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精品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2020-02-25 手机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和文言句式。

2.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 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感受外交辞令中的委婉含蓄,准确理解隐藏着的“潜台词”。

【学习重点】

1、掌握实词、虚词的含义,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了解 作者及《战国策》的相关知识,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重点的文言知识。

【自主突破】

1.给加点字注音

唐雎(    )  怫然(    )  韩傀(     ) 

免冠徒跣(      ) 庸夫(     ) 缟素(    )

色挠(       )   以头抢地 (      )

休祲(       )   寡人谕(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      

③大王加惠             ④以大易小         

⑤故不错意也           ⑥秦王怫然怒        

⑦亦免冠徒跣           ⑧寡人谕矣         

⑨长跪而谢             ⑩秦王色挠           

3.翻译句子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布衣之怒,亦免 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4)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5)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填空。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战国策》是由西汉的      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   

     体史书,全书共    篇。

【合作探究】

齐读课文,独立思考下列问题。

5.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6. 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请恰当推测一下。

                                            

7.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 求?

                                            

                                            

8.秦王要求“易地”包藏祸心,小国使臣唐雎是怎样一步步让秦王理屈词穷的?

                                             

                                            

【拓展延伸】

10. 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 

                                             

                                              

【总结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感受外交辞令中的委婉含蓄,准确理解隐藏着的“潜台词”。

【自主突破】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仓鹰击于殿上(    )  ②天下缟素(    )

③长跪而谢之(     )   ④寡人谕矣(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错意也     错意:置意,错,通“措”。

B.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凶的征兆

C.天下缟素           缟素:白色的丝织品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跪:直身而跪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安  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B.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徒以有先生也

D.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  聂政之刺韩傀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合作探究】

5.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6.结合文章内容,体会下列句子中的“潜台词”。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7. 文章主要用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唐雎和秦王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语句分析)

【拓展延伸】

8. 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总结反思】

【习题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

第一课时

1.jū   fú    guī  xiăn  yōng   găo   náo  qiāng

jìn    yù 

2.①告诉  ②答应  ③给与恩惠   ④交换   ⑤置意  ⑥盛怒的样子   ⑦光着脚   ⑧明白   ⑨道歉   ⑩屈服

3.(1)(我)把他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注意。

(2)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到秦国出使。

(3)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4)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4.战国策    刘向    国别   33

5.秦王想不费一兵一马就把安陵国消灭,便对安陵君说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地换安陵,唐雎识破了秦王的唐雎的奸计,并用自己的胆识与才智赢得了这场外交斗争的胜利。

6.以“易地”为名,实则是想吞并安陵。

7.安陵君知道秦王想霸占这方圆50里地,拿500里地蒙他,也不是傻瓜,就以不敢拿先王土地交换这借口回绝了。

8.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挫败秦王。

9.不能。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弱小的安陵,最终还是抵挡不住秦的统一战争的步伐。

第二课时

1.(4分)①通“苍”,青色  ②穿丧服  ③道歉    ④明白

2、C(“缟素”应为“穿着孝服”之意)

3、D(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介词,到 / 介词,从;B项,语气词,表陈述/语气词,表判断;C项,介词,用 / 连词,因为)

11.(4分) ①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吗?

②平民(老百姓)发怒,只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5.唐雎威然不惧。他以布衣之怒针锋相对地驳斥了秦王的天子之怒。

6.(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7.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唐雎是一个从容镇定,不畏强暴,能言善辩、忠于使命,具有凛然正气、智勇双全的外交家的形象

秦王是一个贪得无厌、奸诈狡猾、骄傲蛮横、外强中干的封建统治者

8.(1)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 宋国。  

  (2)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3)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