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深远至美的歌——浅谈高中古诗教学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2019-06-30 手机版 | ||||
霍邱一中 赵仁宏 【内容摘要】 诗歌是人类语言的精华,古典诗歌更以其简洁深远的语言、丰富真挚的情感久唱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德国二十世纪哲学家海德格尔这样说:“一种语言的性质要通过诗歌来体现”。那些优秀的诗人和诗篇,总是一个民族、一种语言文化的骄傲和表征。古诗鉴赏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学生爱诗、赏诗,是为师者的责任。读诗不必刻意煽情,它需要鉴赏者用心去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我经过多年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的探索和研究,指导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进行理解、鉴赏,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下面,我就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诗意情怀 理性鉴赏 人文视野 【正文】 与中国古诗结缘,是一种福分。翻开诗作,书香之气扑鼻而来。徜徉在青松白云间,流连于山水明月中,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轻松、而又尽显深远清旷。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读诗让人心灵清澈出尘,在无限的意境中揣摩到人生的情趣和至理。赏诗则是一种境界的提升,在忘情地涵咏中陶醉自我、净化生命。 现今中学语文教材都选进了大量中外诗歌,古诗词偏多。人教社高中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及选修课本中有大量的古诗,足见这种改进目的就是要通过诗歌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人文素质和审美层次。尤其近几年传统文化的回归,更是在社会上掀起了古诗学习的热潮。 一、感性认知,诗意情怀 大多数教师在上诗歌课时偏重于思想教育,忽视并脱离了“语文”本身的教学目标。听有些老师的公开课,生硬的翻译和干巴的讲解,诗歌的意境索然无味,诗意美感荡然无存。如教杜甫的诗到最后只剩下“忧国忧民”几个字,杜诗本身的艺术力量和审美价值不见了,学生也无法体会到诗歌本身所具有的内涵。 高中课本所选的诗歌,多是文质兼美的作品。诗中展现着优美的画面,叙说着动人的故事,充溢着真挚的情感。细细品读,你会发现:每首诗具有的音调美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或像海波一样柔和、优美,或像黑土一样朴实、厚重,或像闪电一样鲜明、迅捷,或像水晶一样透明、洁净,或像春天一样芬芳、明丽,或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的坚固有力……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教出这样的效果,让诗歌回归到文学本身,该是一件多么让人赏心悦目的事情! 诗歌“发乎心,动于情”,它给予人的是一种美学之感。写诗的人都有一颗善感的心和极高的文学修养。而读诗更能让我们从中体会到诗歌的意境美。特别教一些写景抒情诗时,我们更是能从中悟到自然的壮美和灵魂的悸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走进诗歌,第一步就是让他们大声朗读,进而能声情并茂地读。高一上学期,我以“古诗朗读”为切入口,在班中组织了一次研究性学习,师生互动成功。我布置他们在课下利用网络、图书馆搜集资料,查阅大量古典诗词,并对这些诗歌的内容进行研究分类,分析情感主旨。课堂上,同学们纷纷朗读自己收集的诗词: 第二类,送别抒怀。如欧阳修的《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这首诗的情感可谓丰富:既有与友人久别重逢的喜悦又有离别在即的不舍与忧愁,另外还蕴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空负壮怀之意。 第三类,田园之乐。作者以田园风光及农民、牧人、渔夫等为主要描写对象,进而来抒发心中对田园的热爱之情。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作者通过“为何归”“归之景”及“归后情”来抒发了自己回归田园的怡然快乐之情,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 另外,同学们又归纳出咏物言志、怀古咏时、边塞征战及闺情宫怨之类的诗。 同学们的观点可谓丰富,见解也精辟。每组同学针对自己所选诗歌进行解读,兴致高昂,每个人的心灵都在诗国中得以尽情飞扬。 二、理性鉴赏,通透于心 高考中常出现一些名家的偏作和生疏诗人的佳作。这个时候我们要指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相关背景和资料,并结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来揣摩作者的情感。我们要改变原先的诗歌教学方式单调及对学生训练不够的不足,可以加大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力度,这样会使学生头脑清晰而不乏赏诗的情怀。 许多教师对所教诗歌作品的理解仍不够到位,缺乏一种深入的文本读解、辨析和阐释能力。教诗时总是从思想意义到艺术特色面面俱到,而会读诗的教师能善于找到某种新颖的角度引导学生进入诗歌。这个角度可以是诗的立意构思,也可以是诗中的某个句子、意象、色彩或用词。如苏东坡的《定风波》中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里应留意“归”一词,它是这首诗的“诗眼”或“关键词”。对于自己被贬黄州的事件,作者从原先的“有恨无人省”,“惊起却回头”到现在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心境开阔许多。又如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忧虑:一忧人生苦短,二忧贤才未得,三忧功业未成。抓住诗眼“忧”字,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求贤若渴。这不仅是外在神态上的,也是内在心理上的,内在的痛苦与追求,显示了曹操诗歌的深沉壮阔。比如在鉴赏文同的《和仲蒙<夜坐>》,我引导学生要读懂题目中“和”的意思:是连词“与”还是动词“酬和”。这从首联“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芳”和尾联“砚冰已含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可明白,是深夜苦读,独享宁静之乐。故“和”乃“酬和友人”的意思。读懂这点,在分析诗人形象及情感时,就能把握要点了。 课本上选的一些诗作多是文学史上经典作品。所谓“经典”,就是经常召唤我们去“重读”的作品。经典的生命力在于其“耐读”,如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由眼前的夔州之秋想到的是天下之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一句更绝,它表达出八层意:“万里”言离家之远,“悲秋”写出秋士之愁,“常”言羁旅之久,“作客”道出客居他乡。下句中“百年”“多病”“独”“登台”又有四层意。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的记忆特别深刻。再适当运用鉴赏术语,感受意境,体会作者情志,用心灵品味。引导学生入境,体会到诗歌的精髓所在。 此外,在诗歌教学中还存在“互文性阅读”的问题。这种方式能有效激起读者在读一首诗的同时去读其它无数首诗。例如李商隐的无题诗,其意义只有同无数个文本联系起来才能呈现出来。中国古人常说“诗无达诂”“文无定评”,西方的阐释学也这样,认为“任何阐释都不是眺望大海的最后一道海岬”,因此我们在教诗时,不能把话说死而是把话说活,要“激活”学生们对一首诗的认识,激发起他们思的可能性、写的可能性,让学生能经历一个感染――内化――释放的读诗过程,用墨西哥现代诗人帕斯的一句话说:“每一个读者都是另一首诗”。 听诗、读诗、解诗三个环节中,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构成古代诗歌教学较为完整、有机的训练框架。只要我们加强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力度,那么每位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三、人文视野,无限延伸 读经典古诗,从表面而言,似乎是一种个人行为;但就深层而论,则是一种文化对话。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说过:“如果有天堂,那里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人类最终追求的是好的生活。好的生活中应该有千古相传的经典之作,古诗就是其一。 当今社会,普遍出现的一种病症则是:“人们更多是在手机平板上,而不是在天空中欣赏月亮。”自然实物,不断变成镜中虚像,这就是真实的世间之象。世人缺乏一种阅读古诗的习惯和能力,自然也就影响到孩子们对古诗词的态度。我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诗歌普遍缺乏解读能力,每次读过诗歌,问学生有何感受。班中有些学生面无表情,站起来回答则干巴几句应对,仅此而已。这主要是他们读诗很少,内心不够平和、温厚所致。 每次学完一首诗,我会引导学生走出诗歌,以审视的态度重读诗歌,比较此时与初次阅读的不同之处。并拓展开去,把同类诗放在一起,打印成卷分发给学生,指导他们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来扩展、深化并刷新对诗歌的认知。在读过众多诗篇之后,学生们常会对诗歌有一种顿悟,能深切体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内蕴。他们不仅会为作者真情感动,也很容易为其人格及人生境界感动,自然内心则向往之。 细读每年高考试卷中古诗题,发现入选古诗意象清晰,情感健康。有的诗要求考生能把握住关键意象并做适当阐发,有的诗要求能理解诗作局部内容,并按要求展开分析;还有的诗,要求考生能借助应有的知识储备把握诗的内容、技巧及诗人情感。高明的出题者很容易将不同层次的考生区分开来,从而实现公平选拔。这就对每一位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鉴赏过程做出准确的指导与评价。 为此,我在日常教学中,把经典古诗引入课堂,进而影响学生进入各自的生命。当学生带着一种喜爱、欣赏的态度对待古诗时,他们就会在一种耳濡目染中领会到诗歌的精妙和深邃。语文课堂中的师生,饱含着人文情怀,在“天性的共享”中体味人生跋涉中的回翔、沉重中的轻松、失落中的期待及生命中的惊喜。教学至此,学生的人生格局已逐渐打开,经典古诗已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它犹如一首深远至美的歌,在我们心头轻扬,悄悄融入不经意的流年碎影里。 文学世界中,古诗自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展现出人类母语的魅力。同时,诗词的至美之境也让读者体味到了它所承载的中国文化的精髓。读诗、赏诗之余,我们亦有责任反思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使高中古诗教学变得更有价值,更加切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语文学习》 2.《语文教学通讯》 3.《中学语文教学》 4.《名作欣赏》 赵仁宏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