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悲凉美景,感悟沧桑生命——《故都的秋》名师教学实录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课堂实录 2021-01-03 手机版


张本平

师:(导人)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的结尾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怎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浓厚的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人文本,走进作家,品味这篇写于80多年前的着名散文,解读作家为何愿意折去生命的三分之二,来留住北国的秋天.

(屏幕展示课题:故都的秋——品味悲凉美景,感悟沧桑生命.配乐《秋日私语》,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师:美文不厌百回读.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自己喜欢或感受最深的段落

(请两位学生分别选择一段朗读:一位女生,一位男生)

师:老师点评,现在请全班同学集体朗读第一段,第三段和最后一段.(即学生没有都的段落)(师生齐声朗读)

师:关于散文,郁达夫有这样一段论述:"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翻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黑体字屏幕显示)请一位同学读一遍.(生朗读)

师:读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之后,你初步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个性特质和情感世界?

生:读出了郁达夫对秋的感受.

师:什么样的感受?

生:喜爱。

师:具体的段落或语句是?

生:文章第一段,还有最后一段。

生:我读出了作者喜欢安静.

师:哪些语句?

生:第二段.

生:我读出了作者喜好清闲,从"都市闲人"那一段看出来的.

生:我读出了作者很会享受生活(大家笑).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生:"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多会享受啊!

生:我读出的是悲凉.整个文章都给人这样的感觉.

师:既然是悲凉,那为什么还要折去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二去留住它呢?

生-..…?我说不清楚.

师:说不清楚不要紧,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先存疑.

生:我读出的是孤独,寂寞,悲凉.

师:是悲秋吗?

生:应该差不多.

师:言为心声,文字是心灵的外化,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从作家生命里流淌出来的,都是作家生命的体验.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大家从朗读中已经零星地感受到了作家的一些个性和情感,有的还不完全准确,要获得全面准确的理解,还是让我们细细品味文章吧!

师:请看课文.作者在南方的时候,最怀念故都的什么?

生:(齐声回答)"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屏幕

显示)

师:郁达夫最欣赏北京的什么景色?

生: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秋草,槐树的落蕊,秋蝉,秋雨,秋果.(屏幕显示)

师: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心境来欣赏的呢?

生:凄凉的心情,怀念的心情.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泡一碗浓茶.

师:还有饱尝一尝.(黑体字屏幕显示)

师:以上显示的三个方面就是我们今天品味的重点,请每位同学选取其中一个点来品读,作者为什么用饱蘸深情的笔极力颂赞故都秋天的悲凉之美?这表现了他怎样的生命感悟?要求:品味语言,揣摩感悟;先独立品味,而后同桌交流。

师: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第一个

师: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不只是故都有,我们安康也有,作者为什么怀念它们呢?

先看看前面的定语"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潭柘寺",这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特定地点的风景非常优美,很有情调.

师:只是这些吗?请大家看注解.我再补充一些……(内容略)

生: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师:那么,作者怀念这些地方,实际上是怀念什么?

生:怀念它的悠久、厚重、深沉。

师:芦花是什么样的花?

生:很小.

师:不仅小,从形状到色彩几乎没有什么花的特点,非常朴素。那柳影有什么特点?

生:普通,平凡,很常见.

师:虫唱给人一种什么感受?

生:一般只有野外才有,给人一种野趣.

师:钟声呢?

生:给人悠远,古老,宁静之感.

师:月夜?

生:给人浪漫,宁静之感.

师:从作者怀念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所营造的故都之美在于超越了大都市的喧嚣,更具乡野的宁静和自然的境界.作者怀念这些就是怀念故都秋的深沉,宁静,厚重,悠远.而且,这"深沉的地方"并不仅限于名胜古迹,而是普遍到几乎无处不在——存在于自然界里、不为人所关注的普通的生命里。

师:再看第二个方面,作者从故都秋的普通生命里感悟到了什么?看看作者是如何写牵牛花的.

生:侧重写颜色,他喜欢白色和蓝色.

师:这些颜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生:清新,素净,淡雅.

师:你喜欢什么颜色?

(老师这时候走进课堂)

生:白色.

师:一个人喜欢什么颜色,是与他的个性相关联的.郁达夫逃避鲜艳:"牵牛花,而以蓝色或者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显然是在追求色彩的"淡雅".(屏幕显示四种不同颜色的牵牛花)

师:牵牛花的色调已经是十雅淡了,他还要再强调一下什么?

生:"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屏幕显示相像的牵牛花图片)

师:你们喜欢秋草吗?

生:还可以吧.高兴了就什么都喜欢,不高兴了就什么都不喜欢.

师:可见喜欢或不喜欢什么与人的心情有关。(老师对着另一个同学问)你喜欢秋草吗?

生:不喜欢,我喜欢青草.青草显示生命的蓬勃,给人希望,让人感到愉快.

师:是啊!青草显示生命的蓬勃,引起生命蓬勃之感的,能激起内心欢愉的体验,这是一种美的感受,秋草让人想到枯黄,枯萎,那么,秋草一长出来就是枯草吗?

生:不是,它是青草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变化才变成枯草的.

师:说得很好!枯草虽然表现出生命的衰败,但同样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同学们,思考一下,郁达夫喜欢秋草是不是因为心情悲凉?

生:不是,是因为喜欢经历了风雨沧桑的生命.

师:这就是郁达夫从普通生命中读出的深沉!作者喜欢落蕊,又是为什么?

生:落蕊经历了风雨,经历了沧桑,这样的生命也是深沉,厚重的.

师:写北平秋天的树和花,可供选择的不计其数.但是,郁达夫却只选中了并不艳丽的槐树的花.郁

达夫所欣赏的,还不是长在树上的生气勃勃的花,而是掉在地上,快要消失了生命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作者"脚踩上去",感觉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作者直面生命的衰败,产生出一种沧桑的生命感受.

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秋蝉?

生:这和前面写秋草和落蕊是一样的,是在肯定历经沧桑的生命的价值.

师:理解得非常准确.植物如此,动物也是一样的,秋天一来,蝉的生命就渐近终点,这与秋天一来草木便要凋零是一致的.秋蝉留下的悲怆的曲谱,它把春的约会,夏的传说,写在生命的回忆里,告诉人们雪中的孕育,风中的成长,雨中的茁壮,欢唱的潇洒.面对即将终结的生命,作者的心情是悲戚吗?

生:不是,是赞赏,是肯定.因为,生命虽然即将结束,但它历经风雨,深沉而厚重.

师:面对动植物这种"生命悲剧",作者感悟到的不是悲戚,而是一种生命的价值!故都的秋天,深

沉而静谧,散发出一种阅尽人间沧桑的厚重.作者知道把秋的悲凉当做美来欣赏是有难度的,这一点郁达夫意识到了,所以他认为什么?

生:"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师:是的,他告诉读者:秋的美,不是观名花,赏美酒那样随便就能体验得到的,以"半开,半醉的"心

境,是欣赏不了秋天的悲凉的美的,

师:那故都的秋要如何赏呢?

生:要饱尝一尝.

师:你是怎样理解"饱""尝"这两个字的含义的呢?

生:故都的秋的内蕴,要投入全部精力,全部情感去感受,所以叫"饱".但它包含了中国几千年的

文化内涵,如此厚重的内涵又是无法全部领会的,所以只能"尝一尝".

师:普通的字,被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含义,承载了作者深厚而真挚的情感.那作者为什么偏要

租人家一椽破屋呢?

生:表现了作者的悠闲,闲适.

师:悠闲,闲适不一定非得要破屋呀!

生:破屋有沧桑感.

师:说得好!这是北平的破屋.北平是作者心目中的故都.文章的标题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或者"古都的秋",而要叫做"故都的秋"呢?

生:北平不仅指一个客观的地点,古都强调历史悠久和古老,故都表明曾经的辉煌,有作者的主观感情在内.

师:是的,作者对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旧都,不叫北平而称"故都",这本身就有着浓浓的历史感,让人联想到北平悠远的历史陈迹,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一切,都囊括在这个"故"字里了.

师:还有,作者不喝咖啡,不喝白开水,而是要泡壶浓茶,这又该如何理解?

生:浓茶人口的时候是苦的,但慢慢品味,就让人回味无穷。

师:这正像作者欣赏衰败的生命,欣赏故去的旧都,虽有悲凉,却又意味无穷.通过以上品读,我们还能认为作者欣赏故都的秋是为了表达悲凉的感情吗?

生:不是的.是对深沉厚重的文化的喜爱,是喜欢历经沧桑的生命.

师:所以,那种认为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或者认为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与悲凉,其实都只是一种直性思维,并没有深入到作者心灵的深处,文本的深处去了解他的个性特质和情感世界.

师:现在,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你对本文作者的个性和情感的理解与领悟?

生:闲适、历经沧桑生命的肯定.

生:喜欢深沉,厚重的文化,偏爱衰败的生命.

生:喜欢淡雅的色彩,喜欢宁静,心灵细致.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郁达夫的个性特质:追求深沉,宁静和自然.赞赏生命的沧桑和凝重.

(老师走进课堂)

(字屏幕显示)

师:历代文人,都是把秋愁当做一种人生的悲苦来抒写的.而在郁达夫《故都的秋》中,传统的悲秋主题有了变,,那就是秋天的悲凉,秋天的衰败本身就是美好的。诗人沉浸在清,静,悲凉的秋色之中,却并不感觉到什么悲苦,反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是在赞美沧桑的生命,拥抱沧桑的生命。

师(总结)1::这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黑体字屏幕显示)  一位南方人,倾情北方故都的秋,并且倾情故都秋的清、静、悲凉,是由于他感悟到人生的真况就在故都的秋季里,是由于他感受到历经沧桑的生命所具有的静美厚重,韵味悠远。因此,故都的秋色,在作者心目当中是任何美景都无可替代的.作者对故都的秋,爱得深切,爱得真挚,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秋天,这北国的秋,.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黑体字和学生一起朗读)

"景物的美就是心灵与自然的融合."(屏幕显示)

作业:散文的生命就是审美的,而审美的特点就是表达出作者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感情.这一点,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给了我们生动而深刻的启示.希望同学们平时多一点观察,多一点积累,能够从独特的角度去"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思考自然,,丰富自己的审美情趣,感受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

【点评】1:

听过好几位老师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得到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这篇课文要讲好还真不容易.有些老师沿用"知人论世"的分析方法,从时代背景入手,联系作者个人的遭遇,简单地得出"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正是郁达夫心灵之秋的折射结论.还有老师认为"清…'静…'悲凉"是本文的"文眼",于是便抓住五幅"秋景图",大讲"形散神不散"的写作特点.这样的教法,尽管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往往失之于肤浅,陷入一种"模式"或"套路",并没有真正抓住《故都的秋》的内涵和特质.李晔老师讲《故都的秋》,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导入新课就别开生面.老师既没有从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开始,也没有从解读标题或第一段文章开始,而是突兀地把文章的结尾摆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去思考,去研读.这才是抓住了本文的"文眼",把学生的关注点和品味文章的触角引向文本的深处,让大家不得不去回答:愿意拿生命的三分之二去折换的秋天,到底是怎样的秋天?可惜,许多老师在讲《故都的秋》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把这最重要的一段忽略了,放弃了,甚至是回避了.然而,这是不可回避的.不把这一段话的含义搞清楚,就无法理解本文的精髓,就无法达到郁达夫的境界,就只能在那里不痛不痒地大讲什么"悲凉,寂寞…'形散神不散".北平的秋,果然是"清""静""悲凉"的——郁达夫也这样认为.但一样的"清…'静…'悲凉",郁达夫却有不同凡响的感受.教师的责任或者说本领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体验,领悟作者不同凡响的感受.李老师先引用郁达夫关于散文的一段论述,即"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为这节课的教与学立下一个标杆,其4-2务在于发现作家的个性.表现在《故都的秋》中的作家个性必然是的超越"清""静"和"悲凉"的感受.

【点评】2:接下来是初读.初读的目的在于感知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个性和情感.学生在自由状态下的阅读感知是多样的,肤浅的,甚至会引来哄堂大笑.这是潜入文本的必经之途.可贵的是,老师在引导学生谈了初读的感受之后,没有让学生去寻找哪些景物表现了秋的"清""静""悲凉",没有让学生去为"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知识概念寻找走进课堂

【点评】3: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去品味文章.第一个方面:作家最怀念故都的什么?第二个方面:作家最欣赏北平的什么景色?第三个方面:作家是以怎样的心情来欣赏的?这个思路无疑是正确的.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有思路,循路识斯真."只有沿着作家的或文章自身的构思路径,才能挖掘到文章的真谛.

三个方面的细读,品味,也不是平均花费力气,而是把重点放在第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探讨"作家是以怎样的心情来欣赏的"?在这个环节上,老师以循循善诱的态度和及时精到的点拨,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与作家展开心灵对话,从而在更深的层面上感受作家对秋的理解,对生命的赞叹.面对"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面对那些衰败的生命,作家感受到的并不是寂寞,愁苦和绝望,相反,他看到了历史的沧桑,看到了生命的价值,看到了故都的秋天所蕴涵的无限的生机.这正表现了作家的个性特质和精神境界.至此,作家为什么要以寿命的三分之二去折换北国的秋天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学生感受到的郁达夫,是一个身处逆境而精神张扬的人,是一个赞美生命,热爱生活的人.这与寂寞,凄凉,悲伤有何相干?

【点评】4:李老师虽然用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引导学生探寻作品的精神内涵——因为有难度,但也没有忽略对语言的品味.这节课没有游离于文本之外的阅读赏析,也没有横生枝蔓的拓展探究,而是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关注作家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一些极富表现力的语句作了深入的分析.例如:

关于"租人家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饱尝一尝"的含义的议论;关于"北平…'古都"与"故都"的比较,以及对文章末段的深究,都是走进文本,关注语言的表现.

《故都的秋》用了不少的篇幅来把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做比较,甚至还写到古代以及外国的诗人,作家.李老师的这节课由于重点放在"品味悲凉美景,感悟沧桑生命"上,所以并没有怎么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从好的方面说,是有所取舍,突出重点.但同时也暴露出本节课的一个欠缺,就是忽视了作品的表现手法.其实,本文在对比,衬托的运用以及构思上,都有上乘的表现.虽不必多讲,点到为止还是需要的.从学生的学习状态上看,学生的兴趣是浓厚的,思维是活跃的,但缺少发现和质疑.这是老师的直线引导造成的——一个方向,直奔目标,急于解决老师设定的问题,而没有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课堂上尽管发言踊跃,但相对平稳,缺少令人振奋的"突发事件",一切都在老师的掌控之中,这并不是新课程所乐见的.(赵明)

 

殷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