未之闻也 3、莫之能御也 4、未之有也 5、何由知吾可也 6、牛何之 7、何以异 8、夫子之谓也 9、然则一羽之不举 10、舆薪之不见 10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四)重要虚词 1、之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4)夫子之谓也 (5)牛何之?(6)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2、以 (1)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2)无以,则王乎? (3)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4)挟太山以超北海……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7)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8)以羊易之。(9)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3、而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犹缘木而求鱼也。 (3)有牵牛而过堂下者。(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5)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6)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7)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自研自悟】 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自练自提】 翻译下列句子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3.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6.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7.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8.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第二课时 【自学自测】 仿照示例,设置一个你认为最值得探究的问题,并尝试回答。 示例: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圣人也会说谎么? 答: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说服齐王的意图便绝难实现了。所以,他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话推掉了。 【自研自悟】 孟子为说服齐宣王采纳“保民而王”的主张,他运用了哪些方法?提出了哪些主张? 【自练自提】 孟子理想的社会是怎样的一幅图景?这种社会有可能实现吗?就此写一段文字谈谈自己的认识。 孟子:王者师与大丈夫鲍鹏山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柯。柯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原道》 吾知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 孟子是“亚圣”。从学问渊源上讲。他也算是孔子的嫡传。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而子思又是受业于对孔子思想“独得其宗”的曾子的,这就显示出孟子的正统地位了。这正统地位,连野心极大、用心极深、篡位之欲极强的唐代韩愈都不敢有任何微辞。韩愈可是攻坚拔固的好手,他一路势如破竹地向历史进攻、连荀子都给他推翻了,并踏上一只脚。但到了孟子跟前,也许是看看孟子太强大,自己确实不是对手,也许是自己已是强弩之末,只好打不赢就受招安,马上变幻出温驯之色,对之顶礼膜拜,并在孟子身后给自己“敷座而坐”,擦擦头上的虚汗(他的身体差得很哩),摆出一副自我作古的派头,俨然在道统中有了一席之地。 但孟子的“亚圣”地位。是不靠嫡统,不靠韩愈式的自封.而是靠他对儒门的大贡献的。也就是说.他于儒门有别人难以企及的大功勋。可以这样说,在孔门的历代弟子中,数孟轲先生最为有斗志、有干劲、有热血,而又最无私心、无渣滓心、无势利心。一句话,最无“小”心。 孟子对儒门的大贡献、至少有三点: 第一,他把孔子的“仁”发展到了“义”。孔子谈“仁”也谈“义”。孟子谈“义”也谈“仁”。但两者还是有侧重点的不同。孔子重“仁”,孟子重“义”。所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子讲“杀身成仁”,孟子讲“舍生取义”。“仁”“义”区别在哪里?其实两者本质并无不同,只是表现的地方不同。孟子就进行过区分,他说:“仁者,人心也。义者,人路也”(仁,是人的内心修养。义,是人所遵循的正道)。他又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仁,是人安身立命之所。义,是人行事的正确法则)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义”,乃表明他更注重对人外在行为的评价,这除了表明他更希望人把仁心表现出来,施及于人,也表明他更注重实际———个人内心的真实思想我们是无从知道的、也无须知道。无须控制也无从控制,只要他外在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即可。所以,“义者,宜也”(义,就是行为适当)。所以,孟子的“义”比孔子的“仁”,更具体可行、操作性强。 有一次,齐宣王坐在朝堂之上,看到一个人牵着一头牛从外面经过,这头牛—边走一边发抖。原来这头牛要拉去宰杀,用牛血去衅钟。宣王看着这牛发抖。心里不是滋味,就下令放了这头牛。另换一只羊去衅钟。这事让孟子知道了,他据此一口咬定齐宣王有仁心(连宣王自己都不大相信),是块好料子,现在只差由他孟轲来给他雕琢成器了。孟子教导他说:光有内在的隐藏不露的“仁心”是不够的,只有把这仁心中的仁爱表现在政治政策上,推恩于天下,才真正有益于百姓。他尖锐地批评齐宣王“思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乃是“不为”,也就是不在外在行为上行“义”。“义”就是按“仁”的法则去做。这一点、他似乎比孔子讲究实际一些。 同时“义”的评价比“仁”的评价也可行得多。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是否“义”(适宜),总比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是否仁德要容易得多,也可信得多。 义,对道德实践者而言,也便于操作。要真正在内心意志上达到圣人的境界谈何容易?但约束自己的行为,或者说,在内心的欲求与“义”发生矛盾时,能克制自己而屈从“义”,则较易做到。孟子可能是意识到,要求人人都有一颗圣贤之心,实在是一种妄想,现实一点的是,要人人都能对自己有所约束。应该说,孟子走的这一步。是使得孔子的不可企及的人格理想走向大众。大众不可能人人在事实上成圣。但大众可以通过自我约束,而过一种体面的生活。孔子的“圣贤”理想只能是一小撮精神贵族的追求,而孟子的“义”则有可能成为普遍的伦理道德规范。在孟子对儒学的三点发展中,这一点最值得我们肯定。 第二,如果说,孟子把孔子的“仁”从道德角度发展为“义”。那么,从政治角度,他又将之发展为“仁政”,也就是他的“王道”。在这一点上,孟夫子可是为儒家学派立了大功。孔子也讲过“仁政”,但对其内涵并没有作详细的说明,显得空洞而浮泛。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没有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证。是孟子接过手,把这工作做完了,而且我们还得承认,他做得蛮出色。他把孔子的伦理思想演义为一整套的政治构想,完成了由纯学术向政治实践的过渡,学者成为政治幕僚,孟子也就自封为“王者师”。 这套理论,使得学统、道统与政统融合无间,合二为一,从而“学”与“仕”不再有任何学理上的隔膜,“学而优则仕”变成了“直通车”,“士”变成“士大夫”成了顺理成章之事,从这个意义上说,谁能说孟子的“融合三统”不是为后来的科举取士奠定了基础呢? 同时,这一套政治构想上有六经之依据,下有统治者之扶持,从而使儒术才能在后来“独尊”。鲁迅说:“孔夫子是中国的权势者捧起来的”。权势者为什么单单相中了孔夫子而捧他尊他呢?就是因为孟子的这套政治理论。毋庸讳言。以道德为基础的政治必然是专制政治。而专制政治也必以道德为基础。所以,孟子的这一套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政治构想,必然与专制政治“狼狈为奸”,从而贻害无穷。 简单地说,孟子的政治构想是这样的,很有一厢情愿的味道:人本性是善的。因此就有仁心的苗子,把这仁心加以扶植,不让其放失,且使之枝繁叶茂,便是养身了;然后用自身这光辉的形象作样板,“刑于寡妻”(给妻子做道德规范),便是齐家;“以御于家邦”(以此治理家国)便是治国;用仁政治国。就是行王道,行王道当然是“天下莫之能御”(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从此天下太平了。这种构想的幼稚性实在太明显了,而这种幼稚的政治构想竟然蒙蔽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那些劳心竭虑想求治的士人们只知道耐心地等待一个不失仁心且能把这仁心报恩到广大百姓的圣明君主,并且在无数次的失望后也想不出要另谋生路。直到五四后,以蔡元培、李大钊、胡适等l6人为代表的知识界,还提倡什么“好人政府主义”呢。在孟子这一棵树上,吊死了多少代的英雄豪杰与智谋之士?这里面有统治者的阴谋吧?但我想,关键还在于文化自身的缺陷。即此一点,我斗胆说,中国的封建文化,有它不成熟并且永远也不可能再成熟的地方。现代的读者能觉得出孟子这一套构想的幼稚,应该说是得力于“西学东渐”,知道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换一个活法。古代的那些智谋之土,其个人智慧不管多大,也不能窥破这个文化阴影之中的机关。孟子的这一套宏伟的雄辩滔滔的政治构想,包含有严密的逻辑推理,似乎有不可摇撼的威严和合理性。但我想,他的前提是否错了?一旦不能证明人性是善的,并且君主们都能不丧失这微弱的善的小苗苗,且在花天酒地醇酒妇人以及血腥“相斫”时,还能扶植这个小苗苗,使之蔚然而成大气候,那么,孟子的整个政治建筑都将士崩瓦解。这就要谈到孟子的“性善论”了。 性善论是孟子对儒学的第三大贡献。孔子不愿意谈人性,他可能意识到这是一个不能解答的问题。《论语》中只模糊地提到“性相近.习相远”,只说人性之初大致相近,有共同的人性。并未作善恶之分。所以,从这一点讲,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恶,都与孔子不矛盾。但孟子的性善论实为儒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之基础。在这一点上,孟子对儒家可谓功勋卓著。后来程朱等人严厉批评荀子的性恶论,并借此认定荀子已失去儒家的根本,他们也算明白人,知道在性善问题上决不能作丝毫的让步,因为这一步让出去了,儒家就没有立锥之地了。但非常令人为儒家担心的是,孟子在他的七篇大作里并没能证明“人性善”。程朱等生活在古代的书斋中的老儒、以及生活在现代洋楼里的新儒,管他进化了多少代,也还是不能证明“人性善”。不能证明人性善,却依然不妨碍他们谈“内圣外王”,甚至膨胀到认定儒学将要拯救世界、这就只能让人觉得他们有点不诚实。大概他们天天盼望这世界遭殃,人民倒霉,然后有机会让儒学大放光彩。既已写出“膨胀”一词,不妨再写出一句民间俗语:“狗咬猪尿泡——一场空欢喜。”不同的是狗咬的那个猪下水,不是狗吹大的,所以,这条狗颇让人同情。而现代的新儒家们则是自己吹大猪下水,然后把它想象成一块很杀秤的肥肉。对之欢喜不已。这个歇后语的关键词是“空”。 可以说,在对人性本善的论证上,聪明绝顶的孟子已经绞尽脑汁了,能想到的都想到了,能利用的都利用了,以致后来的程朱及当今的第三代新儒家们,再也不能提出什么新的东西。只能在那里发一些空洞的欢呼。像程颐和朱熹,就喜欢故作高深地发些大可不必的感慨,常常在《四书》的某些字缝里写上什么“学者宜深思”字样——他们说不明白,就叫我们去深思,可我们想来想去也就那么一点意思。而就为这点没有什么意思的小意思,我们一代一代毫无出息毫无建树地老去了。 孟子是一个颇多争议的人物,这一点不比孔子,孔子坚如磐石。最早批评孟子的是荀子,这位和孟子同在稷下、同尊孔子的后辈好像和孟子有些过节,他对孟子的批评非常地感情用事,很有一些泄愤的味道。这与他一贯的公允平实大相径庭。到东汉更有王充,用极为刺眼的《刺孟》来刺他。不过,总体而言,荀子批孟乃学术之争,颇有创见;王充《刺孟》虽然不免强辞夺理,乱刺一通,但他的着眼点仍在寻孟子的逻辑错误与言行矛盾,并还真的找出了一些孟夫子在夸夸其谈时犯下的错误,对我们颇有启发。而后来的一些卫道士们对孟子的批评就不同了,他们批评孟子,不是学术之争;相反,他们对孟子的那一套政治构想是无条件赞同的,他们批评的是孟子的人格。在与君主的关系上,孟子“大丈夫”气太足了,使乐于做妾并做出甜头做出味道来的他们颇为心烦。比如程颐,他赞孟子“仁义”,赞孟子“养气”,赞孟子“性善”,赞孟子“以道自任”,一路赞下来,却在另外一处停了下来,瞧来瞧去不顺眼,嗅来嗅去不是味:“孟子有些英气”——他说对了——“才有英气,便有圭角”——他又说对了,鼻子灵,政治灵敏度高。大凡走狗,鼻子是第一位的,大凡做妾,善伺颜色是第一位的——“英气甚害事”——害什么事呢?照他的意思,当然是害成圣成贤之事。但我还是戳穿了他说,害成妾成臣之气。我读程朱的文字时总是全身不舒服,不,不是不舒服,简直是活受罪。我不知道明代的读书人是如何受用的。我要是在明代,我还是去做贩夫走卒的好,而决不能去参加科考——参加科考得读程朱呀! 孟子有英气,英气勃发,那是丈夫初长成时的阳刚之气,浩然之气。孟子有圭角,凛然难犯,那是男儿的铮铮傲骨,无一丝邪媚之态。这正是孟子最了不起的地方。而程颐,照他看来,孟子若去掉英气,磨去圭角,圆滑邪媚,又酸臭冬烘,像他那样整日龟缩在一己的养性斋中做所谓的道学,养所谓的心性,对天下汹汹罪恶装聋作哑,以麻木不仁为圣贤气象,以无同情心无良心为修成正果,那才算是成了圣。成了“圣”么?我看是成了“妾”了吧?那个程朱的道学,我越看越像“妾学”。“妾妇之道”是什么呢?孟子早就说过了,也点破了:“以顺为正”!“以顺为正”了,还能有英气么? 我喜欢孟子,乃是相较于程朱们的,就人格而言,我喜欢堂堂正正的刚烈汉子,而讨厌那种百媚干娇的温软小妾。孟子比起程朱,确乎是顶天立地的豪杰,硬汉子,他的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使得二程朱熹之流愈显卑弱而孱头,他的粗嗓门发出的是黄钟大吕般的声音,愈显程朱们的声音如尖细的秋虫之鸣。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恰如夫妻关系。有时文化甚至连妻的地位都没有,而是妾。妻妾很小心地侍奉丈夫,温柔敦厚,即便怨也不能怒,即便哀也不能伤。“夫为妻纲”与“君为臣纲”是并列的,文人一旦做了“臣”,君就是他的纲,而“臣”与“妾”合成一个新词叫“臣妾”。可见做了人家官僚机构中的一员后,便如同做了妾,臣为君所弃,或降职,流放,亦如同美人之失宠,打在冷宫。这一点,连旷代的大英雄,以五十人冲入对方五万人大营活捉叛徒的辛弃疾也不免,他就以汉代失宠于汉武帝的陈皇后阿娇比喻自己失意于宋孝宗。我在教学中,每当讲到他这首“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周济评语)的《摸鱼儿》词,便心灰意冷。纵使你有万丈雄心,碰到哪怕是像宋孝宗这样的庸碌的君,你不也一变而为温婉又悲凄的小妾?这种文化传统太可怕了。 但在孟子的时代情形还不是这样。至少那时候诸侯多,又没有包办婚姻,更没有“一女不事二夫”之说,所以,可以移情别恋,也可以独身。孟子就有意识地保持自己的独立,宁做处士,也不随便入你彀中。他在齐国就只做客卿,“不治而议论”,在“不治”中保持“议论”——也就是文化批判的权利、自由与视角,保持文化的独立品格,他说,“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妾妇之道也就是为臣之道,他不愿意顺,所以他不臣。他要使自己的自由绰绰而有余地。他还说,“大德者不官不王”,这更是知识分子和知识独立的宣言。他不做臣,他要做“王者师”,王者若不认他这个师,他就做独立的大丈夫。不吝去留,了无牵挂,就是不做委身事人的臣妾。 宣王的资质秉赋也很不错,所以他成为孟子最好的对话者。哲学往往就是在智者之间的对话中自然生成。不过像孟子那样盛气凌人,党同伐异,——般人是不愿意和他辩论的。他在稷下学宫就好像没人和他辩。他的“好辩”名声太大,而且一辩就必欲置对方于死地,辩论风度极差,一点也不费尔泼赖。甚至辩不过就骂,比如他骂杨墨: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父无君,是禽兽也。(《滕文公》下) 这种骂法,人们当然对他敬而远之。孟子此时会有独立荒野,拔剑四顾无敌手的寂寞吧。这时齐宣王常派人来请他去聊聊,实在是雪中送炭的。但他偏偏还摆架子,说什么圣君有不招之臣,必须先师之然后臣之,让齐王来见他!他先糊弄出一个理论根据,说人受尊重有三点:年纪大,学问大,地位高。宣王只占了一条地位高,而我孟子占了两条,二比一,当然应该是他来见我。孟子的朋友景丑就责怪孟子说:“我是常常看见齐王敬重你,而从未见过你何时敬重过齐王。”孟子食人之禄却没有一点谀媚之态,反而端起碗吃人酒肉,放下碗骂人爹娘,颐指气使,大大咧咧,如同别人欠了他什么!宣王位尊权重却没有—点蛮横之状,反而恭敬有加,小心翼翼地听从教训,如同犯了错误的学生:这是理想的文人与侯王的关系,也是理想的“道”与“势”的关系。我们算是在孟子那里见着了,就凭孟子让我们开了眼界这一点,他也理当受我们三拜。 孟子好骂。他骂杨墨,但他更骂诸侯。他常常骂得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对梁惠王父子,他好像尤其恼火,一则当面骂梁惠王“率兽食人(带着野兽来吃人!)这简直是说出了专制君主的共同兽性。“不仁哉!梁惠王也!”再则背后骂梁襄王“不似人君”。他把当时所有的诸侯,一律骂为“五霸之罪人”,全都“嗜杀人”。我以为,在先秦,有五种主要的人格理想,其中一种就是孟子式人格,孟子式人格是什么?就是大丈夫! 以顺从作为自己的本性,是妾妇的为人之道。居住于天下宽敞的住宅——“仁”,站立于天下正确的位置——“礼”,行走于天下广阔的道路——“义”,得志时,和人民一起实行这些,不得志时,独自实行这些。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智惑乱,贫贱不能使他的节操改变,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做大丈夫! 由“大丈夫”到“臣妾”,再到清代的“奴才”,这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人格史。 我们再看看孟子“大丈夫”的表现。孔子是“畏大人”的,而孟子则越是在“大人”面前,越是昂藏一丈夫。 孟子的这种人格,也是时代的赐予。孟子是他那个时代原野上的参天大树,也仅仅那个时代的原野可以有参天大树。随着专制渐深,能生长的也只有一些“无人知道小草”,而满足于“大地把我拥抱,太阳把我照耀”了。这些小草没有精神,没有性情,当然也就“没有寂寞,没烦恼”。时乎!时乎! 答案: 一、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说,通“悦”,高兴 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控诉、控告 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二、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2、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3、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6、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7、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8、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9、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11、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12、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13、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14、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5、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四、特殊句式 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 宾语前置句 1、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臣未闻之也”,之,代词 2、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莫能御之也”,之,代词 3、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未有也”,之,起提宾作用 4、何由知吾可也: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由何知吾可也” 5、牛何之: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牛之何”,此处之是动词,去、往 6、何以异: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以何异” 7、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 8、然则一羽之不举:即“不举一羽”,之,起提宾作用 9、舆薪之不见:即“不见舆薪”,之,起提宾作用 主谓倒置句 1、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 (表祈使语气,一定) 六、重要虚词 之 一、代词,根据上下文文意,指代有所不同 1、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代齐桓晋文之事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代保民而王的人 3、故民之从之也轻:代保民而王的人 4、“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代后文所说之事,后省“于”,做复指宾语 5、王曰:舍之! :代牛 6、以羊易之:代牛 7、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做这件事的原因 8、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代别人心思 9、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之,霸道,即指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10、我虽不敏,请尝试之:代王道 11、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代王道 12、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代一般人民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之,指五亩之宅。 1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代指推行王道却没有统一天下的人(事) 15、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指示代词,译为“这(类)” 16、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指示代词,译为“这(类)” 二、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1个) 1、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4、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6、故民之从之也轻 三、宾语前置的标志(3个) 1、夫子之谓也 2、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四、往,到……去,向(2个) 1、牛何之? 2、然后驱而之善。 五、君子之于禽兽:结构助词,用于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无实义。相类似的用法如:“寡人之于国也” 六、结构助词“的” 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除上文提到的相关语句外,文中其余的“之”都属于这种用法。 以 一、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或“因为这”,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1、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二、同“已”,止 无以,则王乎? 三、“所以……者”的固定格式,译为“……的原因” 1、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2、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 四、用作连词,用法同“而” (一)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1、挟太山以超北海…… (二)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从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从而。 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同上。 五、以为,认为,有时和“为”一起用,但有时以为连用时又是“以之为”的省略 1、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以王为爱”,即认为王吝啬,“以为”连用。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认为;后面的“为”是做之意。可译为百姓认为大王做事吝啬。 3、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六、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1、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以”后省略了“之”,此句可译为希望你辅助我(完成)我的愿望。明白的把这教给我,“之”指王道,即上文所说的具体做法。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此句可译为重视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叮嘱给他们。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的倒置,可译为把桑树种植在五亩之宅内外。树,种植之意,动词。 (二)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1、“以”可译为“用,用来”的有 (1)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此句可译为德行怎么样能用来推行王道。 (2)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可,能或能够之意,“以”译为用(来)。 (3)对曰:‘将以衅钟。“以”后省略了之(牛),此句可译为将用它来祭钟。 (4)以羊易之。 (5)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文中出现两次)译为用这样的行为…… 2、可译为“凭借,凭,依据”的有 (1)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何以”即以何,凭什么(区别),形:具体表现。异:动词,区分,区别。 (2)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以”后省略之凭借的手段(兴甲兵……) 于 一、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1、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于,在。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无:通“毋”,副词,不要。异:奇怪,这里是感到奇怪的意思。于:对于。 3、君子之于禽兽也……于,对于。 4、有复于王者曰:……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下文“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中的“于”用法同,不译。 5、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于,到。(文中出现两次) 6、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第一个为“给”;第二个为“到”;第三个引出动词“御”(治理)涉及的对象“家邦”,不译;另外,加点的“诸”是文言兼词“之于”的合音。之,到;于的用法同第三个。 7、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于,在。 8、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第一个是“跟”“同”,第二个是“在”。 9、否,吾何快于是?快于是,即于是快,于,对。 10、何以异于邹敌楚哉?于,“跟”“同”。 11、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前四个是“在”,第五个为“给”。 12、吾惛,不能进于是矣。于,到。 13、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于,“在……中”。 14、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于,“在……方面”。 1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在。 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不译。 2、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3、犹缘木而求鱼也。 (二)表示修饰关系,一般不译。 1、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2、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3、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三)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才”。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但是”“却”。 1、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2、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文中出现两次) 3、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而,但。 4、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此句可译为那里有仁义道德之人处于上位却可以做出害民的事呢;罔民而可为,即而可为罔民。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此句可译为这样却不能称王……而,却。 (五)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1、王笑而不言。 2、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六)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或“尚且”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二、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 2、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若 一、像(……一样),如,好像 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2、若是其甚与?像这样严重吗?此句可译为像(你说的)这样严重吗……是,这样,指孟子所说缘木求鱼之事;其,句中语气词,表测度;另外,其,有人认为是指霸道,有待商榷。 3、其若是,孰能御之?其,句首语气词,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此句可译为如果像这样…… 二、指示代词,如此,这样。 1、若无罪而就死地。若,这样,作“无”的状语;就,走向。(文中出现两次) 2、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文中出现两次) 三、连词。假如,如果。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四、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第一课时 自研自悟 1.开头至“王请度之”为第一部分,主要写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从“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为第二部分,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从“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为第三部分,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第二课时: 自研自悟: 第一步:引导宣王抛开霸道而谈王道。内容要点:“无以,则王乎”、“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引导方法:抓住齐宣王想统治天下的心理。 第二步:引导齐宣王认识自己有“保民而王”的条件。内容要点:“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是乃仁术也”。引导方法:举出以羊易牛的事例。 第三步引导:引导齐宣王认识“不忍之心”为什么合于“保民而王”的条件。内容要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推恩足以保四海”。引导方法:引《诗经》“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说明“推恩”与“保民”的关系。 第四步引导:为齐宣王进一步说明没有施行“保民而王”并非“不能”而是“不为”。内容要点:“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引导方法: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为喻,说明民之未保,非“不能”,实“不为”。 第五步引导:指出齐宣王的大欲,并明言“以若所为”则“大欲”不能实现。内容要点:“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引导方法:以“缘木求鱼”为喻。 第六步引导:引导齐宣王认识行霸道必败,行王道必胜的道理,要他采用“保民而王”的主张。内容要点:“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引导方法:举邹楚之战说明行霸道必败(以小敌大,以寡敌众,以弱敌强是自取其败);再举“天下归心之状”说明行“王道”必胜。 第七步引导 :阐述“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内容要点:“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