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特级教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0-09-09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理解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背诵相关内容。 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论语》中出现的“信、君子、义、仁、礼、恕”等核心概念,认识人物观点的价值与意义;了解《大学》的有关知识;了解孟子及《孟子》,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本文的主旨。 审美鉴赏与创造 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体验、欣赏文中“仁、义、礼、信、恕”等观点的内涵美及人物精神品质之美;通过诵读和讲解,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明白每个人都应拥有光明正大的品德,都应让自己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感受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和严密的逻辑。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在文本研习的过程中,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习古人一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及为人处世的原则;认识“修 身立德”的重要性,并探讨其现代价值;认识道德培养的关键。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仁、义、礼、信、恕”等儒家思想的内涵;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了解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观点的内涵及价值意义;认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道德培养的关键。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演读法。 第一部分 示范精读 教学要点 师生合作示范探究《论语十则》。 教学过程 一 识经典,知概貌 1.导入:有一本书能穿越千年历史给人以温暖和光亮,给人以心灵的指引,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天不生仲尼,万古终长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论语》。 2.知人论世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春秋末期,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在社会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仁”(道德规范,对个人而言) ;“礼”(政治秩序,对国家而言) 。 二、读经典,明要义 1.范读、齐读课文。 正音:自省 x301;ng 如乐何 yùe 文质彬彬 bīn 譬如 pì 未成一篑 kuì 八佾 yì 2.示范分析第一、二章。 ⑴《学而》篇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重要字词句:就:靠近、看齐。有道:指有道德的人。正:匡正、端正。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解读:这一则主要讲的是什么? 示例:此则讲的是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君子可以不求食饱、不求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小结:孔子谈“君子”对生活、工作两个方面的要求。生活包括饮食起居,工作包括办事说话。饮食起居尚俭,不主张奢侈,“饱”不应片面的理解为与饥饿相对的“饱”,而应是奢华、奢侈之意;安:安逸、舒适。工作应该是多做少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多闻阙疑,慎行其余。”学无止境,做到了尚俭、敏事、慎言,还应该学习,向道德高尚的人学习,见贤思齐,随时修正自己的缺点,这才可以算得上是喜欢做学问的人了。 ⑵《八佾》篇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重要字词句: 而:表假设,如果。 如…何:固定句式,译为:怎样…呢?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 解读:你从这第二则读出了什么呢? 示例:“仁”与“礼、乐”的关系。孔子认为,仁是最重要的,是根本性的东西。礼、乐都是在仁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仁,礼、乐都将失去意义。 3.小组合作探究其余十章。 按照第一、二章的学习方法,分成十个小组,一个小组讨论、探究其中的一则。要求:小组上台展示,其中一人朗读,一人指出关键字词并解释,一人翻译,然后轮流解读。 4.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以下为预设)。 ⑴《里仁》篇 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重要字词句: 朝:在早上,名词做状语。 夕:在晚上,名词做状语。 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相,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理解核心概念: 道:在此处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解读: 本章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⑵《里仁》篇 原文: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重要字词句: 喻:明白,知晓。 译文:孔子说:“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理解核心概念: 义:原指“宜”,即行为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有君子义和小人义之分,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党也,今所谓“哥们义气”也。 小人:指品德低下的人。 解读: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他认为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他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作者思想就变成义和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⑶《里仁》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重要字词句: 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 齐:形作动,看齐。 内:名作状,在心里。 译文: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解读:孔子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之一就是见贤思齐。见到强于自己的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己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⑷《雍也》篇 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重要字词句: 质:质朴、朴实。 文:华美、文采。 野:粗野、鄙俗。 史:虚饰、浮夸。 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解读:本章说明了文与质的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质朴与文采同样重要。 ⑸《泰伯》篇 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重要字词: 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 而:表并列。 以为:把…作为。 已:停止。 译文:孔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是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解读: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够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而“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 (6)《子罕》篇 原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重要字词: 为:堆积。 平:形作动,填平。 覆:倾倒。 译文: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定去做,是我自己要坚持的。” 解读:孔子用“堆土成山”和“平整土地”的比喻,说明做事不可以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而进退的责任在自己而不在别人。 (7)《子罕》篇 原文: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重要字词: 知:同“智”。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解读:有智慧的人能将事理看得明白透彻,所以不会迷惑。仁者存公心,去私欲,乐天知命,不患得患失,所以不忧虑。有勇气的人不畏惧困难,见义勇为,所以不惧。 古人认为,君子有三种基本品德,那就是仁爱,智慧和勇敢。引申可理解为一个人要是有足够的道德修养,内心足够强大,没有什么能扰乱他平静的心态。 (8)《颜渊》篇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重要字词: 一日:一旦 归:称赞 目:条目 非礼:不合于礼 事:实践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堪,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颖,愿意实践这些话。” 解读:阐述了孔子对“仁”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仁”。其关键是克己复礼,具体是要“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9)《卫灵公》篇 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重要字词句: 恕:原谅,宽容;以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 译文:子贡问孔子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生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解读:“忠恕之道”可以说是孔子的发明。这个发明对后人影响很大。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这样,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为别人考虑,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学会体谅别人,尊重别人。 (10)《阳货》篇 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重要字词句: 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 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群:合群。 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 迩:近。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解读:中国上古文化注重于诗的文学境界,它有宗教的情感,也有哲学的情操,上古的诗,就包括了现在所讲的整个文艺在内,所以孔子说,你们年轻人,何不学诗?并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兴观群怨”说,诗可以兴、观、群、怨,就是肯定文学的观察社会、干预生活、修养身心、治国养家的作用。 三 、品经典,启智慧 探究问题:这十二章《论语》分别主要阐释了什么观点?又分别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把答案填在下表中: 内容 主要观点 艺术手法 第一章 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 理证 第二章 礼、乐以仁为基础 理证 第三章 执着追求“道”(真理)理证 第四章 君子重义轻利 对比 第五章 虚心学习,自我反省 对比 第六章 文质兼备,方为君子 理证 第七章 “仁”为己任,要意志坚强 理证 第八章 譬如为山平地,持之以恒 比喻 第九章 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 例证 第十章 克己复礼为仁 理证 第十一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例证 第十二章 《诗》对人和社会的作用 例证 四、演经典,绘生活 1.演读《论语》视频展示。 2.用类似的方式分组演读本文的十二则《论语》,小组比拼。 3.经典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运用经典时要注意什么? 事件回访:狭路相逢烟花互射激战4小时,广西玉林两家婚礼变闹剧 2019年4月10日报道,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有两户村民办婚礼,双方迎亲队在路中相遇,由于有感同日办喜宴兼狭路相逢是“不吉利”,加上双方在路上又各不相让,结果引发争执,继而爆发激烈冲突。双方从当日下午2时一直互相抛掷烟花、追打火拼,直到傍晚6时许才结束。 联系《论语十二章》请就此事谈谈我们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第二部分 示范精读 教学要点 师生合作示范探究《大学之道》。 教学过程 一、身临其境——步入经典 1.播放各大校园风光图和校训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 求实创新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香港大学——明德格物 中国政法大学——明德任责 2.这些大学的校训,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源自或部分源自《大学》。 3.除了这些著名的大学,咱们新宁一中有没有传承“大学”文化之所在呢? 明确:“厚德、自强、励志、笃行”的校训也打上了《大学》的烙印。 二、积铢累寸——触摸经典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 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2000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3.《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大学”的意思: ⑴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⑵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三、寻根究底——研读经典 1.指名朗读,解释关键字词,翻译。 翻译参考: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完美的德行,在于使人民受到教化,成为新人,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2.问题探究。 ①《大学》的宗旨是什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 宗旨是:明明德,亲民,至善。 解析:所谓“明德”就是人天生拥有的善性,但这种善性会被外在的东西所污染,“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的固有的善性发挥出来。总之,“明明德”是自身的修养。“亲民”就是由己推人,就是不仅自己要明明德,而且要教化别人,提高别人的修养,祛除别人身上的污垢,使其成为新民。“至善”就是不论明明德,还是亲民,都要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从而使全社会的成员的道德趋于完善。朱熹认为“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这三纲领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再到社会的层层递进的完整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达到德政目的施教主张。 ②“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提出的三纲,为了实现这些宗旨,就要通过一些手段,那就是“八目”。请找出八目: 格物、致知、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③内容研读——“八目”间的关系以及谁最重要。 社会属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修身 自然属性:格物、致知、意诚、心正 “修身”正好处在人有自我提高向社会进入的关键过程。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可见“修身”在“八目”当中地位最重要,是枢纽,是承前启后。 在没有弄清楚“八目”的关系之前,先明白下面几个问题: A.儒家提倡,治学的最初目标是什么?终极目标是什么?如何评价儒家的这种治学主张? 最初目标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即形成美德并使之彰显出来,通过言传身教使人们也修成美德,使自身和社会都达到至善的境界。也就是修身和教化。 终极目标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即管理好家庭家族,治理好国家,平定天下。 这种治学主张正反映了儒家积极入世、干预世事的人生态度;治学目标一旦实现,人生目标也就实现,人生也就有了意义和价值。 B.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 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诚意”的要点在于“慎独”。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 C.“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 “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D.试表述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关系。 “格物”: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致知”: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这二者是知识修养。 “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情感的偏向。这二者是思想修养,是修身的全部内容;“修身”: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人的培养的最高要求,它处在“八条目”的中枢地位。“齐家”:是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所以修身又是后三者的前提和基础,后三者是修身的表现和结果。 四、创设情境--朗诵经典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 现在,让我们朗诵经典,再次感受《大学》绵延千年的余韵。 分组朗读,每组一个领读,其他成员齐读,示例: (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齐)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领)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齐)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五、文思迁移——探究经典 1.《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如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文章中的类似论证还有吗?找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在此基础上说明文章论证上的特色。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论证特色: 总分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2.本文语言方面有何特色?请举例说明之。 多用铺排,从不同方面展开,运用排比进行铺垫与蓄势;语言工整,多用顶针排比。 六、与生共勉——感悟经典 《大学》之道,我不敢所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但我敢说的是,通过学习,同学们一定都有所得!于文得,于心得!《大学之道》以其精微的语言告诉我们,播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种子,它便会生出“修身”之根,进而长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枝干,最终结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果实。希望同学们能一生谨记:修身立德,不忘初心!愿你们的生命之树都能开出绚烂之花,结出大道之 果! 板书设计 格物 致知 明明德 诚意 正心 大学之道→“三纲领” 亲民 ←→ “八条目” 修身 齐家 止于至善 治国 平天下 第三部分 自主探究 教学要点 学生自主探究《人皆有不忍之心》。 教学过程 一、身临其境——步入经典 1.齐读以前学过的孟子语录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也。 2.教师小结:孟子——民贵君轻不愧圣,性善气正真完人。 二、积铢累寸——触摸经典 1.孟子生平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4.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 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5.《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 三、寻根究底——研读经典 1.听朗诵,再指名朗读,解释关键字词,翻译。 翻译:孟子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先王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则有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用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施行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那么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中转动它那么容易。所以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假如)现在有人忽然看到一个孩子要掉到井里去了,都会有害怕同情的心——不是想借此同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不是想要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名声,也不是讨厌那孩子惊恐的哭叫声才这么做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同情。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的,不能称为人;没有羞耻心的,不能称为人;没有谦让心的,不能称为人;没有是非心的,不能称为人。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重要)。有了这四种品质却不能推演到日常生活行为的人,那是自己损害自己的品性。说他的君主不能推演的善行且不帮助改正的人,是陷害他的君主。凡是具有这四种品质的人,都懂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像刚刚燃烧的火,刚刚开始涌出的泉水,扩大充实则无所不至。如果能将这四种品质扩充,就足可以安定天下;如果不扩充,则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2.问题探究 (1)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有哪些内容? 明确: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侧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为“心”。这“四心”是“仁、义、礼、智”这四种德范畴的发端,或者说是“四端”。 (2)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那么人性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①是先天就有的。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指出人性就是作为“仁、义、礼、看”的发端的“不忍人之心”,而且举出了生动的例子来论证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没有它,就不是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性的确是人先天就有的,与后天环境无关。因此,他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成是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 ②是后天培养的。 孟子也不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侧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为“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明的发端,或者说是“四端”。这“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刚刚流淌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不然的话,就会熄灭或枯竭。“扩而充之”也就是后天的培养也就是“习相远”。 (3)小组讨论道德培养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道德培养的关键就在于开发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的仁义礼智等美好品质,并且在生活中保持、保护这种品质不被污染。 四、创设情境--朗诵经典 分组演读,看哪个小组最能读出孟子原文的气势、语气等。示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齐读)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生一)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生一)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生一)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三生交错,每人一句)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齐读) 五、文思迁移——探究经典 1.阅读检测 从文中看,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应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 、 、 、 。 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其论证的依据是: 这在论证方式上属于 法。 在孟子看来,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那么治国施行仁政也是天经地义的。文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句子是 。8194; 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 参考答案: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例证法。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不矛盾。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的本性是善的,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存在私欲膨胀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善心。因此,仁政主张具有实践意义。 2.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在人生修养中居于核心地位,你是否认可孟子的观点? 观点一:认可。孟子首先强调人都具有“不忍人之心”,从“四心”推导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仁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一切的基础和出发点。 观点二:不认可。孟子虽然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展开自己的论证,但是在本文最后还是强调“知皆扩而充之矣”“苟能充之”“苟不充之”的正反对比,更是说明一个人即使有善白本性,离开后天的努力也不行。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只是提供了一个基础,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后天的努力。 我的观点…… 小结:从理论基础来说,孟子的确是从天赋性善论(“四心”)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仁政)。但从实践来说,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扩而充之”)的作用的。而且,撇开关于先验还是后天、唯心还是唯物的抽象讨论,联系到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状况来历史地看问题,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其实,也不仅仅限于孟子的时代,就是到任何时代,强调这些,总比鼓吹人性本恶,放弃道德,施行暴政要好得多罢! 六、与生共勉——感悟经典 孟子说人性善,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也就是说,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也还有些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 孟子提出大量论证,来支持性善说,一人的本性中都有此"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这些德,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扩充,有如种子自己长成树,蓓蕾自己长成花。 正因为这样,我们都要弘扬自己的“善”。齐读: 生活中,善良无处不在,用心感受,会体会到不同的善良。心存善意,我们就一定能收获到活着的意义;摒弃善意,我们的生命将会暗淡无光,注定是匆匆人世走一遭,留不下一丝美好。所以,生活需要善良,做人更需要善良! 板书设计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第四部分 坐实任务 教学要点:落实群文教学任务,讨论儒家经典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堂讨论 1.论语里多次提到“君子”品性,如“君子坦荡荡”“君子成人之美”“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等等,请将有关语录整理出来,并说说孔子所说的“君子”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论语》中有关“君子”的话: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论语里的“君子”一般是指道德修养达到完善境界的人,即具备了“仁”的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说话要慎重,做事须勤勉;“君子坦荡荡”,指君子因为依循于道,内心无私,所以精神上很放松自在,小人则相反,内心充满杂虑,所以总是忧愁不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要帮助人成就好的品德,而不是去助长别人的恶,这其实也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强调个人应该以修身求学为重,而不应在意能否出名。 小结:孔子心中的理想人格——君子。 2.用学过或者读过的《论语》语录解读《新中小学生守则》。 示例: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第四条“明理守法讲美德”。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第七条“自强自律健身心”。 子贡日:“《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日:“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第二条“好学多问肯钻研”。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第四条“明理守法讲美德”。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第二条”好学多问肯钻研”。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守则中第9条的勤俭节约;第4条的讲美德;推而广之“爱党爱国爱人民”是为义,“诚信美德”也为义,“自强自律”也是义。 3.《大学》强调的修身之道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你能举出一些修身立德的当代实例吗? 教师出示2019感动中国10大人物:樊锦诗、四川森林消防员、朱丽华、张富清、顾方舟、杜岚和尤端阳、伍淑清、黄文秀、潘维廉、中国女排。 示例:感动中国2019人物——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从小在上海长大,1963年北大毕业后,把大半辈子的光阴都奉献给了大漠上的敦煌石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为了敦煌,樊锦诗和丈夫两地分居长达19年,两个儿子出生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但她却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创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2019年,国庆前夕,樊锦诗获颁国家荣誉称号勋章。 颁奖辞: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小结:修身是一堂人生必修课。 4.不同的时代,相同的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说: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明大德,就是要筑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 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 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严 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 习总书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为党员干部标出了修身立德的制高点。我们也要牢记总书记的教导训诫,养好私德、培育公德、拥有大德。 5.“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这话说得真好。可以说,是否有同情心,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善良的标志。这个世界需要同情,这个世界需要爱。希望工程的一笔笔捐款,源源不断地送到灾区的物资……都体现了善良的人们美好的心灵。 请你讲一个关于同情、关于爱的故事。 二、布置作业 1.积累文言知识,完成相关作业题。 2.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一个好榜样,可以感召一群人、带动一群人、凝聚一群人。请以“榜样”为话题写一篇课后作文,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撰稿: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杨华当工作室 谭元凤)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