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傻子》赏析(尹瑞文)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作品赏析 2018-11-17 手机版


傻子/阿城

夫妻恩爱,终于生下一个孩子来,欢喜不尽,老人们也乐乐呵呵,觉得日子不那么寂寞。可万一生下来是个傻子,就不大妙。父母家人纵然百般抚爱,可傻儿愣愣磕磕,咿咿呀呀,不甚知觉,大人们终究不是滋味儿。也许就生出百般嫌隙,诸种不和,终于是傻儿倒霉。傻儿又不懂得倒霉,于是那些不能自持的人就愈发过分,最后挂出去一面一等劣旗,告谕街坊四邻。

我第五次搬家,是在一条不小的街上。几天了,却还没有发现一个傻子。于是上班就和对面的老李说起来。老李听了,笑一笑,用手抚一抚稀了的头发,说:“你太认真。各家有各家的事儿,哪儿有什么道德不道德的?”

临到下班,老李慢慢地对我说:“怎么样?上我那儿喝点儿去?”我到这个单位几年,很敬重老李。他写得一手好颜体,很像他的人,轮廓线略略向外弓,敦敦实实。老李常邀我一同喝酒,一是因我略有一点量,二是我也好字,聊得开。

④老李喝了酒,便会说些让你觉得又对又不对的字经。聊天时,他会先用手抚一抚顶,笑一笑,细细地呷一口酒,说:“其实这个字,就像人。不是说字如其人的那个像,而是体面。人都要体面,字就是人的一面旗。骨力?写出骨力自然高。可一个匾,三教九流,人来人往,谁看骨力呢?其实就是看个顺眼。这街上的人,你看他什么?妇女们,看她一身儿衣裳顺不顺。一个人骨架再好,衣裳七长八短,终是不顺眼。骨架好,可穿个鸡腿裤,刀螂似地在街上走,变成字,能上匾吗?” 我说:“那这字不就媚俗了?不就是为骗骗眼睛?”但老李说:"那你说我的字架子怎么样呢?”我说:“当然好。”老李说:“可我写到这份儿上,写的是衣,不是架。”

⑤现在,老李请我去他家里喝酒,这倒是第一次,我很有兴趣。

⑥老李家的屋里很是素雅,墙有些黄,但绝没有灰尘。大方砖漫地,暗暗的衬着屋里沉静。一张大漆有些残的条案上有两个胆瓶,彩绘着群仙祝寿,麒麟送子,清末的格式。胆瓶里插一个奇大的鸡毛掸子,油亮蓬松,还插着几个字轴。条案中央一架玻璃罩的座钟,罗马数字标一圈儿钟点。座钟旁边大概是一架小电视机,套着古铜色的灯芯绒罩。条案两边有一大一小的两个沙发。大沙发上悬一轴字,字漂亮潇洒。

⑦老李的爱人打来水,拧了一把手巾,老李先让我擦,推让了一下,温温的拿过来擦了脸,谢着递给老李的爱人。老李的爱人在屋里走动着,既不夺钟,不夺胆瓶,也不夺字,但与这些东西是平级的,显得那么稳实、安静,似乎是颜体的贤慧二字,透着体面。老李和她一句一句地商量着,我才听出原来今天是帮着相姑爷。

⑧不多时,小雯儿来了,后面跟着一个小伙子。老李和他爱人的四只眼睛不松不紧地看着那个小伙子,小雯儿介绍说:“这是严行,我们那儿的同事。”我们三个人一齐笑出来点头。老李的爱人站起来说:“洗洗手,吃饭吧!”

⑨菜很多,还有酒,在灯光底下红红绿绿的让人觉得酒的滋味很大,但老李的爱人却一个转身独自去里屋吃。我有点儿不舒服,刚要说话,严行忽然问:“这幅字是谁写的?”小雯儿很高兴地说:“我爸!”严行红了一下儿脸,说:“写得真好。”老李笑眯眯地呷了一口酒,嘴唇亮亮地说:“唉,写了不少年了。”小雯儿说:“咱们单位旁边的那个饭馆儿,招牌就是我爸写的。”严行愈发敬重地看着老李。

⑩我忽然觉得背后门一响,急忙回头,只见老李的爱人一团喜气,拿着碗筷从里屋出来,看着我们笑。我觉得酒暖烘烘地在身子里漫开,就往后靠在椅背儿上,说:“老李,你这日子,这样的住房条件,老伴儿这么贤慧,你写得一手好字,小雯儿也快了,真是——”

就在这时,里屋的门响了一下,我分明看到老李的爱人哆嗦了一下,眼睛凄凄地看着老李。老李的细眼里闪过一道光,额角儿腾腾地跳了两下。我回过身儿去,只见门帘掀开一些,一张脸向灯下的人们望着。不用再多看,我明白了,这是一个傻子。

我听见旁边儿老李低而快地说:“怎么不插门?”我回过身来,见老李的爱人慌乱地看着大家。老李顿了一下酒杯,她才醒悟过来,站起身走过去。小雯儿的脸在灯下白得不成样子,愣着眼儿看着严行。严行没有表情,静静地注视着老李的爱人走过去处置傻子。小雯儿忽然涌出泪水,很快地站起来,也进到里屋。老李笑得很勉强,说:“喝,喝!”严行没有动。我端起酒杯,觉得杯里是水,吸了一口,辣极了。

猛听得里屋老李的爱人大声地说:“小雯儿!这是你兄弟!”

老李控制着声儿说:“小雯儿呀!”

我问老李:“你还有个儿子?”老李垂下眼睛,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我到单位几年,从来没有听说老李还有个儿子。

(16)老李正看自己那幅字,身架塌下来。严行忽然说:“我赶明儿跟您学字吧。”老李一下子高兴起来。老李给严行斟上酒,额头又渗出光来,把筷子做笔竖捏着,在空中虚绕绕,说:“这写字,第一要骨力。人看字,看什么呢?就是看个骨力。你要学字,学颜体。颜体不易取巧,非要心宽心正,不能写好。先找《多宝塔碑》《东方画赞碑》临着。写好了,再看看鲁公的《麻姑帖》《告身铁》,得了气体,再看《与夫人帖》《鹿脯帖》,漂亮,正,不俗不媚。再看《裴将军诗帖》,绝!字如其——”老李忽然发觉我在笑,就酒遮脸,对我说:“不对?”我连忙点头。

[赏析]

关于小说主题:

本文的主题在第一段中已经有所揭示——“百般嫌隙,诸种不和”。一个家庭一旦生出一个傻子,再和睦也难免生出诸多矛盾和种种嫌隙,在这个过程中,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如洋葱如丝茧,在剥瓣抽丝中,一一得以显现。

结论——这是一篇探讨人性的小说。

关于人物形象的定性:

老李:

一位极度爱面子但更爱儿子的君子,有缺陷,但瑕不掩瑜,不失为一个合格的父亲。他一度为自己生出一个傻子儿子而尴尬,在外人面前诸多掩饰,然纸终究包不住火,既然如此,那就选择面对,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位有着强烈家庭责任感的父亲应有的担当,小说最后一段(第16段)那番关于书法的宣言正是其真实内心的写照。本质上他字如其人,有骨力,有修养,宽和严正,这样的父亲称得上合格,更称得上君子。

小雯:

老李的女儿,傻子的姐姐(为什么不是妹妹?自己想....)

她是小说中唯一的负面形象,嫌弃自己的傻子兄弟,在男友面前尽量遮掩“家丑”,然终究无用。

严行:

小雯的BF,温润君子,大赞。在小雯家做客时发现了傻子的存在,他以向老李学书的方式明确宣示了自己的不介意,对比小雯的做法,实在令人情何以堪。

小说中的叙述者“我”:

小说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角度,有很强的代入感,拉近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作为小说中的人物,“我”与老李志趣相投。小说尾段“老李忽然发觉我在笑,就酒遮脸,对我说:“不对?”我连忙点头。”这是一副非常有趣的场景,我笑是因为老李此刻关于书法的说法前后不一(见第4段),老李以酒遮脸是因为意识了我的发现,以酒遮脸——遮的不是脸,而是尴尬。老李问“不对?”我连忙点头——点头并非我认同老李此刻的说法,而是为了保全老李的面子。

结论:小说中的“我”也是一位君子,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盖如是也。(赏析者:尹瑞文)
相关链接:作品赏析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閻犲洤澧介埢濂稿触瀹ュ泦鐐烘晬閿燂拷濡ゅ倹眉閼垫垹鎷嬮娆惧晥闁哄倸娲ら崯鎾存媴濠婂啰纰嶉柛鎺擃殔鐎垫煡寮▎鎴旀煠闁挎稑鐗嗛懖顔碱潩韫囨挸褰勬繛鍫滅祷椤旀垿鏁嶉敓锟�
閻犲洤澧介埢鑹般亹閵忕姷纭€闁挎冻鎷�35濞戞挾宕刼rd闁哄倸娲﹂妴鍌炲箥閹惧啿鐦�
闁哄嫷鍨伴幆渚€寮ㄩ幆鏉跨€柨娑欑閺佸湱鎷归敓锟�
闁哄牆顦靛〒鍓佹啺娴g儤鐣遍柨娑樼焷椤曨剙菐鐠囨彃顫i悘蹇曨攰閳ь兛绀佺粭鈧€甸偊鍠曟穱锟�

闁哄牜鍓涢悵顖炲箥鐎n偅绨氶柣妤€鐗忕紞澶愬锤閳ь剟鏁嶉敓锟�http://wap.yinruiwen.net  闁规鍋呭鍧楀嫉椤掑倻褰茬€甸偊鍠曟穱濠冪瀹€鈧ǎ顕€鎯嶆笟濠勭闁告瑯鍨抽悵娑㈠础鐎圭姴绠悹褏濮村畷鍕▔椤忓洨銈繝褎鍔掔粭鍛姜閻e苯浠柡浣稿簻缁辨繈鎮欑憴鍕靛妰濞存粌妫滆閻犲浄闄勯崕锟�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