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与独处
张立勤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现代文阅读 2020-04-16 手机版 | ||||
某学者在一座图书馆书库中,终于看到了他早年听说过的一本书,书上面落满了灰尘,几乎看不清书脊上的文字,他是凭着直觉,朝它伸出了手臂的。当他的手碰到这本书时,不如说碰触到了那厚厚的灰尘,那个时刻,他分明感到了什么,什么呢?尘埃飞起,土腥气,内心的酸楚,或如歌的岁月在远方已消失殆尽。一本书的独处,尘土无情地将其覆盖得十分严实和均匀,时光或许永远都是这样从尘埃之上踏过去的,也从来都是隐蔽而小心谨慎地靠近着你,消磨着你,不管你有无生命。书籍的独处是悲凉的,它无事可做,它要靠别人的翻阅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它只有跟阅读它的那个人一起呼吸,否则,它就只有任时光如蠹虫一样啃噬着它的肌体,一天天地变黄,衰败下去。 独处的人,却是尘封不住的。那个写出著名的《瓦尔登湖》的美国人梭罗,他认为没有比独处更好的事了,就一个人,十分简单,十分安静地面对着那片山林,那片美丽的湖水。梭罗逝去已156年了,仍有那么多的人感动于他的独处。译者说“他的一生是如此之简单而馥郁,又如此之孤独而芬芳。也可以说,他的一生十分不简单,也毫不孤独”。那本绿色封面的《瓦尔登湖》,从我几年前读完它就一直摆放在写字台上,我不忍心将它塞回书柜,我一次次地翻开它,翻开它就闻到了那片树林的青涩气,偶尔,那只猫头鹰的叫声会被我想起,其实是想起了那一段“有猫头鹰是可喜”的思考。我不由得抬起头望窗外,就觉得我家窗外的这棵树是梭罗看到的那棵树,树枝上也应该有鸟类什么的栖息。 还有卡夫卡,他认为为了写作,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他比梭罗走得更远,而他却几乎没有离开过他的出生地布拉格。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卡夫卡到柏林和维也纳,并在维也纳去世。卡夫卡的独处更趋于内心,独处的内心与生存环境的对立,使得他的独处实际上不可能是梭罗式的。卡夫卡说:“你没有走出屋子的必要。你就坐在你的桌旁倾听吧,甚至倾听也不必,保持完全的安静和孤独好了。” 卡夫卡、梭罗、蒙田、梵高、贝克特等太多的逝去的喜欢独处的人,我爱他们!就其独处而言,对于任何深刻的思考和深邃品质的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独处于一个夜晚也好,一个冬季也好,有意的,而不是无意的,自己跟自己在一起,跟墙壁在一起,跟高山流水在一起……空白之页向天空展开,我走向某个时分,独处的某个时分,这是灵魂所必需的。 打开一本尘封已久的书籍,这时,我后悔我打开得晚了。也许我擦干净书上面的尘土之后,回想起一段早已忘记的往事,于是,我的眼睛就湿了。尘封的不管是什么,都是要靠心灵去打开的。打开的瞬间,我肯定生出十分亲切的感情。 许多东西是必须要被尘封的,比如,历史遗迹、岁月或记忆。许多东西是不得不被尘封的,比如,被忽视、忘却的或群体失忆症的结果。许多东西是无法尘封的,比如,尊严、爱与恨……尘封是自然规律,唯有独处的思想者,或生命的独处时刻,方能开启历史与岁月的尘封,创造出尘封不住的不可磨灭的人类神话。 我忽然觉得,独处与尘封在某种感觉的情形下,是在形容事物的同一种存在状态,不是吗? (选自《中华散文百年精华》,有删改) 1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开头描写书籍的独处,被尘封而显悲凉,情思细腻,意味深长,这与下文中人的独处不会被尘封形成对比,突出人应学会独处的主题。 B.梭罗远离尘嚣,寻求独处,这种简单和孤独却馥郁芬芳,恰恰成就了其作品和精神的独特魅力,让人喜爱他的作品,感动于他的独处。 C.“他比梭罗走得更远”侧重说明卡夫卡在物理空间上虽几乎没离开过布拉格,但去过柏林、维也纳,也意味着卡夫卡与梭罗的独处有深远区别。 D.文中写“我”打开尘封已久的书籍的情形,抒情和议论相结合,融入独特的主观感受使情感真实自然,议论点睛,使文章富有理趣。 17.结合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独处”的妙处。(6分) 答: 18.散文讲究“形散神聚”,请从选材角度分析本文“形散”的特点。(9分) 答: 答案: 16. C 17. ①独处的人不会被尘封。能够独处、享受独处的人,内心是丰富的,正如梭罗的简单而馥郁。 ②独处对于任何深刻的思考和深邃品质的培养,都必不可少,这也是灵魂之必需。③唯有独处的思想者或生命的独处时刻,方能开启历史与岁月的尘封,创造出尘封不住的不可磨灭的人类神话。 评分细则:只答“妙处”没有分析,只给一半分。要涉及与“尘封”“深刻的思考和深邃品质”“开启”“创造”等意义相近的词语。 18.①选材广泛自由:有学者触及的尘封的书,有“我”案头不忍让其尘封的书,有幽僻环境中独处的梭罗,有在内心独处的卡夫卡。还写到蒙田、梵高、贝克特。②有详有略:写梭罗、卡夫卡的独处是详写;写蒙田、梵高、贝克特喜欢独处则一笔带过。③虚实结合:学者打开尘封的书是实写,设想其生发的感受,尘埃飞起,土腥气,内心的酸楚,岁月消逝为虚写;“我”打开尘封之书是实写,设想擦净尘土、回忆往事、眼睛湿润为虚写。(每点3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做好此题,需要平时多多积累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散”是指散文选材有广泛性、自由性的特点。不受限制,想象时空相当广阔,可实可虚,可详可略。抓住这些特点,寻找概括即可。第①点贯穿全文,第②点可从二、三、四段得出,第③点可从首段和倒数第三段得出。 评分细则:“形散”是指散文选材有广泛性、自由性的特点。不受限制,想象时空相当广阔,可实可虚,可详可略。抓住这些特点,寻找概括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一点三分。围绕一点重复作答,只给一点分。 相关链接:现代文阅读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