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精纯与冗余的统一《涉江采芙蓉》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课堂实录 2020-11-19 手机版 | ||||
一、揭题导入 师:孩子们,看黑板(出示幻灯片一:涉江采芙蓉),几个字? 一女生(自信大方):五个字。 师(会心一笑):这叫几言诗? 生:五言诗。 师:非常好,五言诗。我国是诗歌的王国,从诗经、楚辞、汉赋,一直到晚清的龚自珍,这样一个长长的诗歌的河流里,五言诗出场,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五言诗达到成熟,是一个朝代的终结。这个朝代应该是哪一个朝代呢?猜猜看。 学生思考…… 师:四言诗是《诗经》的时代,五言诗在哪个时代绚烂风华?我再提示同学们,唐朝是七言诗的王国,往前推,孩子们! 生(略显犹豫地齐答):汉朝。 师(深情地望着学生):对。 师:孩子们,再来看题目——芙蓉是什么?可不可以说说它其他的名字?它也许叫? 学生陷入思考…… 师:同学们,听说我们离白洋淀也很近,看到第一张幻灯片中的花了吗? 生:荷花。 师:还可能叫?在江南它是美的节日,是爱情的节日,是花的节日,江南可采什么? 生:江南可采莲。 师:对,芙蓉也叫莲。请同学们齐读诗题。 学生兴趣盎然地齐读。 师(出示幻灯片二:芙蓉、莲、荷花):涉江采芙蓉,芙蓉也叫荷花、莲,它传达某种情感,某种信息。诗人为什么不说涉江采“莲花”,涉江采“荷花”,偏偏要说涉江采“芙蓉”呢? 生静静思考。 师:孩子们接着看,在古诗词中,它无数次出现。依次传麦克,一人一句读下去。 出示幻灯片三: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芙蓉女儿诔》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生每人依次读一句,老师及时给予鼓励评价。 生:山有扶苏……(因不认识“隰”字,停顿了) 师:这个字读“xí”。“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山上有桑树,我们农耕的民族对桑、对蚕那种深情。猜猜看,看偏旁,这个字会表示什么?汉字有表情,有温度,我们这是表意的文字。方块字里有太多的文化,太多的情感。这个字下面有四个点,表示它? 生:与火有关。 师:非常好,再看他的偏旁。双耳旁表示什么?这是一种暗示,暗示它在大地的? 生:表示它在边上。 师:很好,大地的边缘,它表示“水岸”。孩子们回答得非常好,特别有想象力。 师:接下来是屈原的诗。 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师:读得非常标准,为什么读“cháng”,上衣为衣,下衣为裳。 师:接着全班齐读下一句。 生(齐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师:再下面不是一句诗,而是一个诗题,它是一种文体。最后一个字读“lěi”,是祭祀的文章,是祭奠的文章,是怀古的文章,是悼念的文章,是宝玉写给晴雯的。全班一起齐读这个诗题。 生齐读《芙蓉女儿诔》。 师:很好,最后一句我来读:(深情朗读)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孩子们,有没有一种最基本的感动,有没有一种最基本的感发?曾经的芙蓉,它叫莲,那是一份爱;曾经的芙蓉,它叫荷花,曾经十里的荷花氤氲了江南。孩子们,再回到之前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不叫《涉江采莲花》,而叫《涉江采芙蓉》?这首诗它有可能传达着什么样的情感? 一男生(大方地):我觉得莲花、荷花代表美好的事物,而这首诗不是特别美好。 台下老师被学生的真诚回答触动,发出会心微笑。 师:“不美好”是指形式不美好,还是情感不美好? 生:情感。 师:你认为情感不美好的概念有可能是指什么,是指品德不高尚吗? 生(毫不犹豫地):不是。 师:我懂了你的意思。他想说,也许这里面承载着的是一份悲情,语感非常强。 生会意点头,表示认可。 师:孩子们,名字是非常非常重要。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代表作《阿Q正传》里开篇用了大量笔墨解释他为什么叫阿Q,而不叫阿贵,为什么?因为名正言顺,这个名字里承载着那份沉郁,那种悲凉。任何一个名称都承载了一种情感,同一种事物的不同名称之间是有细微差别的。 评析:揭题,从“芙蓉”意象切入——诗人为什么不说涉江采“莲花”,采“荷花”,偏偏要说采“芙蓉”?既触及了文本的类性、篇性,也触及了深层的传统文化。下一环节的讨论,依然围绕“芙蓉”意象展开,使教学形散神聚,有内在的精致性。 基于文学史审视五言诗地位、文本篇性——后面环节,将《涉江采芙蓉》与《短歌行》《上邪》《洛神赋》比照,有此追求,更是对学生“鸟眼力”和“虫眼力”的无声培养,显得格局阔大,深度自具。 不过,无论审美发问,还是“文常”了解,皆由教者发动,教学的外铄色彩是明显的。让学生在“五言诗成熟于哪个朝代”之类的文常上消耗时光,更无必要——体知,应多在篇性开掘上着力,而非共识性的文常。 让学生仅凭诗题,便得出本首诗是“五言诗”的结论,完全导错了方向。 二、审视:芙蓉者何,所思者谁? 师:把书打开,谁来读一下《涉江采芙蓉》? 一女生大胆自信地举手朗读,感情到位,声音洪亮。 师:大家看,芙蓉是什么?(出示幻灯片四:芙蓉者何,所思者谁?) 通过对话,达成下述共识: 1.将“芙蓉”的草字头去掉,是“夫容”二字,意为“远在天边的丈夫的容貌”,这从“所思在远道”可以见出。 2.“远”并非一个确定的词,而是虚指。也许是在水一方的远,也许可能是天涯,也许是时空永远永远无法抵达的阻隔。 随之,教者穿插了三个问题:1.这首诗出处是哪里?2.《古诗十九首》有多少首?3.有作者吗?4.《古诗十九首》从本质上说是文人创作的,还是民歌? 达成共识是: 1.出自《古诗十九首》。 2.《古诗十九首》有十九首,就像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十四行。 3.《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是佚名。“佚”“单立人”加个走失的“失”,是“不明确”的意思。这些人不是大动荡大黑暗时代的才高八斗的曹植,不是在血雨腥风当中上位的曹丕,不是一夜白了头只为妻子死亡的潘安,不是“洛阳纸贵”的左思,但却为这些人开了写诗的先河。 4.从本质上说,《古诗十九首》是文人创作的乐府诗。 然后回到原先的问题:芙蓉者何,所思者谁? 交流结论:芙蓉是珍贵的文化,江是指危险的环境。 师:非常棒,芙蓉是珍贵,是珍宝,还可能? 生:我认为芙蓉是当时非常重要的人,是无人可替代的唯一。 师:是一种惟一,是天地间的一种大美。还可能是? 生:老师,我也认为芙蓉是很珍贵的东西,想送给珍贵的人。 师:好,孩子,这就足矣!我们再往下看。 出示幻灯片五: 《古诗十九首》创作于东汉末年大黑暗、大动荡、大转折时代: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行行重行行》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冉冉孤生竹》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年不满百》 师:同学们,想要理解这首诗,必须回到那个时代。那个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董老师用三个大来形容,孩子们读。 生:大黑暗,大动荡,大转折。 师:好一个“大黑暗,大动荡,大转折”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群雄割据,在这样的时代曾经三国纷争。同学们这是政治,不是人生。人生是什么?人生是这样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同样是水的阻隔,“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阻隔与“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有区别的,是这样的吗? 一女生:不是。 师:再继续想,孩子,可能我们的对话出现了问题,我们继续思考。 另一女生:我认为有区别。 师:区别在哪里,这个水是长江吗,是黄河吗?都不是,是什么? 生:银河。 师:这水是银河,是天河。东汉所有的阻隔都化作了天河。第二句“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什么叫“行行重行行”啊? 一男生:我觉得是艰难的路一条又一条。 师:人生如逆旅,我们不怕行走,但没有了光明,得走得多绝望!“与君生别离”,何为生,生为何,“生”是什么意思? 生(羞涩地):没有想好。 师:没关系,组个词帮助理解。 生:活着。 师:活着的时候就要别离。同学们,中国古典戏剧、小说都喜欢大团圆,都有一个明亮的结尾,但只有一部小说是真正的悲剧,这部小说叫——《红楼梦》。《红楼梦》的结局极具无奈:苍茫大地,白雪纷飞,宝玉披红色大氅走向永远的永远,走向雪的世界,走向离别。这是结尾,这是悲剧,这是震撼。与君生别离,这都是《古诗十九首》,十九首诗,同一首歌,唱出的是我们生命中最深沉的痛,唱出了最深层的无奈。“人不怕睡,人怕醒”这是我们民族的觉醒期的歌唱。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魏晋时代,向外发现了山水,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我们为何而活着?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下一句“采之欲遗谁?” 生:所思在远道。 师:“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我们经常说我们是大地的主人,我们诗意地栖居,但是《古诗十九首》说:不,我们是天地的? 生:行客。 师:非常好,行客。“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这里说出了我们人生当中无穷无尽的令人绝望又希望、希望又失望的一种? 生: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是一种等待。 师:是啊,等待。我在岁月的深处等你,用我的一生。你的轩车什么时候来?也许是明天,也许是今生今世永不再来。这就是《古诗十九首诗》,这就是东汉末年文人的诗,它替一个时代在思考,替人生在思考。我们再读。 生: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师:“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翻开《世说新语》,那个时代和东汉末年非常接近,我们听到的是一片哭声,我们听到的是一片忧愁。还记得曹孟德的诗吗,《短歌行》开篇便是? 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师:去日苦多,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评析:对“远”意蕴的阐释——不是“在水一方”的远,而是“盈盈一水间”的远,进而揭示人物绝望又希望、希望又失望的矛盾心绪,以及“一片哭声”的时代特点,着实是纤敏、深刻、独到的审美发现。结合具体诗句,感受时代的精神生态,更是令审美有了具体的生长体。 不过,对“远”“离”“思”“望”的挖掘还不够——如采、遗等动作意象所揭示出来的乐到极处必生幻,愁到深处理错乱的痴情心理,同心之望、同心之思背后带有赌性的扭曲、残酷的坚守,让上述意象携带上了更多的悲情色彩,挖掘到这样的深度,再与别的诗句会通,是否更能扎根文本,揭秘抒情主体独特的情感,还有时代的面影? 师生将“芙蓉”定位为珍贵的人、东西或下一环节教者自己总结的“美好”,也是因为没有深度把握抒情主体对心上人思念到极点,有期盼、有祝福、更有忧伤的复杂潜意识所致。这使意象、情感的体悟,整体上显得有些浅表、飘忽。 三、体会:《涉江采芙蓉》和《上邪》情感表达上的区别 师:好,我们再想一想,这首诗它要表达的是什么?“芙蓉”是美好,是一朵花。它要送给谁?也许是丈夫,也许是希望,也许是生命当中一切的美好,但是太遥远了。这种情感怎么才可以表达出来?“诗以言志”,诗歌要表达一种情感,如何表达是关键。《古诗十九首》被称为五言诗之冠冕。什么叫冠冕啊? 生:皇冠。 师:非常好!冠冕就是指最棒最棒的表达。但是,老师没觉得它是最棒的表达啊,表达这样一种感情我们读起来很费解啊。为什么费解啊?我们再来看,我想让一名同学再读前四句,尝试着背下来。 一男生熟练地背诵《涉江采芙蓉》前四句。 师:为你骄傲,你是背着说的。刚才说《古诗十九首》是五言诗的冠冕,是说它是最棒的表达。可是我也没在这里找到华丽的词藻啊?也没有找到震撼的情感吗?不就是一朵花吗,而且这朵花还没有送出去。而且这首诗在表达上通篇用的是什么呢?叙述、描写,还是抒情? 一女生自信回答:叙述。 师:同学们,一首诗居然全篇用叙事来表达,还被称为诗中的冠冕,我实在是不理解。我喜欢这首诗,它同样是汉代的作品。刚才我们在猜芙蓉是什么,送给谁,干什么。我喜欢下面这首诗,这首诗完全不用猜,这是爱的誓言。情书写得如此热辣,谁敢读? 幻灯片六出示《上邪》内容。 一男生举手。 师:这位非常对不起了,但这是女孩子写给男孩子的情诗,不能让你读。 台下老师笑声四起。 一女生举手朗读,声音洪亮,抑扬顿挫。 师:很好,声音和自信是女性独立的宣言书,读得非常棒。让我感动的是许多古音读得很棒。邪,天哪,邪读得棒。天雨雪,雨,名作动,破音读得棒。在表达感情的时候,多么热烈,多么真爽,要我说《上邪》才是情书之冠冕。同学们,你们认为呢?这两首诗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样的区别?说出一点即可,我可以做一下提示。 出示幻灯片七: 冷与热 浓与淡 动与静 盛装与素颜 一女生用方言自信回答:《涉江采芙蓉》情感表达比较含蓄,它表示的是相思之人难以相见的一种悲情;而《上邪》直抒胸臆,表达的是一位女子对男子的爱恋。 师:我听懂了,也就是说内容上不同:《涉江采芙蓉》有人生;《上邪》是狭窄的,只是爱情。 一男生:我觉得《涉江采芙蓉》没有《上邪》情感达得激烈。 师:在这位男孩子的审美当中,隐性存在着这样的认知,我们这个民族讲究温柔敦厚,不要那么热烈的,热烈的结果是太短暂了,不隽永,无法回味。好孩子,非常敏锐的审美能力。 另一女生:我认为《涉江采芙蓉》用叙事写得平淡,平淡地写出了一件事;但是《上邪》用的词语稍微华丽一点。 师:我听懂了,请坐。在这里,这位同学读出了什么呢?《上邪》是直抒胸臆的抒情,甚至连抒情都不是了,而是在喊。有这样一句话是诗评家说的,我与孩子们共享。他说:“汉朝以前的诗歌是长出来的,唐朝的诗歌是喊出来的,宋朝的诗歌是仿出来的。”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一种状态最好呢? 生:长出来的状态最好。 师:非常好,可以做诗评家了,孩子们继续说一说。 一男生:我认为他们的情感态度不同:《上邪》是一种火热的,而《涉江采芙蓉》是柔美的。 师:柔美的,火热的,是吧,和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是不相接的。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是中庸之道,不道破,不多说一个字,一定要温柔蕴藉。大家看过中国武术,一个打拳的拳师绝不会把双拳都拿出,他要藏,他要隐,他要蓄势,这才是诗。把诗用蓄势的方式写出来,在中国古典诗歌当中唯有《古诗十九首》。 评析:本环节与下一环节的群文阅读,从内容、风格、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相互烛照,为学生比较鉴赏,揭示了一定的审美路径。虽然还谈不上深入、严密、系统、浑厚,但类性辨识很自觉,篇性开掘的意识亦初见端倪,依然给人以诗意飘逸,灵动开阔之感。特别是对话,教者努力让学生充分言说,顺势点化,“长出来的”特征很显豁。 没有走向深入、严密、系统、浑厚,与教者重感发,轻分析有关。 比如,冷与热、浓与淡、动与静、盛装与素颜,何以如此立论?立论的视角是什么?从这几方面立论,是否有同质化之嫌?教者似未从层次、整体、细节上加以审视,更未点染,这导致学生的回答几乎清一色地采用了另一套话语系统—— 内容上,一表现难以相见的悲情,一表现刻骨的爱恋; 风格上,一含蓄,一直抒胸臆; 情感上,一柔美内敛,一激烈、火热; 语言上,一平淡,一稍微有些华丽。 对学生的这些颇有审美价值的判断,教者也缺少分类、概括和深层的追问、点拨与内涵辨正。 激烈、火热、平淡,有些华丽,这样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涉江采芙蓉》语言真的“平淡”吗?火热对应的是冰冷,《涉》诗表达的情感冰冷何处见出?真的是一冰到底吗?如果有这些深度对话的介入,学生审美的层次感、开阔感、深度感,一定会更加浓郁。对涉、采、遗、望这些动作意象中体现的情感之热,还有“长路漫浩浩”“忧伤以终老”中透露出来的绝望所形成的情感之冷,也会有更深切的体验。 分析的薄弱,从教者凌乱的措辞、前提中也能一窥消息。 谈“冠冕”,是在“五言诗”的前题下,可教者比照的《上邪》不是。冠冕,主要是就语言浅近自然、情意深眷绵长、风格平易淡远、用韵不假雕琢等方面而言的,并非从易解、华丽的辞藻、震撼的情感三方面来谈。教者欣赏的是“长出来”的抒情艺术,但欣赏《上邪》又极力赞叹其喊的力量,且引用有误——启功先生的原话是:“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人诗是嚷出来的,宋人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这种言语表达上的龃龉,必然导致思维难以集中火力,深度开掘。 另,太过看重顺势,忽略克势、收势,也会使有价值的探讨难以为继而走向飘忽。 四、赏析:《洛神赋》《上邪》《涉江采芙蓉》风格比较。 师:我们再来看曹植的《洛神赋》。从小我们就知道《七步诗》的故事,有一个和曹植。息息相关的成语,写他才气非常高的一个成语,有没有同学知道? 生:才高……才高八斗。 师:《洛神赋》中还写了洛神的外貌描写,董老师仅仅从文中选取了洛神的几处外貌,孩子们敢读吗,能不能读? 出示幻灯片八: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耀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青云之蔽日。 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一男生自信大方地朗读,台下掌声四起。 师:真好,这是词语的盛宴。海明威说:“巴黎是流动的盛宴。”曹植的赋就是如此,和我们刚才读的诗完全不同的风格。同学们,《古诗十九首》《洛神赋》《上邪》,你喜欢哪一个?可以随便喜欢的,世上有百媚千红,我只爱这一种,你爱哪一种? 一女生:我更欣赏曹植的《洛神赋》,他把诗词的华丽体现得淋漓尽致。 刚朗读的男生:我也欣赏曹植的《洛神赋》,因为读起来带劲。 师:怪不得读得那么好,这是汉语的极致,将每一个汉字都打造得熠熠生辉。 另一女生:我更欣赏《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作者可能不是特别有名,但是情感真挚,语言虽然平实,但能打动人。 师:打动人的可能并不是词语的美,真情更重要,很会鉴赏。再问一个问题,还是看这首小诗,结尾的两句,全班齐读。逗号就表示是一句,听懂了吗? 生(平淡地):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师:读得不好,读得太轻了。同学们,什么叫“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心是相同的,却天各一方,一生就这样过去了。有人说,《涉江采芙蓉》是最绝望的诗。王国维说:“真正的好诗要表现一种绝望。”我问的是:绝望的诗是用绝望的方式表达的吗?是还是不是? 生:应该不是。 师:不动声色,静水深流,绝望之情只用淡淡的语言表达。同学们还记得辛弃疾的词吗:“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不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不是芙蓉无处寄吗?爱人与希望在远方啊!那也没有关系,还是这样的表达,继续读。 生(大声认真):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师:《涉江采芙蓉》不是《上邪》,不是《洛神赋》,它是它自己,它是《古诗十九首》那份“云淡风轻”的人生不足与人生残缺,永远难以弥补的东西,请同学们齐背《涉江采芙蓉》 生流利、大声背诵。 师:我希望前面有一个摄像机记录,因为孩子们都是背诵出来的。同学们,回去继续读《古诗十九首》,读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我们中国的诗歌走过了美的历程,每个阶段的美是不同,《古诗十九首》以这样的美打在我们民族的精神烙印里。 评析:教者或许想用平实、华丽、火热三词凸显《古诗十九首》《洛神赋》《上邪》风格上的差异,但是情感“火热”的特点没有点明。平实、华丽是从语言特色上谈的,火热指向的是情感,逻辑尚未统一。 认为“绝望之情只用淡淡的语言表达”,但是对王国维欣赏的“以血书写”的李后主词又该如何看待?教学中引入思维的博弈,是否更能推动学生的审美创造? 总评—— 与研究生研习本则教例,大家在肯定董一菲老师渊深学养、诗意语言、饱满情感、自觉的生本意识时,也有几位同学坦言:课脉不是很明朗,教学内容和语言均比较冗杂,使得力量并未用在刀刃上,影响了审美的深度掘进。 这触及了教学论中的一个重要话题:精纯和冗余。何谓精纯和冗余?精纯和冗余的教育价值何在?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使其尽可能有机统一?这颇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认真思考。 一、精纯:知识建构的本然需求 为便于分析,不妨以思维导图形式扼要重现一下董老师的教学思路: 应该说,还是体现了精纯特点的。我们说的精纯主要是指教学目标的精粹、教学内容的精要、教学过程的精致以及教学语言的精约。这是知识建构的本然需求,因为结构化的知识,更容易被记忆、理解、内化,也更容易被建构或创造。 董老师大体是以“芙蓉”为课眼,按“芙蓉是什么→为何不说采莲花,偏说采芙蓉→芙蓉者何,所思者谁→芙蓉除了表现游子、思妇的刻骨思念,还表现了时代的什么特点→情感表现上与《上邪》有何不同→风格上与《洛神赋》《上邪》有何不同”。因为最后总结提到了《古诗十九首》之美,上述环节因之也隐在地上升到了意象之美、情思之美、语言风格之美的高度——这也可以说是三大教学目标,因此构成了内在的思想和弦,精纯而饱满,开阔、而灵动。简言之,在精纯的视域下,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语言,基本实现了统一。 但是,为什么还是给人课脉模糊,内容庞杂,语言冗余的印象呢? 首先,缺少言语的不断点击。课脉就是教学的意脉,体现了思维不断深入的轨迹。要想轨迹明晰,除了内容要让学生深刻体知之外,环节与环节间的衔接处也要明晰地点出,形成教学中的一种“卯榫结构”。这种卯榫结构,通常是以承上启下的语言体现出来的。比如,本教例中第三、四环节衔接语,完全可以这样表达:“通过和《上邪》的比照阅读,我们具体感受了《涉江采芙蓉》情感表现上含蓄、柔美、内敛、自然的特点。那么,《涉江采芙蓉》在语言风格上又有着怎样的特质呢?我们不妨再引进一篇新的作品《洛神赋》,进行更开阔的比照。”此类衔接语不断点击,意脉便会清晰浮现。如果是结构相似,内容相近,语调亦大致相同的语句不断被点击,还会形成一唱三叹的旋律,使教学的精纯感更为显豁。这方面,于永正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王崧舟的《长相思》教学实录,王夫成的《五人墓碑记》教学实录,堪称表率。 遗憾的是,董老师并无这种意识,她是这样开始第四环节的—— 我们再来看曹植的《洛神赋》。从小我们就知道《七步诗》的故事,有一个和曹植。息息相关的成语,写他才气非常高的一个成语,有没有同学知道? 为什么要来看《洛神赋》?为什么又要回忆“才高八斗”这个成语?因为缺少展示内在理路的言语交待,显得非常突兀。纵观其他环节,也都缺少意脉的点击,这自然令人难以清晰把握。也许,董老师觉得她那样言说,更能使教学蕴藉浑然,可是教学语言毕竟不是文学语言。教学语言固然在某些地方需要留白,给学生以回味的空间,但总体上必须以精准、明晰为要。 其次,枝蔓的环节干扰了课脉的清晰呈现。上课伊始问学生《涉江采芙蓉》是几言诗?五言诗成熟于哪个朝代?在思考“芙蓉者何,所思者谁”的问题时,突然补问的几个问题——本诗出处?《古诗十九首》是多少首,有作者吗?是文人创作,还是民歌?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合并,在正式探讨显示课脉节点问题前的诊断学情环节中完成的,而且对这些文常类的内容,无需处处体知。赏读7句含“莲”诗句,更是有喧宾夺主之嫌。完全可以择要而问——“采莲”意象,古诗中多有表现,如“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为什么本诗偏说“涉江采芙蓉”?其他无关“采莲”的句子,可以悉数略去。如此,精纯感还难凸显吗? 精纯感的弱化,与深度分析的虚位也有很大的关联。教例中,师生对话看似丰富,其实多是直觉、联想、判断的滑行,深度分析较少。“芙蓉”意象的表现艺术体现在哪些方面?仅仅是情感的“引子”吗?抒情主体情感含蓄的特点表现在哪里?如何实现共感和独感的统一的?《涉江采芙蓉》语言平实,《洛神赋》语言华丽,分别表现在哪里?这些重点攻坚的问题,答案却有些单一、浅表,甚或语焉不详。比较《涉江采芙蓉》与《上邪》情感表现上的异同,董老师倒是提供了四种思维路径:冷与热,浓与淡,动与静,盛装与素颜,本以为能深入探究下去,结果却以学生回答的飘移不了了之。 这怎能不令人有模糊、冗杂之感呢? 二、冗余:优化教学的必要手段 研究生感到的“冗杂”与教学论中的“冗余”,内涵并不完全一样。 冗余(Redundancy),即多余之意。信息论认为:信息在传输时,为避免遭受信道和噪音的干扰,人们往往求助于信息的重复和累加,以便对方能接受到明确的信息,这些重复和累加的部分往往成为冗余信息。传播学进一步指出:消息中的冗余越多,它所携带的信息量就越少。不过,有时增加冗余,可以增强传播系统的效力。可见,冗余是传递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适当的冗余可以保证信息的明确、有力、高效地传递。落实到语文教育中,就要看教师语言的冗余,是否有利于学生在对教学内容准确、形象、深刻地掌握。是,则为良性冗余;否,则为恶性冗余。学生说的冗杂,显然属于恶性冗余。 事实上,董老师的很多冗余都是良性的、有机的,对优化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如对“远”意蕴的阐释,从空间之邈远,到希望之邈远,到社会之黑暗,对意象象征性的凸显,对共感和独感统一性的揭示——抒写自我情感的同时,也在表现一个时代的荒寒,还是颇为成功,给人以启发的。这与她对“远”“生”“希望”“绝望”“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等词句的不断重复或累加也是分不开的。 在探讨“为什么不叫《涉江采莲花》,而叫《涉江采芙蓉》”这一问题时,教学冗余所发挥的效力也不错—— 师:这首诗它有可能传达着什么样的情感? 一男生(大方地):我觉得莲花、荷花代表美好的事物,而这首诗不是特别美好。 师:“不美好”是指形式不美好,还是情感不美好? 生:情感。 师:你认为情感不美好的概念有可能是指什么,是指品德不高尚吗? 生(毫不犹豫地):不是。 师:我懂了你的意思。他想说,也许这里面承载着的是一份悲情,语感非常强。 “美好”这个关键词被重复了5次,思维聚焦、深化、明晰的目的,在不知不觉中被实现了。 从董老师的言语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要想让教学冗余发挥良好的效能,在确保学科知识正确、精纯,思维前题、逻辑一致的前提下,必须紧紧瞄准学生思维的困难处、错误处或肤浅处生发,这样才能使教学有效性得到充分的保障。偏离这个原则,良性的教学冗余很可能瞬间转化为恶性冗余。董老师博喻式解释“芙蓉女儿诔”的“诔”字;不结合具体诗作,直接移植、发挥启功的读诗感悟;抹去前题,忽略文学史上“五言之冠冕”的定性标准,另起一套标准谈“冠冕”,或缘于此。 三、追求精纯和冗余的有机统一 那么,语文教育中,如何追求精纯和冗余的有机统一呢? 一是注意精纯为主,冗余为辅。在精心确定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之后,设计应努力追求课眼的统摄,课脉的贯穿,课气的流畅。如此,教学的精纯感才能充分彰显。当教学过于精纯而无趣,或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费解、误解、浅解时,则需要通过适当的冗余,滋养或激活学生的思维、体验、想象。而当冗余成为干扰课脉发展,知识建构的障碍时,则要通过增强思维和语言的精纯度迅速予以调整。 通俗地说,良性的教学冗余就像散曲中的“衬字”,可以弥补抒情表意的不足,增强节奏和旋律的美感,但不能喧宾夺主;就像古典小说中的“闲笔”,看似节外生枝的琐屑记录,却能丰富情节的容量,增强叙述的情趣,延宕审美的时长,在文气上还能发挥“舒气杀势”的审美功能。一如金圣叹在《水浒传》第四十三回中评得那样:“贪游名山者,须耐仄路;贪食熊蹯者,须耐慢火;贪看月华者,须耐深夜;贪见美人者,须耐梳头。”语文教学中的良性冗余颇类仄路、慢火、深夜、梳头,并非教学的赘笔,而是推进教学的润滑剂,是很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质量,丰富他们的审美趣味的。董老师本则教例有课眼,有课脉,但是因为不够明晰,加之教学内容择定不够精粹,在文常体知上又耗去了不少时间,这自然不是良性的冗余。 二是注意相互渗透,不断生化。在特定条件下,尤其是学有障碍,教学有多种发展路径时,精纯和冗余的相互渗透、生化就变得极其富有活力。切不可枯守教学套路,扼杀多向生成的契机。落实到《涉江采芙蓉》的教学,仅就“芙蓉”意象的体悟,如果师生对话触及理性迷失——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毫不顾及潜在的危险,理性复归(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的心理过程,并与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打通,与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打通,按照董老师的现有课脉看,无疑属于冗余,但谁能否认这不是触及意象秘妙的更高层级的精纯?至于说体悟情感,使课脉向“思妇之思→游子之思→同心之思→时代之思”或“思妇忧伤→游子忧伤→同心忧伤→时代忧伤”演变时,其间的精纯和冗余生化,更是气象万千。语文教学真的不必一提精纯就喜上眉梢,一提冗余就心有不安。妥善处理二者的关系,使课堂有趣、高效方为真正的教学之道。 这便需要把握第三个原则——着眼篇性,指向存在。也就是在篇性开掘,带动体性捍卫,类性辨识、言语性高蹈的过程中,动态地把握精纯和冗余的关系。涉及篇性开掘的,加大再多的冗余都值得,因为这更容易牧养学生的言语生命,使语文学习从占有走向存在。董老师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从情感表现视角比较赏析《涉江采芙蓉》和《上邪》,从语言风格视角比较赏析《涉江采芙蓉》和《洛神赋》,正是为了挖掘出《涉江采芙蓉》含蓄、内敛、有张力的抒情特点,还有静水深流般表达绝望之情的平淡语言风格。只不过,对绝望中又有微茫希望,因而宁愿忍受“一种相思,两处深愁”煎熬的赌性心理、异化心理,体味不够劲道罢了。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