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材导读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2019-09-16 手机版


 话题链接——工匠精神

一、字之源

【字源演变】

会意字,外框“匚”是一种方形盛物器;“斤”是斧子。带着斧子等工具去干活的人就是“木工也”(《说文》)。《孟子》:“木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

匚(fāng),受物之器。带“匚”的字可不少,你还知道哪些呢?

【成语链接】

匠心独运:独具创造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形容独特的艺术构思。出处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注意这个成语的适用范围,要用到“文学、艺术”方面。

一代宗匠:形容一个时代的人们所尊崇、敬仰的著名文学家。语出《陈书除陵传》:“自有陈创业,文檄军书及禅授诏书,皆陵所制,而《九锡》尤美,为一代文宗,亦不以此矜物,未尝诋诃作者。”

匠门弃材:能工巧匠废弃的材料。比喻无用的人。语出清冯桂芬《林文忠公祠记》:“公驰驱绝域,犹手笺酬答无间。匠门弃材,累公之明。”

这是个贬义词。

二、句之美

1.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郭震《古剑篇》

想起了革命志士秋瑾的词:“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品读 “龙泉”是指古代著名的宝剑。据传是吴国干将和越国欧冶子二人用昆吾所产精矿冶炼多年而铸成,备受时人赞赏。诗人借歌咏龙泉剑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抒发不遇的感慨。

2.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沈嘉徵《窑民行》

品读 这两句诗写景德镇工匠来自四面八方、技艺精湛,众人热火朝天,大搞外贸生产,赚取外汇的状况。

3.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品读 精妙的艺术品需要在时间中慢慢酝酿,其实,各行业顶级的成果都逃不过时间的磨砺。

任正非说:任何成功都是与时间的硬仗。

三、诗之韵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李 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赧(nǎn):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

赏读 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诗一开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四、文之理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在前进道路上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这句话的背景是,周成王灭了淮夷,回到王都丰邑,和群臣一起总结周王朝成就王业的经验。两个“惟”字当“由于”讲。

典出 《尚书周书》:“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解读 这句话的意思是功高由于有志,业大由于勤劳。这无疑是一个真理,即想要建立一番功业,既要有高远的志向,同时也要付出辛勤的努力,“志”与“勤”二者,缺一不可。

换句话说,就是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一、知背景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①”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随后,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于是,使用范围扩展,任何行业、任何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称为“工匠精神”。本文就是2016年4月30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

[伴读] ①工于形,匠于心。十年磨一剑,一剑传古今。

二、明文体

时__评②

时评指报刊上评论时事的文章。优秀的时评一般选取社会生活中一些带有全局性、代表性、倾向性的事件、问题和现象,及时准确地加以剖析、阐释、引导,既讲明道理,又发表议论,解疑释惑,情真意切,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体现出一股生气、正气、锐气,涌动着一种社会舆论的正面力量。因此,它往往比一般的思想评论、杂文产生出更加强烈的社会效果。

[伴读] ②时评就应该把“直面热点、理性述评、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作为原则。

三、拓知识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英文是Craftsman’s spirit,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精神”,国务院常务会新闻通稿中首次使用“品质革命③”这一提法。

2016年12月14日,“工匠精神”入选《咬文嚼字》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

[伴读] ③一言以蔽之,推动“品质革命”,唯靠改革。

四、理基础

1.记字音

①墓志铭(míng)   ②挑剔(ti)   ③雕琢(zhuó)

④精湛(zhàn)   ⑤造诣(yì)   ⑥雍容(yōng)

⑦铸魂(zhù)   ⑧臻(zhēn)

2.识字形

①铸(zhù)铸造畴(chóu)田畴     ②诣(yì)造诣脂(zhī)脂肪

③湛(zhàn)精湛堪(kān)不堪   ④殊(shū)特殊诛(zhū)诛杀

3.辨词义

(1)精湛精深

[辨词] 二者都有水平高、程度深的意思。“精湛”侧重在技艺深,不可超越;“精深”侧重在内容深,不易了解。

[选词] ①顾医生的医术很精湛,在医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②他最大的爱好是读博大精深的古典哲学。

(2)风尚时尚

[辨词] “风尚”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偏精神化;“时尚”指的是一种流行观念或者趋势,偏物质化。

[选词] ①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②我们的忠言是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走为自己开辟的道路,不为权威所吓,也不为时尚所迷惑。

4.积成语

[语境呈现]

①如何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承包责任制,全村干部和群众的想法竟然不谋而合。

②做粉笔雕刻对他来说虽只是个雕虫小技,但他仍很耐心地示范做给学生。

③尽管大熊猫的形象妇孺皆知,可是,它们却一直以来远离人类的视线,离群索居于野外。

④经过数十年的苦心钻研,他的厨艺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⑤他废寝忘食地工作,恨不能长绳系日,有更充裕的时间,多出成果。

⑥心有定见,而又善于宽容,一个人兼备了这两点,他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男子汉。

⑦这个公园里的假山,结构新奇巧妙,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

⑧中国传统空间美学追求格物致知,探索“物”在各种平衡下的潜力,驱使设计表现出人性化的一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话。

[释义]

①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②雕虫小技: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③离群索居: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④炉火纯青: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⑤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⑥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⑦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⑧格物致知: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主旨归纳

这篇新闻评论结合时代特点深入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点明其当代价值,既批评了社会上存在的浮躁风气和短视心态,也廓清了对工匠精神的一些误解,可以深化我们对劳动的认识,激发我们尊重劳动、追求卓越的情感。

任务探究

任务探究一 起承转合脉络清——分析文本论证思路

任务导引

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文章的结构安排都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结构组织是否清晰、严密,可以表明作者写作的思路是否清晰、流畅、严谨。

任务设计

1.阅读文本,请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 本文开宗明义,点出时代需要工匠精神,接着引用《说文解字》观点,点出什么是工匠精神,然后寻因溯果,层层深入,从“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阐明该怎样,不该怎样。最后联系实际,回扣中心,升华主旨。

2.请简要概括第②段的论述思路。

答案 首先解释“匠”的含义,接着从作家的话引出人的职业品质、专业精神有不同,最后指出工匠精神对于企业和国家的意义。

3.(拓展延伸)请分析下面一段文字的论证思路。

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答案 首先提出论点,然后用航天员训练的事例进行证明,再引用孟子的话加以强调,最后得出“求极限”虽使人痛苦,却促人“强大”的结论。

任务探究二 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任务导引

论述类文本要讲求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所谓统一就是观点要统帅材料,材料要证明观点。而材料要千方百计靠近观点,也就是说要显示出自己的意向,从而被观点理解并接受。本文论点明确、具体,论据充分,学习时要注意分析。

任务设计

1.阅读全文,思考:本文是如何充分运用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答案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时代需要工匠精神,所选用的理论论据都是围绕这个论点展开论述的。如引用《说文解字》的观点,点出了什么是工匠精神;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论证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2.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答案 道理论证。作者引用企业家、作家和普通人的话,加以分析论证,论述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它体现出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

3.(拓展延伸)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宋代以来,尤其是在明清时期,一些治经史之学的文人,十分轻视文章评点,甚至对它进行严厉批评。这种偏见影响十分深远,直到今天依然还有很多人认为,古代文章评点的主观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性、严谨性、体系性等等。尽管如此,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日本不仅刊刻了许多中国文章评点之作,而且日本人自己也从事中国古文的评点,产生了一些著名的评点家,如赖山阳、竹添光鸿等。

文中运用日本刊刻并从事中国古代文章评点的事例,旨在证明什么观点?

答案 旨在证明“中国古文评点的流传十分广泛”。

②意象虽然通常用在艺术创作中,其实,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也有,而且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陆游《咏梅》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梅”就不是自然物象,也不只是情象,而是意象了,因为这中间寄寓着陆游对自身经历的独特思考。

文中引用陆游的诗句是为了论述什么观点?

答案 引用陆游咏梅的诗句,是为了论说“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这一观点。

任务群阅读与实践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材料一 

缺乏“工匠精神”,损害的是国家利益,浪费的是社会资源,恶化的是生活品质。那么,怎样培育“工匠精神”呢?

一是创造生长“工匠精神”的心灵环境。被誉为“历史之父”的公元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记载说:埃及金字塔是由30万奴隶所建造的。1560年,瑞士钟表匠塔布克在游览时石破天惊地推断:“金字塔这么浩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被衔接得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难以想象,一群有懈怠行为和对抗思想的奴隶,能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片小小的刀片都插不进去。”在很长的时间里,这一推论都被当作一个笑料。然而,400年之后的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通过对吉萨附近600处墓葬的发掘考证,金字塔是由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造的。由此证明了塔布克的推断。自由的心灵环境可以充分激发个体潜能,调动个体积极性。

——选自《“工匠精神”从哪儿来》

材料二 

让心中驻进“工匠”,需要心怀热爱与欣赏。正如那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寓言:面对同样盖房子的工作,在第一位工匠看来,只是在做砌砖的工作;在第二位工匠看来,是在盖房子,让人有所居;在第三位工匠看来,自己的工作是为了让这个城市变得更美丽,让住进房子的人能够更开心、幸福。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心存热爱,才能更长时间地坚持与付出。

——选自《让心中驻进“工匠”》

材料三 

①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截的法门。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都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③第二要乐业。“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选自《敬业与乐业》

1.材料一中交代塔布克是瑞士钟表匠身份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 塔布克对金字塔非奴隶所造这一推断出人意料、新奇惊人。塔布克作为瑞士钟表业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以其职业敏感推断出只有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才能将金字塔造得如此完美,诠释了文章的标题。瑞士钟表闻名于世,进一步强调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之可贵,使论证更充分。

2.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答案 首先,提出“让心中驻进‘工匠’,需要心怀热爱与欣赏”的观点;然后,选取三位工匠对待同样盖房子的工作的不同态度进行具体论证;最后,总结出只有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更长时间地坚持与付出。

3.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工匠精神”。艺术创作需要精雕细琢,产品质量更要精益求精。结合“敬业、乐业”,谈谈你将如何贯彻“工匠精神”。

答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发扬“工匠精神”,即凡做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凡职业都要达到孔子说的知之、好之、乐之的境界,并不懈努力追求,力争获得成功。作为学生对待学业更要入脑,走心。

素材积累——聚焦: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①

李斌的新闻评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是应时代需要而写的。随着消费者对商品质量安全和品质的重视,人们需要由工匠精神打造出来的产品。如今,国家重提工匠精神,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此后,“工匠精神”一词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工匠精神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是为了解决中国制造业生存、发展的出路。这是国家所倡导的行动,更是时代的呼吁。

[伴读] ①匠心,传承的是五千年中沉淀的情怀,制造的是华夏血统流淌的信仰。

青铜之冠——铜车马

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由3 000多个零部件组合而成。结构精巧,工艺复杂,铸造精致,综合使用了铸造、焊接、嵌铸、镶嵌以及多种多样的机械连接工艺技术,令人叹为观止。它凝聚着两千多年前金属制造工艺方面的辉煌成就,在中国和世界冶金史与金属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世界“青铜之冠”。

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②

从1987年参加工作,徐立平一直从事极其危险的航天发动机固体动力燃料药面微整形工作,被称为“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给发动机药面进行微整形工序特殊,迄今为止再精密的机器都无法完全替代人工。经过多年实验,他终于研发出一套半自动整形专用刀具“立平刀”,也首次在国内实现和改进了数控机床在推进剂药面整形工序中的应用,使工作效率、操作可靠性大幅提升。

[伴读] ②感动中国颁奖词

每一次刀落,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中国大型商用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③

胡双钱是中国大型商用飞机制造首席钳工,他在35年里亲手加工过数十万个精密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他用手工打磨出来的零件,精密程度堪比现代化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零件。

[伴读] ③心在一艺,其艺必工。

素材运用

片段1 提到工匠精神,我们最先想到的便是“匠人”这个日本词汇了,日本人自古便推崇“匠人精神”,就以食物为例吧,在日本,人们心中对饮食的最高标准,不是法餐、意菜或某个菜名这种单一的词汇,而是某某人做的某种食物,这便是匠人精神的体现了。日本京都的四大料理之神都是像寿司之神、天妇罗之神这样的以单一食物所形成的,这也就体现出了匠人精神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力求在单一领域做到完美。在日本,人们甚至可以说出细分到某一种茶点的匠人的名字,而这种崇尚匠人的社会气象又能使许多传统技艺在匠人手中流传至今,可以说,工匠精神代表着传承。④

——节选自《中国的工匠精神将何去何从》

[伴读] ④中国的工匠们早在数千年前,就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木雕石刻,留下了众多的经典建筑。

片段2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但梦的背后,有太多辛酸,有太多不为人知的血与泪。一个人,太渺小,生活能轻而易举地将他击倒;一个工匠,形单影只,聚不起社会的力量,中国制造跟不上工业4.0的步子。大国工匠梦的背后,工匠精神的背后,需要我们用网来守护。

《墨子尚贤》中语云:“古之圣王为政,列德而尚贤。国之贤者,高与之爵,厚与之禄,重之以令。”是也,工匠亦然,倘若以全社会之力而形成一张梦的保护网,梦不会碎。⑤

高与之爵。德国有许多蓝领工人,却是比白领经理更令人尊敬的存在。他们靠自己的劳动和技术为生,地位较高,虽是工人,却也体面得像个绅士。这是社会给予他们的肯定,给予他们那双劳动后布满老茧的手以崇高的敬意。

——节选自《梦的背后,是一张保护网》

[伴读] ⑤真正的践行者,用修行的价值观代替浮躁功利的工作观。用一生为代价去做一件事,那是一种纯粹的伟大,那就是匠人匠心。

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舌尖3》第一集器具篇。讲述历经7道冷锻、5道热锻、18遍火候、1 000度高温、敲打36 000下直到锅如明镜,才炼造成一口险些失传的神奇工艺——章丘铁锅。铁锅配上传奇故事迅速蹿红网络,当晚售价近千元的铁锅卖出近3 000口,又突来十万订单,铁锅体验店门前购买者络绎不绝。

对于一般商家来说,这是批量生产赚大钱的绝佳机会,而章丘铁锅传承人之一刘紫木却说:“舌尖后的中国——章丘无锅。”有一半订单来自海外,他们一单没接。“手工锅,靠一锤一锤砸出来,不能因赚钱,就以次充好。章丘铁锅,不仅关系师傅们声誉,还关系济南口碑。”

对上述材料,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并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千锤万凿出章丘①

①化用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中的名句,生动形象,直击主题。

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完成人生中的几次渡劫,最后方能超越自我,得道成仙。这是神魔小说中的经典桥段。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经历过磨难,才能成功,变得强大。因《舌尖3》出名的章丘铁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造口锅是小事,但造出让世界人民交口称赞的锅是大事。这样做,不仅保护传统手艺,也向世人展示“中国制造”的良好形象:诚信至上。②

②由经典桥段引出作文材料,紧扣材料,揭示道理,上升高度,自然而然地提出了观点。

诚信是生活的指路明灯。为什么章丘铁锅比想象中还要火呢?你想说是因《舌尖3》,但在我看来,它映射出的正是生活中最宝贵又最缺少的东西:工匠精神。③为什么章丘铁锅脱颖而出?因为它是具有工匠精神的事物,我们在各种次品的海洋中遨游太久,犹如看到了救命稻草——章丘铁锅。一直以来,“中国制造”不被看好,因质量与安全等因素,所以才会依赖于代购,在很多人眼中进口就等价于好,但这是不理智的。日本是工业发达国家,讲究产品质量和信誉,但最近频频曝光的造假丑闻,让人大跌眼镜。③“中国制造”正在努力改变,工匠精神正在渗透人们的生产生活,相信不久,我们就会骄傲地说:“中国制造,我爱你!”

③从诚信与工匠精神的角度,深刻阐述了章丘铁锅与工匠精神的关系,正面强调了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用日本制造弄虚作假的反面事例,进行对比,倡导爱国品牌。

工匠精神是国际舞台的通行证。④锅是好的,所以才人气旺盛。因锅好,章丘才会走向世界。一口不起眼的锅,一个不为人知的工艺,造就了今天的章丘品牌。“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因面向世界,更不能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今天少打一下,明天可能会重重地打在祖国的脸上。因此宁少一口锅,不少一次锤。为保证每口锅质量,可能要损失一些订单。但只有千锤万凿,章丘才会走向世界。刘紫木,我给您的工匠精神,点一个大大的赞。

④进一步论证发扬工匠精神的国际意义。

那么,如何发扬工匠精神呢?首先,应让更多人了解工匠精神及内涵,需要政府多宣传,鼓励全社会学习弘扬工匠精神。其次,要求各企业时时刻刻践行工匠精神,把好商品质量关,完善售后服务。不管多么简单的工作都应细心认真,精益求精,生产精品。最后,用法律形式对弄虚作假者给予惩罚,对诚信者给予鼓励。正如刚成立的“信联”,让失信者无处可逃。诚信是诚信者的通行证,失信是失信者的墓志铭。为中国诚信时代的到来,我们欢呼!⑤

⑤解决问题——如何发扬工匠精神。提出发扬工匠精神,热情洋溢地欢呼“中国诚信时代的到来”,给人以信心和鼓舞,正能量满满。

诚信是衡量人品的重要标准,匠心则是见证民族辉煌的标志。二者合一便是国家强大的重要明证。让我们成为信用的代言人,保护与传承工匠精神,成为中华复兴的骄傲。⑥

⑥结尾段紧扣中心,将诚信与工匠精神结合为一体,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希望。

[伴读] 这篇高考模拟作文,文体符合试题要求。文章论点鲜明,结构层次分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深入论证,论据充足,思路清晰,论证充分。,

时间:45分钟 满分:54分 得分:______分

一、基础素养巩固(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歧路(qí)   平添   着(zháo)手成春   相去无几

B.漂白(piāo)   阔老   悄(qiǎo)然无声   大声疾呼

C.绵长(mián)   燥热   千载难逢(zǎi)   厝火积薪

D.疆埸(yì)   雍容   熟视无睹(shóu)   不落言筌

解析 A项,“着手成春”的“着”应读“zhuó”;B项,“漂白”的“漂”应读“piǎo”,“阔老”应为“阔佬”;D项,“熟视无睹”的“熟”应读“shú”。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人民币升值骤转为贬值了吗?人民币国际化将赖何推进?就此,受访者普遍认为,人民币近期贬值并非趋势性反转,但人民币兑美元的双边波动将加强。

B.描写对象的本质便是暗淡、模糊,诗句又何以写得如此鲜明动人,因为他敏锐地抓住了在暮色中纵横飞舞的蝙蝠,便写出了咏暮色的千古名句。

C.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近3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否预示着从去年年底定调的“稳健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宽松。

D.只有经常走进基层,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确立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的职业坐标,才能避免犯脱离群众的错误。

解析 B项,“动人”后加上问号,这是一个问句。C项,最末的句号改为问号。D项,这三个问号全部改为逗号,这里是陈述语气,都做了“明白”的宾语。

答案 A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大国博弈,正从陆地走向海洋。正如“两弹一星”赋予中国大国地位一样,________具备与海权相匹配的实力,________穿越东海南海的激流暗礁,不欺人的中国才能不被人欺。这________穷兵黩武,________自卫反击。

A.只能 才会 不仅是 更是

B.不仅 而且 不仅是 更是

C.因为 所以 不是  而是

D.只有 才能 不是  而是

解析 前两空,“具备与海权相匹配的实力”是“穿越东海南海的激流海礁”“不被人欺”的必要条件,“只有……才能”符合。“穷兵黩武”指竭尽所有的兵力,任意发动侵略战争,与后文“自卫反击”构成反义并列,“不是……而是”属于反义并列。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质量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提升全社会质量意识,培育全民质量素养,既是质量发展的________,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________。工匠精神坚守的是质量第一,追求的是________,彰显的是________。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技术工人的“专利”,广大企业、特别是企业负责人都要有工匠精神,都要用工匠精神这种执着的态度、认真的方法、追求卓越的理念去推动质量工作水平提升。广大企业要提高质量职业教育,着力加强从业人员素质技能和培训,培育质量职业精神,造就责任心强、有专业素养的职业队伍,通过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各类技能劳动者的职业理念不断强化、职业技术不断提升,为质量升级提供不竭动力,树立质量先进典型,(    )。在全社会弘扬当代先进的质量文化,树立起鲜明的质量导向,厚植质量发展根基,传递质量发展正能量,让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当务之急 从长计议 吹毛求疵 持之以恒

B.当务之急 深谋远略 精益求精 持之以恒

C.首当其冲 深谋远略 吹毛求疵 旷日持久

D.首当其冲 从长计议 精益求精 旷日持久

解析 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质量发展”应是“当务之急”。深谋远略: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从长计议:慎重考虑而不急于作出决定。“国家和民族发展”应是“深谋远略”。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毛病找错。质量追求的应是“精益求精”。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旷日持久:耗费时日。“彰显”的是积极方面的内容,应选“持之以恒”。

答案 B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广大企业要着力加强从业人员素质技能和培训,提高质量职业教育,培育质量职业精神。

B.广大企业要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技能和培训,加强质量职业教育,培育质量职业精神。

C.广大企业要加强质量职业教育,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技能和培训,培育质量职业精神。

D.广大企业要加强质量职业教育,着力加强从业人员素质技能和培训,培育质量职业精神。

解析 搭配不当,“提高”对应的是“技能和培训”,“加强”对应“职业教育”。不合逻辑,应先“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技能和培训”,后“加强质量职业教育”。

答案 B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激励更多的企业促进国家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和个人在质量上追求卓越

B.激励促进国家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在质量上追求卓越

C.促进国家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激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在质量上追求卓越

D.激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在质量上追求卓越,促进国家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

解析 注意“激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在质量上追求卓越”“促进国家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的先后顺序。

答案 D

二、能力素养提升(36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阅读课文内容,完成7~9题。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这句话的意思是工匠精神是他毕生的追求。

B.“匠”在今天已经不仅仅指木匠,意义变得更加深远和广泛。

C.坚守工匠精神的匠人要耐得住寂寞,同世界脱节,用自己的技能和手艺却能改变世界。

D.工匠精神尽管不以成功为目的,但是却能走上成功之路。

解析 C项,混淆是非,“同世界脱节”是人们的误解。

答案 C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用一个企业家的话证明了今天是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

B.文章第二段引用一位作家的话是为了证明追求工匠精神,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C.“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体现了作者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倡导。

D.文章第四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层层深入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增强了语气,使表达更加有力。

解析 B项,引用作家的话是为了论证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分殊。

答案 B

9.根据文章内容回答,对于企业来说,为什么工匠精神“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6分)

答案 工匠精神使企业更符合时代需求;工匠精神使产品更精致从而经受住用户挑剔眼光的检验;工匠精神厚植可以使企业气质雍容,活力涌流。

(二)课外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0~12题。

材料一

冈野信雄,日本神户的小工匠,30多年来只做一件事:旧书修复。在别人看来,这件事实在枯燥无味,而冈野信雄乐此不疲,最后做出了奇迹:任何污损严重、破烂不堪的旧书,只要经过他的手即光复如新,就像施了魔法。

在日本,类似冈野信雄这样的工匠灿若繁星,竹艺、金属网编、蓝染、铁器等,许多行业都存在一批对自己的工作有着近乎神经质般追求的匠人。他们对自己的出品几近苛刻,对自己的手艺充满骄傲甚至自负,对自己的工作从无厌倦并永远追求尽善尽美。如果任凭质量不好的产品流通到市面上,这些日本工匠(多称“职人”)会将之看成是一种耻辱,与收获多少金钱无关。

德国制造最值得信赖。他们制定的标准严谨至苛刻,他们对细节的固执早已成为习惯。即使一支铅笔、一把餐勺、一提菜篮,也都彰显着细腻的心思、独到的创意和恒久的品质。很多人都梦想成就百年品牌,但百年品牌的打造需要全力以赴:对每一处细节的关注、对目标达成的坚持、对科技创新的执着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如同众多德国百年品牌,凭借精益品质在各自领域一骑绝尘的同时,更以创新的实践为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工匠精神最完美的诠释,也是基业长青唯一的道路。

培养工匠精神,是从孩子就开始的。我曾经多次到海外游学,你从孩子们的身上,可以感受到他们快乐的心灵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想象力没有被世俗的东西破坏和束缚。这样的孩子从小没有被沾染上功利心,无论长大成人以后从事的工作是什么,他们都会倾注精力,认真做好,而不会以功利之心去衡量这份工作是让他卑微还是能够在人前炫耀。这不正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土壤吗?

(时寒冰《中国怎样才能培养出工匠精神》)

材料二

“追求卓越”“创造新鲜事物”,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中国有一个词可以与“工匠精神”匹配,那就是“匠心”。“匠心”意思是精巧的心思,技艺上的创造性。有个成语叫“匠心独运”,就是“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唐人王士源的《孟浩然集序》说:“文不按古,匠心独妙。”这就是创新。

“匠人”有了初心,不断提升技艺,就有了“匠心”。这就是创新,就是总理说的“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能够“匠心独运”了,“匠人”就开始成长为“巨匠”。“匠人”成为“巨匠”的过程,就是几十年如一日、下苦功追求卓越的过程;“匠人”成为“巨匠”的那一刻,也就是吉姆柯林斯说的,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

所以,从现实来说,工匠精神不是让大家只做一个工匠,而是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在工艺、技术、创新、生产和品质等方面完善自己,做大做强。

同样,在新时期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的企业也要提升竞争力,赶超国际差距。

(迟宇宙《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材料三

一些作品拼的不是内容质量,而是“策划”和“包装”,更有甚者,抄袭胡编、搜奇媚俗、善恶不辨,只为博眼球赚银两;一些影视剧唯票房至上,“娱乐至死”,同质化现象严重,抗日“神剧”、穿越雷剧,一个比一个“惊心”,每年都有不少粗制滥造的新剧拍完就直接“进了库房”。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气、“将就”之风,不仅对文化产品造成了浪费和伤害,更是对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希望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领风气之先,塑“工匠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好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力量,创作出更多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刘泉《文艺也应弘扬“工匠精神”》)

10.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则材料都提到“工匠精神”,并有具体事例,兼有评论。

B.材料二对“工匠精神”的正面论述,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要更加深入。

C.材料三深入挖掘“工匠精神”在文化领域的深刻意义,与材料一和材料二相比较,虽然格局略显狭隘,但是更有针对性。

D.三则材料从各个方面对“工匠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行业发展乃至中国社会提供了正能量。

解析 C项,“格局略显狭隘”说法不正确,格局没有显得狭隘,这里无中生有。

答案 C

1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认为“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让孩子从小远离功利之心,这是对材料二中“初心”这个概念最好的诠释。

B.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各行各业都需要它,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比如不断打破底线的穿越雷剧。

C.中国古典文学中提到的“匠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工匠精神”,它体现着中国“匠人”对心思精巧、技艺创新的重视。

D.“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它不是让大家只去做工匠,也不要求我们一定要像日本工匠那样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而是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解析 A项,材料二中“初心”是指做工匠的初衷、最初的原因,不是指孩子的心思。

答案 A

12.根据材料二,你是如何看待“优秀”与“卓越”两者之间关系的?请结合材料一相关事例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关系:两者是辩证关系。优秀是卓越的基础条件,卓越是优秀的升华。

(2)分析:优秀技能是基础,尽善尽美的品质是升华;标准苛刻关注细节是基础,精益求精、百年品牌的卓越追求是升华。

日本工匠的奇迹来自于他们优秀的工艺技能;同时他们追求尽善尽美,执着于职人荣誉,这种卓越的品质让他们跨越优秀,最终创造奇迹。

德国制造基业长青始于他们标准苛刻、关注细节的优秀品质;同时,德国人精益求精,梦想成就百年品牌,这种对卓越的追求,让他们在各领域一骑绝尘。

(三)语言表达(12分)

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两题。

13.以下是学生收集到的两则相关材料,请从中提取两条信息。(6分)

材料一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 在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答案 (示例)①材料一:与国外相比,中国制造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优质产品)。

②材料二:“优质制造”需要大批技术人才。

14.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请结合下面材料分析这副对联的妙处。(6分)

材料 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答案 (示例)①化用古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②巧妙将工匠的名字“剑锋”和他所创作的国礼的名称“和美”嵌入(写入)对联。③蕴含着对孟剑锋大国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赞美。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