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精神的三间小屋》精品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8-10-29 手机版


 学习目标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2.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3.体会本文“大中求小,以小见大”的精妙构思。

重点 1、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2、理解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

难点 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有一句是这样说的:“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那么,宽阔的心房用来做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当代著名女作家毕淑敏是怎样告诉我们的。

听,想。  用一句俗语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体感知 1、作者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修建了哪三间小屋?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

第一间小屋:盛着爱恨——光明温暖

第二间小屋:盛放事业——坚固优雅

第三间小屋:安放自身——独特安稳

2、在这三间小屋中,你最看重哪间小屋?说说你的理由。

点拨:不管喜欢哪一间小屋,能说出理由重要。

示例:第一间小屋:人生不能没有爱,也不能没有恨,爱恨情仇是生活的全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把爱和恨放在心里。

第二间小屋:事业才是人生的全部。一个人如果没有事业,一事无成,那他的生活将会失去全部的意义。

第三间小屋:一个人只有活出自己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如果我们所生活的只是别人所生活过的,我们亦步亦趋地走着别人的老路,那我们活着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3、分析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1~6):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

第二部分(7~17):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一层(7~8):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9~13):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三层(14~17):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18~19):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1、生字积累。

灼晃(zhuó)    潮汐(xī)  栖息(qī)

赘生(zhuì)    襟怀(jīn)   广袤(mào)

宽宥(yòu)       游弋(yì)    轻觑(qù)

金戈铁马(gē)     窗棂(líng)   矗立(chù)

惊骇(hài)       濡养(rú)     灰烬(jìn)

积攒(zǎn)     几案(jī)    坍塌(tān)

麾下(huī)     驰骋(chěng)   自惭形秽(huì)

2、生词积累。

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宽宥:宽恕,原谅。

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游弋:在水中游动。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轻觑:轻视,小看。

濡养:养育,培养。

麾下:指将帅的部下。麾,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

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相互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相得,相互配合,映衬。彰,显著。

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

林林总总: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杂乱众多。

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起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

走近作者 毕淑敏,女,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17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部队服役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预约死亡》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经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代表作有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散文集《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惊奇》,长篇小说《红处方》等。

文本探究 阅读课文第7—8段,思考问题。

1、作者是怎样写第一间精神小屋的?

明确: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

2、第一间小屋中盛着我们的爱与恨之时,作者着重强调的是什么?

明确:在第一间精神的小屋中,作者着重强调的是“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哪怕是只多一个百分点呢,也是希望永恒在前”,“假如爱比很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大的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厉鬼出没,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阅读第9—13段,思考问题。

1、作者是怎样描述第二间精神小屋的?

明确: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2、人生工作“七万个小时,在 这个庞大的数字面前“,大多数人会有怎样的反应?为什么?

明确:大多数人的反应“都会始于惊骇终于沉思”。这是因为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年的时光,假如你从事的工作时你的爱好,这7万个小时,将是怎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假如你不喜欢它,漫长的7万小时,足以让花容磨损日月无光。每一天都如同穿着淋湿的衬衣,针芒在身。

3、为什么说适合你的事业,如同“白桦林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找寻”?

明确:主要靠自我寻找,不但是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象雨后白桦林中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

4、建造“坚固优雅”的第二间精神小屋,它的“要诀”是 什么?为什么?

明确:建造“坚固优雅”的第二间精神小屋,它的“要诀”是“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这是因为“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读第14—17段,思考问题。

1、第三间小屋中的“自身”有怎样的内涵?

明确:这里的“自身”不是指人的个体生命,而是指个体生命所具有的特立独行的内在精神。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心灵的纯净与精神的超越,甚至是一种不为形役,高远圣洁的人生境界。所以,我们只有学会珍视自我,这间小屋才会更加独特与安稳。

2、为什么作者说“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明确:这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能从不同渠道接受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渐渐有的人就被这个信息社会所同化了,常常随波逐流,用他人的观点来肯定事物的价值,常常以为众人所追求的就是他们自己想要的。于是别人的思想、外在的信息代替了他们自己的思想,使他们成为缺乏思想和思考的人。

3、为什么作者会说安放我们自身“好像一个怪异的说法”?

明确:之所以有“怪”就是因为人们根本还未认识到我们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而是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这是不正常的,是很怪异的。

读第18—19段,思考下面问题。

为什么说“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明确:因为相对于人类而言,它涉及的都是个人的喜怒哀乐、事业与生活;相对个人而言,它的意义可能比大地、海洋、天空都要宽广。

重点词语的理解。

主题探究 1、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的内在联系。

明确:三间小屋是一个整体,其中盛放我们自身的小屋是根本,是心灵大厦的基础,我们只有拥有自己的主见,才能明确自己所爱和所憎恨的,才懂得什么样的事业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

2、精神的小屋“三间”足矣,房屋的空间,虽“小”足矣。可作者在文章开头却说“人有一颗大心”“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这里的“小屋”与“大心”矛盾吗?而文章结尾又说“把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就能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这又该如何理解呢?

明确:人类情感丰富多彩,事业五色斑斓,对自身的认识也是逐渐拨云见日的,房屋虽“小”,可盛放的宝物却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作者是借几间“小屋”使“大心”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大中求小,衬托呼应,既是作者行文的机智,更是作者谦逊人格的体现。三间小屋组成了作者辽阔的精神世界,如果人人都能像毕淑敏那样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小屋,间间累积势必会矗起一幢民族的精神大厦!

3、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主题?

明确: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使人格得到升华。

讨论交流。

通过对三个问题的分析,逐步理解文章主题思想。

语言探究 本文语言有什么特征?

本文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方法。此些修辞方法的运用,使得作者笔下的文字真如繁花盛开,奇英缤纷,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也使得说理的文字具有了情感的力量。也使得说理的文字具有了情感的力量,生动又悦耳,在扩大感染力的同时,必然会增强说服力。如文中将“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比喻“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既贴切又奇特而鲜明。再如文中“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象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就温馨而活泼,新鲜极了,非常有感染力与说服力。

笔记。

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拓展延伸 毕淑敏是当今很有名气的作家,也可称得上是一位语言大师,她的作品不仅能让人感受到情感的细腻,文辞的华美,更是富含丰富的哲理,能使人受到深深的启迪。课后读毕淑敏的作品,收集一些毕淑敏的经典名句。

查阅资料。

培养学生课后查阅资料的能力。

巩固提高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出汉字。

灼晃(   )  栖息(   )   坍塌(   )

广mào (   )   huī下(   )    积zǎn (   )

zhuó   qī   tān   袤   麾   攒

2、解释下面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

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相互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

3、结合全文,说说“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参考答案:“三间小屋”是一个整体,其中盛放我们自身的小屋是根本,是心灵大厦的基础,我们只有拥有自己的主见,才能明确自己所爱和所憎恨的,才懂得什么样的事业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

巩固课文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我们要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只有拥有“健康”“庄严”“努力”“真诚”,我们才能拥有幸福而充实的生活。 听。 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上步理解文章主题。

板书设计 精神的三间小屋

盛着爱恨            光明温暖

盛放事业            坚固优雅

安放自身              独特安稳

可笔记。

学生可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侯晓旭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