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拿来主义》名师教学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0-10-25 手机版 | ||||
一、教学指南 【课文分析】 《拿来主义》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杂文,是关于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权威论述。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属于议论文范畴。鲁迅的杂文具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并且善于运用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所以学习本文不仅可以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特点,而且可以学习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以及议论文的多种论证方法。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揣摩鲁迅杂文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提高语言的鉴赏能力,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了解杂文相关知识,理清文章思路,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重点难点】 1.揣摩鲁迅杂文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2.学习运用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明确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着重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研学】 1.预习作业 本文主要写“拿来主义”,为什么开篇要先写“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等内容? 2.写作准备 (1)驳论文写作模式 树靶子——明确点出批评的对象 摆现象——列举错误现象的表现 挖根源——找出错误产生的原因 定性质——指出错误的本质属性 谈危害——阐述错误的严重后果 (2)常用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 比喻论证:又叫喻证法,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喻巧而理至”,具有形象性,能将抽象的道理予以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如《劝学》第三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类比论证:指在考察两类事物某些相同或相似属性的基础上,推断出它们另外的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论辩方法。如《六国论》最后一段直接将北宋与六国相类比,要“为国者”从六国因赂秦招致灭亡的命运中接受历史教训,改弦更张。 3.知识清单 (1)走进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2)探寻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日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策略,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为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杂文,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 (3)关于“杂文” 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主要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是直接而迅速的反映社会事件,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抨击的文艺性论文。它介于“论说”和“文学”之间,论证有力,风格多样,不拘一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杂文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日常生活、文化动态及政治事件等的杂感、随笔都可以归入这类。有人说过“鲁迅的杂文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刺敌人的心脏”。 主要特点:(1)迅速反映现实生活,(2)短小犀利,(3)有幽默感,(4)注重形象性。 (4)“且介亭”缘起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5)课文字词 自诩(xǔ) 残羹(gēng) 冷炙(zhì) 冠冕(guān miǎn)堂皇 脑髓(suǐ) 孱头(càn) 吝啬(lìn sè) 蹩(bié) 礼尚往来:崇尚,重视。 自诩:自我夸耀。 譬如(pì):比如。 二、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书》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都必须适当地吸收借鉴她民族的文化,才能使自己的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如今,外来文化已经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我们,而在90年以前,人们对外来文化的认识怎样呢?我们一起走进《拿来主义》。 二、活动一:文本研习 ——体会鲁迅杂文特点 (一)整体感知 1.本篇是一篇议论性文章,本文的思路是? 议论文常规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本文思路:为什么要拿来→拿来主义是什么→怎么拿来 破立结构 破立结构:是一种议论文驳论写作中的一种。指对敌论先加以批判驳斥,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表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先破后立。常言说:“不破不立,不塞不流。”“破”“立”是论证中难以避免的环节,只有“破”“立”得当,才能观点清晰,旗帜鲜明。 (二)文本探究一 ——理解为什么要拿来 1.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鲁迅着重批判了哪些主义? 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 2.对这几种“主义”,作者是怎样形象化的议论的呢?(可以设计表格) 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丧权辱国 (1)能做到吗?不去,不来? ——不能,枪炮打破大门,碰了一串钉子,丧权辱国。 (2)闭关主义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送去,送来。(自己不能不去,别人也不会不来) ——这是闭关主义导致的必然结果,作者第一句话就点中了问题的要害,这就是不留情面,一针见血。 送去主义:捧,几张,一路,挂过去,活人替代了古董——文化贫乏 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物产贫乏 (1)读(别的且不说罢……),思考:这里是如何形象的说理的?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诚惶诚恐地“捧”,描摹丑态;古画和新画加起来只有“几张”,却“一路”地“挂过去”,太可怜了,太寒酸了,这就暗示出中国学艺上的东西已相当贫乏,没什么能够代表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艺作品了,文化何其贫乏。 (2)第一段还有哪句也体现了这种文化上的贫乏? 快到没什么可送的地步了,只好“活人替代了古董,把国粹拿出来,我敢说,也可以算是显出一点进步了”。(四大发明,长城,京剧,脸谱,针灸,秧歌……) (3)送去的只是学艺上的东西吗?真的像作者说的那样“别的且不说吧”,有没有说别的? 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 ——物产贫乏 这就是鲁迅说话的艺术,我且不说他上课睡觉,下课胡闹,我单说他不交作业…… 送来主义: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完全国货”的东西——经济损失,精神颓靡 (1)在这里,鲁迅辨析了几个词语,他是这样写的: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 “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我朝你抛来一样东西,我抛给你一样东西) “抛来”表示趋向,“抛给”表示目的,就是要给你,这一定是别有企图的。 (2)“抛给”了什么?有何危害? 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经济损失,精神颓靡 (二)文本探究二 ——理解拿来主义 1.理解“拿来主义” 明确:至此,鲁迅对社会种种痼弊概括完毕,所以接下来一句话,提出观点: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倡导对外来文化要采取拿来主义。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我们要运用脑子,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8194; 2.理解“怎样拿来” (1)在提出“拿来主义”后,作者为什么要提到“大宅子”?“对待“大宅子”,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 作者对这些态度持什么态度?(可做表格) 明确:“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文章列举了三种人的三种态度。 孱头:不敢进门,不敢接受,逃避主义。 昏蛋:放火烧光,全盘否定,虚无主义。 废物:接受一切,全盘肯定,投降主义。 作者批判这三种态度。 (2)讨论:“拿来主义”者是怎样对待文化遗产的?“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指什么? 明确: “鱼翅”指文化遗产中精华部分,“鸦片”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烟枪和烟灯”指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姨太太”指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①“鱼翅”――吸收――“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②“鸦片”――批判地吸收―――“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③“烟枪和烟灯”――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④“姨太太”――坚决抛弃――“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 小结:一言以敝之,“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先占有后挑选,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3)讨论,这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手法? 明确: ①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萝卜、白菜”“鸦片”“烟枪和烟灯”及“姨太太”等当时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方,具体、通谷、形象,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破立鲜明,取舍清楚,不仅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而且漫画式地勾勒“孱头”“昏蛋”“废物”等形象,语言生动,妙语横生。 ②对比论证的方法 把孱头、昏蛋、废物的做法与拿来主义者进行对比,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增强论证效果。 3.研读结尾: 讨论:如果最后一段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明确: (1)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总之,我们要拿来。 (2)拿来之后应当怎样对待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3)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 ——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4)如何才能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辩别,不自私。 (5)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小结:“拿来”之后要“创造”,建设民族新文化。 “拿来主义”对于创新民族新文化的重大意义,即“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占有”、“挑选”,是为了推陈出新创造出新文艺。要推陈出新,就必须勇于批判继承。作者说:“没有拿来,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三、课后作业 ——批注式阅读:分析鲁迅《捧与挖》论证艺术(附范例) 捧与挖 鲁迅 中国的人们,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来就用两样法:将他压下去,或者将他捧起来。【提出观点:“捧”和“挖”两种待人之法】 压下去就用旧习惯和旧道德,压不下时,则于是乎捧;以为抬之使高,餍之使足,便可以于己稍稍无害,得以安心。【解释段】 凌厉的人们,自然也有谋利而捧的,如捧阔佬,捧戏子,捧总长之类;但一般粗人捧的“动机”,大概是不过想免害。即以所奉祀的神道而论,也大抵是凶恶的;观音菩萨倒还可爱,然而那是从印度输入的,并非我们的“国粹”。要而言之,凡有被捧者,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分析捧者的动机和被捧者的属性】 既然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被捧后那结果便自然和捧者的希望适得其反了。不但能使不安,还能使他们很不安,因为“人心”本来不易餍(厌)足。然而人们至今没有悟,还以捧为苟安之一道。 【紧承上文分析“捧”的危害,指出至今有人还大行“捧”之道,认为可以“苟安之一道”,可见捧者之愚。助长贪欲,反受其害 】 记得有一部讲笑话的书说,当一个知县的寿辰,因为他是子年生,属鼠的,属员们便集资铸了一个金老鼠去做贺礼。知县收受之后,另寻了机会对大众说到:明年又恰巧是贱内的整寿;她比我小一岁,是属牛的。(此前为叙事,直陈其事,简明扼要,叙其大意,不作更多描写铺陈,值得借鉴)其实,如果大家先不送金老鼠,他决不敢想金牛。一送开手,怕他的姨太太也会属象。象不在十二生肖之内,但知县当然别有我们所莫测高深的妙法在。(分析中知县之贪婪之嘴脸,形象可见)(分析事例,就事论事,切中要害,不作无用之论,更无闲言旁语) 【此段重在分析“捧”的危害。助长贪欲,反受其害】 民元革命时候,S城来了一个都督。他虽然也出身绿林大学,但还算顾大局,听舆论的,可是自绅士以至于庶民,又用了祖传的捧法群起而攻之了。(此前为以叙为主,兼有议论,叙事简洁,紧接就是分析)这个拜会,那个恭维,今天送衣料,明天送翅席,捧得他连自己也忘其所以,渐渐变成老官僚一样,动手刮地皮。(此例与上例不同,仅就叙事角度分析,上一事例叙事详细一些,此事例却极其简洁,三言二语重在议论,从选择事例的角度看,前事例为官场贪婪之人,此事例为“算顾大局”,但几经“捧”法,也“渐渐变成老官僚一样,动手刮地皮”,可见“捧”危害之大。)(举例指出危害)(腐蚀人格,使之蜕化变质) 最奇怪的是北几道的河道,竟捧得河身比屋顶高得多了。(此一句为叙事,直陈其事,一语即概括,不作无用之赘述)当初自然是防其溃决,所以壅上一点土;殊不知愈壅愈高,一旦溃决,那祸害就更大。于是就“抢堤”咧,“严防决堤”咧,花色繁多,大家吃苦。(用因果分析法,追根溯源,探其原因,揭示其后果危害之大)如果当初见河水泛滥,不去增堤,却去挖底,我以为决不至于这样。(用假设分析法,回归事件的本来面目,不说危害,危害自现。同时也指出另一途径“挖”,于无意中点出“挖”) 【三个事例从人到事,从贪官到“还算顾大局”之人,从贪得无厌到逐渐变得贪得无厌,从为“免害”到招致祸害,从助长贪欲到腐蚀人格再到毁灭性后果,层层推进,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恶性循环,造成毁灭性后果)】 有贪图金牛者,不但金老鼠,便是死老鼠也不给。(紧扣上文,采用递减的形式,表达递进的意思,观点鲜明)那么,此辈也就连生日都未必做了。单是省却拜寿,已经是一件大快事。(指出面对贪者的方法就是不“送”即不“捧”,不助其贪欲,与自己“已经是一件大快事”) 【此段提出不“捧”,不说“挖”,为下文的议论留下空间】 中国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自求多福”之道却在于挖。(用对称的句式,说出相对的观点:“捧”是自讨苦吃之法,“挖”是“自求多福”之道,言简意赅,文章至此作者惜墨如金了)其实,劳力之量是差不多的,但从惰性太多的人们看来,却以为还是捧省力。(分析“挖”和“捧”一样费力,但结果大不相同,从人的本性出发分析“捧”的根源在于人的“惰性太多”,水到渠成的亮出观点“挖”。) 【本文题为“捧与挖”,在行文以过程中主要着笔于“捧”,不厌其烦论述,举例简洁,分析透彻。着眼其危害,让人对于“捧”有种清晰的认识。用笔不求平均,繁简得当。】 第二课时 一、活动二:品味作品语言 思考,鲁迅的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语言幽默、犀利、讽刺,请浏览1~5段找出这样的语言,试作赏析。 示例:“不知后事如何” 【赏析】“后事”是盗卖文物,盗卖古代珍宝。以展览古董为名,行盗卖古董之事。鲁迅明知,却说“不知”,在调侃中暗示反动当局借展览之名,行盗卖之实。以此表达强烈的憎恨。 明确:(示例) 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 【赏析】“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2.活人代替了古董,这也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赏析】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进步”是反语,实为后退。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3.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是坏事,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赏析】反动政府实际上并不丰富也无力大度,这里是描写了他们大方媚外卖国的行径,反语,深含蔑视、嘲讽之意。 4.否则太不“摩登”了。 【赏析】讽刺反动文人无耻地奉行“送去主义”,趋时逢迎,赶时髦。 5.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 【赏析】反语,“国粹”原指国家文化中的精华,这里的反面意思是实为糟粕。 小结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犀利、幽默、讽刺。鲁迅的语言风格主要表现为杰出的幽默才能和卓越的讽刺艺术,他们使鲁迅的杂文机趣横生。 二、活动三:鉴赏论证艺术 小组合作,总结本文的论证特点。 明确: 1.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2.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3.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4.举例论证(第1段)——送古董、画、梅博士 三、小结:杂文特点与主题 1.小组合作,归纳鲁迅杂文特点。 明确: 这就是鲁迅杂文最突出的特点,他总是能高度抽象概括出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然后把它情景化,故事化,漫画化,形象的议论出来。正是因为此,他的文章才那样深刻锐利,让我们警醒。据统计,从我们开始奉行鲁迅的“拿来主义”以来,中国共翻译了十万多册西方书籍,而西方翻译中国的书籍只有一千多本,两者相差100倍,这就是鲁迅杂文的价值。 2.小组合作,归纳课文主题。 明确:本文的中心思想不只是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这一个方面,本文中心包含四个要点: ①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②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③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④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四、活动四:时事拓展探究 讨论:结合下面的事例,谈一谈,读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你受到什么启发? (1)来自日本的访问学者庄严舜哉说,中国目前流行的日本动漫作品,很多在日本市场都是不出版、不播放的,因为其中充满了暴力、色情的成分;而真正好的作品在中国却看不到。 (2)东芝笔记本电脑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在美国及西欧,该产品被招回,而在中国,仅提供了一两个补丁软件。 (3)摩托罗拉在中国设厂,但几年下来,中国所掌握的仅是该公司硬件生产技术,核心技术却得不到。 明确: “拿来”是有选择性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慎重对待,否则后果严重。 (1)尊重和热爱本民族以及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 (2)用自己的文化方式呈现文化,要创新; (3)"拿来"思想精髓,挖掘普世价值,并与世界接轨; (4)实行拿来主义,是要有气魄和胆识的。我们应以拿来主义的胸怀和科学精神改造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指日可待。 五、课后作业 以“当代青年人应如何对待青春”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要求使用比喻论证、类比论证手法,不少于600字。 三、拓展阅读 论“旧形式的采用” 鲁迅 “旧形式的采用”的问题,如果平心静气的讨论起来,在现在,我想是很有意义的,但开首便遭到了耳耶先生的笔伐。“类乎投降”,“机会主义”,这是近十年来“新形式的探求”的结果,是克敌的咒文,至少先使你惹一身不干不净。但耳耶先生是正直的,因为他同时也在译《艺术底内容和形式》,一经登完,便会洗净他激烈的责罚;而且有几句话也正确的,是他说新形式的探求不能和旧形式的采用机械的地分开。 不过这几句话已经可以说是常识; 就是说内容和形式不能机械的地分开,也已经是常识;还有,知道作品和大众不能机械的地分开,也当然是常识。旧形式为什么只是“采用”——但耳耶先生却指为“为整个(!)旧艺术捧场”——就是为了新形式的探求。采取若干,和“整个”捧来是不同的,前进的艺术家不能有这思想(内容)。然而他会想到采取旧艺术,因为他明白了作品和大众不能机械的地分开。以为艺术是艺术家的“灵感”的爆发,象鼻子发痒的人,只要打出喷嚏来就浑身舒服,一了百了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想到,而且关心了大众。这是一个新思想(内容),由此而在探求新形式,首先提出的是旧形式的采取,这采取的主张,正是新形式的发端,也就是旧形式的蜕变,在我看来,是既没有将内容和形式机械的地分开,更没有看得《姊妹花》叫座,于是也来学一套的投机主义的罪案的。 自然,旧形式的采取,或者必须说新形式的探求都必须艺术学徒的努力的实践,但理论家或批评家是同有指导,评论,商量的责任的,不能只斥他交代未清之后,便可逍遥事外。我们有艺术史,而且生在中国,即必须翻开中国的艺术史来。采取什么呢?我想,唐以前的真迹,我们无从目睹了,但还能知道大抵以故事为题材,这是可以取法的;在唐,可取佛画的灿烂,线画的空实和明快,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米点山水,则毫无用处。后来的写意画(文人画)有无用处,我此刻不敢确说,恐怕也许还有可用之点的罢。这些采取,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必须溶化于新作品中,那是不必赘说的事,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 牛羊的。 只是上文所举的,亦即我们现在所能看见的,都是消费的艺术。它一向独得有力者的宠爱,所以还有许多存留。但既有消费者,必有生产者,所以一面有消费者的艺术,一面也有生产者的艺术。古代的东西,因为无人保护,除小说的插画以外,我们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了。至于现在,却还有市上新年的花纸,和猛克先生所指出的连环图画。这些虽未必是真正的生产者的艺术,但和高等有闲者的艺术对立,是无疑的。但虽然如此,它还是大受着消费者艺术的影响,例如在文学上,则民歌大抵脱不开七言的范围,在图画上,则题材多是士大夫的部事,然而已经加以提炼,成为明快,简捷的东西了。这也就是蜕变,一向则谓之“俗”。注意于大众的艺术家,来注意于这些东西,大约也未必错,至于仍要加以提炼,那也是无须赘说的。 但中国的两者的艺术,也有形似而实不同的地方,例如佛画的满幅云烟,是豪华的装璜,花纸也有一种硬填到几乎不见白纸的,却是惜纸的节俭;唐伯虎画的细腰纤手的美人,是他一类人们的欲得之物,花纸上也有这一种,在赏玩者却只以为世间有这一类人物,聊资博识,或满足好奇心而已。为大众的画家,都无须避忌。 至于谓连环图画不过图画的种类之一,与文学中之有诗歌,戏曲,小说相同,那自然是不错的。但这种类之别,也仍然与社会条件相关联,则我们只要看有时盛行诗歌,有时大出小说,有时独多短篇的史实便可以知道。因此.也可以知道即与内容相关联。现在社会上的流行连环图画,即因为它有流行的可能,且有流行的必要,着眼于此,因而加以导引,正是前进的艺术家的正确的任务;为了大众,力求易懂,也正是前进的艺术家正确的努力。旧形式是采取,必有所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而且,这工作是决不如旁观者所想的容易的。 但就是立有了新形式罢,当然不会就是很高的艺术。艺术的前进,还要别的文化工作的协助,某一文化部门,要某一专家唱独脚戏来提得特别高,是不妨空谈,却难做到的事,所以专责个人,那立论的偏颇和偏重环境的是一样的。 五月二日。 【赏析】 这是一篇文艺短论。作者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内容决定形式;旧形式的采用,就是新形式的发端,也就是旧形式的蜕变。并指出具体的途径:旧形式的采取,必有所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 文章从 “新形式的探求不能和旧形式的采用机械的地分开”发端,提出旧形式的采用就是为了新形式的探求,因为形式与内容,作品与大众不能分开,所以新形式的探求必须适应大众化的需要,就须向旧艺术采取。然后说明怎样采取,一是向艺术史中消费者的艺术采取,一是向生产者的艺术采取,最后阐明前进艺术家的任务和方向,并指明具体的采取方法。其间并阐明了新旧形式的关系,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两种艺术的对立,交融与区别,在短短的篇幅中寓深刻的见解和丰富的内容。 作者的观点是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他强调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精辟地阐明了采用旧形式与创造新形式的辩证关系。旧形式的采取,正是新形式的发端,也就是旧形式的蜕变,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这是推陈出新。论述是严密的,新形式必须为了大众,力求易懂,但不是迁就,而应加以引导,既要注意于大众的艺术,又要加以提炼,新形式出现时不会就是很高的艺术,还需前进,不断完善。 作者论辩的艺术是高超的。他并不对耳耶的笔伐进行全面的批驳,而是抓住了他的逻辑上的失误,抽出他文中正确的话,肯定了他说的“新形式的探求不能和旧形式的采用机械的分开”是正确的,那么他的“类乎投降”、“机会主义”的指责就落空了。同时又指出他的矛盾:“因为他同时也在译《艺术底内容和形式》”,更揭发他的偷换:将旧形式的采用指为 “为整个(!)旧艺术捧场”。然后便撇开不提,而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耳耶的笔伐便不攻自破,显示了作者思想的敏捷和高超的论辩技巧。 文章仍显示了作者的一贯特色,形象地说理。如用“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 牛羊”来说明“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必须溶化于新作品中” 的采取方法,寓抽象的说理于精当的比喻,极有说服力。讽刺与反语:用打喷嚏来比喻艺术是灵感的爆发;说耳耶的笔伐是“新形式的探求”的结果,批评了讨论中不正常的倾向。肯定耳耶是“正直”的,却就揭出了矛盾。总之,这一篇短论体现了作者丰富严密,简约明快,富于论辩色彩的特点。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