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公辅,字国佐,台州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文言文阅读翻译 2019-05-22 手机版 | ||||
陈公辅,字国佐,台州临海人。政和三年,上舍及第,调平江府教授。朱勔方嬖幸,当官者奴事之,辅绝不与交,勔不悦,讽权要移公辅越州。累迁权应天府少尹,除秘书郎。公靖康初,二府多宣和旧人,公辅言:“蔡京、王黼用事二十余年,台谏皆缘以进,又附丽以进,决不能言宰相大臣之过。愿择人臣中朴茂纯直、慷慨论事者。”时吴敏、李纲不协,公辅奏:“陛下初临万机,正赖其同心合谋,而二臣不和,已有其迹,愿谕以圣训,俾务一心以安国家。”徽宗渡江未还,人情疑惧,公辅力陈父子之义,宜遣大臣迎奉,钦宗嘉之。公辅又谏论:“蔡京父子怀奸误国,终未行遣。今朝廷公卿百执事半出其门,必有庇之者。” 诏谪京崇信军节度副使。时有指公辅为李纲之党鼓唱士庶伏阙者公辅自列因辞位后陈三事其一言李纲书生不知军旅遣援太原乃为大臣所陷必败事其二言余应求不当以言远谪。其三言方复祖宗法度,冯澥不宜更论熙宁、元丰之政。语触时宰,斥监合州税。绍兴六年,疏言:“议者尚谓安石政事虽不善,学术尚可取。臣谓安石学术之不善.尤甚于政事,政事害人才,学术害人心,《三经》《字说》诋诬圣人,破碎大道,非一端也。《春秋》正名分,定褒贬,俾乱臣贼子惧,安石使学者不治《春秋》,不读《史》《汉》。使公卿大夫皆师安石之言,宜其无气节忠义也。”帝善其深得谏臣体,赐三品服。公辅感帝知遇,益罄忠鲠,言:“正心在务学,治国在用人,朝廷之祸在朋党。”时有诏将驻跸建康,公辅上疏陈攻守之策。徽宗讣至,公辅请宫中行三年之丧。迁尚书礼部侍郎。会赵鼎言进退人才乃其职分,疏稍侵公辅,因力请辞。公辅论事剀切,疾恶如仇,惟不右程颐之学,士论惜之。(选自《宋史8226;陈公辅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有指公辅为李纲之党/鼓唱士庶伏阙者/公辅自列/因辞位/后陈三事/其一/言李纲书/生不知军旅/遣援太原/乃为大臣所陷/必败事/ B.时有指公辅为李纲之党鼓/唱士庶伏阙者/公辅自列/因辞位/后陈三事/其一言李纲书生/不知军旅/遣援太原/乃为大臣所陷/必败事/ C.时有指公辅为李纲之党/鼓唱士庶伏阙者/公辅自列/因辞位/后陈三事/其一言李纲书生/不知军旅/遣援太原/乃为大臣所陷/必败事/ D.时有指公辅为李纲之党/鼓唱士庶伏阙者/公辅自列因辞位/后陈三/事其一/言李纲书生/不知军旅/遣援太原/乃为大臣所陷/必败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和,宋徽宗年号,文中的“政和”“靖康”也是年号;“徽宗”“钦宗”是庙号。 B.台谏,唐宋时专司弹劾的为台官,职掌谏言的为谏官,两者多以“台谏”合称。 C.春秋,中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因孑L子暗寓褒贬于其中,后将此手法称为春秋笔法。 D.驻跸,“跸”指古代帝王出行前沿路戒严,禁人经过;“驻跸”指帝王出行时中途暂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公辅刚正不阿,敢于直言。他认为当时那些台谏之臣都凭趋附权臣才晋级.不会说宰相的过错;应该起用朴实忠厚、慷慨论事的人。 B.陈公辅深谋远虑,关心国政。他为保证国家安定,撮合不和睦的吴敏、李纲,劝服皇帝把蔡京贬谪为崇信军节度副使。 C.陈公辅恪守礼制,皇上欣赏。他极力申明父子之义,劝说钦宗派大臣迎接徽宗回来,在徽宗死后,请求宫中应该遵守三年的丧礼。 D.陈公辅重视经史,务学守道。他认为王安石让求学之人不研读《春秋》《史记》《汉书》,会导致他们 没有气节和忠义之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朱勔方嬖幸,当官者奴事之,公辅绝不与交,勔不悦。(5分) (2)会赵鼎言进退人才乃其职分,疏稍侵公辅,因力请辞。(5分) [答案] 10, C(“指公辅为李纲之党”意思是指责公辅是李纲的党羽,因此“党”的后面应该停顿;“鼓唱”是鼓吹倡导的意思,中间不能分开;“因辞位”是独立部分,“因”与前文分开;“其一”是三事之一,根据后文还有“其二”,因此,“事”后要停顿;“言李 纲书生”的意思是“说李纲是一个书生”,因此“书生”之间不能分开。综合来看,应该选C项。) 11, C(“中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错误,《春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12. B(“他为保证国家安定,撮合不和睦的吴敏、李纲”错误,原文中陈公辅对皇帝说“愿谕以圣训,俾务一心以安国家”。可 知陈公辅劝皇帝给他们圣训,不是自己撮合他们。) 13.(1)朱勔正受到皇帝宠幸,当官的人像奴仆一样奉承他,陈公辅拒绝与他交往,朱动不高兴。(得分点:“嬖幸”“奴事”每点2分,语句通顺1分。) (2)恰逢赵鼎说推荐贬斥官员是自己的职分,上疏渐渐冒犯了公辅,陈公辅于是极力请求辞职。(得分点:“进退”“疏”“稍”“侵”每点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陈公辅,字国佐,台州临海人。政和三年,参加上舍等第的考试考中了,被授予平江府教授的官职。朱动正受到皇帝宠幸,当官的人像奴仆一样奉承他,陈公辅拒绝与他交往,朱勔不高兴,暗示掌权者把陈公辅调任越州。陈公辅经过多次升迁担任应天府少尹,被授予秘书郎。靖康初年,最高政务机构大多是宣和时代的旧人,陈公辅说:“蔡京、王黼掌权二十多年,台官和谏官都是由他们提拔晋升的,这些人又是通过攀附权贵的方式来晋升,他们一定不会说宰相大臣的过错。希望陛下选择人臣中的质朴纯良、能慷慨论事的人。”当时吴敏、李纲的关系不和谐,陈公辅上奏:“陛下刚刚登基,正要依赖他们同心协力,但两个大臣关系不和,已经显示迹象,希望陛下下旨告诫他们,让他们务必一心以保证国家安全稳定为上。”宋徽宗渡江未还,人心猜疑害怕,陈公辅极力申明父子大义,应该派遣大臣迎奉徽宗归来,钦宗嘉奖了他。陈公辅又向皇帝建议说:“蔡京父子心怀奸计误国,最后还没有被流放。现在朝廷公卿大臣多半出自他的门 下,一定有人庇护他的。” 于是皇帝下诏将蔡京谪为京崇信军节度副使。当时有人指责陈公辅是李纲的党羽,是鼓吹倡导官吏平民伏在宫殿前上奏的人。陈公辅自陈罪状,于是辞去职位,然后陈述三事:其一是说李纲是一介书生,不懂得军旅之事,被派遣援助太原,是被大臣所陷害,一定会失败。其二是说自己上言求事不当应该被贬谪远方。其三是说当前刚刚恢复祖宗法度,冯澥不适合再讨论熙宁、元丰的政务。言语触犯当时宰相,被贬斥到合州监察税务。绍兴六年,陈公辅上疏说:“议论朝政的人还认为王安石政事虽然不好,但学术还可取。我认为王安石学术上的不好,更超过了政事,政事害了人才,学术害了人心,《三经》《字说》诋毁诬陷圣人,使大道支离破碎,其危害不只是一个方面。《春秋》纠正了名分,明确了褒贬,让乱臣贼子害怕,王安石让学者不研究《春秋》,不读《史记》《汉书》。假如公卿大夫都学 习王安石的言论,那么他们应该就没有气节忠义可言了。”皇帝称赞他深得谏臣的大体,赐给他三品官服。陈公辅感激皇帝知遇之恩,更加竭尽忠诚之心,他说:“使人心归于正道在于追求学问,治国在于用人,朝廷之祸在于朋党。”当时皇帝下诏将要暂住在南京,陈公辅上疏陈述攻守的策略。徽宗的死讯传到京城,陈公辅请求宫中施行三年的丧礼。陈公辅升任尚书礼部侍郎。恰逢赵鼎说推荐贬斥官员是自己的职分.上疏渐渐冒犯了公辅,陈公辅于是极力请求辞职。陈公辅论事切合事理,疾恶如仇,只是不崇尚程颐的学问,读书人议论起来都很惋惜。 相关链接:文言文阅读翻译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