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9-09-08 手机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理解分析荆轲、 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介绍相关历史背景, 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 做到纲张目举, 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 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荆轲不畏强暴、 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分析重点人物形象;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勾弦提要话战国

1、教师导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义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 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

2、学生介绍《战国策》:《战国策》又称《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著 ,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 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3、教师介绍背景简介: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 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内有大乱”, “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 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

二、提纲挈领知情节

1、听课文朗读,注意读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读准字音: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

卒(cù) 提(dǐ)创(chuāng) 揕(zhèn)

拊(fǔ) 髓(suǐ) 樊於(wū)期

箕踞(jījù)亢(kàng)夏无且(jū)

3、把握课文结构:

指名复述故事情节。

快速梳理情节内容:

开端 行刺缘起(大军压境 计议行刺)

发展 行刺准备(求取信物 准备匕首 配备助手 怒叱太子 易水送别)

高潮 廷刺秦王(厚遗蒙嘉 顾笑武阳 图穷匕见 廷上追刺 倚柱笑骂)

结局 荆轲被斩

三、字斟句酌品文本

(一)、研读 1—2自然段

1、齐读这两段。

2、对照注释,翻译这两段。

3、重点词句。

进兵北略地 北,向北。 名——状语

岂可得哉? “岂8943;8943;哉”,构成一种反问句式。

微太子言 微,假如没有。

秦王购之金千斤 购,重金征求。 金,此指黄铜,当时以铜为金。

诚能得樊将军之首 诚,如果。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喜欢,高兴。

樊将军以穷困归丹 穷困,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而伤长者之意 长者,谨厚者之称,此指樊将军。

4、请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2)说明刺秦的缘起,是故事的开端。

第一段,交代刺秦的背景。

第二段,写太子丹催促荆轲登程,荆轲提出条件,而太子“不忍”。

5、第一段中“破”“虏”“进”“略”,这些动词用得极妙,请同学们说说妙在哪里?

写出秦军所向披靡, 燕国危如累卵的状况, 有如黑云压城般的紧张气氛。 为后面故事的

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6、男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7、“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表现了太子丹怎样的心理?

婉转含蓄,微带责难。太子丹与荆轲之间的矛盾初见端倪。

8、“微太子言,臣愿得而谒之。”这句话体现了荆轲怎样的思想?

“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

9、荆轲认为要取信于秦王非得到“樊将军首”和“督亢之地图”不可。从他的谋划,可看

出荆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勇而多谋,城府很深。

10、太子“不忍”,与荆轲意见有了分歧,事件起了波折。

11、齐读这两段。

(二)、研读课文 3—4自然段

1、齐读这两段。

2、对照注释,翻译这两段。

(1)两个学生翻译。

(2)教师点拨。

3、重点词句:

可谓深矣 深,此为刻毒之意。

将奈何? 将怎么办? 疑问句。

乃遂私见樊於期 乃遂,同义复词,就。

顾不知计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涕,泪。 古今异义。

今闻购将军之首 在“闻”后省略兼语“秦”。

吾每念,常常痛于骨髓 在“念”后省略动词宾语“之”,代指“父母宗族,皆为

戮没”一事。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动句,“为”表被动。

何如? 怎么样? 疑问句

为之奈何? 要怎么办? 疑问句。 奈何,如何,怎样。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被动句,“见”表被动。

将军岂有意乎? 疑问句。将军是否有这个想法呢?岂,副词,表示疑问。可译为“是

否”。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偏袒,袒露一只臂膀。古今异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可以”是两个词。可,可以。以,用来。

伏尸而哭 省略句,在“伏”后省略了介词“于”。

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既已,同义复词,表已然。乃遂,

同义复词,于是。 函,用匣子。 名——状语。

4、请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激樊於期献头,为刺秦王准备信物。

5、荆轲是怎样让樊於期心甘情愿地献头的?

①动之以情,激樊於期对秦的不共戴天之仇。

②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

③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就先使樊於期“仰天流涕”,继而“偏袒扼腕”,

甘心自刎献头。

6、这段精彩的对话和动作描写,表现了荆轲和樊於期各自怎样的精神风貌?

两人都是燕赵的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工于心计,侠士之风

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胸,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三)、研读课文 5—7自然段

1、一个学生朗读。

2、两个同学翻译。

3、重点词句点拨。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于是,介宾短语,在这时,在这件事上。

人不敢与忤视 忤,逆,意思是迎着目光看。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所待,所等的人。所,代词。“欲与俱”, 省略句 省“之”。

4、请概括这三段的主要内容。

①准备利刃。 ②为荆轲配备助手。 ③荆轲有所待。

(四)、研读 8—9自然段

1、齐读这两段。

2、两个同学翻译。

3、背诵“易水诀别”一节。

4、重点词句提示。

太子迟之 迟,以8943;8943;为迟,形——意动。

荆卿岂无意哉? 反问句。 岂,副词,表示反问。可译为“难道”“怎么”。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反,通“返”。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所以,表示“8943;8943;的原因”。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

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穿素服,名——动。

发尽上指冠 上,向上,名——状。

终已不顾 不顾,不回头。古今异义。

5、请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①写荆轲怒斥太子丹。 ②易水送别。

6、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这些举动表现了太子丹怎样的心理?

①在大军压境时的恐惧、焦急。

②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 (与荆轲形成反衬。)

7、荆轲为何怒斥太子丹?从这一举动中,可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①太子说“先遣秦武阳”,对其不信任。这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

②刚直不阿,秉性刚烈。

8、“皆白衣冠以送之”一句,暗示出这是一场怎样的离别?

生离死别,是永诀。

9、作者是怎样渲染诀别时的凄凉、悲壮的气氛的?

①“皆白衣冠以送之”,通过写送行者的行装暗示。

②冰冷的易水。水寒,送行的人心更寒。

③变徵的歌声,悲凉的声调。

④“士皆垂泪涕泣”,送行者沉浸在撕心裂肺的痛楚中。

⑤歌声由悲凉的徵声转为激愤的羽声,送行的人由“垂泪”变为“瞠目”,“发尽上指”悲

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

10、作者是怎样描写这种慷慨悲歌的场面的?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全景境头(“皆白衣冠以送之” )、特写境头(“既

祖,取道”)、 全景境头(“士皆垂泪而泣”)、 特写境头(“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交错次第展开,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可谓匠心独运。

这样写既可突出中心人物,又能顾及全面,便于渲染悲壮气氛。

11、“易水送别”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

(五)、研读 10—12自然段

1、女同学朗读这三段。

2、两个同学翻译这三段。

3、重点词句。

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读wèi,赠送。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

燕王拜送于庭 介词结构后置

使使以闻大王 闻,使8943;8943;听到。

见燕使者咸阳宫 省略介词“于”。

4、请概括这三段的主要内容。

计见秦王。

5、荆轲是通过什么途径见到秦王的?从中可看出荆轲具有怎样的性格?

①厚遗蒙嘉,得以引见。 ②行事周密,有计谋。

6、齐读这三段。

(六)、研读 13自然段

1、一个同学朗读。

2、学生翻译。

3、重点词句。

至陛下 陛,殿前的台阶。

秦武阳色变振恐 振,通“震”。

群臣怪之 怪,以8943;8943;为怪,形——意动。

前为谢曰 前,上前,名——动。

少假借之 假借,宽容,原谅。

使毕使于前 省略宾语“之”,应为“使之毕使于前”。

4、请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写“顾笑武阳”,有惊无险。

5、“顾”“笑”“前”这些动词,写出了荆轲怎样的性格特征?

“秦武阳色变振恐”“ 群臣怪之”,猝然生变,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个节骨眼上

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顾笑武阳”“ 前为谢曰”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

情,又写出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婉转,滴水不漏,使秦王君臣冰释疑窦。 “顾”“笑”“前”

写出了荆轲沉着机智、镇定自若的步履和神态,表明了荆轲确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

与秦武阳“色变振恐”形成鲜明对照。对于上文太子疑荆轲而信武阳的情节又是一次自然照

应。

6、齐读本段。

(七)、研读 14—16自然段

1、齐读这三段。

2、三个学生翻译。

3、重点词句。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走,跑。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通“猝”,突然。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

诸郎中执兵 郎中,宫廷的侍卫。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没有用来8943;8943;的(办法)。

4、请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秦廷搏击(图穷匕见)。

5、用自己的话描述“秦廷搏击”的精彩场面。

6、这三段中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精彩?精彩在哪里?

①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能立刻拔

出来;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揕”,双方展开了一场殊死搏

斗。

②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再现了秦廷上下“尽失其度”的场面。荆轲英雄

虎胆,威慑秦廷。

③在搏斗中,开始是荆轲占主动,处于优势。秦王的狼狈,突出了荆轲的英勇。

④夏无且以药囊提轲, 形势突变,。荆轲被断其股还能 “引匕首提秦王” ,继而“倚柱而笑,

箕踞以骂”,以明心迹,如无舍生取义之勇,又怎能如此从容镇静。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

旁若无人的英雄本色。

7、齐读这三段。

(八)、研读 17——18自然段

1、一个学生朗读并翻译。

2、重点词句: 事所以不成者 所以,8943;8943;的原因。

3、主要内容:倚柱笑骂。

4、小结:

第三部分(10—17)廷刺秦王,是故事的高潮。

5、研读18自然段——第四部分( 18)荆轲被斩,是故事的结局。

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是反衬荆轲威武壮烈牺牲

的神来之笔。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

四、披沙拣金赏形象

1、求取信物——荆轲私见樊於期。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8943;8943;购将军之首 ,金千斤,邑万家。”——激起樊於期对秦不共戴天

之仇。 (动之以情)

“可以解燕国之患 ,而报将军之仇。” ——此举一可报仇 ,二可解燕国之患。 (晓之以理,

告知以义)

“愿得将军之首8943;8943;揕其胸。”——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告之以法)

2、易水送别

播放视频。

“风萧萧易水寒”“白衣冠”“垂泪涕泣”“变徵之声”。 ——凄凉悲怆。

“慷慨羽声”“瞋目”“发尽上指冠”“终已不顾” ——群情激奋 ,同仇敌忾。

3、廷刺秦王

行刺过程中在场者的表现 :

秦武阳:“色变振恐”。

荆轲:顾、笑、前。

秦王:惶急、惊、起、绝、拔、操、急、走、拔、击、复击、目眩。

群臣:惊愕、惊呼——“尽失其度”。

荆轲:取、奉、发、把、持、逐、引、倚、笑、踞、骂。

4、总结荆轲的人物形象 :荆轲是一个有智、有勇、有义的侠士。行刺秦王虽然失败 ,但他那

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 ,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五、砥志研思明情理

1、探究一:引入历史上对荆轲的正反评价 ,小组讨论,进一步加深对荆轲形象的认识。

历史上对荆轲的肯定性评价 :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 :“此其义或成或不成 ,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

世,岂妄也哉。”

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 ,与世亦殊伦。高眄邈四海 ,豪右何足陈。”

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 ,千载有余情”。

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对荆轲的另一种评价 :

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 :“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 ,“轲不足道也。”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 ,其事无足言”。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荆轲“夫其膝行、蒲伏 ,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

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

小组讨论:对于以上评价 ,你有何看法?阐述理由。

2、探究二;同样面对强大的敌国 ,烛之武选择说秦伯 ,而荆轲选择行刺秦王 ,你觉得行刺是最好

的方式吗?如何评价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 ?

参考:我认为荆轲刺秦王精神可嘉 ,方法不足取。荆轲刺秦王虽为报知遇之恩 ,但他站在斗

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 ,其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

神令人敬仰。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 ,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 ,企图凭借个人的拼

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 (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更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 ,这

些都反映了历史和阶级的局限。

3、拓展延伸:引入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刺客” ,总结刺客“重义轻利、一诺千金、舍生取

义、忠肝义胆”等高贵品质 ,启发学生思考并向他们学习。

 

东方白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