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0-09-23 手机版 | ||||
导入: 古有一人,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他的文章随物赋形,于情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创作了无数名篇佳作。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希翼;也挥洒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无限豪情;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婉悲怆。他是谁? 明确:——多才多艺的苏东坡(苏轼)。 教师语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他在黄州写的一篇游记小品《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出示:课题) 教师语言:反复诵读《记承天寺夜游》,从句式、用字用词、韵律节奏等方面说说这篇文章的与《答谢中书》的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 1. 一读字正腔圆,读准字音。 2. 二读通顺流畅,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语句读通畅。 3. 反复诵读《记承天寺夜游》,发现其在句式、用字用词、韵律节奏等方面与《答谢中书》的不同之处。 《答谢中书书》 (1)句式特点:句式整齐,多是四字一句,多用对偶。 (2)用字用词:文章用词精美,描写生动。 (3)韵律节奏:音韵具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记承天寺夜游》 (1)句式特点:长短句结合,富有节奏变化 (2)用字用词:语言朴素自然。 (3)韵律节奏:音韵和谐,节奏富于变化。 4. 三读节奏分明,在把握《记承天寺夜游》,二者在句式、用字用词、韵律节奏等方面的特点的基础上,划分文章节奏,读出文章的层次感。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把握景物特点 教师语言:细读《记承天寺夜游》,看看这两篇写景小品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活动: 1. 细读课文,圈画《记承天寺夜游》描写的景物。 《记承天寺夜游》描写了:月色、竹柏影 2. 圈画描写景物的语句,分析语句概括景物特点。 《记承天寺夜游》描写了:月色(空明)、竹柏影(摇曳)。 3. 四读抑扬顿挫,在把握景物特点的基础上,读出景物之美。 探析写作技法 教师语言:《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作者怎样为我们描摹出此夜月色之空明? 小组合作探究: 1. 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除了记叙的表达方式之外,作者还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在文中圈画出相对应的文字。 预设:本文记叙与张怀民庭中夜游的事。 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议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章虽短,要点却全,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2. 小组品读探究:描写月色一句妙在何处。 【明确】: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静谧。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 3. 五读朗朗上口,读出文章结构美。 联系背景悟情感 教师语言:请从文中找到能表达《记承天寺夜游》情感一个字。 明确:作者的情感尽在一个“闲”字上。 学生活动:结合助读资料,揣摩“闲”的意味。 课件出示: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诗句,断章取义,说他以诗讪谤新法,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此时的苏轼近乎被流放,但是,苏轼仍然有进取之心,仍是豁达之人,《记承天寺夜游》便是此时所作。 1. 小组合作:揣摩“闲”字意味。 “闲”字意味: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 教师语言: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篇幅虽短却极具独到艺术魅力。寥寥数笔,写景如绘,行文自然,宛如行云流水,一个“闲”字更是创造了一个豁达超脱的淡远境界,揭示了极其深刻的人生真理,是散文小品中的极品。 2. 六读读出情感,在了解作者创作背景的基础上,读出情感美。 归纳小结 教师语言: 《记承天寺夜游》可称之为有人超我之境。以两人夜游之闲,衬其因贬忧郁之情。苏轼虽仍有进取之心,但于政治漩涡中难以把握,借月夜朦胧之景寻求解脱,更显其内心豁达,超脱于尘世之外。 学生活动:七读诵出意境,在六次朗读和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诵出意境。 课后活动 教师语言:学习两篇写景小文的技法,写一篇短小的游记,不超过 500 字。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