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课堂实录及名师点评(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课堂实录 2020-11-02 手机版 | ||||
一、根据散文特点,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散文是最具个性化的文体形式,这种个性化体现在文本形式的个性化和文本内容的个性化。所谓文本形式的个性化,指的是作者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包括语言风格和用语特点。语言风格指文字是清新淡雅还是凝练厚重,是简约朴素还是华丽秾艳,是含蓄蕴藉还是豪放畅达。用语特点指作者喜用长句还是短句,多用散句还是骈句,用什么修辞手法是否使用叠词等等。文本内容的个性化,则是作者对世界独特的看法,这里包含独特的情感和独特的思想。散文的价值,主要就在于其个性化上。“艺术性散文并不是科学小品,它的生命就是审美的,而审美的特点就是作者主观的感情,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感情。如果在这一点上含混不清,就失去了欣赏的前提。”(《秋天:两种不同的现代散文美》) 因此,对散文的学习,多从作者个性化的言语表达和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两个角度进行。 王荣生教授认为,散文教学内容现存的问题主要有:1.散文教学不符合散文体式,教成小说、说明文、议论文等。2.散文教学不考虑当下阅读文本的具体特性。把“这一篇”散文教得像“这一类”散文,或将所有的散文教成同一类散文。3.不注重散文中蕴含的情感而去关注散文中所涉及的事物。(《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途径》)这些观点值得我们思考。 针对《故都的秋》一课,其实是有许多东西可以成为我们的教学内容的,比如本文的结构、“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写秋的角度、个性化的语言、遣词造句的技巧、典型事物的选取;比如独特的审美情趣、知人论世等等。关于本文的一份学情调查很有意味:根据调查,91.5﹪的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情感基本把握;47﹪的学生认为难以理解的是郁达夫个性化语言中表达的独特审美情趣,即“作者对秋清静悲凉的态度”。由此可见,把这篇文章独特的情感和语言表达教给学生,应该成为本文的学习重点。 马庆强老师的《故都的秋》一课,虽然没有明确点明教学(学习)目标,但如果梳理其教学过程可以看出,本课的教学(学习)目标基本上是“围绕鉴赏语言,品味作者独特的情感”来进行的。应该说这是符合本文的教学要求的。 二、课堂上分析课文的惯常做法 通过鉴赏语言来感受思想情感,其实是通过言语表达形式的理解、分析、揣摩和体会,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这个对言语表达形式理解、分析、揣摩和体会的过程,在散文教学中,常常被简化为通过阅读语言,了解文章情感和思想的过程,其落脚点往往只是作品内容的简单再现,是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的浅层次重复,课堂呈现形式往往为师生朗读、师生针对课文内容及表达情感的交流。 师:让我们阅读“秋晨”一节。在读的过程中要体现出作者这种清静悲凉的特点。放声的读,大胆的读。读出声。 生:(读)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师:我们看,在作者笔下,繁华的大都市北平一下子缩到了一个小院子里,并且安静下来了。我们看这句话,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哪位同学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生:我觉得他有一种特别冷静的心境。 师:特别宁静的心境。 生:远离了尘嚣,远离了一切,在一件破屋里边,感受着自然。 师:还有吗? 生:我感觉到有一种非常静,非常心静。 师:能听到声音,为什么还说非常静呢? 生:因为他整个人已经沉浸在自然当中了。已经与自然融为一体了。 师:好,非常好,请坐,这位同学非常有自己的见解。这位同学要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我觉得,他这一段是用了以动衬静的方法。 师:以动衬静,鸟鸣声更幽来表明故都的秋静的特点。哪位同学还要发表意见?有什么样的感受吗? 生:我感觉作者也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不像某些人一样,有太大的欲望。 师:他有独特的见解,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有太大的欲望,是不是。 生:他在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在他的小院子里,看着碧绿的天色,他已经很满足了。 师:他已经很满足了,你感受到作者的什么?淡薄名利,非常的清闲,非常的惬意是不是,好,请坐。 以上教学片断,是大多数教师上课的基本情形。师生围绕文本展开对话,主要是对文章内容(思想和情感)的简单重复。而师生通过对话对文章的理解,有时候还带有个人化的成分,或者是经过个人感受“改造”后的内容,而这些理解有时候常常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不是十分吻合。以上教学片段中,学生认为作者“已经与自然融为一体”,认为作者“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没有太大的欲望等等,这些说法在对课文的理解上,都不十分准确。 三、如何鉴赏语言,体会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如果马老师的讲课只到这一层次,那这节课所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将是了了的。可喜的是,本节课还是运用了对文本的一些细致分析方法,使得学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品析到语言的细腻之处,感受到作者情感的独特个性。 (一)创设生活情境,唤起生命体验 郁达夫对秋“清、静、悲凉”的独特体会,是当下的年轻学生很难理解的。尤其是关于“悲凉”这一点,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论,而不是让他们走进文本,自己去感受和体会,恐怕学生很难走入作者的内心。马老师并没有知难而退,反而迎难而上。他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大家看课文的第二段。在郁达夫的笔下,江南的秋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慢,润,淡。还有吗?混混沌沌。还有吗?是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总是让人感觉到不爽。是不是这样的。老师把他的主观感触的词语做了一下改动,好,大家看这一段文字: 江南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清清爽爽地过去,还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像名花,又像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可真是舒畅极了。 师:大家实话实说,你们是喜欢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还是老师改写过的南国的秋?实话实说。好,有同学说喜欢郁达夫写的北国秋,也有同学说喜欢老师改写后的秋。出现分歧了。我想统计一下大家的意见。喜欢南国之秋的同学举手。老师和你们的想法是一样的。好。请把手放下。我们来看一下,按照作者的意思来说,那北国的秋,草木凋的快,空气来的干燥,又多风多沙,总之让人感觉很不舒畅。是不是这样的。可是这种感受,你能理解吗,来,刚才这位同学刚才说喜欢南国的秋,你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作者的这种感受你能理解吗。 生:我感觉,如果把南国的秋改成比较清爽比较舒畅的话,就是给人的感觉比较舒服,而且也比较自然。 师:是不是? 生:是。 师:那作者为什么就偏偏喜欢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呢? 生:我觉得可能和他的背景有联系吧? 教师从一般人的生活实际出发,找到了作者与生活实际的矛盾之处,并通过改写这一段落,让学生更为直接地体会到郁达夫与众不同的情感。 其实,在本节课中,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自身生命体验,从而感受作者情感的细节还有一些,比如: 师:同学们,你平常看到落蕊会感到落寞吗? 生:不会 师:大家看这一句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会铺得满地。但你看到这样一幅图景之后,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漂亮。 师:漂亮,怎么漂亮了? 生:铺得满地。 用自己的人生体验与作者的情感感受相比照,凸显出作者情感甚至是某种感觉的个性化,使这种感觉上的矛盾得以彰显,从而“逼迫”学生不得不作出体味或思考。 对文本情感的理解,往往有一个“将心比心”的过程,也就是说,当我是作者,面对此情此景,会有什么样的情感反映?而作者的情感态度与我有哪些相同与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有那些不同的情感态度?我们又该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情感态度? 当面对落蕊,学生看到的不是落寞,不是悲凉,而是截然不同的“漂亮”的感觉,这其实不能怨学生。学生的感受只是停留在视觉的愉悦上,在心灵上还没有感情的触动。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清闲、落寞和悲凉呢?下面的环节,马老师在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上,可谓是细致而又层层推进: 师:注意看大屏幕。昨日还在枝头,今天已经陨落。当你看到这一个个生命凋落的时候,会有一种什么感觉?(从时光流逝的角度看待作者笔下静止的画面,自然就有了悲凉的意味) 生:悲凉的感觉。 师:悲凉的感觉,天气在一天天肃杀,每一颗敏感的心灵看到这一副画,也会有一丝凉意吧。是不是这样的,同学们再看下一幅画。可是敏感的作者不仅用视觉去感悟,还调动各种感官去感知已经死亡了的但还能看得到铺满大地的落蕊。大家找一下,怎么感知呢。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踏上去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那作者都调动了哪些感观呢。嗅觉。触觉。听觉。听觉感受到了什么?声音没有说明什么?说明静。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那么大家想一想,这种触觉你能找到吗?敏感的女同学,发表一下。 生: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感觉到内心的一种宁静。感觉到一种内心充满着自然,充满着一种悲凉,但又很美丽的一种感觉。(把作者的文字分出不同的感官层次。从作者各种感官的描写上,引导学生直指内心感受) 师:很美丽的一种感觉是不是。好。请坐。刚才她说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她在这里不仅找到了一种声音的宁静,还找到了心的宁静。如果没有一颗宁静的心,是不可能感悟到的这么深,这么细的。是不是呀。 师:好,我们大家来看一下。生命凋零了,我们还能感受的到。当扫街的一阵扫后,落蕊就消失的干干净净,从此,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彻底的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从众多直观意象中,抽取中“生命”或“生命消逝”这一抽象概念)大家接着读下一句,看是什么。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善感的作者看到这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不禁又触景生情,这一条条丝纹,难道不是生命向大地留下的最后的遗言吗。看到这,大家想一想,作者感觉到细腻,还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大家能不能理解啊? 师:我们说不能领悟生命凋零之美就很难领悟生命的盎然蓬勃之美。一春一秋,一荣一枯,生命在完成他伟大的轮回之美。秋,就是这样憾人心灵的又荣而枯的季节。他的深沉与美,大概也就在于此。(理性的升华) 面对文本,读者(学生)不可能时时都与文本以及文本背后的作者“心心相印”,如何让读者主体与文本主体获得同化,让读者主体认可文本主体,针对读者(学生)的有效的生活情境的创设必不可少,这里的有效,不仅是简单的生活再现,可能还包括生活外延或内涵的适度拓展、有利于情感理解的概念的提炼和升华等(教学实录中黑字点评部分)。关于这一点,一般教师在课堂上的实践还很薄弱,这使得许多课堂在对文本进行分析时不能深入,而只会在意义的表层滑行。因此马老师的这一实践,就显得难能可贵,并且具有研究的价值。 (二)利用比较的方法鉴赏文本 孤立地看待一篇文章,往往很难发现其奥妙所在,因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完整完善的文本形式,我们从中很难发现可供分析的切入点。孙绍振先生曾经说,“为了剖析经典文本的个性,一个最方便、起码的方法,就是同类经典文本共组。……同样写秋天,你这样写,我也这样写,叫做落入俗套,你这样写,我偏不这样写,叫做别具一格。这个格,也许是人格,也许是作品的风格。”(《秋天,六种不同的古典诗情》)马老师在讲到牵牛花一节时,就用到了同类作品比较的方法。他选择了老舍的经典散文《想北平》: 师:作者写到了牵牛花,与此同时老舍先生在《想北平》里边也写到过牵牛花,大家来说一说,这两篇文章在写牵牛花的时候情味有什么不同吗? (出示课件) (一)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故都的秋》 (二)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 ——《想北平》 生思考。 师:这个同学来回答一下。 生: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他写的牵牛花突出了他在这个地方的悲凉、一种寂寞,而老舍《想北平》写的牵牛花带有一种生机和一种绿意一种昂扬、向上。 师:一种昂扬向上,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吗? 生: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和老舍他俩的心情不一样。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和老师这个时候的心情不一样,是以情驭景、借景抒情,说得好不好? 生:好。 在讲这一段时,老师当然也可以选择不用比较而直接分析文本的方法,如体会“破壁腰”,分析牵牛花为什么“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让学生谈一谈用秋草作陪衬的意境所在等等。但是,用完全不同的语言风格和情感味道的老舍作品进行比较,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兴趣的老师可以仔细体会两种教学路径的区别。 如果说选择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来比较,算得上一种横向比较,那和自己不同时代的作品进行比较,则算得上是纵向比较了。 师:……郁达夫在另一篇散文,《北平的四季》中有过这样的一种表述: 但是要想认识一个地方的特异之处,我以为顶好是当这特异处表现得最圆满的时候去领略;故而夏天去热带,寒天去北极,是我一向所持的哲理。 ——《北平的四季》 从他的这段话里边我们是不是能感受到他的一种特殊的审美情绪呢? 在这里,引用郁达夫《北平的四季》中的语言,其实是对作者为什么会对秋产生独特情感的一种证明,因此这种纵向比较,对理解文本还具有解释或证明的作用。 (三)以写作者的身份进入文本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且介亭杂文二集不应该那么写》)那么,鲁迅先生所说的“应该怎样写”,具体在一篇篇文章的一个个文段中,聪明的阅读者能不能慧眼看出来呢?或者从相反的角度说,“不应该那么写”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不应该那么写”,往往是我们普通的写作者习以为常的写法,自然而然的写法。这可能涉及到一般人情世态的自然呈现,涉及到生活场景的真实再现(生活本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而作家中的作品则呈现出另外一种样子,这就必定有耐人寻味的地方,有值得思考和咀嚼的地方。孙绍振先生说:“设想自己是作者,这个题材我来写,我会怎么写?这样就不但把人还原出来,而且把文本形式的驾驭者还原出来。”(《读者主体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和调节》) 马老师在分析“庭院秋景”一段中,巧妙地把自己成为了一个写作者,用作者的眼光思考语言表达: 师:好,同学们发表的意见都非常好,可是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大家来看: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僻静的郊野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 如果是把“皇城人海”换成“偏僻郊野”不是更清净了吗?好,这位同学来发表一下意见。 生:我觉得他不能换成偏僻郊野,因为在皇城人海中作者可以同他人的热闹对比。就像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的热闹是他们的,但我什么都没有。 师: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这句话好不好。好,非常好,我们在人潮涌动中,一个人的孤独寂寞会显得更加的悲哀甚至悲凉。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诗,陶渊明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种以写作者的角度来阅读文本的方法,很见一个教师的阅读功力,它往往需要教师有极强的语感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教师再创一种言语呈现形式,其实是再创一种大众的、俗套的生活理念,而在这种“再创”之前,其实教师已经对作者个性的、创新的生活理念感同身受了。他的“再创”,目的是给学生以直观的比较,这种比较就不仅是文字的,背后更是情感的、思想的、人文的了。 以上是对马庆强老师这节课中关于文本鉴赏环节的一点小小的评价。文本鉴赏在目前语文课中还比较薄弱,许多教师面对丰富的文本,还不会或不能够带领学生深入走进文本。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节课确实有值得研讨的地方。 当然,这节课从教学结构、教学环节、学生主体的参与程度等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作为一节公开课,从整体来看,它可能不是成功的,但是,“对公开课不应该以成功与否来评价它的价值;公开课的价值应该在值不值得评论,有没有启发意义。……体现了某种理论追求的课就有评论的价值,没有体现理论追求的课就没有评论价值,而这种理论追求本身是不是正确、教学过程是不是完美地体现了这种理论追求,则还在次要。”(李海林《论公开课的教研价值及操作要领》)从这个意义上说,《故都的秋》一课有着自己明显的理论追求,因此对它做细致的分析,我想应该会对广大教师有较好的启发意义。 附:《故都的秋》课堂实录(为了更好地研究,课堂实录没有进行只字修改) 故都的秋 商丘市回民中学 马庆强 师:好,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师:同学们,美学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研读散文《故都的秋》,共同探寻郁达夫这位孤独、忧郁又善感的文人,内心深处的那份特有故都的的秋味! 一、预习检查,梳理课文结构 师:昨天见大家的时候给大家布置了非常繁重的预习任务,不知道大家预习的怎么样,预习好了吗? 生:好了。 师:好,老师要开始验收。 师:第一个问题,从课文的题目《故都的秋》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故都的秋景,课文选取了哪些景物?直接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稍停)这位同学,选取了哪些景物? 生:选取了北国槐树的花蕊。 师:语言简单一点。 生:落蕊。 师:落蕊、秋蕊。好,接着往下说 生:还有秋蝉 师:秋蝉 生:秋雨 师:秋雨 生:还有果树 师:秋果,好,非常好,还有吗? 生:还有秋晨 师:秋晨,总结得非常好。在第三段里面写了很多景物,他概括了一下叫做“秋晨”图。非常好,那么,写出了故都的秋的怎样的特点? 生:写出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师:高度概括。清、静、悲凉的特点。大家找到这一句话,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在课文的哪一段? 生:第一段 师:第一段,好,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可是啊” 生:“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师:第一段,大家看主要抒发了作者对北国秋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师:好,这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生:我觉得第一段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向往。 师:对故都的秋的一种向往之情,大家再看,文章的最后一段,文章的最后一段又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生:留恋、热爱 师:大声说 生:留恋、热爱 师:留恋、热爱 师:大家看,如果说前面是描写,是一种间接抒情的方式,是借景抒情的方式,那么最后一段,大家想一想是一种什么样的抒情方式? 生:直接抒情的方式。 师: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来表达对故都秋的热爱。好,大家看课文剩下的部分,在课文的第二段里面。在文章的第二段里面,相对于北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又写了南国之秋的什么特点呢?大家能不能用三个字来概括一下? 生:慢、淡、润 师:大声说。慢、淡、润。那么,在文章的倒数第二段,文章的倒数第二段,作者又再一次提到南国之秋目的何在。好,我找一个同学说一下。来这位同学。 生:倒数第二段,作者再一次写到南国的秋,写出了南国的秋特意的地方,与北国的秋鲜明的对比。突出北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师: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生:色彩不同。 师:他们差别就差在秋的味上。好,请坐。我们大家看,文章的倒数第三段。是一段忆秋的文字,这样整篇文章的结构特点就特别清晰。一种什么样的结构特点。大声说,好,总—分—总。好,大家对课文的预习情况非常好。相信在我们整体感知的基础之上,大家下一步的攻坚克难会非常顺利。大家有没有信心。好。 二、课文分析 师:大家看课文的第二段。在郁达夫的笔下,江南的秋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慢,润,淡。还有吗?混混沌沌。还有吗?是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总是让人感觉到不爽。是不是这样的。老师把他的主观感触的词语做了一下改动,好,大家看这一段文字: 江南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清清爽爽地过去,还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像名花,又像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可真是舒畅极了。 师:大家实话实说,你们是喜欢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还是老师改写过的南国的秋?实话实说。好,有同学说喜欢郁达夫写的北国秋,也有同学说喜欢老师改写后的秋。出现分歧了。我想统计一下大家的意见。喜欢南国之秋的同学举手。老师和你们的想法是一样的。好。请把手放下。我们来看一下,按照作者的意思来说,那北国的秋,草木凋的快,空气来的干燥,又多风多沙,总之让人感觉很不舒畅。是不是这样的。可是这种感受,你能理解吗,来,刚才这位同学刚才说喜欢南国的秋,你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作者的这种感受你能理解吗。 生:我感觉,如果把南国的秋改成比较清爽比较舒畅的话,就是给人的感觉比较舒服,而且也比较自然。 师:是不是? 生:是。 师:那作者为什么就偏偏喜欢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呢? 生:我觉得可能和他的背景有联系吧? 师:和他的背景有联系,好,知道知人论世非常好。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的背景。 郁达夫这个人,非常苦,三岁丧父,从小养成了一种忧郁沉寂的性格,十七岁随兄长去日本留学,饱受了异族的歧视,更增进了忧郁沉寂的性格,在他的文章当中,就充满了一种灰色的调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充满了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安,居无定所,为躲避国民党的白色恐怖,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内心极度地苦闷与寂寞。期间就写下了我们这篇非常著名的散文《故都的秋》。好。对作者这种感受,大家还有没有谁要发表他的见解?有吗,其实老师是这样觉得的,我们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审美情趣,面对着这样五彩缤纷的世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只要这种感受是真实的,生动的,就是值得提倡的,往往产生一种异样的美。一种充满个性的美,大家同不同意老师这样的一种观点?好,大家下面看一下,郁达夫在另一篇散文,《北平的四季》中有过这样的一种表述: 但是要想认识一个地方的特异之处,我以为顶好是当这特异处表现得最圆满的时候去领略;故而夏天去热带,寒天去北极,是我一向所持的哲理。 ——《北平的四季》 从他的这段话里边我们是不是能感受到他的一种特殊的审美情绪,好。在作者的心目中,美就美在故都的秋特别的清、特别的静、特别的悲凉。这种清静悲凉的特点,在作者的笔下是如何反映的呢?让我们来看秋晨图,让我们看大屏幕,打开字幕,那么在作者的眼中,他感受到的清、静、悲凉在什么地方呢? 师:让我们阅读“秋晨”一节。在读的过程中要体现出作者这种清静悲凉的特点。放声的读,大胆的读。读出声。 生:(读)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师:我们看,在作者笔下,繁华的大都市北平一下子缩到了一个小院子里,并且安静下来了。我们看这句话,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哪位同学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生:我觉得他有一种特别冷静的心境。 师:特别宁静的心境。 生:远离了尘嚣,远离了一切,在一件破屋里边,感受着自然。 师:还有吗? 生:我感觉到有一种非常静,非常心静。 师:能听到声音,为什么还说非常静呢? 生:因为他整个人已经沉浸在自然当中了。已经与自然融为一体了。 师:好,非常好,请坐,这位同学非常有自己的见解。这位同学要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我觉得,他这一段是用了以动衬静的方法。 师:以动衬静,鸟鸣声更幽来表明故都的秋静的特点。哪位同学还要发表意见?有什么样的感受吗? 生:我感觉作者也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不像某些人一样,有太大的欲望。 师:他有独特的见解,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有太大的欲望,是不是。 生:他在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在他的小院子里,看着碧绿的天色,他已经很满足了。 师:他已经很满足了,你感受到作者的什么?淡薄名利,非常的清闲,非常的惬意是不是,好,请坐。 师:好,同学们发表的意见都非常好,可是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大家来看。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僻静的郊野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 如果是把皇城人海换成偏僻郊野不是更清净了吗?好,这位同学来发表一下意见。 生:我觉得他不能换成偏僻郊野,因为在皇城人海中作者可以同他人的热闹对比。就像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的热闹是他们的,但我什么都没有。 师: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这句话好不好。好,非常好,我们在人潮涌动中,一个人的孤独寂寞会显得更加的悲哀甚至悲凉。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诗,陶渊明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好。大家再看这一句话。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刚才就有同学说到这一句话是不是,现在我在让同学们体会一下这些加红色字的内容。哪位同学要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僻静的郊野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 师:房屋是租来的,是不是,还是破旧的。是移居来的,是作为一个流浪者而来的。是不是。好。我们再看,作者又写到了牵牛花,与此同时老舍先生在《想北平》里边也写到过牵牛花,大家来说一说,这两篇文章在写牵牛花的时候情味有什么不同吗? (出示课件) (一)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故都的秋》 (二)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 ——《想北平》 生思考 师:来这个同学来回答一下。 生: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他写的牵牛花突出了他在这个地方的悲凉、一种寂寞,而老舍《想北平》写的牵牛花带有一种生机和一种绿意一种昂扬、向上。 师:一种昂扬向上,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吗? 生: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和老舍他俩的心情不一样。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和老师这个时候的心情不一样,是以情驭景、借景抒情,说得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青草会显示生命的蓬勃,要欣赏不难;可是直面生命的衰败的感觉,引起悲凉之感,也是一种生命的感受。谁说悲凉就不是美的呢?郁达夫所欣赏的,偏偏不是长在树上的的花,而是已经陨落了的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 师:哪位同学来把秋蕊图一节给大家读一读。 师:好,这位同学。 学生:读。 师:好,请坐,大家看一下这段文字,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你能找出最能直接表达作者对秋的感受的句子吗? 生: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师:“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说明“落寞”的情怀是本身就有的。是什么触发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了,作者内心深处潜意识中的“落寞” 生:落蕊 师:同学们,你平常看到落蕊会感到落寞吗? 生:不会 师:大家看这一句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会铺得满地。但你看到这样一幅图景之后,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漂亮。 师:漂亮,怎么漂亮了? 生:铺得满地。 师:铺得满地,感觉到特别的漂亮。好,这位同学请你站起来,你注意看大屏幕。昨日还在枝头,今天已经陨落。当你看到这一个个生命凋落的时候会有一种什么感觉? 生:悲凉的感觉。 师:悲凉的感觉,天气在一天天肃杀,每一颗敏感的心灵看到这一副画,也会有一丝凉意吧。是不是这样的,同学们再看下一幅画。可是敏感的作者不仅用视觉去感悟,还调动各种感官去感知已经死亡了的但还能看得到铺满大地的落蕊。大家找一下,怎么感知呢。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踏上去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那作者都调动了哪些感观呢。嗅觉。触觉。听觉。听觉感受到了什么?声音没有说明什么?说明静。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那么大家想一想,这种触觉你能找到吗?敏感的女同学,发表一下。 生: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感觉到内心的一种宁静。感觉到一种内心充满着自然,充满着一种悲凉,但又很美丽的一种感觉。 师:很美丽的一种感觉是不是。好。请坐。刚才她说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她在这里不仅找到了一种声音的宁静,还找到了心的宁静。如果没有一颗宁静的心,是不可能感悟到的这么深,这么细的。是不是呀。好,我们大家来看一下。生命凋零了,我们还能感受的到。当扫街的一阵扫后,落蕊就消失的干干净净,从此,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彻底的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大家接着读下一句,看是什么。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善感的作者看到这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不禁又触景生情,这一条条丝纹,难道不是生命向大地留下的最后的遗言吗。看到这,大家想一想,作者感觉到细腻,还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大家能不能理解啊?我们说不能领悟生命凋零之美就很难领悟生命的盎然蓬勃之美。一春一秋,一荣一枯,生命在完成他伟大的轮回之美。秋,就是这样憾人心灵的又荣而枯的季节。他的深沉与美,大概也就在于此。大家再品味品味这里边的深沉与美。再自由的把这段文字再读一读。好好地品味品味。 师:作者郁达夫心中特有的这份清净悲凉的感觉,不仅投放在了秋晨的小院里,秋怀的落蕊中,还投放在了声声蝉鸣、层层秋雨、枚枚落果之上。课下我们大家要带着这种感觉认真的去品味下面……,当作者在一幅幅清冷的画面中留恋过之后,作者感觉到自己对这种清静悲凉的感受好像表达的还不到位,不禁跳出来要和你理论理论,谈一谈这种心思谈这种感受。大家来看文章的倒数第三段,这一段议论的文字。这段文字议论了什么,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哪位同学把这段文字来给大家读一下,来这位同学。“有些批评家说……”这一段 生:(读)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 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并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师:才感受得到底。好请坐。大家看一下这一段文字,都议论了什么?好好看一看,都议论了什么?大家找一下议论的中心句。找到没有呀?哪位同学找到了? 生:我感觉这一段主要议论的应该是第一句,“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 师:好,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是不是呀?好,哪位同学还有不同的见解,来这位同学。 生:我感觉像是最后一句:“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师: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是不是呀?好,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师:好,他找到的是这一句。来! 生:我觉得是:“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师:好,这位同学又找到了一句,大家把他们四个人的观点综合起来,大家看是什么一个样子?把他们四个人的观点综合起来,哪位同学能总结一下?有吗?谁要发表见解,给老师一下示意。同桌商量一下。来,好你说。 生:我感觉像是:“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这一句。 师:刚才那位同学已经说过这一句话了,就是这一句是不是?好,也就是说,秋感人人有,是不是呀,中国文人怎么样?对,特别的深。老师再说一句话,“秋感处处有”,接着往下说,中国的秋味怎么样?非要在北方才能感受得到底。我们说,作者所说的中国的秋的深味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特别的清、特别的静、特别的悲凉。这清静悲凉,不仅是对北京,不仅是对故都景物的写实,也是作者的内心的感悟!正像作者所说的,“要把情感深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分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身体的一部分。”这里面,情中有景的落寞,景中有情的眷恋。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我们大家在阅读这个文章的时候,要用心体味作者的用情之处,不但心中有景,还要心中有情,以我写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 师:我们同学来看今天的作业题。选择《故都的秋》中的一幅秋景图,认真朗读并尝试背诵。还有一个小作文。大家可以随意选择一个。还有一点时间,大家读一读文章,看一看这篇文章里面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大家可以问一下。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