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华,字用光,嘉定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文言文阅读翻译 2018-12-30 手机版 | ||||
徐文华,字用光,嘉定州人。正德三年进士。授大理评事。擢监察御史,巡按贵州。乖西苗阿杂等倡乱,偕巡抚魏英讨之,破寨六百三十。玺书奖劳。 江西副使胡世宁坐论宁王宸濠系诏狱,文华抗疏救曰:“世宁竭诚发愤言甫脱口而祸患随之亦可哀也宁王威焰日以张隐患日以甚失今不戢容有纪极顾又置世宁重法,杜天下之口,夺忠鲠之气,弱朝廷之势,启宗藩之心,招意外之变,皆自今日始矣。”不纳。 帝遣中官刘允迎佛乌斯藏,文华力谏。不报。文华既数进直言,帝及诸近幸皆衔之。会文华条上宗庙礼仪,祧庙、神袷、特享、出主、祔食,凡五事,考证经义,悉可施行。帝怒,责其出位妄言,章下所司。礼官暗于经术,又阿帝意,遂奏文华言非是。命下诏狱,黜为民。时正德十一年十月也。 世宗即位,起故官,历河南按察副使。嘉靖二年举治行卓异,入为大理右少卿,寻转左。时方议兴献帝“大礼”,文华数偕诸大臣力争。明年七月复倡廷臣伏阙哭谏,坐停俸四月。已,席书、张璁、桂萼、方献夫会廷臣大议,文华与汪伟、郑岳犹力争。武定侯郭勋遽曰:“祖训如是,古礼如是,璁等言当。书曰大臣事君,当将顺其美。”议乃定。及改题庙主,文华谏曰:“孝宗有祖道焉,不可以伯考称。武宗有父道焉,不可以兄称。不若直称曰‘孝宗敬皇帝’、‘武宗毅皇帝’,犹两全无害也。”疏入,命再夺俸。 六年秋,李福达狱起。主狱者璁、萼、献夫,以议礼故憾文华等,乃尽反狱词,下文华与诸法官狱。狱具,责文华阿附御史杀人,遣戍辽阳。遇赦,卒于道。隆庆初,赠左佥都御史。 自大学士毛纪、侍郎何孟春去位,诸大臣前争“大礼”者,或依违顺旨,文华顾坚守前议不变。其被谴不以罪,士论深惜之。 (《明史•徐文华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世宁竭诚发愤言/甫脱口/而祸患随之/亦可哀也/宁王威焰日以张/隐患日以甚/失今不戢/容有纪极/ B. 世宁竭诚发愤/言甫脱口/而祸患随之/亦可哀也宁王/威焰日以张/隐患日以甚/失今不戢/容有纪极/ C. 世宁竭诚发愤/言甫脱口/而祸患随之/亦可哀也/宁王威焰日以张/隐患日以甚/失今不戢/容有纪极/ D. 世宁竭诚发愤言/甫脱口/而祸患随之/亦可哀也宁王/威焰日以张/隐患日以甚/失今不戢/容有纪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玺书,玺,亦玉玺,即皇帝的印章,玺书,是加盖皇帝印章的诏书。 B. 诏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监狱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 C. 伏阙,阙,宫阙伏阙,拜伏于宫阙之下,多指向皇帝上书奏事。 D. 中官,朝廷中品级较高的重要官员,负责皇帝生活、诏书起草等事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徐文华平叛有功,得到嘉奖。乖西的苗民发起叛乱,文华和巡抚魏英进行讨伐,攻破敌人六百三十个营寨,皇帝为此发布诏书,奖励、慰劳了他。 B. 徐文华屡进忠言,不被采纳。宁王打击检举自己的官员,徐文华直言上书;宦官刘允到乌斯藏迎佛,徐文华又极力谏阻,世宗均未听取他的意见。 C. 徐文华遭人记恨,受到陷害。李福达一案再审时,主审的官员因为前事记恨他,就借机把徐文华关进监狱,文华被指责包庇御史杀人充军辽阳。 D. 徐文华刚正不阿,坚持正义。他因谏争兴献帝“大礼”一事被罚俸,自毛纪等人罢官后,有的大臣违心顺从世宗的意思,文华仍坚持反对意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杜天下之口,夺忠鲠之气,弱朝廷之势,启宗藩之心。(5分) (2)礼官暗于经术,又阿帝意,遂奏文华言非是。(5分) [答案] 10.【答案】C 11.【答案】D【解析】题中D项,“中官,朝廷中品级较高的重要官员”说法错误,文中指宦官。宦官是对在皇宫里为皇帝及其至亲服务的人员的总称。故选D。 12.【答案】B【解析】“世宗均未听取他的意见”说法错误,所举两件事均发生在武宗时期。故选B。 13.(1)堵天下人的嘴巴,改变忠直大臣的正气,削弱朝廷的威严,诱发宗室藩王造反作乱的心思。 (2)礼部长官不懂得经术,又迎合皇帝的意思,就奏称文华所说没有道理。 【解析】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杜”,堵,堵塞;“夺”,改变;“鲠”,正直;“弱”,削弱;“启”,诱发,开启。(2)中的“暗”,不懂,不通;“阿”,阿谀,迎合;“遂”,于是,就;“非是”,没有道理,不正确。 【参考译文】 徐文华,字用光,四川嘉定州人。正德三年中进士,授职大理评事,升任监察御史,外出巡按贵州。乖西地方的苗民阿杂等人发起叛乱,文华与巡抚魏英讨伐他们,攻下敌人六百三十个营寨。武宗为此发布加盖玉玺的诏书,奖励、慰劳了他。 江西副使胡世宁因为检举了宁王宸濠被关押进诏狱,徐文华直言上书解救他,说:“世宁竭尽忠诚,发愤直言,话刚出口,祸患就跟上他来,也真够悲哀的了。宁王的气焰一天比一天嚣张,国家的隐患一天比一天可怕,现在不加制止,谁知道会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不料现在又用重法惩办世宁,堵天下人的嘴巴,改变忠直大臣的正气,削弱朝廷的威严,诱发宗室藩王造反作乱的心思,以后假如招来意外的事变,那就可以说是从现在开始的了。”武宗没有听取他的意见。 武宗派宦官刘允到乌斯藏迎佛,文华极力谏阻,武宗没有理睬他。文华在几次直言上书后,武宗和身边的宦官们都憎恨他。后来碰到文华列举宗庙礼仪中祧庙、神袷、特享、出主、祔食共五件事上书,经考证经义,都可以施行。武宗恼怒,指责他越职上书胡说八道,并把他的奏章发给有关部门评议。礼部长官不懂得经术,又迎合皇帝的意见,就奏称文华所说没有道理。武帝于是命令把文华逮入诏狱审讯,罢官为民。当时是正德十一年十月。 世宗即位后,文华得到起用,官复原任,任河南按察副使。嘉靖二年,被推举为政事、修身双优,然后应诏入朝做大理右少卿,不久转为左少卿。当时朝廷中正在讨论兴献帝的“大礼”,文华几番和其他大臣们一起极力谏争。第二年七月,又号召大臣们在宫阙之下跪地哭谏,因此被扣发了四个月官俸。后来,席书、张璁、桂萼、方献夫召集大臣们讨论,文华与汪伟、郑岳还是极力反对。武定侯郭勤就说:“祖训是这样子,古礼也是这样子,张璁等人说得对。古书上讲了,大臣侍侯君上,应当顺成他的好事”就这样形成了决议。等后来改题宗庙神主时,文华进谏说:“按道理孝宗是祖辈,不能称为伯考。武宗是父辈,不能称为皇兄。不如干脆称为‘孝宗敬皇帝’‘武宗毅皇帝’,还算是两全其美,不害正统。”奏疏递上后,世宗又一次扣发了他的官俸。 六年秋天,李福达一案再审。主持再审的是张璁、桂萼、方献夫,因为讨论“大礼”一事本就记恨文华这些人,于是把审讯记录全给颠倒过来,把文华和其他法官们关进了监狱。结案以后,文华被指责为徇私包庇御史杀人,充军辽阳。后来碰上大赦,(文华)死在回乡的道路上了。隆庆初年,朝廷追赠他为左佥都御史。 自从大学士毛纪、侍郎何孟春罢官后,以前争议“大礼”的大臣们,有的就违心地顺从了世宗的心意,文华却坚持以前的意见不变。他无罪被充军边疆,当时的官僚士绅对他深感惋惜。 相关链接:文言文阅读翻译
|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敍鍕殰婵°倕鍟畷鏌ユ煃瑜滈崜娑氭閹烘绫嶉柍褜鍓熼獮鎰板礃閼碱剚娈鹃梺闈涱槶閸庢椽宕ョ€n喗鐓曟繛鎴濆船閻忥綁鏌熺仦鍌氬姦闁哄矉缍侀幃鈺傛綇閳轰礁顬夐柣鐔哥矋濠㈡﹢宕幘顔肩畺闁靛鏅滈弲鎼佹煥閻曞倹瀚�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敍鍕殰婵°倕鍟畷鏌ユ煃瑜滈崜娑氭閹烘惟闁靛繆鍓濋悵姘舵倵鐟欏嫭纾搁柛搴ㄤ憾椤㈡ɑ绺界粙鍨獩濡炪倖鐗楃划宥夊疮閿濆鈷戦柤濮愬€曞皬闂佺粯甯粻鎺楀Φ閹版澘绀冩い鏃囨娴滎垶姊虹捄銊ユ珢闁瑰嚖鎷�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敍鍕殰婵°倕鍟畷鏌ユ煃瑜滈崜娑氭閹烘埈娓婚柛鎾楀懐宕查柣搴ゎ潐濞叉﹢銆冩繝鍐х箚婵繂鐭堝銊モ攽閻愯泛浜瑰┑顔芥尦閳ワ妇鎹勯妸锕€纾梺鎯х箰婢э綁鏁嶉崟顓狅紲闂佸疇妫勯幊蹇曗偓姘炬嫹 濠电姴鐥夐弶搴撳亾閺囥垹纾归柛锔诲幗缁犳帞绱撻崒娆戝妽婵﹤缍婇獮鎰板礃閼碱剚娈鹃梺闈涱槶閸庢椽宕ョ€n喗鐓曟繛鎴濆船閻忥綁鏌熺仦鍌氬姦闁哄矉缍侀幃鈺傛綇閳轰礁顬夐柣鐔哥矋濠㈡﹢宕幘顔肩畺闁靛鏅滈弲鎼佹煥閻曞倹瀚� 濠电姴鐥夐弶搴撳亾閺囥垹纾归柛锔诲幗缁犳帞绱撻崒娆撴闁告柨顦靛鏌ユ偐閼碱剚娈鹃梺闈涱槶閸庢椽宕ョ€n喗鐓曟繛鎴濆船閻忥綁鏌熺仦鍌氬姦闁哄矉缍侀幃鈺傛綇閳轰礁顬夐柣鐔哥矋濠㈡﹢宕幘顔肩畺闁靛鏅滈弲鎼佹煥閻曞倹瀚� 濠电姴鐥夐弶搴撳亾閺囥垹纾归悷娆忓娴犳岸姊绘笟鈧埀顒傚仜閼活垱鏅堕鈧弻娑㈡偆娴i晲鍠婇悗瑙勬穿缂嶁偓缂佺姵鐩鎾偐閻㈤潧甯梻鍌欒兌閹虫捇鎮洪妸褎宕查柛灞剧矋瀹曟彃銆掑锝呬壕闂佸搫鏈惄顖氼嚕娴犲鍨傛い鎰╁焺娴硷拷
·语文课件下载
| |||
『 ![]() ![]() ![]()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