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必修(上)第七单元《故都的秋》优质课导学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20-11-02 手机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

学法指导

1、  移情法欣赏北京秋天的视频,营造浓浓的秋意、秋的文化氛围,将学生引入一个欣赏秋景,感受秋文化的情境中去

2、  朗读法带着美好的感情,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来读,读出作品的“原味”来,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

3、  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疑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合作探究,掌握课文内容

教学媒体

主要是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预习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混(  )沌    潭柘(  )寺      一椽(  )破屋      驯(  )鸽      落蕊(  )       

耗(  )子   平仄(  )    椭(  )圆    颓(  )废      廿(  )四桥

答案:

2、解释下列词语

⑴混混沌沌:                                                                     

⑵一椽破屋:                                                                        

⑶落寞:                                                                                 

⑷一叶知秋:                                                                          

⑸不能自已:                                                                            

答案:

⑴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⑵一间屋

⑶冷落,寂寞

⑷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导学案

一、导入:

1、  欣赏欣赏北京秋天的视频

2、  提问:看完视频后,同学们对北方秋天有什么印象?(静、美)20世纪30、40年代的北平的秋天会是什么韵味呢?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1934年的北平,走进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

二、认定目标

(多媒体展示)

三、探究学习

1、  解题

“故都”两个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2、  展示教学目标

3、  学生介绍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作者生平: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后流亡到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9月被日本崐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薄奠》、《出奔》、《茫茫夜》等

写作背景:

1934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混战就,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

4、  听录音,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

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应当结合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要读得意味深长,准确表达出作者的心境、情怀在领读、试读、自由读之后,安排五幅秋景的重点读

5、学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整体把握

展示讨论问题:

⑴、郁达夫先生对北平的秋天是什么情感?

⑵、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

⑶、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本文围绕“秋”描写了哪些“形”即关于“故都的秋”的景物?

⑷在景物描写从中读到的作者怎样的感情? 

⑸你最喜欢哪一幅景物描写呢?请诵读你喜欢的文句,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学生讨论分析:

(1)、郁达夫先生对北平的秋天是什么情感?(请用文本的句子回答)                                            

学生的发言:喜爱和向往

学生分析:

①“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

②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③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2)、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

学生的发言:“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教师点评:这句是文章的文眼

(3)、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本文围绕“秋”描写了哪些“形”即关于“故都的秋”的景物?(学生集体朗读课文311段)

①、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

“听得到青天驯鸽子的飞声” 以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写出了环境的宁静 

“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写出了心的静 

“一椽破屋”“破腰壁”写出了境的悲凉 

②、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柔软的触觉”视觉、听觉、嗅觉都无从把握,只能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来感受那其中的美写出了环境的静,心的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还觉得有点落寞”看到扫帚的丝纹,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扫地的声音,在原本繁华热闹的故都,连扫帚扫地这样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正反衬出故都的静寂,写出了环境的静,心的悲凉

③、第五段,秋蝉(秋蝉残声)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 “衰弱”突出蝉声之小,而着一“残”字,则让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让人顿生悲凉之感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这里用反衬的手法,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写出了故都秋的静和悲凉的特点 

④、第六至十段秋雨(秋雨话凉)

“那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写出了环境的静,悲凉“息列索落”这个拟声词写出了秋雨的静,不喧闹,不  缠绵;雨后“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一个“卷”写出了秋雨经过之快几句话活灵活现地写出了秋雨忽来忽去、干脆利落的特点 

⑤、第十一段,秋果(胜日秋果)

“像鸽蛋似的着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颜色的时候......”“淡绿微黄”,视觉上给人一种清,静之感

教师点评:大家概括的很好, 虽然具体的词语不尽相同,但都把握住了主要景物抓住其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作者写故都的秋景,五幅画面都是围绕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来选取景物的写秋色,突出清淡的特点;写秋声,突出静寂的特点

(4)、在景物描写从中读到的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发言:

和故都的秋景一样也是“清,静,悲凉”的“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郁达夫将个人的不幸、现实的动荡、政局的腐败都融入到秋景、秋色、秋声、秋味、秋意里,在作者的笔下景中有情的悲凉,情中有景的落寞的确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达到了“物我为一”的境界,这也是这篇散文的魅力之所在这里的秋景与秋声也包含着作者的感情这种通过写景来达到抒情的目的的表现手法叫寓情于景

教师提问:本文的“形”现在已知道了,但“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

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结合点”是“清、静、悲凉”文眼

(5)、这几幅画面,生动精彩,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幅呢?诵读你喜欢的文句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学生的发言:

①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感到十分的秋意

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和情思这些写景写人的片段和语句,细腻精彩,有情味;而且往往是寥寥数语,信手写来,无意而工

6、写作手法

(1)以情驭景,景由情生,情景交融

品读写景片段,感受情景交融的特点如: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得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底下,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声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薄、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那种忧郁个人遭际也由于时代风云带来的特有的“悲凉”笼罩全篇

(2)对比手法

提问:文章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可是在开头与结尾为什么又写到了南国的秋?

学生发言:

作者借南国的秋的温、润、慢,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是南国之秋所无法比拟的,表达不可遏止的强烈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而且首尾照应,回环往复,写得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作者把南国之秋比作黄酒、稀饭、鲈鱼和黄犬;把北国之秋比作白干、馍馍、大蟹和骆驼运用对比,形象的表现出两者的不同,突出北国之秋比南国之秋更够味,更合作者的心境 

(3)衬托手法

文中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都是细小的声音,人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幽静以动衬静,说明这些的环境清、静

四、学习小结: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主体部分写了秋的特色,又通过对比、议论加以突出,使得文章情、景、理水乳交融,美丽而不肤浅在结构上,总起、分叙、议论、总结,文气贯穿始终,形散而神不散,成为现代散文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五、布置作业

回想咱们阆中中学,深秋看到学校马路外边的萧萧落叶,秋意甚浓的阆中中学的秋和故都的秋有何相仿或区别吗?请仔细观察、体味,并以《阆中中学之秋》为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文章!

六、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借      小院秋晨       清      抒:眷念,怀念 ,赞美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静    

秋雨话凉  

秋果奇景      悲凉

检测案

(一)评估检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这三段文字写到了三种景况:即         、           、

  2.第一段中作者选用了很多表示色彩的词,如、等,它们都属于     色,显示了       的特征

  3.作者为什么要“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赏秋?

    答: 

  4.作者认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理由是什么?

答:

  5.“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从觉、觉和觉上写出了故都之秋的       特点

  6.为什么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答:

  7.请你对这三段文字的写景特点作简单的评述

  答:

答案:

1.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秋蝉残鸣

2.青、蓝、灰、白(任选二个);冷;深沉、淡泊  

3.为了感受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会故都秋的质朴美  

4.秋的特征应是清淡  

5.听、嗅、触;静 

6.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面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7.围绕“描写细腻,情景交融”来谈即可

(二)模拟训练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

闲 读 梧 桐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处,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扣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 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眼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其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如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扣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阕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1.从上文看,我们可以看出梧桐的外形特征是:(不超过10个字)          

 ;内在精神特征是:           

                                                                           

2.第三段中,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间“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这种契合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们的不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3.最后一段中,写每一片叶子似乎在为红衣女孩的“青春的步履伴奏”,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怎样理解文章最后“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这句话?

                                        

5.下列对文选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

A、梧桐不为时光的流逝感到落寞,也不为风暴夺走了它茂密的叶子而自责伤感;它只是感到寂寞

B、母亲的来信,在文中不仅起了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而且表现了母爱的细腻,增加了主题的厚度

C、作者写夜风中的梧桐,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传达出了梧桐与风暴抗争的坚忍与深沉

D、文章通过从梧桐到外祖父的联想,深情地赞颂了外祖父从容豁达、淡泊名利、忠心报效祖国的光辉一生

E、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梧桐由外到内的解读,表达了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

答案:

1.高大挺拔,枝繁叶茂    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花开花落之从容淡泊之大度 

2.契合:历经风吹雨打;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不同:梧桐有顺从糊涂的一面;外祖父缺少从容淡泊的大度 

3.新生命充满活力;前辈对后辈的拖举、希冀和祝福 

4.对未来充满希望,正义必胜,人们会公正对待历史和生活 

5.答案为C EA项,原文“寂寞”有“不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B项,没有“母爱的细腻”;D项,没有赞颂“从容豁达”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