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精品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9-02-28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2.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2.苦乐观的深刻内涵。 一、导入新课 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什么最苦,什么最乐。(学生畅所欲言)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他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二、作者简介 教师可结合课文注释,明确有关要点。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戊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文风流畅、犀利、凝练。著作:《饮冰室合集》。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再分段落读 朗读时教师加以指导,明确一些较难的字词的音义。 四、师生讨论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 (一)先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填写以下空格,填写后互相交流订正。 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_。 (二)分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2.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3.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4.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5.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 第1题: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 第2题: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 第3题: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意志、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 第4题: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没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两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第5题: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则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五、研读课文 1.指名学生读第1~2段。 2.为什么说“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呢? (先引导学生找出论说的句子:正: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到良心的责备,而且无处逃躲。) 3.责任有多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4.精读第4段,领会“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整段中的作用。 (这句话是对上文中“最苦”与“最乐”的深层的分析,点明了三者的关系:苦中有乐,苦乐循环。同时又是下文中“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这一论断的前提和基础。) 5.参看书下注释,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名言,你能说说它们的含义吗? (有关句子有:古语——如释重负;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名言:孔子——无入而不自得;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六、布置作业 1.就下面几个问题的情境,体验“最苦”与“最乐”的感受,写一篇小作文。 (1)完成某一学科的学习任务。 (2)完成长辈托付的某项任务。 (3)完成班集体或学校布置的某项工作。 2.完成学生用书练习题。 最苦与最乐(1~3)人生最苦的事事未办钱未还恩未报礼未赔背负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未尽的责任(4)人生最乐的事处处尽责任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时时快乐责任尽完了(5~6)人应勇于负责责任越大痛苦越大快乐越大不应逃避责任负责任是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最大的快乐 侯晓旭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